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4 位作者 窦悦 郭巧敏 庾朝富 李子硕 黄依迪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通和价值高效释放的数据空间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聚焦数据空间的工程建设模式及推广应用,在梳理分析国内外数据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工程建设的驱动要素视角,提出了战略引领型、技术驱动型、需求拉动型、生态赋能型4类数据空间,总结了“政府主导+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合作+数字城市建设”4种数据空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建议,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深化应用体系建设和启动试点示范工程,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数据空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利用 数据基础设施 工程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道玲 耿德伟 +1 位作者 张文铖 彭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6,共6页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区域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情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自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创新创业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稳步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化解落后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但在互联互通、要素使用效率和创新扩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协同 协同指数 大数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数据要素价值生态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镇阳 陈荣源 +2 位作者 郭明军 赵蓉 杜乐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激活市场发展“活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秩序”,亟须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及其中的市场激励和有效监管协同治理新机制,高效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和价值释放,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 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激活市场发展“活力”和优化资源配置“秩序”,亟须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及其中的市场激励和有效监管协同治理新机制,高效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和价值释放,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剖析数据要素市场的层级基础上,阐释了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经济理论逻辑和社会福利效应,构建了政府、供给方、需求方、平台及数据商五元主体的数据要素价值化协同治理模型;提出了打造“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供需联动”的全过程、全链条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多元联动共建的生态系统;探讨了不同阶段的监管重心及其变化转移,明确市场激励和政府有效监管之间的协同原则。最后,提出数据要素价值化过程的实施路径建议,以期推进数据要素的高标准供给、高效率流通、高水平应用和有效化监管,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价值化 市场激励 政府监管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转移态势分析——基于全球产业大数据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皓森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性的挑战。基于全球多源产业大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转移指数,对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态势及去向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主动转移”和“被动... 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性的挑战。基于全球多源产业大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转移指数,对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态势及去向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的角度进一步挖掘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模式。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呈现持续转移态势,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依然面临较严重的转移风险,东南亚以及墨西哥等美国“近岸”及“友岸”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的制造业转移,转移方式既包括主动转移也包括被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转移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计算中的数据交易预期收益分配模型
5
作者 王子玄 黄倩倩 任明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117,共10页
[目的/意义]建立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对于联邦计算中达成合作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针对联邦计算中的预期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首先,模型通过加入预测准确性、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环境因素,反映数据... [目的/意义]建立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对于联邦计算中达成合作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针对联邦计算中的预期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首先,模型通过加入预测准确性、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环境因素,反映数据供应方对于数据产品价值的直接贡献以及外部环境对数据产品收益的系统性影响;其次,加入预测稳健性、数据信用度、数据投入因素,反映数据供应方合作投入和信用水平对数据合作开发的间接推动力;最后,针对交易撮合期间预期收益难以准确衡量的问题,模型使用模糊数进行预期收益的模糊表达,为数据供应方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收益分配结果。[结果/结论]通过仿真实验发现,本文提出的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法的预期收益分配模型可促进形成较为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分配 联邦计算 SHAPLEY值法 数据交易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三螺旋”运行机制的内涵、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6
6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1 位作者 安小米 王建冬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65,共11页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已成为释放数据价值、打造数字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及公共价值理论,遵循"理论指导-模型构建-实践验证"的思路,创新性提出了"三螺旋"运行机制,并通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分析,从参与主体、所用数据、依托平台角度,明确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的主要环节、对接利用过程等内容,探索了政府、企业、社会如何分工协同、如何选择建设模式等难题的解决方式,回答了"谁来运行"(WHO)、"运行什么"(WHAT)、"运行流程"(HOW)等问题,为高效推动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升政府决策的精准性、民生服务的便利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据 社会数据 运行机制 协同创新 公共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五大都市圈同城化的发展审视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傅娟 耿德伟 杨道玲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对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均衡发展意义深远。基于手机信令数...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对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均衡发展意义深远。基于手机信令数据、高德交通数据等从首位度、联系强度、互相投资、交通设施、人均兴趣点等五大维度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成渝等五大都市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大都市圈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交通一体化水平、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建议从基础设施配置、要素流动、布局调整等方面综合施策,积极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都市圈 同城化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的实现路径:模型构建及实践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明军 安小米 +1 位作者 李韬 彭细正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目的/意义]促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数据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分析模型,通过X市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 [目的/意义]促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数据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分析模型,通过X市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案例验证。[结论/发现]从能力维和保障维出发,围绕数据汇聚、管理、应用以及组织管理、建设运营、数据安全等六方面,构建“3×3”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实施路径模型,从应用范围、应用领域、应用环节方面进行实践验证。[创新/价值]“3×3”模型为开展政社数据对接利用提供了有效工具和可行路径,回答了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据 社会数据 对接利用 模型构建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的公共政策评价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邱尔丽 张竞 +1 位作者 王雨舟 曹攀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121,共4页
