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方法述评
1
作者 韩文文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1-604,共4页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畸形, 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样功能受损, 导致尿液逆流入输尿管和肾, 引起反复泌尿系感染、肾瘢痕、高血压, 甚至肾衰竭, 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方案众多, 主要分...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畸形, 由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活瓣样功能受损, 导致尿液逆流入输尿管和肾, 引起反复泌尿系感染、肾瘢痕、高血压, 甚至肾衰竭, 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方案众多, 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 本文就各种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并对每种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泌尿系疾病 感染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后复发的治疗探讨
2
作者 方一圩 林德富 +2 位作者 孙宁 张潍平 宋宏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原发性VUR手术后复发患儿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原发性VUR手术后复发患儿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首次手术时年龄13~143个月,平均71个月;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案:保守治疗13例(抗感染+抗胆碱药物),再次手术治疗9例(腹腔镜Lich-Gregoir术、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或开腹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定期随访泌尿系超声、血生化、尿常规以及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了解患儿治疗效果。结果22例中,13例(59.1%)保守治疗中,1例痊愈,5例反流降级,7例反流等级不变。6例高级别反流(Ⅳ~Ⅴ级)合并膀胱结构异常(憩室、小梁化)者保守治疗失败,行再次手术后获治愈(或反流显著减轻),再次手术方式为:开放输尿管再植术(Cohen术)2例、腹腔镜Lich-Gregoir术2例、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2例。1例因术后肾功能异常,再次行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术后2年反流治愈。2例因初次手术后反流加重,再次行腹腔镜改良Lich-Gregoir术,术后1年复查反流降为Ⅱ级。结论儿童原发性VUR术后复发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及解剖缺陷有关。保守治疗适用于低级别反流且膀胱功能可控者,而高级别反流合并解剖异常者需早期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 神经原性 复发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宁 张潍平 +3 位作者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屈彦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资料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Lich-Gregoir组(n=69)和开放Cohen组(n=81);根据VUR侧别的不同以及术中是否行输尿管裁剪,将腹腔镜Lich-Gregoir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A组,n=33)、双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C组,n=16)、单侧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E组,n=12)、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G组,n=8),开放Cohen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B组,n=30)、双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D组,n=20)、单侧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F组,n=18)、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开放Cohen组(H组,n=13)。将8个亚组配为4对(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术中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以上4对进行组内比较,每对当中的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78±1.76)d和(10.43±1.25)d;C组、D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12±2.02)d和(11.05±1.82)d;E组、F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83±1.33)d和(11.11±1.27)d;G组、H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62±1.59)d和(11.46±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8.90±12.54)min和(85.60±13.11)min;C组、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9.43±12.37)min和(99.55±15.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VCUG,共9例出现高级别反流;其中腹腔镜Lich-Gregoir组7例,开放Cohen组2例;2例再次行腹腔镜Lich-Gregoir术,7例行开放Cohen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Lich-Gregoir术和开放Cohen术均为治疗原发性VUR的有效方法。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保持输尿管和膀胱的正常生理走行,同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对于术中未裁剪输尿管者,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腹腔镜 开放术式 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并发症及肾损伤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超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因其适应证广、易操作、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尽管总体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出现高等级并发症,使患...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因其适应证广、易操作、并发症少等特点,目前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尽管总体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出现高等级并发症,使患儿术后恢复更顺利,获得更好的预后,仍然是小儿泌尿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对于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判定,也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并发症以及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肾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儿童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宗瀚 黄洋阅 +4 位作者 李宁 李明磊 宋宏程 张潍平 刘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儿童肾盂成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用国产术锐单... 目的:探讨国产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儿童肾盂成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行肾盂成形术的UPJO患者资料。