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胃扭转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严佳虞 庞文博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儿童胃扭转罕见,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根据扭转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继发性占70%;根据扭转轴向又可分为3型。由于儿童胃扭转合并先天畸形的种类多样,临床表现特异性较低,术前及时、准确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导致误诊、延诊。急... 儿童胃扭转罕见,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根据扭转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继发性占70%;根据扭转轴向又可分为3型。由于儿童胃扭转合并先天畸形的种类多样,临床表现特异性较低,术前及时、准确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导致误诊、延诊。急性发作病例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胃壁缺血、坏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部分儿童胃扭转可得到及时处理,但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拟对儿童胃扭转的分型、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扭转/诊断 胃扭转/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谢川平 严佳虞 +6 位作者 陈亚军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张丹 吴东阳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接受Soave术后的远期排便功能情况,为HD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H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7.2(5.4,9.7)年;随访内容依据Rintala量表确定,包括排便控制能力、排便感觉、排便频率、污粪、便秘等。根据Rintala评分结果,将HD患者分为排便功能不良组(Rintala评分<12分)和排便功能一般或良好组(Rintala评分≥12分),分析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80例HD患儿Rintala评分为18(15,20)分,其中189例(189/280,67.5%)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良好(Rintala评分≥17分),65例(65/280,23.2%)排便功能评分等级为一般(Rintala评分12~16分),26例(26/280,9.3%)排便能评分等级为较差(Rintala评分<12分);90.0%(252/280)的患儿有相对正常的感知大便的能力;污粪频率大于1次/周者占35.0%(98/280);仅5.7%(16/280)的患儿出现便秘,术后需要泻药(如开塞露)辅助排便;4.3%(12/280)的患儿存在社交活动受限/障碍。单因素分析发现,巨结肠类型为短段型和再手术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污粪是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损害的主要表现;短段型巨结肠和再手术与Soave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排便功能 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硬度测量值预测胆道闭锁术后五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秋龙 陈亚军 +4 位作者 彭春辉 庞文博 王增萌 吴东阳 王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6-490,512,共6页
目的探索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预测胆道闭锁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Kasai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 目的探索肝脏硬度测量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预测胆道闭锁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Kasai手术治疗的31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其中男童11例,女童20例。收集患儿术前、术后2周、术后4周以及术后8周的LSM和血生化指标,并对术时肝脏病理进行肝纤维化分级。随访终点为发生死亡、肝移植或术后自体肝生存满5年。以术后5年是否自体肝生存分为5年自体肝生存组和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获得术后早期LSM预测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的截点值及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5年自体肝生存组16例(男童8例,女童8例),5年非自体肝生存组15例(男童3例,女童12例)。两组手术日龄、手术时肝脏病理分级、术前LSM、术后2周LSM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LSM分别为(11.3±4.3)kPa和(19.6±9.7)kPa,术后8周LSM分别为(14.6±7.7)kPa和(38.2±22.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术后4周和术后8周用于预测5年自体肝生存的LSM截点值分别为13.2 kPa(ROC曲线下面积=0.871,灵敏度=81.8%,特异度=75.0%)和21.6 kPa(ROC曲线下面积=0.898,灵敏度=81.8%,特异度=91.7%)。结论LSM可预测胆道闭锁Kasai术后5年自体肝生存情况,术后4周LSM>13.2 kPa和术后8周LSM>21.6 kPa均预示5年自体肝生存的可能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移植 自体 肝移植 超声检查 肝/组织学和解剖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内肺隔离症4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4
作者 严佳虞 曾骐 +2 位作者 陈亚军 张娜 何乐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84-491,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内肺隔离症(intra-abdominal 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IEPS)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内肺隔离症(intra-abdominal 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IEPS)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腹腔内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检索万方、维普、CNKI、Pubmed、Medline数据库截至2018年6月关于小儿腹腔内肺隔离症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4例腹腔内肺隔离症患儿,合并先天性肺气道畸形Ⅱ型/Ⅲ型(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 type 2/ type 3,CPAM Ⅱ/Ⅲ型)各2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随访3个月、6个月、3年半、4年,预后良好。通过文献检索,检索到31篇儿童IEPS相关文献,联合本中心4例患儿分析结果如下:共47例患儿,44例产前发现病变时母亲孕龄为25周(IQR:12~37),46例产前经多普勒B超诊断腹腔肿物,10例怀疑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7例怀疑IEPS。5例终止妊娠。产后42例患儿中7例(7/42,16.7%)伴发先天畸形。术前主要经B超(30/38,78.9%)、增强CT(27/38, 71.1%)明确诊断,其中11例误诊为NB,9例诊断为IEPS。5例行保守治疗,3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共40例患儿行手术治疗,25例(25/40,62.5%)出生后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开腹手术(25/40,62.5%),3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肿物主要位于左腹(32/40,80.0%)。手术切除肿物平均长径3.0(IQR:2.8~3.9)cm,供血来源主要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16/21,76.2%)。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肺隔离症,22例(22/40,55.0%)伴CPAM,其中12例伴CPAM Ⅱ型,2例伴CPAM Ⅲ型。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对于小儿腹腔内肿物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明确腹腔内肺隔离症仍需产后随访及综合评估。手术治疗是早期诊断IEPS的唯一方式,应根据病变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完整切除肿物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腹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庆林 郭卫红 +3 位作者 张潍平 杜京斌 严佳虞 何乐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探讨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 目的探讨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infantile fibrosarcoma,IFS)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外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男,1个月13天,便血3周入院,术前增强CT提示右下腹异常强化团块,部分伸入肠腔内,行腹腔镜探查并完整切除病变肠管,病理检查结果为婴儿型纤维肉瘤。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未见复发和转移。回顾本例及文献报道的19例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多发病于生后7 d内(16/20,80.0%),以肠穿孔(9/20,45.0%)和肠梗阻(5/20,25.0%)为主要表现,1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3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2例行开腹肿瘤切除+肠造瘘术,1例行开腹手术切除+二次手术+辅助化疗。病理学诊断结合组织学、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结果,发现肠道IFS的ETV6-NTRK3异位阳性率为46.1%(6/13)。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肠道婴儿型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多于新生儿早期发病,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完整切除后整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纤维肉瘤/外科学 纤维肉瘤/病因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