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履切换式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苏淼 郧亚泽 +3 位作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周栋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共10页
为解决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损伤作物、灵活性不足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我国稻麦的种植农艺模式和生长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轮履切换和轮距无级调节功能的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对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 为解决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损伤作物、灵活性不足和通过性差等问题,结合我国稻麦的种植农艺模式和生长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轮履切换和轮距无级调节功能的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底盘。对底盘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设计了刚性叶轮、充气橡胶轮和三角履带3种可快速切换的行走装置和四轮独立驱动及四轮独立转向的部件,以及轮距无级精确调节装置。并对机器人底盘转向性能、稳定性和通过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机器人底盘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车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强度和刚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有效避免因地形激励产生的共振。样机试制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底盘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3种形态底盘在田间地面直线最大行驶速度分别为1.02、0.98、0.73 m/s,加速度为0.3、0.33、0.18 m/s^(2),行驶平均偏移率分别为2.35%、1.18%、1.89%;轮式底盘、三角履带式底盘最小转弯半径分别为2306、1432 mm;刚性叶轮式底盘纵向爬坡角为30°,横向爬坡角为28°;翻越垂直障碍高度为350 mm,田间越埂高度为308 mm,能够满足大田场景表型信息感知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机器人 轮式底盘 三角履带 轮距可调 独立驱动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麦田杂草检测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2
作者 徐可 谢奇 +3 位作者 宋明翰 曹卫星 朱艳 倪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182,共8页
为了实现麦田杂草的精确管理,需要精准检测杂草并生成空间分布信息和管理处方。该文设计与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麦田杂草检测系统,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实现多种类杂草特别是与小麦外形相似的禾本科杂草的准确检测,构建杂草指... 为了实现麦田杂草的精确管理,需要精准检测杂草并生成空间分布信息和管理处方。该文设计与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麦田杂草检测系统,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实现多种类杂草特别是与小麦外形相似的禾本科杂草的准确检测,构建杂草指数同时生成不同种类的杂草分布,可视化田间杂草的发生情况,以植保机械的施药面积和作业次数为限定条件,建立了面向除草机具的包含施药面积和施药量的杂草管理处方图。田间测试结果显示,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麦田杂草检测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杂草的检测精度,相较于单一模态的RGB图像,禾本科杂草检测精度提升了13.1%。软件的性能和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在多平台上稳定运行,实时、准确地实现不同种类的杂草检测,并生成决策信息。该文提出的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麦田杂草检测系统能够为精确除草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草检测 多模态信息融合 杂草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更新和同化策略相结合的遥感信息与水稻生长模型耦合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航 朱艳 +4 位作者 马孟莉 李文龙 顾凯健 曹卫星 田永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505-4515,共11页
将遥感与作物模型耦合有利于提高作物模型在区域尺度应用时的精度。基于集合平方根滤波算法(Ensemble Square RootFilter,EnSRF)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以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叶片氮积累量(L... 将遥感与作物模型耦合有利于提高作物模型在区域尺度应用时的精度。基于集合平方根滤波算法(Ensemble Square RootFilter,EnSRF)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以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叶片氮积累量(Leaf Nitrogen Accumulation,LNA)共同作为同化耦合点和过程更新点,将同化与更新策略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基于遥感信息与水稻生长模型(RiceGrow)耦合的水稻生长与产量预测技术。结果表明,将更新和同化策略结合后,利用RiceGrow模型模拟的水稻生长指标和产量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其中LAI、LNA和产量与实测值间的RMSE分别为0.94、0.47 g/m2和320.15 kg/hm2;RiceGrow模型直接模拟LAI、LNA和产量的RMSE为1.25、1.24 g/m2和516.83 kg/hm2;而单纯基于同化策略模拟LAI、LNA和产量的RMSE为1.01、0.59 g/m2和335.70 kg/hm2。此外,基于该技术的模型区域尺度预测结果能较好地描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时空分布状况,生长指标及区域总产量的模拟相对误差均小于20%。