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高正常儿童内分泌科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一项定性研究
1
作者 吕娟 李豫川 +1 位作者 蔡思雨 王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766-3772,3786,共8页
背景 非矮小儿童及其家庭对身高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和生长激素滥用的可能。目的 探索因担心身材矮小于内分泌科就诊但身高正常的儿童家庭的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为正常身高儿童家庭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 背景 非矮小儿童及其家庭对身高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和生长激素滥用的可能。目的 探索因担心身材矮小于内分泌科就诊但身高正常的儿童家庭的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为正常身高儿童家庭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样本量基于信息饱和原则确定,于2024年4—7月,收集于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主诉“自觉身材矮小,需要生长激素干预治疗”,但经医学诊断评估身高正常的孩子家长,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访谈提纲围绕着身高正常儿童内分泌科就诊原因、就诊目标及非医疗干预等,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4组家庭,28名家长。受访对象年龄为30~53岁,其中男10名、女18名。家长带儿童就医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压力和期望、教育竞争压力、媒体影响、亲朋关系和社会比较以及文化价值观等)、知识和信息因素(误解生长激素的作用、医疗机构和医生建议、对医学盲目乐观的态度)、家长因素(家长的个人情绪和压力、从众心理、家长责任)、孩子因素(职业规划、遗传因素的考虑、婚育考虑、孩子心理健康)等。就诊目标包括身高达正常标准即可与身高需超过平均水平。家长通常会尝试饮食、睡眠和运动等自行干预方式,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依从性问题。家长获取医疗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医疗专业人士、亲朋好友以及网络媒体等。家长对生长发育相关的专业知识、营养补充剂的选择以及非医疗干预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信息需求。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身高正常儿童家庭就诊内分泌科的多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压力和期望、教育竞争压力、媒体影响、对生长激素作用的误解等,此外,现有的非医疗干预信息未能充分满足此类家庭的具体需求,本文为其制订个性化非医疗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儿童健康 正常身高儿童 医务人员 就医原因 信息需求 干预措施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头围预估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的研究
2
作者 李颖 金欣 +3 位作者 童仁杰 王雪瑶 刘海红 张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用SPSS软件一元回归分析头围、月龄与儿童各频率RECD值的相关性。结果(1)男孩头围略大于女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一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750~6000 Hz处儿童RECD值与头围呈负相关关系,1000~6000 Hz的RECD值可与头围建立回归方程;(3)依据头围通过回归公式计算出的RECD值,在1000~3000 Hz以及6000 Hz处与儿童实际RECD无显著差异。结论0~6岁儿童的个体RECD值与头围相关,随着头围增大,中高频处RECD值逐渐减小;针对体格发育与生理年龄不符的儿童,可依据头围预估儿童中高频处REC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真耳测试 真耳-耦合腔差 头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李莲叶 段颖杰 +6 位作者 李广玉 李奇 毛矛 田雨 吕东雪 张薇 刘新慧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首次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低营养风险32例(占6.5%),中风险76例(占15.4%),高风险384例(占78.1%),中/高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达93.5%,营养风险PYMS评分为(2.61±1.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儿体质指数、入院前发热时间、白细胞、病儿主诊断、病儿生病前饮食量、病儿父亲学历等是PICU病儿营养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U病儿处于营养高风险状态,建议PICU应规范开展营养筛查工作,早期识别营养高风险病儿及其影响因素,并积极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以改善PICU病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PICU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消化道异物21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巍 王晓曼 +3 位作者 刘婷婷 王大勇 张廷冲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78-784,共7页
目的总结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部手术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15±2.89)岁,年龄范围1... 目的总结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部手术的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3.15±2.89)岁,年龄范围10个月至11岁4个月。结果哭闹、腹痛(11例,68.8%)和呕吐(10例,62.5%)是需手术治疗的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阳性者13例,包括尖锐性金属异物3例、硬币1例、纽扣电池1例、单个磁性异物1例、多个磁性异物6例;X线平片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阴性者8例,包括泡发球5例、枣核2例、棒棒糖棍1例。超声检查对腹部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而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仅61.9%。所有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5例无消化道并发症患者中,4例行消化道切开异物取出术,1例(异物为钢针)开腹手术时发现钢针位于腹股沟疝囊,予以取出。