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住宿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凤霞 高太山 +1 位作者 关乐宁 胡沐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了2018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共享住宿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城市活力以及营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城市共享住宿的房源量、间夜量、活跃用户数以及总体发展水平,对当地经济总量、... 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了2018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共享住宿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城市活力以及营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城市共享住宿的房源量、间夜量、活跃用户数以及总体发展水平,对当地经济总量、旅游业收入、城市活力以及营商环境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发展共享住宿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总量;发展共享住宿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增加城市活力;发展共享住宿也有助于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住宿 经济发展 旅游业 城市活力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势条件、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48
2
作者 胡拥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也是我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胜负手”。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突出,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大国科技创新体系的... 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也是我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胜负手”。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突出,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大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策源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成果转化优势、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产业配套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优势。当前,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相继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远景可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需要进一步在技术策源、孵化服务、资金支持、治理创新、时空布局上明确发展导向与优化政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6
3
作者 单志广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5-54,共10页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呈现出制度体系化、基础设施化、风险交织化、边界融合化、工具数智化、治理主动化、监管常态化、环境清朗化等八大趋势,但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人才...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呈现出制度体系化、基础设施化、风险交织化、边界融合化、工具数智化、治理主动化、监管常态化、环境清朗化等八大趋势,但也面临着网络安全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人才竞争、国际格局等方面的新挑战。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亟需多措并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科技赋能推动网络安全发展,提升全民全社会网络安全素养,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多元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安全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安全风险及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凌验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5-980,共6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新时代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成为引领技术革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数据安全、技术应用、社会伦理等领域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梳理了人工智能大模型...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新时代下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成为引领技术革新、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数据安全、技术应用、社会伦理等领域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梳理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治理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治理面临的法律法规滞后性、技术复杂监管难度高、国际合作协调难三重监管挑战,并探索提出了动态治理、精准治理、协同治理等监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治理路径 协同治理 安全治理 社会伦理 治理现状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效应与就业替代效应探究 被引量:154
5
作者 胡拥军 关乐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共13页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变革,使得就业载体、就业形态、就业技能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既存在巨大的就业创造效应,又面临显著的就业替代效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产生着结构性的影响。从就业创...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变革,使得就业载体、就业形态、就业技能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既存在巨大的就业创造效应,又面临显著的就业替代效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产生着结构性的影响。从就业创造效应来看,数字经济提供新型就业岗位对稳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数字经济蕴含的扩就业总量的巨大潜力仍未充分激活,在劳动制度、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从就业替代效应来看,数字经济对优化就业结构的成效明显,但需要警惕就业替代效应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冲击等风险苗头。数字经济是未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基石,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风险应对,积极优化数字经济就业创造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政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创造效应 就业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中枢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建设运营 被引量:20
6
作者 单志广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49,共8页
智慧城市中枢系统是城市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服务的智能中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中枢系统趋于成熟智能,成为打通数据壁垒、丰富应用场景的重要支撑,为数据资源治理、能力汇聚开放、联动调度智慧、科学... 智慧城市中枢系统是城市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服务的智能中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中枢系统趋于成熟智能,成为打通数据壁垒、丰富应用场景的重要支撑,为数据资源治理、能力汇聚开放、联动调度智慧、科学决策支撑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健全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建设需强化统筹协调机制、科学制定顶层设计、激活多元主体活力、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从而有效推进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建设实施,保障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中枢系统 顶层设计 建设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服务网络的构建机理与技术实现 被引量:8
7
作者 单志广 张延强 +1 位作者 谭敏 何亦凡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70-2180,共11页
联盟链技术是我国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主阵地.传统联盟链应用存在底层技术平台异构、应用技术门槛高、成链成本大、运维监管难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提出一种区块链公用基础设施——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 联盟链技术是我国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主阵地.传统联盟链应用存在底层技术平台异构、应用技术门槛高、成链成本大、运维监管难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提出一种区块链公用基础设施——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BSN)的构建机理,阐述BSN的技术架构和实现机制.BSN已于2020年4月在中国正式商用,能够显著降低区块链开发、部署、运维、互通和监管成本,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向企业、政府、行业等领域推广应用,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信可控的公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服务网络 联盟链 公用基础设施 跨链技术 技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贡献水平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可云 赵文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76,178,共11页
在界定社会资本与区域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构建测度体系,采用2007—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自治区)数据测算中国社会资本分阶段分区域的贡献水平和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中国社会资本作用日益增... 在界定社会资本与区域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构建测度体系,采用2007—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自治区)数据测算中国社会资本分阶段分区域的贡献水平和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中国社会资本作用日益增强,地理边界更加明显,同时表现出一定“引力”;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当地的经济增长贡献更大,但对其他区域的带动性不强甚至形成虹吸效应,而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为正。未来应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社会资本在西部区域的贡献水平,同时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水平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3
9
作者 何慧霞 魏桂英 +1 位作者 武森 单志广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3,共8页
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针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开展科学评价成为现实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系统全局、行业领域3个视角归纳总... 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进入全面推广阶段,针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开展科学评价成为现实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有关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系统全局、行业领域3个视角归纳总结了智能制造评价体系的研究情况,对比分析了智能制造评价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剖析智能制造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探讨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现行智能制造评价的标准、流程、指标体系、应用等方面存在欠缺,需要从评价范式、评价体系、新技术融合等方面加以改进完善,以推进智能制造评价理论研究并指导智能制造发展。具体而言,健全标准设计,建立智能制造评价范式;优化指标体系,丰富关键核心评价内容;强化新技术融合,推进理论实践协同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评价理论 指标体系 评价范式 新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信任互联管控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中林 单志广 +1 位作者 肖国玉 陈山枝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37-2650,共14页
电子政务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而不断演进,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然而,传统的局域网或互联模式不能适应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分区分域的管理需求.虽然美国IATF理论在安全架构设计上虽有一定借鉴作用,但不能很好适应于... 电子政务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而不断演进,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然而,传统的局域网或互联模式不能适应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分区分域的管理需求.虽然美国IATF理论在安全架构设计上虽有一定借鉴作用,但不能很好适应于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特征和安全管理要求.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呈现出"分层分域的安全防护结构、分级分类的受控访问要求、分级负责的安全管理模式"3个基本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信任互联管控(TIC)模型.分别阐述了电子政务网络安全TIC模型的3种具体设计:对等互联模型、层级互联模型和混合互联模型,并对跨域信任传递、域间安全监管和全程策略管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TIC模型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电子政务网络中,TIC模型可以适合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架构设计,其关键技术能够为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体系及相关产品研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任互联管控 跨域信任传递 域间安全监管 全程策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