显示基于更新和同化策略相结合的遥感与模型耦合技术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从而为区域尺度作物生长和产量预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RiceGrow模型 耦合 同化策略 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贵军 赵春江 +13 位作者 杨小冬 杨浩 胡海棠 龙慧灵 裘正军 李娴 江冲亚 孙亮 陈雷 周清波 郝星耀 郭威 王培 高美玲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目的/意义]农业大数据爆炸式发展,加速农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作为新质生产力,大数据服务于粮食生产全过程综合智能化管理决策,面临粮食生产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不明、全链条化粮食生产决策核心算法体系缺乏且对外依存度高... [目的/意义]农业大数据爆炸式发展,加速农业生产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作为新质生产力,大数据服务于粮食生产全过程综合智能化管理决策,面临粮食生产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不明、全链条化粮食生产决策核心算法体系缺乏且对外依存度高、粮食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大数据平台缺乏等问题。[进展]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粮食生产大数据、农情监测与智能决策算法、大数据平台方面的相关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面向产前规划、产中监测与决策、产后综合评价等粮食生产全程管理决策需求,构建由多源异构粮食生产大数据治理、粮食生产知识图谱、“数据获取-信息提取-知识构建-智能决策-农机作业”全链条标准化算法体系、数字孪生典型应用场景等环节组成的粮食生产大数据智能平台。[结论/展望]应重点关注宏观管理监测和微观农场全程智能化生产作业需求,聚焦粮食生产典型应用场景,充分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及云边端等新技术,探索技术联通集成为本,智能化服务为魂的大数据平台研发路径,创建开放式作物与环境传感接入、核心算法成熟度分级与云原生封装、高效数据与决策服务响应等为核心特色的开放共生型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算法-服务全链条智能化、决策信息与智能装备作业一体化、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与应用体系标准化,形成保障粮食安全高效绿色生产的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大数据平台 农情监测 智能算法 决策支持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作物估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恒彪 吉文翰 +7 位作者 郭彩丽 张小虎 邱小雷 姚霞 江冲亚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快速、准确估测作物产量不仅有利于提前掌握粮食生产状况,而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在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 快速、准确估测作物产量不仅有利于提前掌握粮食生产状况,而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在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相关背景;其次对近二十年来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无人机平台、传感器、估产模型构建等方面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影响无人机遥感估产精度的因素、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无人机遥感估产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文可为了解无人机遥感估产研究前沿、技术瓶颈、发展前景提供重要参考,为精确栽培、智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估测 无人机遥感 传感器 建模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面积信息提取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孟莉 朱艳 +3 位作者 李文龙 姚霞 曹卫星 田永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9,I0008,共7页
为了解决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混合像元问题以提高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类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提取水稻面积信息的方法(stratified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SMESMA)。层次分类... 为了解决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混合像元问题以提高水稻种植信息的提取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类与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提取水稻面积信息的方法(stratified 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SMESMA)。层次分类有效降低了地物复杂度,而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通过对每一类地物选取多个端元光谱参与解混,克服了"同物异谱"造成的光谱变异问题,两者结合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以江苏如皋市为研究区,基于HJ-1B CCD影像,分3个层次,当某类地物信息被提取后便将其从影像中去除,进行下一层次分类,各层次均采用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综合EARMSE、MASA、CoB等算法以选取最佳端元,实现了如皋市水稻种植面积信息有效提取。结果显示SMESMA法分类精度达85.78%,kappa系数为0.85,基于最大似然分类法(MLC)的分类精度为79.1%,kappa系数为0.78。表明SMESMA是一种适合基于中低分辨率影像进行作物分类和面积提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信息提取 最大似然 分层多端元混合像元分解 种植面积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BFT区块链的农作物全产业链信息溯源平台设计 被引量:60
7