16例存在消化道并发症的患者(胃穿孔1例,肠穿孔10例,肠梗阻5例)中,除1例泡发球致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肠外手法捏碎异物外,其余均行穿孔修补、肠切开或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随访3~6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吞食多个磁性异物及泡发球易引起消化道并发症,需要患者家长及儿科医生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外科手术 异物/外科学 异物/影像诊断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软带骨锚式助听器使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颖 刘海红 +10 位作者 李靖 金欣 赵雅雯 周怡 郑之芃 郑军 张杰 陈敏 郝津生 杨扬 刘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软带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对儿童使用者的效果,为软带BAHA适用人群的选择及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3例双侧外耳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月龄5~135个月,平均35.52±36.60个月。对受试儿童进行... 目的探讨软带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对儿童使用者的效果,为软带BAHA适用人群的选择及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3例双侧外耳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月龄5~135个月,平均35.52±36.60个月。对受试儿童进行裸耳听阈和助听听阈测试,并在选配软带BAHA前后分别以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bility rating,SIR)、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lltEARS auditory guestionnaire,LEAQ)进行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评估。结果受试儿童配戴软带BAHA后,在0.25、0.5、1、2和4kHz处听阈值平均降低了34.13、37.36、36.39、31.52和27.22dB;选配软带BAHA前患儿的IT-MAIS/MAIS得分明显低于选配后3、6、12个月(均为P<0.05),选配软带BAHA前LEAQ得分仅明显低于选配后12个月时(P<0.05);选配软带BAHA后患儿MUSS得分提高,其选配前的MUSS得分与选配后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儿童各时期SIR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软带BAHA可显著改善外耳畸形儿童听力水平,可作为BAHA手术植入前的替代听觉装置;佩戴软带BAHA后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发育迅速,言语表达能力在佩戴后12个月时发育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传导助听设备 听觉感知 言语交流技能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管麦克风测试技术对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颖 金欣 +3 位作者 李靖 周怡 郑之芃 刘海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6-691,共6页
目的助听器选配是听力障碍人群改善听觉的重要有效途径,由于儿童处于听觉言语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儿童助听器精准选配至关重要。本文将采用探管麦克风测试技术(Probe Microphone Measurement,PMM),对儿童进行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分析... 目的助听器选配是听力障碍人群改善听觉的重要有效途径,由于儿童处于听觉言语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儿童助听器精准选配至关重要。本文将采用探管麦克风测试技术(Probe Microphone Measurement,PMM),对儿童进行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分析个性化精准验配对儿童助听下听敏度及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共12名配戴助听器儿童参与本次研究,平均月龄72.83±3.96。分别采用助听器软件推荐的验配公式和PMM技术完成助听器常规验配和个性化验配,在两种验配模式下对受试儿童进行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和言语识别率测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种验配方法结果间差异,取0.05为显著性水平。结果(1)采用PMM技术进行个性化验配,其助听听阈与NAL公式目标值差异均小于常规验配。在两种不同验配模式下,受试儿童助听听阈与NAL目标值差值在0.25 k、0.5 k和2 kHz处具有统计学差异;(2)经统计学分析,在两种验配模式下,儿童安静/噪声下言语别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采用PMM技术进行个性化精准验配模式下,儿童言语识别率表现出提高迹象。结论(1)PMM技术可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流程,有效提高儿童助听后言语识别能力,改善助听效果及使用成效。(2)采用NAL公式助听听阈目标值计算方法来评估助听器聆听效果,并非适用于所有儿童,婴幼儿及低龄儿童助听器效果评估也应结合PMM技术、言语识别率及听觉言语评估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助听器 真耳测试 真耳-耦合腔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听神经病儿童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颖 王雪瑶 +4 位作者 周怡 金欣 郑之芃 史吉峰 刘海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单侧听神经病(Unilateral Auditory Neuropathy,UAN)听力学特点,为该类儿童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2例UAN儿童(男8人,女4人),平均年龄3.92岁(1-7岁)。对比38例(76耳)双侧(Auditory Neuropathy,AN)病例,分析游戏... 目的 分析儿童单侧听神经病(Unilateral Auditory Neuropathy,UAN)听力学特点,为该类儿童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2例UAN儿童(男8人,女4人),平均年龄3.92岁(1-7岁)。对比38例(76耳)双侧(Auditory Neuropathy,AN)病例,分析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稳态听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SSR)、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CM)以及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的临床听力学特点。结果 (1)UAN组儿童PA阈值比双侧AN组儿童更高,极重度听力损失占33.33%,完全听力损失占66.67%;(2)UAN组儿童PA阈值显著高于双侧AN组,UAN组儿童ASSR阈值与双侧AN组无显著性差异;(3)UAN组儿童ABR阈值引出率为50%,高于双侧AN组的25%。