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宋楠 吕娟 +5 位作者 王春立 刘文 迟巍 刘洋 邓卓 孙宏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构建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并评价该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就诊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规则引擎,采用信息化方法根据患儿主诉、症状和体征进行预检分诊,系统自动决策推荐就诊科室或专业,同时对接院... 目的:构建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并评价该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就诊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规则引擎,采用信息化方法根据患儿主诉、症状和体征进行预检分诊,系统自动决策推荐就诊科室或专业,同时对接院内多个子系统,形成门诊就诊全链条的信息化导诊系统。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检分诊及就诊流程;选取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就诊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进行就诊。比较两组患儿的就诊质量,患儿及家长和门诊在岗护士对该系统的使用评价。结果:与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应用前比较,应用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有所降低(P<0.05),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儿及家长对该系统使用的体验感、指导性、便捷性、准确性及全面性5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均>4.93分,门诊在岗护士评价得分>4.13分。结论:应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可有效降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提升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诊 智慧医疗 智能导诊 预检分诊 满意度 护理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科学降低儿童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2
作者 丁亚光 王春立 +7 位作者 迟巍 王晓晖 王莹莹 王莉 武莹 陈芳娇 段颖杰 李慧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2021年1月—12月,采用常规PICC导管感染防控措施,实验组于2022年1月—12月,采用改进科学中改进策略中的六西格玛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导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9%,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实验组每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实验组护士对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士对于导管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科学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护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的Meta整合
3
作者 栾文艳 王春立 +2 位作者 王瑞 何久智 赵宏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系统整合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为其尽快适应重返学校生活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19日。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 目的:系统整合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为其尽快适应重返学校生活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19日。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28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新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即重返学校积极与消极心理体验并存、重返学校面临多重挑战,期待多方面资源支持。结论:应充分关注儿童脑肿瘤生存者在适应重返学校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需求,构建支持其回归学校的长期多元化干预措施,基于我国国情完善儿童脑肿瘤生存者学业保障制度,促进其重返学校及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儿童 生存者 重返学校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循证护理实践
4
作者 刘小玉 杨芹 +3 位作者 李凤婷 贾红艳 高玉梅 李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6-1491,共6页
目的 :将第8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证据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需要进行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及科室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遵... 目的 :将第8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证据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需要进行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及科室2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转化模式,结合临床现状制订对策。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和自我报告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结果 :证据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穿刺和维护最佳证据知晓率和依从性(P<0.05);证据的应用可在未增加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的前提下(P=0.205),有效延长留置时长(P<0.001),明显减少了静脉治疗相关费用(P<0.001)。结论 :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得到延长,减少了患儿穿刺次数和住院费用,从而减少护士工作量,节省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儿童 循证护理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轮换的循证护理实践
5
作者 张克 苏珊 +5 位作者 伊雅君 曾亚星 许悦 王旭梅 杨芹 迟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3-1748,共6页
目的:优化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和轮换策略,提升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护理行为的规范性。方法:于2023年3月—9月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儿,比较证... 目的:优化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和轮换策略,提升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护理行为的规范性。方法:于2023年3月—9月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证据应用于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儿,比较证据应用前(2023年3月—5月)和应用后(2023年7月—9月)医护人员对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和轮换策略证据知识水平、各项审查指标执行率、轮换率、患者对轮换方案执行和辅助轮换工具使用的满意度。结果:证据应用后,9条审查指标中有7条执行率显著提升(P<0.05);轮换率由70.57%提升至94.20%(P<0.05);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考核得分由(25.00±5.59)分提升至(41.76±8.47)分(P<0.05);患者满意度得分略有提高。结论:儿童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选择和轮换策略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理人员对证据的知晓率,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注射部位轮换的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糖尿病 胰岛素 注射轮换 循证护理实践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凤婷 杨芹 +4 位作者 李佳丽 刘小玉 贾红艳 蒋萍萍 顾莺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 目的:将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基于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的标准程序,将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证据应用前、后分别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26名护士和208例次(证据应用前)、289例次(证据应用后)患儿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评估护士对最佳证据实施的依从性,由检验中心反馈血标本合格率。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患儿握拳时机、双人固定及站位、压脉带的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这4个方面共计5个指标的知晓率提升,护士执行患儿身份确认、手卫生、压脉带使用、血标本采集顺序、佩戴一次性手套这5个方面共计7个指标的依从性提升,血标本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据应用前、后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最佳证据的应用可以提升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为患儿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影响穿刺成功率,不增加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标本 循证护理实践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危重症护理热点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琳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1-1126,共6页
