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4例病例系列报告
1
作者 张海 王文婕 +1 位作者 孟新 王晓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 背景目前在我国关于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iVAPP)的病例报道少见。目的总结iVAPP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及转归。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免疫科住院的iVAPP患儿,截取患儿的人口学资料、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的相关情况、临床表现、发病时免疫相关指标、病原学检测结果、治疗、转归和肌力恢复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现和免疫相关指标。结果4例iVAPP患儿均为男孩,发病年龄为7~12月龄,处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4~7个月后;首剂均在3月龄接种OPV,例1、2、4分别接种OPV 1、2、3剂,例3接种OPV 2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1剂。2例为联合免疫缺陷病相关疫苗衍生性脊髓灰质炎(CID-VAPP),因“肺部感染、腋下淋巴结破溃”入院,T、B细胞数量均严重降低,呈现多部位肢体瘫痪,存在多侧肢体的肌力减退,积极治疗后未发生缓解;感染累及部位多,感染病原种类多,均发生卡介苗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重症肺炎,在1周岁内因严重感染死亡。2例为原发性抗体缺陷病(PAD)-VAPP,因“肢体活动障碍”入院,仅B细胞数量降低和抗体分泌障碍,肢体瘫痪症状可累及一侧或双侧,经治疗后肌力可恢复正常,且感染症状轻,预后良好。结论CID和PAD患儿口服OPV均有可能导致iVAPP,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免疫缺陷病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急性迟缓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敏性疾病和健康儿童的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玲丽 卜华琴 +4 位作者 刘璐瑶 曾玉媛 姚海丽 王晓川 孙金峤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
背景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缺乏明确的检测标准,主要依赖于病史,在无过敏原刺激情况下则无临床症状,诊断更加困难,寻找辅助诊断过敏标志物显得非常重要。目的检测过敏儿童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特征,期望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设计... 背景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缺乏明确的检测标准,主要依赖于病史,在无过敏原刺激情况下则无临床症状,诊断更加困难,寻找辅助诊断过敏标志物显得非常重要。目的检测过敏儿童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特征,期望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食物和呼吸道过敏儿童作为过敏性疾病组,选择与过敏性疾病组同时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正常、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其淋巴细胞精细分型进行检测。主要结局指标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结果过敏性疾病组30例,平均年龄3.6(0.7~10.6)岁;健康对照组27名,平均年龄4.1(0.8~11)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16和0.574)。T淋巴细胞精细分型:Th2细胞占效应辅助性T细胞比例和Th2/Th1比值过敏性疾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31.34±2.52)%vs(20.02±2.05)%,(6.86±1.51)vs(2.7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成熟B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浆母细胞绝对计数、IgE^(+)浆母细胞比例、IgE^(+)记忆B细胞比例,过敏性疾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1.53±1.22)%vs(6.02±0.52)%,(1068±107.3)个/μL vs(578.74±58.49)个/μL,(40.71±6.44)个/μL vs(17.08±2.93)个/μL,(8.21±1.33)%vs(1.64±0.53)%,(4.48±0.81)%vs(0.47±0.18)%。结论过敏儿童Th2细胞、IgE^(+)浆母细胞和记忆B细胞比例增高,有潜力作为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TH1/TH2 B细胞 浆母细胞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