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集成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辰 李道亮 +3 位作者 陈英义 李瑾 马晨 裘健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83-187,共5页
通过区县、乡镇、村等信息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及对农产品前、中、后信息服务需求的探索,最终结合近几年国内高新信息应用技术特征,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模式分为生产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务主导型3大类。并通过对每类服务模式特征的分... 通过区县、乡镇、村等信息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及对农产品前、中、后信息服务需求的探索,最终结合近几年国内高新信息应用技术特征,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模式分为生产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务主导型3大类。并通过对每类服务模式特征的分析,形成农业信息工程模式技术集成方案。该方案阐述了信息服务内容与农业信息集成技术的对应关系,并将在未来辅助解决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在集成过程中技术混杂不清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 工程技术集成 集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应用分析与发展方向
2
作者 郭威 吴华瑞 +1 位作者 朱华吉 王菲菲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7-34,共18页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农业生产数据存在获取标准不一、数据采集不全、治理机制不明的问题,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适配工具的集成与场景化创新应用,阐明面向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的数据要素价...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农业生产数据存在获取标准不一、数据采集不全、治理机制不明的问题,对现有的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适配工具的集成与场景化创新应用,阐明面向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的数据要素价值发挥的技术路径,为实现数据驱动农业高质量生产提供参考。[进展]从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的视角,探索了数据获取与处理、数据存储与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大模型和数据安全保障6大环节17类大数据治理技术及工具,深度研究了大数据治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式,以上技术通过数据匹配、算力匹配、网络适配、模型匹配、场景匹配、业务组配等工具和中间件在场景中得到较好应用。剖析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数据治理,以及面向不同类型农业园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生产主体与农户服务案例。介绍了在国家级产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部分单品主体的治理经验,并调研了国内外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技术、做法和工具。[结论/展望]对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包括推动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标准的制定与落地,构建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通用资源池,扩展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多元化应用场景,适应大模型及海量数据驱动下的农业生产大数据治理新范式和强化农业生产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数据 大数据治理 大数据获取与处理 元数据 数据安全保障 农业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对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收入的影响效应
3
作者 赵晓冉 李瑾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为了明确信息化设施设备在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2021年82家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位数回归法(QR)、工具变量法(IV),选取每公顷信息化投入资金表征信息化指标,分析了信... 为了明确信息化设施设备在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2021年82家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位数回归法(QR)、工具变量法(IV),选取每公顷信息化投入资金表征信息化指标,分析了信息化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能显著促进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但信息化的应用存在扩大北京市设施蔬菜经营收入差距的可能。信息化增收效应仅存在于北京市收入水平高、信息化投入多、物质资本禀赋丰富的设施蔬菜经营主体中。据此,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化转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信息化关键设备的创新与应用,鼓励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化经营,加强经营主体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信息化 设施蔬菜 经营收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知识驱动服务技术革新综述与前沿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元胜 吴华瑞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共16页
农业知识驱动服务技术是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科学、高效调配农业领域专业知识服务资源,为农业行业提供智能化知识服务的技术,在解决农业技术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等难点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日益成为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农业知识驱动服务技术是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科学、高效调配农业领域专业知识服务资源,为农业行业提供智能化知识服务的技术,在解决农业技术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等难点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日益成为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代表着核心研究方向,伴随着技术发展全过程。目前农业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知识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农业知识驱动服务技术经历较长时间发展,在知识高效匹配和精准供给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2022年11月以来ChatGPT这类技术的出现,充分展现了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在知识智能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也是农业知识驱动服务可以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农业知识驱动服务相关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农业领域可行的知识驱动服务技术路径,预测农业领域知识服务大模型研发构建会呈现参数由少到多、算力由弱趋强、强化训练逐渐加深的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应用,未来将在专业技术指导、农业“装备-信息-农艺”融合、农业信息系统平台服务总线等方面系统升级现有农业知识服务范式,多模态服务将得到系统融合加深,人机交互模式将向“人性化”方向进一步黏合增强,从而为农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引领农业知识服务从数据检索、语义匹配迈向生成式知识驱动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技术服务 知识驱动 ChatGPT 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组件技术的精准农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2
5
作者 孟志军 王秀 +1 位作者 赵春江 薛绪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6,共6页
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农田信息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和DGPS/背夹式GPS设备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在MicrosofteMbeddedVisualC++3.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组件,实现了掌上电脑... 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农田信息采集是实施精准农业的基础工作。介绍了一种基于掌上电脑和DGPS/背夹式GPS设备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过程。该系统在MicrosofteMbeddedVisualC++3.0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组件,实现了掌上电脑环境下GPS、GIS功能的集成。系统由GPS实时通讯和数据处理模块、基于WinCE的基本GIS功能模块和农田信息采集功能模块等组成模块,能够实现与DGPS设备或背夹式GPS设备的实时通讯和定位数据的解析,实现了矢量农田地理信息的显示、操作、查询等基本GIS功能,同时,系统能够采集农田地物分布和多种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差异性信息。该文还介绍了使用Microsoft数据库访问组件对象ADOCE对Pocket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实现了对嵌入式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中农田信息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农业 田间信息采集系统 嵌入式组件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掌上电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春江 马晨 +1 位作者 李瑾 王小萌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水稻耕、种、收等主要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开展技术前沿与态势分析,剖析国内外水稻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差距,提出不同环节下国内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态势,以期为推动水稻全程全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补齐丘陵山地农机化发展短板、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提供新思路、新方向。研究表明:1)2022年国内丘陵山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0.8%,并且在不同的环节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与先进国家相比,国内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基础不牢、产品的综合性能不高,特别是针对丘陵山地的轻量、高效、高稳定性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相对匮乏,发动机高功率低排放设计制造技术、刀具抗损降耗优化设计技术、车架轻量化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攻克;3)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是未来国内丘陵山地水稻生产作业装备发展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水稻机械化 关键技术 主要挑战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瑾 冯献 郭美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共11页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实现了由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农业信息产业进入由萌芽向成长初期方向转变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农业资源枯竭、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等多重约束,存在着技术产品标准与检测缺失、关键...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实现了由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农业信息产业进入由萌芽向成长初期方向转变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农业资源枯竭、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等多重约束,存在着技术产品标准与检测缺失、关键技术装备创新滞后、市场化程度低、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与挑战。提出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健全农业信息化工程规范和评测体系、建立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群、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 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61
8
作者 赵春江 杨信廷 +2 位作者 李斌 李明 闫华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80-186,共7页