结论(1)UAN更具隐匿性,较之双侧AN,其临床特征并不显著,UAN行为测听表现出的听力损失更加严重,多表现为极重度、完全听力损失;(2)在儿童听力学诊断当中遵循交叉验证原则极其重要,单侧ABR严重异常或纯音测听/PA显示单侧听力损失的儿童都应进行AN的核心评估组合,如CM、OAE与ABR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侧听神经病 听力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江红 李彩凤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276-282,共7页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SLE)特指在18岁之前发病的SLE,在我国小儿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中居第二位。与成人SLE相比,cSLE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hildhood-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SLE)特指在18岁之前发病的SLE,在我国小儿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中居第二位。与成人SLE相比,cSLE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对该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本文对cSLE的病因、表现及治疗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更好地认识该病,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配助听器儿童日常生活模式下听说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金欣 李颖 +2 位作者 龙越 张薇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选配助听器儿童日常生活模式下听说能力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44例选配助听器的儿童分为:选配时月龄<12个月者50例,13~36个月43例,37~60个月33例,61~108个月18例;其中,轻度听力损失5例、中度20例、中重度72例、重度40... 目的探讨选配助听器儿童日常生活模式下听说能力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44例选配助听器的儿童分为:选配时月龄<12个月者50例,13~36个月43例,37~60个月33例,61~108个月18例;其中,轻度听力损失5例、中度20例、中重度72例、重度40例、极重度及以上7例。采用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量化表(parents evaluation of aural/oral performance of children,PEACH),分别在选配助听器0、3、6、9、12、24个月时进行听说能力评估,分析助听器使用时间、选配月龄、听力损失程度、助听器价格及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日常生活模式下听说能力的影响。结果 (1)随着助听器使用时间延长,儿童听说能力得分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安静环境下显著高于噪声环境下(P<0.01);(2)选配助听器时月龄显著影响其早期听说能力发展,选配时月龄<12月组PEACH得分增长迅速,且该组佩戴助听器24个月后,其得分与37~60月和61~108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初次选配助听器时(评估时间为0个月),轻度听力损失组PEACH得分与中度、重度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选配助听器3个月和9个月时,中度组与重度、极重度组PEACH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助听器选配时年龄越小,其听觉言语能力进步速度越快;听力损失程度越轻,早期听觉言语发育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助听器 听觉言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听力自行恢复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颖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57,共3页
随着围产期医疗技术提高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不断发展,早产、低体重及黄疸等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新生儿发育障碍发病率也明显提高,如:听力损失。早产儿的听力损失可能与早产儿大脑、耳蜗外毛细胞和外中耳... 随着围产期医疗技术提高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不断发展,早产、低体重及黄疸等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新生儿发育障碍发病率也明显提高,如:听力损失。早产儿的听力损失可能与早产儿大脑、耳蜗外毛细胞和外中耳传导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其听力损伤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胎龄和体重本身,而是与并发症和治疗措施有关[1~3]。现对1例低龄感音神经性聋早产儿选配助听器后听力自行恢复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2014年12月出生,孕29周早产(顺产),无窒息,无黄疸病史,出生时体重1400 g,母孕期体健,既往孕2次,分娩2次,双耳听力初筛均未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双耳听力 传导系统 新生儿发育 母孕期 儿童听力 听力损失 临床资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危险因素对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嘉健 孙记航 +1 位作者 陈艺伟 王焕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03-908,共6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危险因素(image defined risk factor,IDRF)与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 目的探讨影像学危险因素(image defined risk factor,IDRF)与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级协作组(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risk group,INRG)标准定义IDRF。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肿瘤手术前IDRF数目与并发症项数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IDRF数目对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神经母细胞瘤患儿68例,其中男童32例,女童36例,发病年龄0~148个月,中位年龄33个月。所有患儿术前评估IDRF共194项,范围为0~11项,中位数为2项,最常见的IDRF为肿瘤包绕腹主动脉和(或)下腔静脉(32/193);39例存在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共计76项,各例发生并发症0~4项,中位数为1项,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术后电解质紊乱(21/76)。各例患儿手术并发症项数与其肿瘤IDRF数目相关(r=0.713,P<0.05);IDRF数目与各例直接并发症发生项数相关(r=0.700,P<0.05);与各例间接并发症发生项数相关(r=0.420,P<0.05)。