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角蛋白酶及其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本旭 马诗淳 邓宇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3-19,共17页
角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它能降解羽毛等结构复杂的角蛋白,实现多肽、氨基酸等高值化产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天然角蛋白酶的活性、抗逆性和生产效能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为提高角蛋白酶的产量、改善功能特性提供了... 角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它能降解羽毛等结构复杂的角蛋白,实现多肽、氨基酸等高值化产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天然角蛋白酶的活性、抗逆性和生产效能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为提高角蛋白酶的产量、改善功能特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文章系统地综述了角蛋白酶的来源、生理特性及结构特点,总结了目前角蛋白酶活性检测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角蛋白酶蛋白质工程在功能域改造及多功能域组合的工程方面的策略和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角蛋白酶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角蛋白酶 酶活检测 蛋白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袍菌门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诗淳 彭成慧 +2 位作者 邓宇 张辉 杨毅 《中国沼气》 2022年第5期3-17,共15页
热袍菌门广泛分布于高温油藏和热泉中,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第一类生长温度超过古菌的嗜热细菌,具有独特的代谢机制和嗜热功能酶,在揭示生命进化、生物制氢和工业酶制剂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总结了热袍菌门的系统分类地位、环境适... 热袍菌门广泛分布于高温油藏和热泉中,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第一类生长温度超过古菌的嗜热细菌,具有独特的代谢机制和嗜热功能酶,在揭示生命进化、生物制氢和工业酶制剂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总结了热袍菌门的系统分类地位、环境适应机制以及代谢特征,并对其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袍菌 嗜热 耐氧 生物制氢 嗜二氧化碳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模式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稳定性及产气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凡慧 马诗淳 +3 位作者 李强 黄艳 王春芳 邓宇 《中国沼气》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秸秆厌氧发酵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支撑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秸秆的高负荷发酵通常会导致系统酸化,影响发酵稳定性。研究以驯化的厌氧污泥为接种物,在不同物料浓度(5%、7%和9%TS)下,研究了一步启动(OSS, one-step start... 秸秆厌氧发酵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支撑农业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但是,秸秆的高负荷发酵通常会导致系统酸化,影响发酵稳定性。研究以驯化的厌氧污泥为接种物,在不同物料浓度(5%、7%和9%TS)下,研究了一步启动(OSS, one-step startup)和逐级提升启动(SIS, stepwise-increasing startup)两种模式对秸秆中温(35℃)厌氧发酵效率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启动模式均可正常启动秸秆厌氧发酵过程,水解阶段OSS组趋向于丙酸型发酵,但SIS组可维持稳定的乙酸型发酵,丙酸和乙酸降解效率高,挥发性脂肪酸最高累积浓度仅为OSS组的18.4%~40.3%。56 d发酵过程中,所有实验组均稳定产甲烷;与OSS组相比,逐级提升启动对较低物料浓度(5%和7%TS)的产气率无显著影响,但9%TS实验组的TS产气率显著提升。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Sphaerochaeta,Proteiniphilum和Bacteroidales是OSS组中的优势细菌,vadinBC27 wastewater-sludge group和Synergistaceae是SIS组的优势细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culleus秸秆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优势古菌,SIS组存在较高丰度的的脂肪酸互营氧化菌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有利于促进VFAs降解产甲烷。因此,启动方式对秸秆发酵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逐级提升启动可以有效缓解高浓度秸秆发酵过程中的VFAs累积,有利于预防厌氧消化系统酸化,维持系统稳定并提高产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厌氧发酵 启动模式 逐级提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