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满足与商业创新: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的人性化趋势
2
作者 付晓静 徐千禧 张德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0,共8页
媒介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体育传播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路径,结合保罗·莱文森提出的人性化趋势理论,提出体育传播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体育用户的观赏需求、体验需求、健康需求和交流需求。人性化趋势下,体育传播中的商业逻辑也不断创新,走向... 媒介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体育传播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路径,结合保罗·莱文森提出的人性化趋势理论,提出体育传播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体育用户的观赏需求、体验需求、健康需求和交流需求。人性化趋势下,体育传播中的商业逻辑也不断创新,走向深度数字化的直面消费者(DTC)模式,构建“内容服务社交”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体育平台,连接微力量激发边缘创新,借助算法深度开发体育迷需求,最终在社会关系层面和技术物质层面连接“体育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 人性化趋势 需求满足 商业逻辑 体育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效果提升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YouTube热门视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乾丙 王相飞 周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采用定性比较与回归分析法,对YouTube平台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热门视频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来源特征因素与传播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并构成三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 采用定性比较与回归分析法,对YouTube平台中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热门视频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信息来源特征因素与传播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并构成三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组态路径,分别表现为:以系列短视频创作为主的内容支撑型、以过往内容二次创作为主的专业解读型、以迷影叙事为主的个人创作型路径。对应组态路径,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应:丰富系列视频的叙事题材,注重传统体育元素与人物日常细节刻画;发挥官方叙事者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传统体育的价值理念;扩大迷影群体规模,优化个体叙事者关于传统武侠的戏仿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国际传播 海外社交媒体 传播效果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实践进路、解释框架与新时代的使命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亮 吕万刚 沈克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30,67,共8页
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负和博弈风险是西方体育话语“单一化”主导的结果,而中国的“和”文化具有调适这一风险的天然优势。从必然性角度剖析了“身体国家化的隐喻”这一中国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指出体育的生成虽与国家的关联并非天然,但... 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负和博弈风险是西方体育话语“单一化”主导的结果,而中国的“和”文化具有调适这一风险的天然优势。从必然性角度剖析了“身体国家化的隐喻”这一中国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指出体育的生成虽与国家的关联并非天然,但中国体育促进国家的重构却是必然。进而从“本土化”与“全球化”两个向度,对中国体育话语双向构建与嬗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基于以上分析,将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体育共同体并以此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特色与优势。从思想性话语、制度性话语和理论性话语3个层次提出了中国特色体育话语建构的解释框架。据此框架,从打造象征性话语权——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提高结构性话语权——积极推动国际体育治理实践的深度参与,增强学术性话语权——不断坚定中国体育理论话语的学术自觉3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应然路径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体育话语 思想性话语 制度性话语 理论性话语 国际体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成长的情感叙事与国家认同促进——以“讲好中国奥运夺冠故事”为旨归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明惠 李乾丙 +1 位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讲好中国奥运夺冠故事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以运动员成长历程为载体进行情感叙事能够发挥夺冠故事的最大功效,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改变受众情感态度,从而激发受众国家认同。从国家认同层次出发,基于情感叙事学理论,结合大连理工大学情... 讲好中国奥运夺冠故事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以运动员成长历程为载体进行情感叙事能够发挥夺冠故事的最大功效,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改变受众情感态度,从而激发受众国家认同。从国家认同层次出发,基于情感叙事学理论,结合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人民网讲述的中国奥运夺冠故事进行具体情感分析,探究其情感叙事策略及其对国家认同的促进。研究发现夺冠故事语境部分以优异成绩和伤病背景体现热爱效忠之情,建构忠诚感;行动部分以完美表现和激烈竞争激发民族自豪感,建构异同感和归属感;结果部分以赛绩突破和赛后感慨引发情感共鸣,建构忠诚感。但因缺失故事亲和力体现、忽视国家人文关怀之情展示、缺少积极指向的“国家优越性”描述,不利于受众形成高层次的国家认同。未来进一步以运动员成长的情感叙事讲好中国奥运夺冠故事促进国家认同,可以在语境部分注重运动员“中国式”成长背景描述,以情感认同强化受众归属感;在行动部分以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叙事协同,强化忠诚感激发异同感;结果部分借网友与运动员之口传达国家价值理念,增强理想感和立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运动员 情感叙事 国家认同 讲好中国奥运夺冠故事 北京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的叙事偏差与弥合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游迎亚 王相飞 宋菲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作为典型的主题叙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彰显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面临高传播力与低认同度的叙事窘境,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主... 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作为典型的主题叙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彰显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面临高传播力与低认同度的叙事窘境,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主体—文本—情境”的叙事维度,考察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的叙事实践,发现多元的叙事主体、开放的叙事文本和复杂的叙事情境所形成的叙事偏差,是造成上述叙事窘境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以下弥合路径:协调叙事主体,平衡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的意义表征;创新叙事理念,丰富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的话语生产;消解叙事差异,创造中国运动员奥运会夺冠故事的共意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奥运会 中国运动员 夺冠故事 叙事主体 叙事文本 叙事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