术前IDRF数目预测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 0.813~0.975)。IDRF数目的临界值为2项,灵敏度85.4%,特异度85.2%,阳性预测值89.7%,阴性预测值79.3%。结论IDRF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相关性,对于手术治疗具有风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腹膜后肿瘤 危险因素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助听儿童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一迪 郑琪 +2 位作者 倪广健 耿江桥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及助听器(hearing aids,HA)双模式助听与单独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中P1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分化特征,对双模式助听...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及助听器(hearing aids,HA)双模式助听与单独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中P1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分化特征,对双模式助听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双模式助听儿童7例(双模式使用时长均不少于6个月),在CI与助听器达到最佳助听模式后,分别在双模式及单侧CI两种助听模式下,以/ba1/、/ba4/(即/ba/一声和四声)作为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声进行声场下CAEP测试,分析两种模式下P1波和MMN的潜伏期与幅值的差异。结果双模式助听下CAEP的P1的潜伏期、幅值以及MMN的潜伏期、幅值分别为159.29±31.80 ms、1.86±3.12μV、245.29±58.82 ms、-2.16±1.34μV;单侧CI助听时分别为172.00±43.84 ms、1.26±2.85μV、288.29±54.00 ms、-1.63±1.19μV。双模式助听下P1及MMN潜伏期较单侧助听CI时显著缩短(P<0.05),P1及MMN幅值较单侧CI时呈现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及助听器双模式助听下CAEP的P1及MMN潜伏期较单侧CI助听时显著缩短,提示双模式助听下患者听觉辨别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张迪 葛明 +2 位作者 马文平 李大鹏 郑铁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对比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及术后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 目的对比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及术后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和颅骨重建术治疗组,对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数据以及术前、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和颅腔容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11例,男8例、女3例;颅骨重建术组6例,男4例、女2例。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与颅骨重建术治疗组患儿术前、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以及术前颅腔容积分别为:术前头颅指数(0.72±0.06)比(0.67±0.04),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0.77±0.06)比(0.73±0.01),术前颅腔容积(753.54±94.25)mL比(812.02±79.89)mL,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8.23±2.10)个月比(14.57±5.54)个月]、手术时长[(2.24±0.22)h比(5.00±0.52)h]、术中出血量[70.0(57.5,122.5)mL比120.0(100.0,127.5)mL]、住院费用[31355.0(27595.0,37554.0)元比116414.5(98185.3,124383.5)元]以及术后随访颅腔容积[(823.72±93.94)mL比(956.54±149.31)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和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均能改善患儿头颅指数和颅腔容积;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费用低,而颅骨重建术对于患儿术后颅腔容积的扩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矢状缝早闭 外科手术 颅骨切除术 治疗结果 婴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遗传学研究及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劼 王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结节性硬化症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TSC1或TSC2基因变异所致,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TSC1和TSC2基因编码的蛋白形成一种复合物,作用于雷帕霉素机制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蛋白合成,调节神经元迁移和增殖、... 结节性硬化症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TSC1或TSC2基因变异所致,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TSC1和TSC2基因编码的蛋白形成一种复合物,作用于雷帕霉素机制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蛋白合成,调节神经元迁移和增殖、轴突形成、突触可塑性。TSC基因突变使mTOR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结节性硬化症。2012年的国际结节性硬化症共识大会修订诊断标准,增加基因诊断并将其作为独立的诊断标准。同时,近年开展多项针对mTOR蛋白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以有效治疗结节性硬化症相关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难治性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遗传学 诊断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现代文献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静 胡艳 +2 位作者 孙映雪 陈芳 舒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4-228,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现代文献中治疗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有效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了1988年—2019年涉及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治疗的有效方剂,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对... 