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青少年体育重点工程建设与创新发展对策 被引量:51
1
作者 柳鸣毅 王梅 +6 位作者 徐杰 鲍文涵 张毅恒 姜韩 刘干 龚海培 孔年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7,共11页
青少年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属于战略性、基础性位置。研究系统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组织建设、经费投入等现状,从宏观层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进行顶层设计,剖析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幼儿体育基础工程、技能提升培育工程、青少... 青少年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属于战略性、基础性位置。研究系统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组织建设、经费投入等现状,从宏观层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进行顶层设计,剖析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幼儿体育基础工程、技能提升培育工程、青少年U系列赛事工程和拔尖人才培育工程"4大重点工程,认为其发展目标、政策背景、治理方式和治理内容都不同,且具有互融性、互补性、互通性特征,遵循"基础-普及-杠杆-引领"序列发挥作用,构建从幼儿发展为基础到以拔尖体育人才为精英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全贯穿式工程体系。在此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应创新发展,突破一元化培养渠道、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制定青少年体育促进的法规政策,实现政社和政企的合作治理,实施青少年体育的跨域机制,构建青少年体育的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顶层设计 重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中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政策研究 被引量:100
2
作者 柳鸣毅 王梅 +6 位作者 徐杰 张毅恒 但艳芳 闫亚茹 胡雅静 孔年欣 胡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96,F0003,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行动纲领的背景下,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透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行动纲领的背景下,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透视国外青少年公共体育政策法规,系统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育核心政策,提出构建青少年健康促进、组织创建、活动组织、项目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公共治理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整合效益,创新组织社会治理的基层性特色,培育青少年体育健康市场产业链将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2030 青少年体育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驱动因素、行动过程与内在机制——以“体教融合走基层”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柳鸣毅 王志强 +7 位作者 王瑞 龚海培 尹子康 蔡静洁 孔年欣 敬艳 郑湘平 徐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92,100,共9页
体育志愿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分支内容。以“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战略,成为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 体育志愿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分支内容。以“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为案例,研究发现:第一,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等战略,成为开展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的驱动因素。第二,“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形成了以行动项目为驱动、行动组织为主体、行动内容为内核的实践逻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行动效果,表达了国家促进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善良意愿,既彰显了国家补齐乡村体育资源短板的善治能力,也实现了国家善治的目标。“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计划由行动项目、行动组织、行动内容、行动效果和行动结果而构成的基本逻辑,为国家及基层体育治理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持。第三,“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志愿服务行动是通过建立国家动员机制、国家组织机制、国家改造机制及国家发展机制等,从而实现了更高的跨部门行政效率、更低的体育专业资源调配成本、更好的国家和地方多级互动服务,及更多组织机构管理者协同服务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事业的目标,为探索中国特色体育志愿服务行动机制等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 青少年体育 体育支教 体教融合走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域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影响因素及功能再造 被引量:31
4
作者 柳鸣毅 陈石 +6 位作者 孔年欣 但艳芳 敬艳 龚海培 李绅 孙术旗 彭明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7,共12页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将教育系统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系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并,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基于政策驱动共同命名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以已形成体育发展特色和具有较好体育工作业绩的普通中小学校为调查对象,...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将教育系统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系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并,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基于政策驱动共同命名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以已形成体育发展特色和具有较好体育工作业绩的普通中小学校为调查对象,运用实地考察、专家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认为,专业体育资源、组织服务与管理、体育师资队伍和社会服务融合是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主要因素;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存在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担专业体育服务、共建双重培养目标、共创师资保障机制和共寻社会治理路径等壁垒;合并命名旨在共破壁垒、互补资源,实现以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为手段普及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以体育项目布局网络化和学校体育精英化为手段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定位。基于此,提出有序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活动、合理规划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灵活调配体育师资和招收特长生、强化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外部治理等对策,旨在通过依规治校、依标创校、依策荣校、依评促校等路径实现功能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体育后备人才 青少年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卫东 郭潇 肖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开展现状以及开展中存在的对青少年足球的认识、环境、体制机制、场地和经费、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基础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我国青少...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就当前全国青少年足球开展现状以及开展中存在的对青少年足球的认识、环境、体制机制、场地和经费、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竞赛体系和基础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青少年足球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优化改善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力度;校园足球活动方面对策;加强青少年足球的规范化训练与管理;健全竞赛体系;夯实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 后备人才 主要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