作者 任守纲 何自明 +4 位作者 周正己 顾兴健 熊迎军 袁培森 徐焕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为提高农产品溯源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信性,该文从农产品产业链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全产业链信息溯源平台。通过研究和分析农作物全产业链中从农资购买到粮食销售的信息流程,设计溯源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提... 为提高农产品溯源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信性,该文从农产品产业链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农作物全产业链信息溯源平台。通过研究和分析农作物全产业链中从农资购买到粮食销售的信息流程,设计溯源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提出一种改进的区块链共识算法:基于信誉监督机制共识算法CSBFT(credit-supervisor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用以提高联盟链场景下共识机制的安全性和效率;设计并编写智能合约,自动化保存关键上链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溯源码供消费者查询。与传统食品追溯系统相比,采用区块链的农作物全产业链信息溯源平台具有去中心化及信息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更高的优点;与现有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平台相比,CSBFT算法使得本平台在信息上链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小的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溯源 区块链 产业链 共识算法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信息获取多光谱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8
作者 倪军 王婷婷 +2 位作者 姚霞 曹卫星 朱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了实时、快捷、无损获取农作物生长信息,根据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监测机理,研制了一种四波长作物生长信息获取多光谱传感器。采用光学滤波技术提高了光辐射信息输入信噪比,依据作物冠层特征及田间作业环境实际要求,设计了适宜的探测镜... 为了实时、快捷、无损获取农作物生长信息,根据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监测机理,研制了一种四波长作物生长信息获取多光谱传感器。采用光学滤波技术提高了光辐射信息输入信噪比,依据作物冠层特征及田间作业环境实际要求,设计了适宜的探测镜头结构参数,确保了多光谱传感器灵敏度与分辨效果,应用T型电阻积分网络搭建了微弱光谱信息放大电路。通过标定,获得了多光谱传感器与FieldSpec Pro FR2500型光谱仪的关系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802 8、0.806 8、0.818 5、0.890 0。对小麦的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5.6%、4.6%、1.4%、4.5%。该传感器能够较好地实现作物冠层反射光谱的实时在线检测,为作物生长监测设备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生长信息 反射光谱 多光谱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光源的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仪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卢少林 倪军 +2 位作者 曹卫星 姚霞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9-206,共8页
为了实现大田作物生长信息全天候实时、快速无损监测,基于作物生长光谱分析技术原理,研发了一种基于主动光源的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仪。该监测仪包括由730和810 nm 2个光学通道组成的作物生长信息传感系统、控制器系统及其他部件,能快速、... 为了实现大田作物生长信息全天候实时、快速无损监测,基于作物生长光谱分析技术原理,研发了一种基于主动光源的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仪。该监测仪包括由730和810 nm 2个光学通道组成的作物生长信息传感系统、控制器系统及其他部件,能快速、准确地获得作物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值、比值植被指数值、差值植被指数值、重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等主要光谱植被指数信息,为大田作物生长指标的实时反演奠定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监测仪的抗光照稳定性能良好,标准差为1.05%和0.47%;该监测仪与Field Spec3地物光谱仪测得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值、比值植被指数值、差值植被指数值、重归一化植被指数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7017、0.7071、0.8178、0.780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362、0.2118、0.03434、0.04182。该监测仪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的要求,该研究为实现作物精确管理调控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监测 生长 主动光源 生长信息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群体生长状态实时绘制技术及实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亮 雷晓俊 +3 位作者 刘小军 孙传范 曹卫星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135,共8页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群体可视化的真实感与实时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小麦群体生长实时绘制的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群体形态建成规律,定量分析了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其次,在改进群体显示实时性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个体生长...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群体可视化的真实感与实时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技术融合的小麦群体生长实时绘制的方法。首先,根据小麦群体形态建成规律,定量分析了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其次,在改进群体显示实时性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个体生长可视化,采用细节层次(LOD)模型,根据视点、视角和视线来动态指导空间剖分以及细节层次的选择;采用视域裁剪技术,通过减少被检测节点的数量和提高单个节点视域裁剪的处理速度来提高系统的渲染速度;基于小麦群体中个体器官形态的组成,结合树形多级显示列表技术,通过改进数据结构设计,提高场景的显示效率;在增强群体可视化真实感方面,基于已有的小麦形态模型输出,通过小麦群体中个体间差异性分析研究,采用外部引用和实例化技术,创建互异的个体实例样本,群体绘制时进行随机引用,提高了显示的真实感;最后,进行基于不同技术小麦群体绘制的效率与实例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多技术融合场景绘制算法的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真实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小麦生长可视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实时 图像技术 小麦 群体 多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聚类与谱聚类在农田管理分区中的适用性
