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鑫卿 李大伟 +1 位作者 崔芳 王兵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详细阐述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发进展,着重分析这些技术的优势、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印染废水的氨氮消减和印染加工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纤维素纤维 印花 尿素 降耗减排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bO_(4)/BiOBr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信哲 徐丽慧 +3 位作者 杨悦 王黎明 刘章勇 王忠坚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BiSbO_(4)/BiOBr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化学组成、光学性能、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由纳米棒组成的BiSbO_(4)成功负载到片状BiOBr表面,二者产生的异质结结构不仅拓宽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还...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BiSbO_(4)/BiOBr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化学组成、光学性能、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由纳米棒组成的BiSbO_(4)成功负载到片状BiOBr表面,二者产生的异质结结构不仅拓宽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还提升了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其在模拟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都优于单一的BiSbO_(4)和BiOBr,当BiSbO_(4)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6%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亚甲蓝(MB)性能最佳,其在模拟可见光下照射120min后对MB的降解率达91.3%,经过4次循环后降解率仍有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bO_(4)/BiOBr 制备 光催化降解 异质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基复合材料表征及光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齐俊红 徐丽慧 +2 位作者 陈嘉阳 王黎明 潘虹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4-3142,3164,共10页
研究采用自组装溶剂热法,以二氧化钛(TiO_(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成功制备了TiO_(2)/rGO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扫描(SEM)观察发现,TiO_(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片层上,形成了良好的接触界面;X射线衍射(XRD... 研究采用自组装溶剂热法,以二氧化钛(TiO_(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成功制备了TiO_(2)/rGO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扫描(SEM)观察发现,TiO_(2)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片层上,形成了良好的接触界面;X射线衍射(XRD)图谱证实了TiO_(2)具有锐钛矿相结构,并且rGO的存在并未对TiO_(2)的晶型产生显著影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揭示了TiO_(2)与rGO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这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是有利的。为了评估TiO_(2)/rG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选择了“五苯三醛”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模型污染物,并在模拟的车内环境中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浓度的VOCs(15~25 mg/m^(3)),并在100 W白炽灯和500 W氙灯两种光源下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W白炽灯照射480 min后,15%(质量分数)TiO_(2)/rGO-6h复合材料对VOCs的降解率分别为41.7%、46.6%和65.3%;而在500W氙灯下,降解效率显著提高到了51.33%、72.89%和78.3%。相比之下,纯TiO_(2)在相同条件下的光催化效率较低,TiO_(2)/rGO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活性方面有显著提升,并且在广泛的VOCs浓度范围内表现出了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活性,特别是在氙灯照射下,其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纯TiO_(2)。这项工作为解决车内及大气中的VOCs污染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并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光催化剂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还原氧化石墨烯 不同光源 VOCS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4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FeSnS_(4)/PES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朱俊杰 刘高峰 +3 位作者 洪馨怡 李成才 朱海霖 刘国金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相转化多孔膜材料具有孔洞多、比表面积大等特性,除了被用作分离膜外,还可充当含油废水处理的载体材料,表现出多用途性。本研究提出将金属硫化物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于聚醚砜(PES)树脂组成铸膜液,经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良好的PE... 相转化多孔膜材料具有孔洞多、比表面积大等特性,除了被用作分离膜外,还可充当含油废水处理的载体材料,表现出多用途性。本研究提出将金属硫化物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于聚醚砜(PES)树脂组成铸膜液,经相转化法制备亲水性良好的PES多孔膜。分析Cu_(2)FeSnS_(4)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能,研究Cu_(2)FeSnS_(4)纳米粒子共混对Cu_(2)FeSnS_(4)/PES膜孔结构和油水分离效能的影响,并基于Cu_(2)FeSnS_(4)纳米粒子的光芬顿特性探究了Cu_(2)FeSnS_(4)/PES膜的通量恢复性能及Cu_(2)FeSnS_(4)/PES膜对亚甲基蓝染料(MB)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_(2)FeSnS_(4)/PES膜相比于纯PES膜水接触角由80.31°降低到56.52°;渗透通量提高48.2%,达到321.63 L/(m2·h);油水分离率高达97%。经光芬顿处理的Cu_(2)FeSnS_(4)/PES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3%。此外,Cu_(2)FeSnS_(4)/PES膜对MB的降解效率可在9 min内达到99%。该研究为多功能PES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 多孔膜 PES Cu_(2)FeSnS_(4) 分离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凝胶柔性材料的传感性能与应用进展