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儿童危重症护理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了儿童危重症护理在护士主导的护理实践、ICU患儿及家长相关研究、ICU物理环境及新技术新方法、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我国儿童危重症护理在此领域的发展与不足,对未来... 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儿童危重症护理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了儿童危重症护理在护士主导的护理实践、ICU患儿及家长相关研究、ICU物理环境及新技术新方法、多重耐药菌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我国儿童危重症护理在此领域的发展与不足,对未来护理研究及儿童危重症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症 护理实践 心理 环境 新技术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赵芳 朱姗姗 +3 位作者 余璐璐 王佳妮 付恩锋 周彦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探讨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疾病应对方式、心境状态(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 目的 探讨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疾病应对方式、心境状态(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1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试验组(n=8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医学应对方式、心境状态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MCMQ中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0%)低于对照组(63.7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应对方式,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7S管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 心境状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流感染血培养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芹 苏春香 +4 位作者 迟巍 董方 李凤婷 李莲叶 张琳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儿童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采集的最佳实践证据。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ICE Guidan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国际指...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儿童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采集的最佳实践证据。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NICE Guidanc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医脉通、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世界卫生组织官网(WHO)、PubMed、CINAHL.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Sinomed中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管理的相关指南、标准、临床决策,补充检索最新指南发表时间之后发表的系统评价。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最终从采血时机、采集前消毒、采集工具、采血途径、采血量、管理策略6个方面总结证据22条。结论:所总结的关于儿童血培养采集的证据可用于临床实践,促进儿童血培养采集的规范化管理,提升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流感染 血培养 最佳证据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况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曲斌 张琳琪 +3 位作者 李广玉 王雪静 段颖杰 王亚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调查护士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开展规范化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7月2日至8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7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内的儿科护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 目的:调查护士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状,为开展规范化临床操作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7月2日至8月31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7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内的儿科护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518份,其中67.7%的护士使用专业采血器进行采血;桡动脉为首选穿刺部位,占74.4%。不同科室动脉血气分析采血工具选择、采血工具使用方法不同。近一年在动脉血气分析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为127名,发生率为8.4%。结论:儿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流程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十分必要,尚须加强动脉血气分析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动脉采血的成功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实践指南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琳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592-595,共4页
本文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对动脉血标本采集准备、采集操作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实践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雪静 王亚楠 +1 位作者 张琳琪 曲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临床实践现状,为提升儿童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范围内32所医疗机构的83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对2020年发布的《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临床实践现状,为提升儿童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范围内32所医疗机构的83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现况调查。结果:调查中仅有28.64%的护士知晓患儿体温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67.78%的护士知晓应在动脉血气操作前安抚患儿情绪,68.97%的护士知晓在桡动脉采血前应进行Allen试验/改良版Allen试验结果判定方法,80.31%的护士选择专业动脉采血器,90.69%的护士首选桡动脉进行动脉采血,6.44%的护士因动脉采血操作而发生至少1次针刺伤,80.67%的护士表示科室针对动脉采血操作进行培训或考核。结论:儿科护士对《儿童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的整体掌握较好,大多数儿科护士对动脉血气分析相关知识掌握和临床实践水平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培训与临床实践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分析 临床实践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 QD量表在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中使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楠 刘文 +3 位作者 李倩 王聪 朱蕊 王春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746-1752,共7页
目的:对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Braden QD量表的使用进行范围审查,剖析该领域相关研究现状、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中有关Braden QD量表使用的相关研究,对建库至2023年4月25日的中... 目的:对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Braden QD量表的使用进行范围审查,剖析该领域相关研究现状、为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网站中有关Braden QD量表使用的相关研究,对建库至2023年4月25日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检索共获得82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10篇文献。其中8篇检测了Braden QD量表风险预测效能、2篇文献比较了量表的风险评估准确性及适用性。结论:Braden QD量表预测效能较好,未来本土化的调试和应用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压力性损伤 Braden QD量表 风险评估 范围综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动脉穿刺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琳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1期1618-1623,共6页
综述了儿童动脉穿刺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干预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如局部麻醉剂的使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冷冻疗法、分散注意力、非营养性吸吮及使用甜味剂、袋鼠式护理、按摩等方法,以及穿刺技术的革新如超声引导穿刺等技术,总结了儿童动脉... 综述了儿童动脉穿刺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干预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如局部麻醉剂的使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冷冻疗法、分散注意力、非营养性吸吮及使用甜味剂、袋鼠式护理、按摩等方法,以及穿刺技术的革新如超声引导穿刺等技术,总结了儿童动脉穿刺疼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为儿童动脉穿刺疼痛临床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血气 动脉穿刺 疼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5
作者 宋楠 迟巍 +6 位作者 李宇璇 刘莹 朱蕊 王旭 刘文 奚悦 邓卓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1-785,共5页
目的: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PI)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PI的发生。方法:基于循证证据,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和功能模... 目的: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PressureInjury,PI)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PI的发生。方法:基于循证证据,构建住院患儿压力性损伤评估与预防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库和功能模块,设计人机交互规则,以实现动态评估预警、干预措施决策、实时监测分析等功能,于2024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科医院正式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住院患儿入院2 h评估及时率、评估准确率、PI发生率,并调查护士对系统使用的满意度。结果:系统应用后,住院患儿入院2 h评估及时率由82.5%提高至91.2%,PI评估准确率由89.7%提高至93.8%,PI发生率由3.60%下降至0.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应用后,护士对系统较满意,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3.79±17.71)分。结论:该系统能够为护士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预防PI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患儿 压力性损伤 信息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发生率和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笑林 李秋月 +2 位作者 周彦君 张金辉 梁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34-2940,共7页
