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孙玮弟 荆妙蕾 +4 位作者 王春红 王潇 朱屹东 王恒宇 季萍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非织造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制备了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并探究制备工艺中水刺面密度以及大麻、粘胶纤维网叠合方式对材料透湿、透气、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刺面密度的增...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非织造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制备了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并探究制备工艺中水刺面密度以及大麻、粘胶纤维网叠合方式对材料透湿、透气、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刺面密度的增加,纤维缠结紧密,材料的透气性能下降、拉伸断裂强度上升,最大可提高200%;纤维网不同的叠合方式产生不同的纤维分布形式,大麻纤维网在上层时对材料的透气性能有积极影响,粘胶纤维网在上层时对材料的拉伸强度有积极影响;制备的大麻/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最大透湿率为4833.92 g/(m^(2)·24 h),最大透气率为662.38 mm/s,最大拉伸强度为1.71 MPa,水接触角在液滴接触材料后于2 s内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纤维 粘胶 水刺非织造 吸湿透湿 天然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微分静电纺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湿透气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莉彦 侯钦正 +4 位作者 徐锦龙 王智 谭晶 杨卫民 李好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究熔体微分电纺热塑性聚氨酯(TPU)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的绿色制备工艺,采用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及气流辅助牵伸技术,研究了纺丝电压、辅助气流风速、纺丝时间等纺丝参数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考查了纺丝参数及纤维微观形貌对... 为了探究熔体微分电纺热塑性聚氨酯(TPU)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的绿色制备工艺,采用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及气流辅助牵伸技术,研究了纺丝电压、辅助气流风速、纺丝时间等纺丝参数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考查了纺丝参数及纤维微观形貌对TPU纤维膜防水性、透湿性、透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纺丝电压55 kV、辅助气流风速30m/s时,制备的防水透湿透气纤维膜透湿量可达6045 g/(m^(2)·24h),透气率可达97mm/s;在纺丝时间60min时,纤维膜耐静水压值可达8.5 kPa,所制备纤维膜在防水、透湿及透气性能上都较为优异,熔体微分静电纺有望成为防水透湿透气材料绿色制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微分电纺 静电纺丝 防水透湿 透气 热塑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发热服装用柔性碳纳米管电加热元件的制备及应用
3
作者 孙晚红 张鹏飞 +5 位作者 陈勇 张林 潘跃山 宋飞虎 刘恩星 王玉萍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针对传统电加热保暖服装柔韧性、舒适性差等问题,需开发一种用于服装的可加热、轻柔、耐水洗的电加热元件。碳纳米管因轻质、高导电、高红外发射率等特点在柔性电热材料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为此,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湿法碳纳米管导电... 针对传统电加热保暖服装柔韧性、舒适性差等问题,需开发一种用于服装的可加热、轻柔、耐水洗的电加热元件。碳纳米管因轻质、高导电、高红外发射率等特点在柔性电热材料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为此,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湿法碳纳米管导电薄膜,采用涂层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复合皮芯导电纤维,并制成织物,进而将膜和织物分别作为加热元件,将其发热和可穿戴性能与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元件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膜对比。结果表明:同功率下碳纳米管导电薄膜升温速率快,高达1.96℃/s(电阻丝最低,为0.53℃/s),柔性好,比电阻丝高350%;碳纳米管导电织物升温温度最高,达121.54℃(电阻丝最低,为56.87℃),柔性比电阻丝高150%~335%,相比于其它电加热元件具有透气性(透气率为463 mm/s);碳纳米管系列加热元件均耐水洗,水洗2次后质量变化最大为7.1%,电阻变化最大为3.8%;在发热服装的应用中,碳纳米管导电薄膜和导电织物因其优异功能,可满足智能发热服装的多元化市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导电薄膜 导电织物 电加热元件 智能发热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基单向导湿抗菌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康康 祁琳雅 +4 位作者 侯怡君 范天华 齐琨 王宝秀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6,共8页
针对现有湿性敷料易滋生细菌并在创伤处形成积液的问题,以力学性能优良的聚氨酯(PU)、亲水性聚丙烯腈和超吸水性的聚丙烯酸钠为基材,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GC)为抗菌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由纤维尺寸不同的亲水外层和疏水内层组成... 针对现有湿性敷料易滋生细菌并在创伤处形成积液的问题,以力学性能优良的聚氨酯(PU)、亲水性聚丙烯腈和超吸水性的聚丙烯酸钠为基材,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GC)为抗菌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由纤维尺寸不同的亲水外层和疏水内层组成的纳米纤维基双层敷料,探究疏水层厚度对双层敷料单向导湿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敷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U内层膜纺丝时间为1 h时,所制备的双层敷料可在3.9 s内由内向外单向传输液体,此时敷料的吸水率高达1230%,透气率约为6.7 mm/s,透湿率约为1350 g/(m^(2)·d),断裂强度为6.5 MPa,断裂伸长率为45%;PU内层膜中添加0.06%的PHGC可使敷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5%以上,无细胞毒性且具备较低的细胞黏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敷料 静电纺丝 单向导湿 抗菌性能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GA及其共聚物在包装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杰林 李振广 +3 位作者 陈仕艳 王朝生 乌婧 王华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7,共10页