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更全面、更及时、更客观地搜集社情民意,准确、动态地评价公共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可能。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以社会心理学的态度三要素理论为指导,检测某一政策对公众的吸引程度、公众对该政策的立... 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更全面、更及时、更客观地搜集社情民意,准确、动态地评价公共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可能。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以社会心理学的态度三要素理论为指导,检测某一政策对公众的吸引程度、公众对该政策的立场倾向以及政策推进中舆论曝光或投诉问题的情况,能够构建出更系统、更适用于公共政策评价的网络民意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决策 公共政策评价 舆情指标体系 大数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数于民:公共数据运营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枝 于施洋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7,共8页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运营日益成为推进数据要素化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研究设计/方法]梳理了公共数据运营工作中面临的五个关键环节的问题,以“还数于民”为指导思想,综合开发者、使用者、协同者...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运营日益成为推进数据要素化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研究设计/方法]梳理了公共数据运营工作中面临的五个关键环节的问题,以“还数于民”为指导思想,综合开发者、使用者、协同者、贡献者、监管者的各方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发现]提出了统分结合的数据授权模式、持续滚动的数据源活化机制、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统筹机制、综合调控的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协同治理的数据运营监管机制。[创新/价值]提出的制度设计思路对于完善公共数据运营的制度体系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数据要素市场 授权机制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对策研究——层次数据与算法问责 被引量:14
11
作者 窦悦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7期146-153,共8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与利用对数据共享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要求。数据加速共享开放使得数据应用与服务进入到崭新的阶段,在发挥更大数据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新形势下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现象。因此,如何保...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数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与利用对数据共享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要求。数据加速共享开放使得数据应用与服务进入到崭新的阶段,在发挥更大数据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新形势下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现象。因此,如何保持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成为大数据价值发挥必须解决的难题。[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创新性地从不同主体与不同数据形态的隐私泄露进行归纳,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针对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应用与服务过程中数据的不同形态,从技术实践、管理制度层面提出基于“层次数据”与“算法问责”相结合的应对策略,为探索兼顾数据共享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开放 个人隐私保护 层次数据 算法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力电力协同创新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苹 于施洋 任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1186,共6页
大规模低成本的算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国正在建设国家级算力网.大规模算力耗费巨大电能,在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下,为满足不断增长算力的电力供应,本文在我国“西电东送”、“东数西算”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算力节点与电力节... 大规模低成本的算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国正在建设国家级算力网.大规模算力耗费巨大电能,在日趋紧张的能源形势下,为满足不断增长算力的电力供应,本文在我国“西电东送”、“东数西算”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算力节点与电力节点、算力市场与电力市场、算力网与电力网3个层面的算力电力协同创新基础框架,建立算力电力分层分区融合的协同创新技术框架,为未来算力与电力的双向协同优化调度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推演未来算力电力的协同创新应用,通过算力电力的双向协同优化调度,为庞大的算力提供有竞争力的低碳电力,为电力的低碳发展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电力 协同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期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孙久文 林丽群 傅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89,共7页
“十四五”期间,我国反贫困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巩固“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果,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等。因此,在巩... “十四五”期间,我国反贫困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巩固“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果,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等。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探索和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反贫困战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利于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参与对低收入人口的扶持与帮助等。借鉴国际标准,本文测算得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合理的农村相对贫困线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且由于城市贫困问题尚不急迫,加上财政压力较大,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仍是我国扶贫政策的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重点从基本公共服务、产业与就业、绿色发展、国家扶持与社会参与等四个方面着手,并且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措施可能需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帮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脱贫成果 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制度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基于金融集聚的制度影响因素考察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蔡青青 傅娟 +1 位作者 克甝 张文中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文章基于金融集聚的制度影响因素考察视角,结合制度金融学理论,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测算出中国省域制度环境指数,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考察制度... 文章基于金融集聚的制度影响因素考察视角,结合制度金融学理论,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测算出中国省域制度环境指数,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考察制度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度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中国制度环境的总体差异呈继续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造成空间非均衡局面的首要原因;中国制度环境整体不断得以优化,但绝对差异进一步扩大,多极分化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制度环境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金融集聚的空间非均衡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青青 傅娟 +1 位作者 克甝 张文中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50,共11页