背景38.4%的结直肠癌患者死于非癌症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0.3%。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并不少见,最突出的为高血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和风险。... 背景38.4%的结直肠癌患者死于非癌症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0.3%。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并不少见,最突出的为高血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和风险。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的单臂临床试验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 4.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6项单臂临床试验、3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级别高血压和出血的发生率为35%(95%CI=0.25~0.45)和24%(95%CI=0.10~0.37)。在高级别事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5%(95%CI=0.10~0.20),出血发生率为1%(95%CI=0~0.02),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5%CI=0.02~0.05),心脏疾病发生率为1%(95%CI=0~0.02)。呋喹替尼与全级别、高级别高血压及全级别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RR分别为3.93(95%CI=2.95~5.24)、12.33(95%CI=5.31~28.63)及1.84(95%CI=1.36~2.50),但与高级别的出血(RR=1.06,95%CI=0.35~3.23)、血栓栓塞事件(RR=3.35,95%CI=0.89~12.55)及心脏疾病(RR=0.62,95%CI=0.18~2.14)无关。结论呋喹替尼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心血管毒性发生率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但主要针对的是低级别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呋喹替尼 心血管毒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楠 王春立 +4 位作者 刘文 王聪 杨芹 李丽婷 王旭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53-1559,共7页
目的 :评价并整合国内外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关于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及专家共... 目的 :评价并整合国内外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关于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及专家共识等。采用JBI循证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评价不同类型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评定其证据级别。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1篇指南、5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获取33条证据并归纳为风险评估、器械相关、体位管理、治疗护理、手术预防5个方面。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医疗环境和患儿情况,选择最佳证据实施预防及护理,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提高ICU患儿压力性损伤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患儿 压力性损伤 预防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功能在恶性肿瘤患儿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慧君 吴雪 +3 位作者 武园园 葛燕军 张丽 王旭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儿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与疾病获益感的关系,并分析家庭功能在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改善恶性肿瘤患儿疾病获益感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10月使用家庭关怀度量表、中文版癌症...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儿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与疾病获益感的关系,并分析家庭功能在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改善恶性肿瘤患儿疾病获益感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10月使用家庭关怀度量表、中文版癌症患儿疾病获益感量表、癌症患儿应对方式量表等,调查北京、河北、河南共3家儿童医院的284例恶性肿瘤患儿;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功能在恶性肿瘤患儿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恶性肿瘤患儿的家庭功能得分为(7.81±2.38)分,不同状况的家庭功能对于以问题为导向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之间的关系,以及防御应对方式与疾病获益感之间的关系均起到了调节作用。结论:在日常诊疗和护理中,应重点关注家庭功能存在障碍的患儿,发现家庭在合作度、成长度等方面的潜在问题,给予切实指导以促进家庭功能的调适,帮助患儿获得良好的疾病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患儿 家庭功能 疾病获益感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手术患儿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宇璇 张瀚文 +1 位作者 魏楠 张凤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究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先天性脊柱畸形(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儿围术期应用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 目的探究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先天性脊柱畸形(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儿围术期应用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S患儿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单纯ERAS围术期管理模式,研究组采取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日、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得分、中文版儿童抑郁障碍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得分、治疗依从性评分、ERAS措施完成项目数、并发症率以及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68例中,男27例、女41例,平均年龄(8.31±3.79)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2.76±5.57)h和(8.41±1.65)d,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2.94±7.81)h和(9.56±2.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日为(11.12±2.14)d,较对照组的(15.18±2.48)d明显更短(t=7.221,P<0.001);两组患者入院时SCARED评分[研究组(20.65±2.01)分比对照组(20.18±2.17)分,t=0.928,P=0.357]和DSRSC评分[研究组(12.59±2.12)分比对照组(12.68±2.07)分,t=0.174,P=0.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出院时SCARED和DSRSC评分为(12.35±2.10)分和(9.88±1.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9±1.79)分和(11.09±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研究组(13.76±1.44)分比对照组(9.32±1.84)分,t=11.102,P<0.001]、ERAS措施完成项目数[研究组(15.91±1.49)项比对照组(13.35±1.54)项,t=6.987,P<0.001]、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88%比对照组23.53,χ^(2)=4.221,P=0.040)和疼痛评分[研究组(2.91±0.87)分比对照组(3.76±1.39)分,t=3.031,P=0.003]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S患儿围术期应用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术后康复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减轻其心理应激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先天性脊柱畸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旭红 马爱萍 +5 位作者 钟学红 陈玥 骆小京 王娟 孟园 刘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改进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50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作...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改进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50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67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在经PICC进行肠外营养期间,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9(12,29)d]长于对照组[16(11,22)d],具有统计学差异(Z=-2.947,P=0.003)。观察组发生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9.58%),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3.651,P<0.001)。结论:建立PICC专业管理小组,细化置管关键环节,加强感控管理等措施,可明显减少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并有效提升早产儿肠外营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肠外营养 PICC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