11
作者 邵诗琦 费梦婕 +4 位作者 曹强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刘小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8-236,共9页
管理分区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环节,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与K均值(K-means)是常用的方法。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及属性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在处理高维和非线性数据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引入谱聚类和深度聚类方... 管理分区是精准农业的重要环节,模糊C均值(fuzzy C means,FCM)与K均值(K-means)是常用的方法。随着数据规模的扩大及属性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在处理高维和非线性数据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引入谱聚类和深度聚类方法,与FCM和K-means进行对比,评估其在农田管理分区中的应用效果,为精准农业提供更科学的分区决策支持。研究以园区尺度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数据采集,采用综合权重法构建土壤肥力指数(soil fertility index,SFI),作为分区指标进行分区。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平均轮廓系数(averaged silhouette coefficient,ASC)、方差比指数(Calinski Harabasz index,CHI)和方差分析,量化评估各方法的分区性能,并在案例区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FI有效反映了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研究区中部肥力较高,东北部较低,整体土壤肥力较好;Kappa检验表明,深度聚类与FCM一致性最高(Kappa系数为0.77),谱聚类与深度聚类次之(Kappa系数为0.66),K-means一致性最低(Kappa系数仅为0.21~0.23);显著性分析表明,分区数为2或3时,各类别间差异显著,分区数为4时部分差异减弱;ASC和CHI指标显示,谱聚类方法在分区数为3时表现最佳,能够有效捕捉土壤属性与作物长势的空间变异性,各分区内各变量的变异系数均下降;在案例区进行分区验证的结果表明,谱聚类和深度聚类在不同区域均能有效区分管理单元,其中谱聚类表现最佳。综上所述,谱聚类在空间数据分区中的表现优于传统方法,生成的管理分区图能准确揭示研究区的空间异质性,适用于农田管理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分区 谱聚类 深度聚类 FCM K-MEANS 土壤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植保无人机经验探析我国精确农业发展路径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邱小雷 张羽 +1 位作者 张小虎 马吉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30-33,共4页
精确农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管理、经营农业生产的一种理念,通过空间变异优化投入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在世界人口不断膨胀、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 精确农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管理、经营农业生产的一种理念,通过空间变异优化投入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在世界人口不断膨胀、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逐步达成发展精确农业的共识,以期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介绍国内外精确农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我国发展精确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然后从近年植保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中借鉴经验,探析我国精确农业的发展路径,以期助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农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农业 植保无人机 信息技术 智能装备技术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农业管理分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与破碎度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芬 朱金诚 +2 位作者 张小虎 刘通宇 朱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200,共9页
针对区域尺度管理分区指标筛选与分区破碎问题,提出基于指标相关性聚类的无监督过滤式指标选择方法 FSCC(feature selec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FSCC)与基于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指标优化方法(consistency and inte... 针对区域尺度管理分区指标筛选与分区破碎问题,提出基于指标相关性聚类的无监督过滤式指标选择方法 FSCC(feature selec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clustering algorithm,FSCC)与基于一致性和完整性的指标优化方法(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optimization,CIO)。以中国主要冬小麦种植区为研究区域,气象、土壤、地形等小麦生长相关指标为数据源,研究区域从大到小划分为4个尺度,首先选用最大方差、拉普拉斯得分2种传统过滤式特征选择方法与FSCC分别进行4个尺度的管理分区指标筛选,对比基于3种方法筛选指标集构建的管理分区划分结果,评价FSCC分区指标选择方法;其次,设计指标优化算法,对4个尺度筛选的指标集分别进行一致性与完整性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相较最大方差法和拉普拉斯得分法,FSCC筛选指标的分区效果具有较好表现,如皋2.5km处,其评价指标模糊性能指数(FPI)、归一化分类熵(NCE)和修正分离熵(MPE)均低于另外2种方法 52.44%、49.45%和49.52%;CIO在如皋、南通尺度下有效剔除分区破碎指标,分区完整性明显,除南通10 km外,CIO比FSCC的指标集,FPI、NCE、MPE分别平均低0.078、0.061、0.082,相对提升了FSCC的分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管理分区 算法 特征选择 过滤式 一致完整性优化 区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背景下草莓点云语义分割优化方法