排除非首次接受手术治疗、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积水(如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后尿道瓣膜、泌尿系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囊肿等)、合并其他泌尿系畸形(如重复肾、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等)、患侧肾严重萎缩、泌尿系感染严重或肾功能严重低下的患者。所有手术均采用经脐部腹腔入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切口数量、切口大小、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统计分析术前、术后6个月的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pelvic diameter,APD)和肾皮质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10.20±3.12)岁,9例为左侧,1例为右侧,平均身高为(142.0±17.8)cm,平均体重为(37.6±17.9)kg。所有患者均通过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总手术时间为(237±96)min,手术台操作时间为(162.0±69.3)min,术中出血量为5.00(2.25,5.00)mL。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出血、尿外渗、发热、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相较于术前,术后APD显著降低(P=0.005),术后肾皮质厚度显著增加(P=0.011)。结论: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儿童UPJO肾盂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良好,可在国内多数诊疗中心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 肾盂积水 肾盂成形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积水的并发症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雨竹 李佳义 +13 位作者 宋宏程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屈彦超 韩文文 杨洋 李振武 梁海燕 刘超 林德富 王冠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肾积水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特点,探讨导致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肾积水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特点,探讨导致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首次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或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的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Society for Fetal Urology,SFU)分级为Ⅳ级的UPJO肾积水患儿临床资料,共560例患儿583例肾。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55例肾)和开放组(228例肾),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次数以及并发症等级和类型。比较不同引流方式、有无术中并发症以及不同年龄、体重、术前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pelvic diameter,APD)及术者经验分层因素下的并发症差异。结果开放组患儿年龄16.37(9.73,61.37)个月,体重11.00(9.32,20.00)kg,明显小于腹腔镜组[年龄46.87(19.08,90.49)个月,体重16.50(12.00,25.00)kg]。开放组术前中位肾盂前后径为39.00(27.00,52.00)mm,长于腹腔镜组的28.00(22.00,36.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1%和4.3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5%和15.56%)、术后并发症发生次数占总发生次数比例(分别为23.84%和20.88%)以及吻合口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62%和1.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均为泌尿系感染。存在术中并发症的肾脏术后更易发生高等级并发症(χ^(2)=5.600,P=0.018)及泌尿系感染(χ^(2)=8.891,P=0.003)。腹腔镜组较开放组更易出现高等级(ClavienⅢb)术后并发症(χ^(2)=6.595,P=0.010)和除泌尿系感染以外的其他术后并发症(χ^(2)=10.289,P=0.001)。结论腹腔镜和开放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UPJO性肾积水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应更加注意除泌尿系感染以外的其他术后并发症以及高等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腹腔镜检查 泌尿外科手术 肾积水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变化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怡 宋宏程 +11 位作者 何雨竹 张潍平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屈彦超 韩文文 杨洋 李振武 梁海燕 王冠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12-318,共7页
目的了解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手术后短期患侧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单侧UPJO行肾盂... 目的了解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手术后短期患侧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单侧UPJO行肾盂成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3例,手术前后均行利尿性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术前DRF情况分为术前DRF降低组(DRF<40%)、术前DRF正常组(40%<DRF<55%)和术前DRF超常组(DRF>55%)。分别对比各组手术前后患侧DRF及肾实质厚度(renal parenchymal thickness,PT)变化情况,进一步对比组间DRF缓解情况及术后DRF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年龄、方式及术后D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DRF降低组及超常组患者中,手术前后DR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正常组患者手术前后DRF无明显变化,但肾实质厚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术后DRF增加≥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超常肾功能患者以术后DRF减少≥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术前DRF不同组缓解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降低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水平仍低于术前DRF正常组及术前DRF超常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DRF<40%的单侧UPJO患者术后短期DRF缓解显著,但其术后DRF低于术前DRF正常及超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积水/诊断 肾盂成形术 肾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致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雨思 任祯涛 +2 位作者 张潍平 李宁 何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ureteral fibroepithelial polyp,UFP)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所有肾积水手术后病理诊断为UFP患者... 目的探讨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ureteral fibroepithelial polyp,UFP)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所有肾积水手术后病理诊断为UF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结果肾积水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UFP患者48例,占同期肾积水手术治疗患者总数的1.8%(48/2653)。