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探讨老年人体重异常与体质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体重划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4组,并将低...目的基于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探讨老年人体重异常与体质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体重划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4组,并将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视为体重异常。收集老年人心肺耐力(2 min原地高抬腿次数)、下肢肌肉力量(30 s坐站次数)、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反应能力(选择反应时间)等体质指标结果,通过四分位数切点将各体质指标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水平。控制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城乡属性、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锻炼、抽烟、睡眠情况以及体质自我评价等)影响因素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指标与体重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共39927名60~79岁老年人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777人(49.5%),女性20150人(50.5%),平均年龄(69.2±5.6)岁。老年人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41.8%和16.7%,且低体重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P<0.001)。肥胖、低体重老年人体质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肺耐力与老年人体重异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优秀组相比,其他水平组的老年男性低体重风险增加51.6%~68.9%(女性:31.8%~41.3%),超重风险增加4.7%~23.6%(女性:5.0%~25.8%),肥胖风险增加5.6%~57.5%(女性:15.2%~66.6%)。下肢肌肉力量与老年女性体重异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优秀组相比,其他水平组的老年女性超重风险增加22.1%~44.5%,肥胖风险增加38.1%~61.1%,而在男性老年人中则未发现明确相关性。同时,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与体重异常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中国60~79岁老年人存在低体重与超重/肥胖双重负担,低水平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女性)与老年人的体重异常显著相关,保持良好的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水平可能有利于老年人体重异常状况的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基于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探讨老年人体重异常与体质水平的关系。方法以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体重划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4组,并将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视为体重异常。收集老年人心肺耐力(2 min原地高抬腿次数)、下肢肌肉力量(30 s坐站次数)、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平衡能力(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和反应能力(选择反应时间)等体质指标结果,通过四分位数切点将各体质指标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水平。控制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城乡属性、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婚姻状况、锻炼、抽烟、睡眠情况以及体质自我评价等)影响因素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指标与体重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共39927名60~79岁老年人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777人(49.5%),女性20150人(50.5%),平均年龄(69.2±5.6)岁。老年人低体重、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41.8%和16.7%,且低体重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P<0.001)。肥胖、低体重老年人体质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肺耐力与老年人体重异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优秀组相比,其他水平组的老年男性低体重风险增加51.6%~68.9%(女性:31.8%~41.3%),超重风险增加4.7%~23.6%(女性:5.0%~25.8%),肥胖风险增加5.6%~57.5%(女性:15.2%~66.6%)。下肢肌肉力量与老年女性体重异常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优秀组相比,其他水平组的老年女性超重风险增加22.1%~44.5%,肥胖风险增加38.1%~61.1%,而在男性老年人中则未发现明确相关性。同时,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与体重异常的关系尚不明确。结论中国60~79岁老年人存在低体重与超重/肥胖双重负担,低水平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女性)与老年人的体重异常显著相关,保持良好的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水平可能有利于老年人体重异常状况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