14
作者 谢元澄 陈自强 +3 位作者 许忠义 严心悦 姜海燕 梁敬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7,共12页
[目的]针对田间背景噪声干扰、草莓果实体积小且伴随遮挡的难点,本文利用3D视觉技术实现草莓准确识别和定位,为机器人自动采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Intel 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采集不同光照、季节和遮挡条件下的草莓点云数据,构... [目的]针对田间背景噪声干扰、草莓果实体积小且伴随遮挡的难点,本文利用3D视觉技术实现草莓准确识别和定位,为机器人自动采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Intel 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采集不同光照、季节和遮挡条件下的草莓点云数据,构建包含3个类别的数据集,分别为无遮挡、低遮挡、高遮挡。结合多阈值统计滤波和ROI提取技术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过滤噪声;以PointNet++为基础模型,对点云数据直接提取特征,并在PointNet++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复杂背景下小尺度目标的语义分割模型SS-PointNet++,利用点云的多种特征信息作为网络输入特征,构建采样层、分组层,并通过PointNet提取局部特征,使用最远点采样法对点云取样并最大程度覆盖到整个点集,针对小尺度目标设计3种不同半径的球查询(ball query)来获取局部特征,改进SA层和FP层的结构,使其能够适应低密度点云。[结果]对未经预处理的点云进行分割时,有0.74%的概率出现离群点的误判问题,而对预处理后的单张点云图像进行语义分割的用时平均减少了3.47 s。点云图像测试结果表明,SS-PointNet++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86.95%,比优化前提升了19.54百分点,平均交并比为0.740。在光照充足且无遮挡的草莓上,该模型的语义分割准确率高达95.36%,而在暗光环境下,该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也能达到81.34%。[结论]SS-PointNet++模型提升了小尺度目标点云的语义分割效果,对不同光照条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基于3D点云的小物体和遮挡物体分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的草莓遮挡类型的划分方法,对后续草莓遮挡问题提供了数据分析支持,对其他基于3D点云的小尺度物体的目标检测和遮挡问题也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点云 采摘机器人 计算机视觉 语义分割 深度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C和过采样的类别非均衡农业高光谱数据分类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培森 翟肇裕 +2 位作者 任守纲 顾兴健 徐焕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7-264,共8页
系统研究了农业高光谱数据中少数类的分类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少数类的分类质量,提出采用过采样SMOTE技术增加少数类新样本,同时研究了SMOTE技术中新样本生成策略和少数类采样倍率对高光谱数据中少数类分类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平衡数据集... 系统研究了农业高光谱数据中少数类的分类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少数类的分类质量,提出采用过采样SMOTE技术增加少数类新样本,同时研究了SMOTE技术中新样本生成策略和少数类采样倍率对高光谱数据中少数类分类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平衡数据集上分类器与模型的匹配度。在新的采样数据集上采用多类分类SVC技术对少数类分类,提升了非均衡高光谱数据集中少数类的分类质量。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对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系统参数进行了试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非均衡高光谱数据中少数类分类效果,平均分类精度不小于0.82,平均召回率提升幅度为11.11%~26.15%,F1提升幅度为5.81%~4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分类 支持向量分类 过采样 非均衡数据 SMO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初始中心点的小麦品质区域聚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芬 朱艳 +2 位作者 梁敬东 伍艳莲 姜海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34-37,72,共5页
为探寻区域性小麦品质聚类的适宜算法,针对经典K-Means(K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问题,以我国主要冬麦区为研究实例,探讨了两种初始中心点改进算法对大规模小麦品质数据集的适应性,综合距离与密度两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参数和邻... 为探寻区域性小麦品质聚类的适宜算法,针对经典K-Means(K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问题,以我国主要冬麦区为研究实例,探讨了两种初始中心点改进算法对大规模小麦品质数据集的适应性,综合距离与密度两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参数和邻域半径的优化初始中心点小麦品质聚类算法。相对KM算法及文献改进算法,所提算法可较为准确地提取数据集高密度区域的初始中心点,聚类过程及性能对静态簇与非静态簇两种不同迭代方案相对不敏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收敛性能及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聚类 小麦品质 优化初始中心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便携式高值仪器管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雪 田永超 +3 位作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汤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4-278,共5页