患者平均就诊年龄(109.2±34.7)个月,男童为主(95.8%),左侧多见(81.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1.3%)及肉眼血尿(18.8%)。术前泌尿系统超声(ultrasonography,US)阳性检出率为60.4%,静脉肾盂造影阳性检出率为34.1%。所有病例的息肉经手术完整切除,术中见70.8%的息肉为单一带蒂型,97.9%的息肉位于输尿管近段,息肉中位长度为1.5 cm(0.3~8.0 cm)。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3~141个月),无一例息肉复发;3例(6.3%)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为青春期同侧输尿管结石。结论儿童UFP发病率较低,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超声在术前诊断UFP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手术治疗效果明确,术后息肉残留少,复发率低,但存在远期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 肾积水/诊断 肾积水/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诊断儿童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跃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丹 李明磊 +3 位作者 谢向辉 田军 焦丽丽 李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81-986,共6页
目的明确无创尿流率同步体表盆底肌电图测定中的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对于儿童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跃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69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但无神经、解剖异常的病例,由一名对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 目的明确无创尿流率同步体表盆底肌电图测定中的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对于儿童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跃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69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但无神经、解剖异常的病例,由一名对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结果未知的泌尿外科医师根据患儿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检查结果作出逼尿肌过度活跃(detrusor overactivity,DO)的诊断,由另一名对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结果未知的泌尿外科医师根据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2 s判定为阳性)作出DO诊断。比较两者诊断儿童特发性DO的结果,检验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计算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诊断D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无创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与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诊断儿童特发性DO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548,P<0.001),最佳诊断标准为≤1 s,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63.2%,AUC=0.777,具有中等诊断价值。结论无创尿流率结合同步体表盆底肌电图测定中缩短的盆底肌电图滞后时间可初步诊断儿童特发性DO,有可能替代有创尿动力学检查识别特发性DO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骨盆底 膀胱 过度活动性/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怡 张潍平 杨庆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05-810,共6页
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自发消退率,治疗重点主要是预防及治疗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及肾脏瘢痕形成,目前的治疗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目的是预防控制尿... 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自发消退率,治疗重点主要是预防及治疗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及肾脏瘢痕形成,目前的治疗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目的是预防控制尿路感染及肾脏瘢痕形成、保护肾脏功能。VUR的治疗以保守观察及抗生素预防治疗为主。手术作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治疗方法已趋于成熟,开放性手术治疗VUR具有疗效确切,适用范围广,成功率高的特点。随着内镜、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发展,VUR的手术治疗在微创及快速康复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手术后复发的再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屈彦超 张潍平 +3 位作者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总结双侧肾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总体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双侧肾母细胞瘤复发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初... 目的总结双侧肾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总体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例双侧肾母细胞瘤复发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初次手术情况、复发时间及部位、后续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等。结果10例中男7例,女3例,发病年龄10~69个月,平均27.3个月。初次手术的20侧中,18侧采取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术;1侧因肿瘤位于肾门处,保留肾脏困难而行瘤肾根治性切除术;1侧因肾内占位为多发小瘤灶而未行手术。术后病理均为预后良好型,未见间变型。复发时间为术后2~36个月。1例为双侧复发,同时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未再行手术,以化疗为主,后转移至纵隔,最终死亡。一侧复发的9例患儿中,1例予单纯化疗9个月,肿瘤消失;8例予再次手术,仍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术;5例无再次复发;3例二次复发患儿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原位复发合并肺转移,再次行瘤肾切除术及肺叶楔形切除术,无瘤生存至今,其余2例因多处转移而最终死亡。术后均予化疗,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卡铂,方案不完全一致。术后1例进行了放疗。10例患儿随访时间19~108个月,1例失访;3例死亡;1例带瘤存活;其余5例均无瘤生存,至随访时患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正常。结论双侧肾母细胞瘤复发后可再行肿瘤切除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同时辅以加强化疗,可有相对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泌尿外科手术 复发 再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肾腺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煦 李宁 +3 位作者 宋宏程 李明磊 孙宁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2008年6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确诊为后肾腺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针对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预后...