目的采用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现代文献中治疗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有效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了1988年—2019年涉及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治疗的有效方剂,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对用药频次及药物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Clementine软件对高频药物中的药对和药组进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常用治法:以疏风+清热+凉血为组合的治法频次最高,是风热伤络证的最常用治法。②高频药物:用药频次超过所有处方25%的药物依次为:金银花、连翘、甘草、紫草、防风、牡丹皮、荆芥、生地黄、牛蒡子、赤芍、茜草、蝉蜕、薄荷、丹参、竹叶。③高频药物分类:14味高频药物中(除外甘草),清热药占30.8%,解表药占17.78%,活血化瘀药占2.2%,止血药占3.0%;④核心药对:在频次最高的前10组药对中,清热药对为:薄荷→牛蒡子,竹叶→金银花,竹叶→连翘,金银花→连翘;凉血药对为: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紫草,生地黄→牡丹皮;清热祛风药对为:薄荷→荆芥,牛蒡子→荆芥;凉血止血药对为:茜草→紫草。⑤核心药组:生地黄、牡丹皮、防风;紫草、牡丹皮、连翘、防风;金银花、牡丹皮、生地黄、防风;连翘、牛蒡子、荆芥等。结论现代文献中治疗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的有效方剂,治法主要以疏风清热凉血为主,核心药味为清热药、解表药、活血药、止血药,药物关联以风药和血分药的配伍为主,涉及的病理因素以风、热、血热、瘀血为主,可兼有毒、湿、虚等因素。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研究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过敏性紫癜 风热伤络证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评估与管理的实践指南(一)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洪阳(译) 于澜(译) +12 位作者 张梦茜(译) 龙越(译) 熊芬(译) 李进(译) 应航(译) 兰兰(译) 关静(译) 王秋菊(译) 刘海红(审校) 刘玉和(审校) 陈晓巍(审校) 黄丽辉(审校) 王秋菊(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0,共5页
本文是在英国国家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New born Hearing Screening Programme,NHSP)的2.2版本基础上进行修订而形成的3.0版本,用于评估、诊断和管理疑似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 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的婴幼儿。近年来... 本文是在英国国家新生儿听力筛查计划(New born Hearing Screening Programme,NHSP)的2.2版本基础上进行修订而形成的3.0版本,用于评估、诊断和管理疑似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 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的婴幼儿。近年来,英国听力学会(British Society of Audiology,BSA)已采纳这些指南,推荐本文与2019年1月BSA推荐的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CM)测试指南一起阅读。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其他已发布的指南进行了更新,ANSD的诊断和管理仍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这些指南将根据未来更新的证据进行进一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音电位 新生儿听力筛查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实践指南 婴幼儿 评估与管理 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评估与管理的实践指南(二)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洪阳(译) 于澜(译) +12 位作者 张梦茜(译) 龙越(译) 熊芬(译) 李进(译) 应航(译) 兰兰(译) 关静(译) 王秋菊(译) 刘海红(审校) 刘玉和(审校) 陈晓巍(审校) 黄丽辉(审校) 王秋菊(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8-625,共8页
4干预指南不但涉及双侧ANSD的管理,同时也包含对单侧ANSD管理。第4.1至4.5节主要是双侧ANSD的管理,第4.6节是对单侧ANSD管理的特殊考虑。ANSD儿童的管理需要家庭参与,同时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我们建议团队成员应该包括儿科听力师、医... 4干预指南不但涉及双侧ANSD的管理,同时也包含对单侧ANSD管理。第4.1至4.5节主要是双侧ANSD的管理,第4.6节是对单侧ANSD管理的特殊考虑。ANSD儿童的管理需要家庭参与,同时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我们建议团队成员应该包括儿科听力师、医学专业人员(听力医师,耳鼻喉科顾问或儿科医生)、言语治疗师、聋儿教师和神经学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人员 儿科医生 实践指南 特殊考虑 治疗师 神经学 耳鼻喉科 家庭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青春期神经性厌食病儿静息能量代谢测定分析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炯贤 闫洁 +4 位作者 杨文利 潘长鹭 杨秀花 赵文利 栗达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9-271,276,共4页
目的 :探讨青春期儿童神经性厌食的营养治疗前静息能量代谢状况。方法 :收集2015.06~2017.06期间因神经性厌食住院及门诊病儿10例。营养治疗开始前进行静息能量代谢测定,并完成人体成分分析。同时根据临床常用的四种静息能量代谢公式进... 目的 :探讨青春期儿童神经性厌食的营养治疗前静息能量代谢状况。方法 :收集2015.06~2017.06期间因神经性厌食住院及门诊病儿10例。营养治疗开始前进行静息能量代谢测定,并完成人体成分分析。同时根据临床常用的四种静息能量代谢公式进行能量需求的计算。Harris-Benedict公式(女):665+9.6×体质量(kg)+1.9×身高(cm)-4.7×年龄(岁);Schofield-HTWT公式(女):8.365×体质量(kg)+465.57×身高(m)+200.04;Katch-McArdle公式:BMR=370+[21.6×瘦体质量(kg)]; LIU公式:BMR=13.88×体质量(kg)+4.16×身高(cm)-3.43×年龄(岁)-112.40×性别(男=0,女=1)+54.34。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病儿10例,均为青春期女孩,平均年龄(13.5±0.4)岁。