针对农业信息化实验室的便携式高值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从设备信息管理不足、租借流程管理不规范、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等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并建设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便携式高值仪器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便携设备管理与移动互联网优势进行有机... 针对农业信息化实验室的便携式高值仪器设备管理现状,从设备信息管理不足、租借流程管理不规范、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等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并建设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便携式高值仪器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便携设备管理与移动互联网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将便携式设备抽象为唯一的条形码,实验基地抽象为地理围栏,利用移动终端扫码、定位、通信实现对便携式设备的入库管理、租借流程进行信息化,从而实现高效,便捷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整合到实验室管理微信平台,并在水稻大田实验中推广使用。系统的运行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缩减了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工成本,使得实验室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移动互联网 便携设备管理系统 农业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建设商业地理信息系统——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珣 于重重 +2 位作者 张小虎 赵霞 陈路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5,共5页
商业GIS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的商业数据为驱动、以商业应用为目标的空间信息系统。本文利用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成果,从商业业务流程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两个角度进行了商业GIS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可伸缩的商业地理信息系... 商业GIS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的商业数据为驱动、以商业应用为目标的空间信息系统。本文利用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成果,从商业业务流程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两个角度进行了商业GIS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可伸缩的商业地理信息系统架构方案。在此基础上,从商业GIS通用功能和业务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了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北京商业GIS原型系统,为政府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规划、商业企业营销和选址提供了商业分析工具,并以期为政府部门和商业企业提供全面的空间信息服务和商业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 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普查数据 系统设计 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产遥感监测与智慧决策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柄婷 华传海 +8 位作者 叶晨洋 熊育春 钱涛 程涛 姚霞 郑恒彪 朱艳 曹卫星 江冲亚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2期57-72,共16页
[目的/意义]总结叙述水稻生产遥感监测及智慧决策算法的研究进展,剖析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方向。[进展]首先介绍了遥感手段在时空尺度上如何监测水稻生长,其次剖析了遥感在水稻种植分布、生育期监测、长势监测和产量品质估算等方面的应... [目的/意义]总结叙述水稻生产遥感监测及智慧决策算法的研究进展,剖析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方向。[进展]首先介绍了遥感手段在时空尺度上如何监测水稻生长,其次剖析了遥感在水稻种植分布、生育期监测、长势监测和产量品质估算等方面的应用;最后阐述了水稻生产智能决策算法与遥感耦合的潜力。[结论/展望]指出了遥感手段在水稻生产监测与人工智能耦合的应用与机遇,提出了大尺度、实时监测水稻生长的挑战与展望。本文可为水稻生产遥感监测相关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水稻精准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遥感 产量模拟 决策算法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相机和HLS时序遥感数据的作物分类研究
20
作者 钱涛 詹雅婷 +9 位作者 李胤 宋珂 邵明超 虞钟直 程涛 姚霞 郑恒彪 朱艳 曹卫星 江冲亚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旨在探讨基于车载相机和HLS时序遥感数据相结合的作物分类方法,以提高作物分类的效率和精度,解决传统方法中地面样本采集效率低、遥感物候特征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研究以江苏省秋粮分类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通过车载相... 旨在探讨基于车载相机和HLS时序遥感数据相结合的作物分类方法,以提高作物分类的效率和精度,解决传统方法中地面样本采集效率低、遥感物候特征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研究以江苏省秋粮分类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潜力。通过车载相机采集道路两侧作物图像并构建大量人工标注样本,结合2023年和2024年的HLS时序数据,采用高斯滤波重构时间连续的地表反射率,提取多维特征,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玉米和大豆在HLS时序数据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水稻的分类精度最高,生产者精度与用户精度均超过90%,而玉米和大豆因物候特征的相似性,精度相对较低(74%-85%)。模型在独立验证县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9%,验证县内的水稻主要分布于全县东南区域,玉米和大豆则集中于西北区域,且分布特征清晰。车载相机结合HLS时序数据可实现高效的作物分类,随机森林模型对高维特征整合与抗样本不平衡性具有显著优势。尽管模型总体表现优良,但在破碎地块和高云量区域仍有改进空间。未来需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缓解云干扰,并扩展作物类型以增强模型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相机 HLS 农作物 遥感分类 农业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