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2008年6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确诊为后肾腺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针对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后肾腺瘤患儿中,男7例,女1例;年龄1岁4个月至10岁4个月,平均年龄5岁7个月;右侧7例,左侧1例;2例因腹痛、1例因腹胀、1例因红细胞增多症经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占位而入院,其余4例均无明显症状。患儿均采取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时间11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5年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1例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术后3个月复查红细胞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后肾腺瘤临床较罕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相对困难,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患儿预后相对较好,术后无需常规化疗,术后3年内应常规行腹部及盆腔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肾疾病 诊断 泌尿外科手术 病理学 外科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盏憩室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鑫宇 赵永祥 +7 位作者 宋宏程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李明磊 李宁 韩文文 杨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盏憩室(calyceal diverticulum,C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与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7例肾盏憩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 目的探讨儿童肾盏憩室(calyceal diverticulum,C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与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7例肾盏憩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就诊年龄8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3岁11个月。憩室位于左侧3例,右侧4例;肾上盏4例,肾中盏3例。憩室长径3~9 cm,平均6.2 cm。产前超声发现肾脏囊性变3例,腹痛2例,无症状腹部包块1例,体检发现肾脏囊性病变合并高血压1例。3例术前经泌尿系超声检查确诊,4例术中确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放肾盏憩室切除术2例,肾盏憩室剪裁+盏颈扩大术3例,开放和腹腔镜憩室壁翻瓣卷管输尿管端侧吻合术各1例。结果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患儿术后CD相关症状均消失,术前扩张的肾盏憩室均明显缩小,无一例复发;1例合并肾积水患儿术后积水明显减轻,但肾功能恢复较差,肾核素扫描显示分肾功能为20%,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肾盏憩室易发生反复泌尿系感染、慢性腹痛、肉眼血尿、结石等,易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两者处理方式不同,需加以区分。应根据憩室位置、盏颈狭窄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包括肾盏憩室切除、盏颈扩大部分憩室切除、憩室壁翻瓣卷管输尿管端侧吻合术。如处理得当通常预后较好,少有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盏憩室 肾疾病 超声检查 泌尿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鉴别与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一圩 宋宏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儿童肾脏肿瘤可分为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又称威尔姆斯瘤(Wilms tumors,WT)]与非肾母细胞瘤肾肿瘤(non-Wilms renal tumors,NWRTs)两大类。WT为恶性肿瘤,早期文献报道占儿童肾脏肿瘤的90%~95%。NWRTs病理类型具有异质性,部分为良... 儿童肾脏肿瘤可分为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又称威尔姆斯瘤(Wilms tumors,WT)]与非肾母细胞瘤肾肿瘤(non-Wilms renal tumors,NWRTs)两大类。WT为恶性肿瘤,早期文献报道占儿童肾脏肿瘤的90%~95%。NWRTs病理类型具有异质性,部分为良性肿瘤。儿童肾肿瘤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结局多样,不同病理类型患儿预后差异显著,精准诊断尤为重要。术前推断肾脏肿瘤病理类型,可辅助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而术后明确诊断肾脏肿瘤病理类型,是后续治疗的依据。本文重点论述儿童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以期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杰 宋宏程 +3 位作者 谢向辉 韩文文 孙宁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8例9侧(左5、右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本研究共8例9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同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其中男童7例,女童1例;年龄8个月至7岁。3例无临床症状,5例表现为尿路感染。5例行肾盂成形术,2例先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后行肾盂成形术,1例先行肾盂成形术后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目前随访15~75个月,均无尿路感染,肾积水明显缓解,5例膀胱输尿管反流仍在随诊过程中,1例症状消失,1例症状减轻。 结论UPJO合并同侧原发性VUR在临床上少见,治疗需综合考虑患儿年龄、症状、反流级别、肾积水轻重度等多个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梗阻 吻合术 外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清洁间歇导尿对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军 张潍平 +3 位作者 孙宁 李明磊 宋宏程 李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导尿技术和导尿材料的不断革新,直到现代清洁间歇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技术的诞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导致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现反复泌尿系... 导尿技术和导尿材料的不断革新,直到现代清洁间歇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技术的诞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导致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引起肾、输尿管积水及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CIC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实施,NB患者病死率大幅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CIC已被国际尿控协会作为排空膀胱的首选方法和治疗NB的重要手段。医生、患者和家长共同协作,为NB患者制定个性化的CIC方案,可实现CIC的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外科学 下尿路症状/治疗 间歇导尿/方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胞胎尿道下裂与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德富 黄洋阅 +2 位作者 孙宁 张潍平 宋宏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双胞胎尿道下裂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2对双胞胎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记录双胞胎出生体重。