农业信息技术对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4个主要发展,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重点与发展建议。... 农业信息技术对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4个主要发展,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重点与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国内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物联网 数字农业 精准农业 智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设施农业资源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军 潘瑜春 +3 位作者 王纪华 陆洲 曹荣龙 阎广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结合设施农业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及其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纹理特征体现,设计了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并基于GIS组件开发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设施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底图,结合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 结合设施农业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及其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纹理特征体现,设计了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并基于GIS组件开发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设施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底图,结合批量设施自动生成算法进行数字化,实现了人机交互式半自动化信息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设施农业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潘瑜春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精准农业技术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实时采集、处理时空差异信息 ,获取作物生长状况或作物环境胁迫信息 ,以便及时确定对其投入的量、质和时间 ,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精准农业技术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实时采集、处理时空差异信息 ,获取作物生长状况或作物环境胁迫信息 ,以便及时确定对其投入的量、质和时间 ,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 ,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该文在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与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 ,对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各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崔利国 李瑾 刘丽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2-465,共4页
基于问卷调研数据,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4个方面筛选整理了18个具体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6个省份依照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6类,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基于问卷调研数据,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4个方面筛选整理了18个具体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6个省份依照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6类,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农业信息化 发展水平 评价研究 省际差异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忠强 王开义 +1 位作者 喻钢 张方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从产供销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溯源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门户网站建设... 介绍了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合作社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从产供销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溯源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门户网站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息化 技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袁晓庆 李奇峰 +1 位作者 李琳 李道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8-402,共5页
以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我国农业信息化实际发展情况基本符合,主成分分... 以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我国农业信息化实际发展情况基本符合,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构建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的方法客观有效。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普遍较好,西部省份则发展相对落后,但重庆、陕西、宁夏等西部省份的农业信息化也已经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晓庆 李道亮 +1 位作者 李琳 李奇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62-167,共6页
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虽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都处在相对较低的水... 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2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虽然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都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山东省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重点建设这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化水平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奇峰 梁丽娜 秦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991-2993,共3页
在对福建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信息... 在对福建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研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规范信息化队伍管理;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降低农业信息消费成本,推动信息化服务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信息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春江 杨信廷 +2 位作者 李斌 李明 闫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第4期3-7,共5页
农业信息技术对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4个主要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重点与发展建... 农业信息技术对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4个主要发展阶段,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农业信息技术未来发展重点与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国内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物联网 数字农业 精准农业 智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与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瑾 冯献 郭美荣 《农业工程技术》 2016年第12期59-67,共9页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智能制造、物联网、机器人、无人机等都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农业信息化已然成为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的重要引擎。新“五化”与“互联...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智能制造、物联网、机器人、无人机等都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农业信息化已然成为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的重要引擎。新“五化”与“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等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应用,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信息化虽起步晚,但发展快,引起了产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制造 信息产业 农业比较效益 改造传统农业 信息技术 跨越式发展 机械产业 偏离度 精准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模型:关键技术、应用分析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郭旺 杨雨森 +3 位作者 吴华瑞 朱华吉 缪祎晟 顾静秋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目的/意义]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如模型数据收集标记困难、模型泛化能力弱等挑战。大模型技术作为近期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热点技术,已在多个行业的垂直领域中展现出了良好性能,尤其在复杂关联表示... [目的/意义]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如模型数据收集标记困难、模型泛化能力弱等挑战。大模型技术作为近期人工智能领域新的热点技术,已在多个行业的垂直领域中展现出了良好性能,尤其在复杂关联表示、模型泛化、多模态信息处理等方面较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有着较大优势。[进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方法,展示了在参数规模扩大与自监督训练下,模型通用能力与下游适应能力的显著提升。随后,分析了大模型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主要场景;按照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三大类,在阐述模型发展的同时重点介绍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展示了大模型在农业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结论/展望]对农业大模型数据集少而分散、模型部署难度大、农业应用场景复杂等困难提出见解,展望了农业大模型未来的发展重点方向。预计大模型将在未来提供全面综合的农业决策系统,并为公众提供专业优质的农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模型 农业知识服务 机器学习 自主决策 多模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北京市105家农业企业的调研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利国 李瑾 赵志强 《农业展望》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农业企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关系到企业的自身生产和发展,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北京市105家典型农业企业的信息化调研数据,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应用需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北京... 农业企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关系到企业的自身生产和发展,更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北京市105家典型农业企业的信息化调研数据,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应用需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北京市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企业信息化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监控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列(五) 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在设施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宏武 乔晓军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8年第8期18-19,共2页
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调控使作物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生产者收入。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调控具有地域和时间差异性、参数变化滞后性、环境因子耦... 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调控使作物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生产者收入。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调控具有地域和时间差异性、参数变化滞后性、环境因子耦合性等特点,所以对控制程序要考虑诸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一种以温室内温度和湿度为主要调控目标的信息采集以及多条件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控制系统 信息采集 温室环境 自动监控技术 设施农业 农业生产 应用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