6
作者 张佩端 李秋瑾 +1 位作者 巩继贤 张健飞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50,共11页
离子凝胶(ionogel)是一种以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为分散相,通过有机或无机网络固定而成的电解质材料,因其独特的固/液双相特性和优异的化学、电、热稳定性以及宽的电化学窗口,在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柔性电子器件... 离子凝胶(ionogel)是一种以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为分散相,通过有机或无机网络固定而成的电解质材料,因其独特的固/液双相特性和优异的化学、电、热稳定性以及宽的电化学窗口,在近几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柔性电子器件构建、化学成分检测、可穿戴传感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离子凝胶结构特征与组分属性,探讨了多种材料对离子凝胶的修饰及性能影响,并对离子凝胶柔性材料在个性化健康监测、运动质量评估、人机交互和标志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离子凝胶柔性材料的未来面对的挑战与设计策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胶 柔性材料 结构与性能 传感行为 监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预烘对纯棉针织物平幅染色预烘效率及色差的影响
7
作者 张涣东 纪柏林 +2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59,共6页
针对纯棉针织物在平幅连续染色过程中采用接触式预烘易导致染料泳移产生色差的问题,探究了预烘温度、无机盐质量浓度、染料质量浓度、染料类型对织物接触式预烘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烘条件;进一步探究了织物单面/双面接触热源和热风... 针对纯棉针织物在平幅连续染色过程中采用接触式预烘易导致染料泳移产生色差的问题,探究了预烘温度、无机盐质量浓度、染料质量浓度、染料类型对织物接触式预烘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预烘条件;进一步探究了织物单面/双面接触热源和热风辅助对织物正反面色差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结果在工厂进行了中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预烘温度为70℃;硫酸钠在织物预烘过程中具有保水作用,有利于减少染料泳移从而降低织物色差;所用染料质量浓度和染料类型对织物预烘效率无影响;染料质量浓度在10~50 g/L时,织物双面接触热源有利于水分均匀散失从而减小织物色差;染料质量浓度为10、20 g/L时,不论单面还是双面接触热源,采用热风辅助均有利于减小织物色差,但染料质量浓度为30、40、50 g/L时,采用热风辅助会增加织物色差。中试结果表明,染色织物色差小于1,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平幅染色 接触式预烘 染料泳移 织物色差 中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修复海藻酸钠/明胶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芷瑜 刘红茹 +1 位作者 王晓春 高昌豫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5-169,共5页
以海藻酸钠(SA)、明胶(GEL)为共聚单体,合成了本征型自修复SA/GEL水凝胶,通过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溶胀性能等的表征和测试,验证了水凝胶的自愈合效果,并确定了制备水凝胶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SA/GEL水凝胶的自修复能力主要得益于硼酸... 以海藻酸钠(SA)、明胶(GEL)为共聚单体,合成了本征型自修复SA/GEL水凝胶,通过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溶胀性能等的表征和测试,验证了水凝胶的自愈合效果,并确定了制备水凝胶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SA/GEL水凝胶的自修复能力主要得益于硼酸酯键的形成,通过调整SA、GEL质量浓度及总反应物质量浓度可以有效提高水凝胶的自修复能力;当SA质量浓度为0.035g/mL、GEL质量浓度为0.035g/mL、硼砂质量浓度为0.0175g/mL时水凝胶自修复效果最好,自修复后断裂伸长率可达到550%;自修复时间为7h时,水凝胶自修复效果最佳,经过多次断裂和修复,水凝胶仍能保持较高的伸长率,表明其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明胶 水凝胶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氧化技术在膜上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丹 李成才 +3 位作者 刘国金 朱海霖 郭玉海 高达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181,共7页
将芬顿氧化技术应用在膜上,不仅可以解决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问题,而且克服了芬顿试剂不易回收、难以重复利用等缺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中综合国内外芬顿催化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并将... 将芬顿氧化技术应用在膜上,不仅可以解决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膜污染问题,而且克服了芬顿试剂不易回收、难以重复利用等缺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中综合国内外芬顿催化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芬顿催化膜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并将其概括为“一步法”和“两步法”;详细概述了芬顿膜在含油废水、印染废水、医疗废水、焦化废水和农药废水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对芬顿膜的进一步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技术 膜分离 废水处理 制备方法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刘金如 曹子豪 +2 位作者 闫秀燕 徐红 毛志平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 为了解决传统白色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基于溶剂蒸发相分离技术,引入光致发光材料,制备彩色被动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测试其太阳光反射率、中红外发射率以及户外降温性能。结果表明:黄色和粉色的辐射制冷薄膜太阳光反射率分别为80%和84%,中红外大气窗口发射率均达到98%以上;与环境温度相比,黄色和粉色辐射制冷多孔薄膜分别降低3.0℃和3.7℃;彩色光致发光辐射制冷多孔薄膜不但具有优异的辐射制冷效果同时兼具彩色美观实用性,可以扩展未来辐射制冷材料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辐射制冷 光致发光 醋酸纤维素 多孔膜 米氏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射流干燥典型织物含水率及温湿度分布均匀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戴家傲 刁永发 +1 位作者 宋增志 张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实现织物的快速干燥并保证表面温湿度均匀分布是印染后处理工艺的重要步骤。