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和美国儿童青少年骨骼肌发育规律与参照标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民俊 董虹孛 +4 位作者 熊静帆 程红 肖培 单馨影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8-384,共7页
背景骨骼肌作为人体成分的重要组成,是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与全面健康的根基。不同社会环境与人种背景下儿童青少年骨骼肌生长发育水平有所差别。目的提供中国3~18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骨骼肌发育参照标准,并比较中美两国骨骼肌质... 背景骨骼肌作为人体成分的重要组成,是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与全面健康的根基。不同社会环境与人种背景下儿童青少年骨骼肌生长发育水平有所差别。目的提供中国3~18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骨骼肌发育参照标准,并比较中美两国骨骼肌质量发育规律与参照标准。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基于2013至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研究(CCACH)中的数据,选取了3~18岁共12583名中国儿童青少年。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数据中,选取2011至2018年度8~18岁儿童青少年共6467名。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全身肌肉和四肢骨骼肌质量,并采用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加性模型(GAMLSS)方法估算性别和年龄特异性参考值。主要结局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四肢骨骼肌质量百分比(ASMR),上肢骨骼肌质量指数(ULSMI),下肢骨骼肌质量指数(LLSMI)。结果儿童青少年ASMI、ULSMI和LLSMI随年龄不断增加,男童在14岁后增长趋于平缓,女童13岁后增长逐渐放缓且出现下降。在所有年龄段,美国儿童青少年在相同Z评分下的ASMI水平普遍高于中国儿童青少年,且这一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14岁以后不断扩大。ASMR发育特点略有不同,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中国儿童青少年在10~14岁增长速率高于美国儿童青少年。4项肌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童在各项指标的数值均高于女童。结论中美两国儿童青少年四肢骨骼肌的发育特点与差异,应基于本国儿童青少年标准进行骨骼肌发育水平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参考值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儿童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军廷 侯冬青 +5 位作者 王莲革 高爱钰 郁兆仓 林宁翔 黄贵民 米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6,共8页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School-based Cardiovascular and Bon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CVBH),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房山区、密云区和通州区...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School-based Cardiovascular and Bon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CVBH),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房山区、密云区和通州区抽取15 108名6~16岁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生活方式、膳食、运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检测和足跟超声骨密度检测。按照体重状态分层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瘦体重质量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体脂百分比(fat mass percentage,FMP)和瘦体重与脂肪质量比值(muscle to fat ratio,MFR)与骨密度的关联。结果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P<0.001);随体重状态由非超重、超重到肥胖的变化,不断下降(P<0.001);男生BMI与骨密度存在负相关(B=-0.087,P<0.001),女生BMI与骨密度无相关关系(B=-0.001,P=0.924)。进一步将BMI分解为FMI和FFMI引入回归模型发现,FMI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258,P<0.001;女:B=-0.153,P<0.001);FM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419,P<0.001;女:B=-0.229,P<0.001);FF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313,P<0.001;女:B=0.192,P<0.001);MFR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198,P<0.001;女:B=0.091,P<0.001)。按照体重状态进行分层,不论在非超重、超重或是肥胖组,均呈现一致的关联关系。结论瘦体重增加有利于骨密度的积累,促进学龄儿童青少年骨健康的关键在于降低脂肪量,提升瘦体重,保持合适的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骨密度 体成分 定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胖与骨量的双重性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董虹孛 闫银坤 米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6-412,共7页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对儿童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儿童肥胖对骨骼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儿童肥胖与骨量的双重性关系主要由正向机械刺激... 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对儿童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儿童肥胖对骨骼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本文通过对既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儿童肥胖与骨量的双重性关系主要由正向机械刺激和负向生物学作用所引起,并受到代谢状态的影响。同时,不同脂肪因子对于骨代谢的多重调节作用,以及人群特征(包括种族、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性也是造成肥胖与骨量的双向性关联的原因。另外,儿童肥胖和骨量评估方式不同所造成的混杂作用在分析儿童肥胖与骨量关联时也应予以考虑,以更为全面地探索肥胖与骨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骨量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18~42岁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郑伊迎 程红 +5 位作者 邝玉娴 马振新 陈伟业 卢可缘 米杰 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同步检测ASM。以DXA为标准方法,通过组内相关系数以及在对数变换数据中进行Bland-Altman分析判断BIA与DXA所测值的一致性,以此评价BIA测量ASM的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774名研究对象。男、女性中两法所测AS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和0.667。男、女性中BIA与DXA所测ASM比值均值(一致性限)分别为0.94(0.80~1.10)和0.91(0.78~1.05)。BIA识别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91和0.94。BIA判断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Z值最佳界值分别为-0.57和-0.66,男性中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5%、86.0%,女性中分别为86.8%、93.8%。结论BIA与DXA所测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一致性尚可,且BIA识别18~42岁成人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四肢骨骼肌质量 低肌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超声测定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18~40岁成人骨健康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邝玉娴 程红 +6 位作者 郑伊迎 陈伟业 马振新 邹高雍 曾鼎 米杰 刘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742,共6页
目的比较定量超声测定法(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广州市18~40岁成人骨密度的一致性,评估QUS识别低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在731名研究对象中,采用DXA测量骨密度(BMD),QUS测量超声传导速度(SOS)。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SOS与BMD ... 目的比较定量超声测定法(QUS)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广州市18~40岁成人骨密度的一致性,评估QUS识别低骨量的诊断价值。方法在731名研究对象中,采用DXA测量骨密度(BMD),QUS测量超声传导速度(SOS)。采用Bland-Altman分析评价SOS与BMD Z值的一致性。以BMD Z≤-2.00作为低骨量的诊断标准,绘制QU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SOS Z值最佳截断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的SOS和BMD Z值的均值差值分别为1.27(-0.94~3.47)和0.93(-1.33~3.18)。男、女性中SOS Z值诊断低骨量的AUC分别为0.734(95%CI=0.380~0.788)、0.679(95%CI=0.625~0.732)。男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0.35,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64.1%、68.6%和0.327;女性中,低骨量的SOS Z值最佳截断值为-1.14,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3.9%、54.8%和0.285。结论广州市18~40岁成人中,QUS与DXA诊断骨密度的一致性欠佳,但QUS在识别低骨量上的应用价值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法 超声传导速度 骨密度 低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