目的综述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聚乙丙交酯(PLGA)及其改性材料在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改性材料及制备工艺进行展望,为PLA、PGA以及PLGA的改性与制备提供参考。方法简介PLA、PGA以及PLGA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能,并总结近几年改性... 目的综述聚乳酸(PLA)、聚乙交酯(PGA)、聚乙丙交酯(PLGA)及其改性材料在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改性材料及制备工艺进行展望,为PLA、PGA以及PLGA的改性与制备提供参考。方法简介PLA、PGA以及PLGA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能,并总结近几年改性材料的种类及其制备工艺。结果对PLA、PGA以及PLGA进行改性,再通过溶液铸膜、吹塑制膜等工艺制备薄膜,制备的薄膜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阻隔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结论PLA、PGA以及PLGA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通过改性后制备的薄膜性能更加均衡,在包装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对聚合物的改性方法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制备出性能更加优异的改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交酯 聚乙丙交酯 改性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水中葡萄糖转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智锋 连洁 +5 位作者 赵舟 何春启 岳秀萍 王玉萍 吴杏 卢建军 《燃料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2-1131,共10页
采用色散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分别采用隐性溶剂模型和显性溶剂模型,对比研究了亚临界水中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以及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显性溶剂模型更接近真实反应情况,溶剂水分子能够参与反应并在质... 采用色散修正的密度泛函理论,分别采用隐性溶剂模型和显性溶剂模型,对比研究了亚临界水中葡萄糖异构化为果糖以及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显性溶剂模型更接近真实反应情况,溶剂水分子能够参与反应并在质子迁移过程起催化作用。葡萄糖异构化反应的控速步骤为开环葡萄糖的醛-烯醇异构化,其活化能取决于开环葡萄糖中α−H提取的难易程度及生成的碳负离子的稳定性。果糖脱水反应控速步骤为呋喃果糖的第一次分子内脱水,所需活化能取决于呋喃果糖C(2)位OH质子化脱水后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本工作揭示了Brønsted碱对葡萄糖异构化反应及Brønsted酸对果糖脱水反应促进作用的根本原因,为葡萄糖降解转化催化剂的调控及溶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修正密度泛函理论 显性溶剂模型 葡萄糖 果糖 5-H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纺比对生物基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佳庆 王怡婷 +4 位作者 何欣欣 郭亚飞 郝新敏 王迎 宫玉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针对新型生物基锦纶56的基础纺纱数据不足问题,制备了锦纶56短纤纯纺纱、纯棉纱及多种混纺比的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并分别测试了纤维、纯纺纱和混纺纱的拉伸力学性能,通过建立纤维模型和纯纺纱强度模型对混纺纱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针对新型生物基锦纶56的基础纺纱数据不足问题,制备了锦纶56短纤纯纺纱、纯棉纱及多种混纺比的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并分别测试了纤维、纯纺纱和混纺纱的拉伸力学性能,通过建立纤维模型和纯纺纱强度模型对混纺纱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纯纺纱预测曲线上混纺纱最小强度点及整体趋势与试纺数据拟合度较好,通过纯纺纱模型可预测锦纶56短纤/棉混纺纱强度。以纤维模型为基础,利用纱线中纤维强度利用率对纤维模型进行修正,修正的纤维模型与纯纺纱模型预测结果相近,可省去纯纺纱试纺流程,快速完成混纺纱强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锦纶56 锦纶/棉混纺纱 混纺纱强度预测模型 最小断裂强度点 纤维强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预取向丝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刘宇祥 乌婧 +2 位作者 徐锦龙 谢锐敏 王华平 《纺织学报》 2025年第7期46-52,共7页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染色性不佳限制其在纤维方面应用的问题,采用PTT和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DPTT)为原料,通过高速熔融纺丝分别制备了PTT和CDPTT预取向丝(POY),研究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牵伸倍数对可纺性...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染色性不佳限制其在纤维方面应用的问题,采用PTT和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DPTT)为原料,通过高速熔融纺丝分别制备了PTT和CDPTT预取向丝(POY),研究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牵伸倍数对可纺性能、取向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沸水收缩性能、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PTT切片在255℃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随着纺丝速度的增大,纤维的结晶度增大、断裂强力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当纺丝速度为3500 m/min时,CDPTT纤维的结晶度为19.19%,断裂强力为2.54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8.41%;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CDPTT纤维的取向度增大、结晶度增大、沸水收缩率减小;当牵伸倍数为2.3时,CDPTT纤维的取向度为40.89%,结晶度为21.01%,断裂强力为3.4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0.41%,沸水收缩率为17.08%;CDPTT纤维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可以实现阳离子染料可染,在100℃下对2种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和K/S值达到最大,分别为98.45%和99.68%、32.57和34.18,染色后CDPTT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在4级以上,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阳离子染料可染性 纺丝 力学性能 染色性能 预取向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