尽管射流技术常用于强化热湿传递过程,但其用于织物脱水过程的含湿量变化和热湿分布均匀性尚不明确。搭建对冲射流热风干燥试验台,选取4种孔隙结构的织物(棉布... 实现织物的快速干燥并保证表面温湿度均匀分布是印染后处理工艺的重要步骤。尽管射流技术常用于强化热湿传递过程,但其用于织物脱水过程的含湿量变化和热湿分布均匀性尚不明确。搭建对冲射流热风干燥试验台,选取4种孔隙结构的织物(棉布、麻布、丝绸、羊毛织物)作为试验样品,分析织物厚度h、初始含湿量X、射流速度v和烘箱温度t o等因素对织物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冲射流的送风方式下,织物的升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恒温蒸发阶段,具有吸湿特性的织物蒸发温度更高,射流速度和烘箱内温度的增加都会加快水分散失过程。当射流速度从2.1 m/s增至5.0 m/s,温度从50℃升至80℃时,干燥时间分别最多缩短58.3%和25.0%。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含湿量变化的经验关系式,得出拟合结果与试验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织物表面的温湿度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温度不均匀系数为0.723,相对湿度不均匀系数为0.812,均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这表明对冲射流送风能够在保证干燥速率的同时,满足织物表面温湿度均匀分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干燥 对冲射流 含水率 热湿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盘-吐温乳化体系下乳化石蜡的工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英强 代胜稳 陈业伟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解决单纯司盘-吐温复合乳化剂制备出的乳化石蜡稳定性差、易析出的问题,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工艺,通过司盘-吐温复合乳化剂制备乳化石蜡,研究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和用量对乳化石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复配稳定剂ZK-381以改... 为解决单纯司盘-吐温复合乳化剂制备出的乳化石蜡稳定性差、易析出的问题,采用剂在油中法乳化工艺,通过司盘-吐温复合乳化剂制备乳化石蜡,研究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和用量对乳化石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复配稳定剂ZK-381以改善乳化石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粒径在200 nm左右的乳化石蜡的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HLB值为10.72,乳化剂用量为石蜡质量的50%,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30 min,搅拌转速为500 r/min;复配稳定剂ZK-381后的乳化石蜡稳定且液滴粒度分布更加均匀集中;以4000 r/min的转速离心20 min未出现分层,可耐高温100℃、耐纯碱30 g/L、耐元明粉60 g/L,放置30 d未分层,且粒径大小及分布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石蜡 司盘-吐温 稳定剂ZK-381 HL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碳点负载螺吡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任安阳 朱亚楠 +1 位作者 张欣宇 刘水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透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分析合成物的性质。结果表明:碳量子点与螺吡喃在乙醇与丙酮溶液36h结合;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具有荧光特性;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相比未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提高了其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螺吡喃 耐高温 水热法 荧光性能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浴中柔软剂NIS-4162在染色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京彬 张京武 +2 位作者 陈业伟 赵晓然 刘东榕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针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现象,采用浴中柔软剂NIS-4162改善染色后布面疵点,分析浴中柔软剂NIS-4162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以及柔软剂NIS-4162对染色后布面颜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并进行大... 针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现象,采用浴中柔软剂NIS-4162改善染色后布面疵点,分析浴中柔软剂NIS-4162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以及柔软剂NIS-4162对染色后布面颜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并进行大货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浴中柔软剂NIS-4162具有良好的耐盐、碱稳定性,耐煮漂、耐皂洗及耐高温稳定性;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不同类型染料染色后的布面颜色无影响;对染色后棉织物色牢度无影响;对绳状织物前处理及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折痕问题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浴中柔软剂 稳定性 棉织物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低温一浴法前处理工艺
15
作者 张京彬 张京武 +1 位作者 王翊 黄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 使用低温精练剂LTB-505进行低温一浴法前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精练剂用量、H2O2用量、Na OH用量、时间和浴比对织物白度、毛效和顶破强力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单因素变量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高温碱氧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精练剂用量为2.0 g/L、H2O2用量为3.0 g/L、Na OH用量为3.0 g/L、温度为85℃、时间为40 min和浴比为1∶10时,白度为79.78%,30 min毛效为14.5 cm,滴水扩散时间<1 s,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5.44%,前处理效果优于传统高温碱氧法,同时还降低了生产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低温一浴法 前处理 精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织物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16
作者 朱倩倩 徐丽慧 +7 位作者 潘虹 姚程健 赵红 马楠 施小淋 沈子晗 张伟俊 王忠坚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5-1564,共10页
