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科学化——青年体育学者共识 被引量:62
1
作者 黎涌明 韩甲 +37 位作者 张青山 王培林 徐飞 于洪军 陈亮 王雪强 王然 刘天彪 李斐 刘鸿优 杨贤罡 陈超 尹晓峰 曹晓东 易清 王丹 孙宇亮 朱文斐 戴伯颐 黄展煜 王雄 任满迎 邱俊强 李海鹏 何卫 王富百慧 姜自立 傅维杰 赵翔 顾耀东 孙君志 张雷 徐金成 晏冰 资薇 毕晓婷 温泉 杨东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2,共14页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竞技体育 国际化 科学化 青年体育学者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性训练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皮尚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89-1091,共3页
康复性训练(prehabilitation)旨在预防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本文介绍了康复性训练的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 康复性训练 损伤 预防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训练结合整脊术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金晨 李婧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通过采用综合疗法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以脊柱稳定系统为理论基础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可行性,为更好地评估治疗运动员慢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将49例样本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脊柱稳定系统理... 目的:通过采用综合疗法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以脊柱稳定系统为理论基础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可行性,为更好地评估治疗运动员慢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将49例样本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脊柱稳定系统理论的整脊术、核心稳定训练与物理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共计12周。使用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指地距离和压力感应生物反馈测试评价运动员的康复指标,治疗前和第4、8、12周末进行评估。结果:所测数据均呈正态分布,实验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指地距离组内比较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指地距离组内比较除后伸外(P<0.01)其他3组改善程度均不理想,其中前屈与左屈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右屈在4次测量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腰背肌力组内比较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腰背肌力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脊柱稳定系统的评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的程度,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在治疗运动员脊柱源慢性腰痛上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训练 整脊术 物理因子治疗 慢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医疗工作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金晨 张璐 +1 位作者 吴金富 高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第18届雅加达--巨港亚洲运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首次设立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保障营共计169人,在该届亚运会上为341名运动员提供了超过800人次医疗保障服务。代表团保障营的设立,不仅为运动员完成比赛提供了保障,也为今后综合... 第18届雅加达--巨港亚洲运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首次设立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保障营共计169人,在该届亚运会上为341名运动员提供了超过800人次医疗保障服务。代表团保障营的设立,不仅为运动员完成比赛提供了保障,也为今后综合性运动会医疗保障提供了经验。本文通过专家访谈、个案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后发现,保障营在赛前运动员伤病大型数据库的建立,患者诊治流程智能化,医疗人员与医疗器械配置,赛前相关人员培训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保障营 亚运会保障 医疗保障 综合性运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部肌肉力量的平衡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皮尚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2-784,共3页
肩部疼痛和运动障碍在人群中比较常见,其中肩胛骨在肩关节疼痛,特别是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肩胛运动障碍的定义为:肩胛骨在静止位或者动态移动过程中位置或轨迹的改变,以及肩胛部肌肉力量的变化对正常肩关节功... 肩部疼痛和运动障碍在人群中比较常见,其中肩胛骨在肩关节疼痛,特别是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肩胛运动障碍的定义为:肩胛骨在静止位或者动态移动过程中位置或轨迹的改变,以及肩胛部肌肉力量的变化对正常肩关节功能的某些方面所造成的影响^[1]。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力量 关节功能康复 肩胛部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平衡 运动障碍 肩关节疼痛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篮球运动员Maisonneuve骨折术后重返赛场1例报告
6
作者 张霂汐 张璐 矫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0,共8页
目前有关Maisonneuve骨折术后康复方案对高水平运动员功能恢复及长期竞技状态维持的系统研究少见。本文报道1例职业篮球运动员Maisonneuve骨折术后接受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案例,该方案针对运动员专项需求,整合渐进式负重训练、等速肌力强... 目前有关Maisonneuve骨折术后康复方案对高水平运动员功能恢复及长期竞技状态维持的系统研究少见。本文报道1例职业篮球运动员Maisonneuve骨折术后接受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案例,该方案针对运动员专项需求,整合渐进式负重训练、等速肌力强化及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术后32周,患者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与肌力恢复至健侧90%以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7分降至1分。经10年随访,患者持续保持职业竞技水平,踝关节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维持在100分,未出现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本案例提示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期康复策略可有效促进运动员功能重建,该策略的长期安全性及运动员竞技状态维持效果可为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SONNEUVE骨折 篮球运动员 术后康复 神经肌肉控制 长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物理治疗专业现状、特点及其对我国运动康复的启示 被引量:12
7