从金融业三大支柱行业角度构建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法测算出省域金融集聚水平,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对中国金融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从金融业三大支柱行业角度构建金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法测算出省域金融集聚水平,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对中国金融集聚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金融集聚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证券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国金融集聚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内陆和沿边地区水平低而沿海地区水平高的梯度分布态势。(2)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全国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上升—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内陆地区区域内差距最大、沿海地区区域内差距次之、沿边地区区域内差距最小,沿边和内陆地区区域内差距逐步缩小,沿海地区因证券业集聚导致区域差距大幅提升而呈扩大趋势;无论是整个金融业还是三大支柱行业,沿边、内陆与沿海地区区域间差距较大,证券业和银行业问题尤为突出,区域间差距是造成我国金融集聚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3)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层面金融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极化问题加剧;区域层面,各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均逐步提升,但区域内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沿海和内陆地区多极分化问题均有所缓解,而沿边地区多极分化问题严重,沿海、内陆与沿边地区金融集聚水平分别集中在中高、中等和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空间非均衡 动态演进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时空演变的空间Markov链分析:2006-2019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娟 蔡青青 +1 位作者 克甝 蔡祥锋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5,共10页
根据金融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将我国省域金融集聚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演化特征结合起来,利用金融集聚的空间滞后对传统Markov链进行校正,构建空间Markov链,在地理背景的影响视角下对我国省域金融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根据金融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将我国省域金融集聚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演化特征结合起来,利用金融集聚的空间滞后对传统Markov链进行校正,构建空间Markov链,在地理背景的影响视角下对我国省域金融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1)无论是金融集聚水平还是银行业集聚水平、证券业集聚水平、保险业集聚水平,都整体偏低,且空间非均衡特征显著;(2)沿海、内陆与沿边地区金融集聚分别集中在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各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呈继续扩大的演进趋势,加剧了各地区内部实体经济极化发展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水平整体性提高;(3)金融集聚的“富裕俱乐部”和“贫困俱乐部”现象共存,沿海地区对内陆和沿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沿边地区内部的多极化问题突出,省域间金融集聚差异短期内较难消除。据此提出应坚定不移地执行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战略引导下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打破“近墨者黑”的困局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时空演变 Kernel密度 空间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海内外出版现状对比及海外出版启示--基于当当网中国站点与亚马逊美国站点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璟璇 潘玥 +1 位作者 张何灿 刘琦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海内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数量、语种不断增加,涵盖议题和领域不断扩展。本文通过对当当网中国站点和亚马逊网美国站点在线出售的“一带一路”图书的数据分析,系统阐述了当前海内外“一带一路”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海内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数量、语种不断增加,涵盖议题和领域不断扩展。本文通过对当当网中国站点和亚马逊网美国站点在线出售的“一带一路”图书的数据分析,系统阐述了当前海内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在内容选题、出版主体、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从内容制作优化、出版形式创新、海外营销推广、国家出版资助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一带一路”图书海外出版质量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图书出版 图书“走出去”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消费的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娟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在国内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消费俨然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消费虽整体持续稳步向好,但在地域分布、消费模式、消费领域等方面却呈明显... 在国内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消费俨然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消费虽整体持续稳步向好,但在地域分布、消费模式、消费领域等方面却呈明显分化态势。面对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下降和消费便利度低下的三大现实困境,应继续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积极引导新型消费发展,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拓展城乡消费渠道,以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社团发现模型的创新态势研判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成岐 郭鑫 +3 位作者 童楠楠 窦悦 陈东 王建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74-79,共6页
专利网络是复杂网络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专利网络对理解和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利用专利文本数据构建无向加权专利网络图,并基于启发式社团发现模型提出一种创新态势研判算法。为了缓解专利标题和摘要短文本引发的文... 专利网络是复杂网络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专利网络对理解和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利用专利文本数据构建无向加权专利网络图,并基于启发式社团发现模型提出一种创新态势研判算法。为了缓解专利标题和摘要短文本引发的文本向量稀疏问题,采用非监督的稀疏向量稠密化方法;为了解决专利网络构建过程中的相似度阈值自动化选择问题,以实验驱动的方法对比相似度阈值与专利网络常用统计指标的变化关系,最终选用平均聚类系数这一指标实现了最优相似度阈值的自动化判定。以我国数字中国及大数据领域真实发明专利数据为驱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数字中国及大数据领域创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发现 复杂网络 专利网络 创新态势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克甝 傅娟 +1 位作者 蔡青青 曹建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BM-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显著的... 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BM-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加剧;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差异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各种状态间的流动性较高。最后,研究从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能力等方面提出缩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非均衡 动态演进 Dagum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