代谢车测定结果 [(20.63±2.45) kcal/(kg·d)]均明显低于四种常用公式,H-B公式:(31.50±3.81)kcal/(kg·d),Schofield-HTWT公式:(34.03±3.84) kcal/(kg·d),Katch-Mc Ardle公式:(29.52±3.78)kcal/(kg·d),LIU公式:(31.31±2.67) kcal/(kg·d)计算得出的静息能量(P <0.001),代谢车测定结果占到公式测定结果的60%~70%。结论 :神经性厌食病儿静息能量代谢公式评估结果均明显高于代谢车测定结果,建议应用代谢车进行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静息能量代谢 代谢车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133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倩 岳志霞 +10 位作者 苏雁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段超 范洪君 简冰林 于彤 伏利兵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背景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相关大宗病例报道不多。目的总结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首... 背景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相关大宗病例报道不多。目的总结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NB且经荧光原位杂交法确定伴有MYCN扩增的患儿,分析患儿瘤灶部位、大小、转移部位、肿瘤标记物、病理亚型、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结局指标3年生存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33例MYCN扩增的NB患儿,占同期收治总NB患儿的12.0%。男82例,女51例,中位发病年龄(35.7±9.8)个月;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及肾上腺区129例(97.0%),位于后纵隔区域4例(3.0%);骨髓转移81例(60.9%),骨骼转移80例(60.2%),中枢转移24例(18.1%);99例(74.4%)血清LDH≥1500 U·L^(-1),126例(94.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0 ng·mL^(-1);原发瘤灶最大直径≥10 cm者89例(66.9%)。3年OS和EFS分别为(19.7±3.5)%和(19.0±3.6)%。78例进展复发,在诱导、巩固、维持及停药后进展复发分别为8、20、46和4例,进展复发的部位以原发瘤灶、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最常见,中位首次进展时间为11.3月。伴有骨髓、骨转移、合并1p36缺失、年龄<18月及未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预后不良。结论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原发瘤灶以腹膜后肾上腺区为主,早期远处转移率高,50%以上患儿在维持治疗期间肿瘤进展,3年OS仅为19.7%。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迫切需要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YCN扩增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0例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与听力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怡 王雪瑶 +7 位作者 金欣 李颖 郝津生 郑之芃 陈敏 史吉峰 刘冰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的基因突变情况、听力筛查结果、诊断结果及干预情况,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至2021年因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共270例(540耳),依据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新生...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的基因突变情况、听力筛查结果、诊断结果及干预情况,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至2021年因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共270例(540耳),依据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为四组,分别为A1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无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238例450耳、A2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无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50例74耳、B1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有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1例2耳及B2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有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7例14耳。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儿童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DPOAE通过率。结果270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中,GJB2基因突变占58.89%(159/270)、GJB3基因突变占5.56%(15/270)、SLC26A4基因突变占27.78%(75/270)、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突变占6.30%(17/270)及多基因突变占1.48%(4/270);听力筛查双耳通过213例426耳(占78.89%),单耳未通过26例26耳(占9.63%),双耳未通过31例62耳(占11.48%)。四组儿童听力诊断结果正常率分别为A1组100.00%、A2组70.27%、B1组0、B2组0,共23例(38耳)儿童听力异常。统计学分析显示,A1组较其他三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更趋于正常,DPOAE通过率最高;B2组较其它三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最高,DPOAE通过率最低;A2和B1组儿童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及DPOAE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提升遗传性聋的检出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存在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的儿童即使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及时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遗传学检查,以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聋基因 听力筛查 听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