作者 胥皞 张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提高我国运动康复技能水平.大力加强运动员医疗保障服务,追赶欧美先进的康复技术和理念,本文作者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火种计划”的第一批访问学者,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赴美国参加骨科与运动康复治疗培训。现将培训收获总结如下。
关键词 运动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专业 美国 医疗保障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 康复技术 运动员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疗法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足弓形态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赛雪 贾雨晴 +5 位作者 张书语 李心迪 张淦 张璐 栾烁 张恩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9-698,共10页
目的:对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 目的:对比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对青年柔韧性扁平足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对照组,每组各10人。共进行6周运动干预,实验前后测试各组足舟骨下降试验(navicular drop test,NDt)高度差、标准舟骨高度指数(normalized navicular height truncated,NNHt)、踝关节肌肉力量、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动态平衡能力。结果:(1)足弓形态:与实验前相比,PNF组优势侧NDt值显著变小(P=0.049),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非优势侧NDt值显著变小(P=0.034)、NNHt指数显著变大(P=0.026);(2)踝关节力量:与实验前相比,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跖屈肌力均显著提升(优/非优势侧:P=0.003/P=0.004、P=0.000/P=0.000、P=0.001/P=0.001),PNF组、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内翻肌力均显著提升(优/非优势侧:P=0.011/P=0.005、P=0.003/P=0.003);(3)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实验前相比,在非优势侧中,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连线增量显著降低(P=0.037),PNF组内侧纵弓负荷比例及接触面积显著降低(P=0.012、P=0.027);在优势侧中,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内侧纵弓接触面积显著减小(P=0.038),对照组则显著增大(P=0.015);(4)动态平衡:与实验前相比,PNF组、向心-等长-慢速离心组优/非优势侧及向心-等长-快速离心组优势侧Y-Balance测试综合分数显著提高(P=0.006/P=0.023、P=0.001/P=0.035、P=0.011)。结论:6周PNF治疗可改善柔韧性扁平足青年的足弓形态,并提升其动态平衡能力;6周向心-等长-快速离心训练在改善柔韧性扁平足青年足弓形态方面效果最为显著,而向心-等长-慢速离心训练可显著提升柔韧性扁平足青年的动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性扁平足 力量训练 离心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纠正练习对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分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亢亢 黄竹杭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针对中国乒乓球男、女国家二队运动员在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做针对性纠正干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组别,通过对实验组施加为期4周和6周的干预纠正后重测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组别:初始测试和4周干预... 通过实验法和数理统计,针对中国乒乓球男、女国家二队运动员在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做针对性纠正干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个组别,通过对实验组施加为期4周和6周的干预纠正后重测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组别:初始测试和4周干预后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初始测试和6周干预后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4周干预后和6周干预后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1.000)。2)对照组别:初始测试和4周干预后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488);初始测试和6周干预后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1.000);4周干预后和6周干预后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1.000)。3)4周、6周干预后,实验组阈值以下人数由35%分别减少到5%、0%,对照组4周后测试没有发生变化,4~6周过程中只有1人发生了变化。4)4周、6周干预后,实验组不对称人数由初始11人分别减少到2人、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纠正练习 乒乓球 功能性动作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体医融合 建设健康中国 被引量:15
10
作者 金晨 王会萍 李婧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开展全民科学健身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通过政府行为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完善体育与医学结合类学科的教育体系,加强体育与医疗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体育医疗机构的设立制度,制定相关人员执业资格评价序列,...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开展全民科学健身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通过政府行为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完善体育与医学结合类学科的教育体系,加强体育与医疗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体育医疗机构的设立制度,制定相关人员执业资格评价序列,加快落实竞技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等解决措施,为"体育与健康中国的更好对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4-935,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67例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患者全部采用保守治疗,其中3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9例采用手法按摩、针灸等其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其他疗法之间的效果有无差异。结果...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67例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患者全部采用保守治疗,其中3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29例采用手法按摩、针灸等其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与其他疗法之间的效果有无差异。结果:经相同疗程治疗后,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者显效65.79%,有效26.32%,效果不明显7.89%。采用其他保守疗法者显效31.03%,有效41.38%,效果不明显27.59%。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疗效显著,较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髌腱末端病 运动员 按摩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