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将尿道下裂分为4型:Ⅰ型为阴... 目的初步探讨双胞胎尿道下裂与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2对双胞胎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记录双胞胎出生体重。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将尿道下裂分为4型:Ⅰ型为阴茎头和冠状沟型,Ⅱ型为阴茎体型,Ⅲ型为阴茎阴囊型,Ⅳ型为会阴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检测所有双胞胎的全血标本,证实同卵双胞胎23对、异卵双胞胎19对。记录母孕期黄体酮应用情况、怀孕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结果42对双胞胎中共有尿道下裂54例,其中I型6例,Ⅱ型20例,Ⅲ型22例,Ⅳ型6例。相对于异卵双胞胎而言,同卵双胞胎更易同时患尿道下裂(OR=6.500,95%CI:1.217~35.124)。双胞胎尿道下裂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是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OR=4.124,95%CI:1.588~10.710,P=0.004)。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低出生体重儿患尿道下裂的风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5.885倍(OR=5.885,95%CI:1.082~32.014,P=0.040);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尿道下裂的风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3.804倍(OR=3.804,95%CI:1.406~10.293,P=0.009)。在只有其一患尿道下裂的13对同卵双生双胞胎中,患尿道下裂和未患尿道下裂者出生体重分别为(1805±437)g和(2598±58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9,P=0.001);低出生体重(OR=25.955,95%CI:2.069~325.556,P=0.012)是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双胞胎中只有其一患尿道下裂的17对异卵双生双胞胎中,患尿道下裂和未患尿道下裂者出生体重分别为(2077±677)g和(2527±47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32);低出生体重(OR=3.929,95%CI:1.041~13.837,P=0.044)是发生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孕期应用黄体酮不会增加双胞胎患尿道下裂的风险(OR=1.458,95%CI:0.572~3.853,P=0.416)。结论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中出生体重较低者更易患尿道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病因学 双胞胎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应用再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鲁刚 张潍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61-1065,共5页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现已成为修复中远段尿道下裂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在经历模仿和广泛推广的过程中,一些应用问题日渐凸显,改进和限制指征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对...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TIP)现已成为修复中远段尿道下裂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在经历模仿和广泛推广的过程中,一些应用问题日渐凸显,改进和限制指征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手术技术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仍然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和作者经验就TIP手术的改良及其对于减少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的贡献,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评价、手术适应证的再思考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外科学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尿道下裂/并发症 阴茎/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形态及功能评估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决策的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宏程 李怡 李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1-306,共6页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指尿液自肾盂流入输尿管近端障碍,导致集合系统扩张,进而引起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畸形。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积水被检...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指尿液自肾盂流入输尿管近端障碍,导致集合系统扩张,进而引起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一种常见泌尿系统畸形。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积水被检出,虽然部分肾积水可自行缓解,但部分肾积水如治疗不及时将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正确评估肾积水引起的肾脏形态和功能改变,进而客观制定手术指征,把控适宜的手术时机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肾盂积水/诊断 肾/解剖学和组织学 肾功能试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检查评估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李宁 张潍平 +4 位作者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屈彦超 韩文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rodynamics,UDS)检查评估无神经系统及下尿路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urodynamics,UDS)检查评估无神经系统及下尿路器质性病变的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患儿下尿路功能障碍(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VUR患儿UDS检查结果,按照有无LUTD将患儿分为有LUTD组(77例)和无LUTD组(29例),比较两组患儿膀胱容量、残余尿量(post voiding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以及最大尿流率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有LUTD组残余尿量97.71±93.17 mL,明显高于无LUTD组11.81±9.17 mL(t=5.564,P=0.008);有LUTD组最大尿流率8.82±5.01 mL/s,明显低于无LUTD组15.04±7.75 mL/s(t=6.314,P=0.030)。有LUTD组中,29例为低级别VUR(Ⅰ~Ⅲ级),48例为高级别VUR(Ⅳ~Ⅴ级)。低级别VUR患儿中3例膀胱顺应性减低,高级别VUR患儿中19例顺应性减低,两者比较(χ^(2)=7.537,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VUR患儿中7例PVR增加,高级别VUR患儿中23例PVR增加,两者比较(χ^(2)=4.298,t=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iopathic detrusor overactivity disorder,IDOD)35例(35/77,45.5%),其中19例为低级别VUR,占低级别VUR总数的65.5%(19/29);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ysfunctional voiding,DV)33例,其中27例为高级别VUR,占高级别VUR总数的56.3%(27/48)。结论PVR增多、最大尿流率降低提示VUR患儿存在LUTD的可能。高级别VUR患儿中,PVR增加更为明显、且膀胱顺应性更差。IDOD在低级别VUR中常见,DV在高级别VUR中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膀胱输尿管反流 尿失禁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