以废旧棉织物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活化-炭化法制备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废旧棉织物基炭吸波材料(CCF),并探讨了不同氯化锌质量分数对CCF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锌能够有效丰富CCF的孔隙结构,提高其吸波效果。在炭化温度... 以废旧棉织物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一步活化-炭化法制备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废旧棉织物基炭吸波材料(CCF),并探讨了不同氯化锌质量分数对CCF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锌能够有效丰富CCF的孔隙结构,提高其吸波效果。在炭化温度为700℃(N2气氛下)、氯化锌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CCF-10的比表面积高达1310 m^(2)·g^(-1),其在厚度为2.0 mm时的最小反射损耗达-35.02 dB,有效吸收带宽为5.6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废旧棉织物 炭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染色稳定性工艺优化
17
作者 张京彬 陈时阳 +1 位作者 岳文丽 陈华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分别使用分散红S-5BL、分散橙S-4RL、分散深蓝HGL 3种常规分散染料和分散黄棕SWF02、分散深红SWF-N、分散藏青SWF-R 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液pH值对得色量的影响,分析了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并... 分别使用分散红S-5BL、分散橙S-4RL、分散深蓝HGL 3种常规分散染料和分散黄棕SWF02、分散深红SWF-N、分散藏青SWF-R 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和染液pH值对得色量的影响,分析了上染曲线和提升力曲线,并对两种染料的上染工艺、染料性能进行简单对比。得出3支常规分散染料上染涤纶最优工艺为:染液pH值为4.0~6.0,染色温度130℃,3支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的最优工艺为:染液pH值为4.0~4.5,染色温度130℃。相对常规分散染料,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提升力好,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高。在实际生产中高耐水洗牢度分散染料对酸性条件和温度要求高,严格控制染液pH值和上染温度,才能获得稳定的上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耐水洗牢度 涤纶 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法给碱的粘胶织物活性红24无尿素印花
18
作者 崔芳 张鑫卿 +3 位作者 殷斐 李大伟 雷苗苗 谢志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活性红24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粘胶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并分析了综合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含4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2 g/L海藻酸钠的发泡原液在碳酸钠质量浓度为90 g/L、pH值为11.51时,泡沫的初见液时间和破裂半衰期仍分别高达14.30 min和80.67 min,耐碱稳定性良好;质量分数为3%的活性红24对粘胶织物进行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的适宜固色条件为碳酸钠质量浓度30 g/L、于115℃汽蒸13 min;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织物的花型轮廓清晰度较好、无明显渗化现象,颜色递深性良好,图案颜色均匀性有待提高,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达4~5级和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尿素印花 活性染料 粘胶织物 泡沫稳定性 泡沫法给碱 湿蒸固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染整领域支撑低碳排放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纪柏林 王碧佳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1,共9页
为深入了解染整行业近年来在低碳排放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现状,掌握行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相关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节能减排技术、功能纺织品技术、先进绿色染整加工设备及系统、废水深度处理及化学品循环回用... 为深入了解染整行业近年来在低碳排放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和现状,掌握行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相关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节能减排技术、功能纺织品技术、先进绿色染整加工设备及系统、废水深度处理及化学品循环回用几个方面,对技术性能及其对低碳排放的作用进行了介绍。研究指出:染整领域不仅传统加工手段取得技术突破,还在智能调温纺织品等前沿领域保持与时俱进;通过多维度努力,有助于推动染整行业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价值,减少环境影响,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排放 染整 节能减排 功能性纺织品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及分散染料染色新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伟 纪柏林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促进印染工业向高质低耗方向发展,对近年来国内外活性和分散染料染色的技术发展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从少盐/无盐染色技术、低给液高固色率染色技术、少水/非水介质染色技术、针织物平幅连续浸轧染色技术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活性染料... 为促进印染工业向高质低耗方向发展,对近年来国内外活性和分散染料染色的技术发展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从少盐/无盐染色技术、低给液高固色率染色技术、少水/非水介质染色技术、针织物平幅连续浸轧染色技术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活性染料染色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碱性染色技术、液体纳米分散染料染色技术、免水洗连续染色技术、非水介质染色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分散染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势、存在缺陷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认为,2种染料染色技术的发展主要关注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污水排放、提高染料利用率以及提高染色生产效率,着力促使印染工业向绿色、低耗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染色新技术 提质增效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