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改革中小工业企业领导体制的探讨
1
作者 王学文 李育鉴 阎卡林 《经济问题》 1983年第4期14-16,9,共4页
(一) 中小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377000个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就有372253个,占98.7%,小企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中小工业企业 中小企业 领导体制 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 小型企业 工业总产值 工业产值 翻两番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系统论研究
2
作者 孙效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共8页
作者认为:改革至今,成就巨大,但也有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反思,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实际上没有把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系统,并按照各项体制之间的相关关系,逻辑顺序和临界速度,协调配套地进行改革,往往是单项突进,孤军深... 作者认为:改革至今,成就巨大,但也有一些值得记取的教训。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反思,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实际上没有把经济体制作为一个系统,并按照各项体制之间的相关关系,逻辑顺序和临界速度,协调配套地进行改革,往往是单项突进,孤军深入。其结果,虽然某些要素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相关体制却由此失去了互相约束,导致系统结构的恶化,造成经济运行机制的紊乱。因此,能否从系统整体上研究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改革的能否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甚至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含和基本原则
3
作者 曾国祥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2期73-78,共6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在内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制度和样式。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一定的经济体制样式。人们可以根据本国一定历史阶段的国情,寻找适合当时经济发...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在内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制度和样式。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一定的经济体制样式。人们可以根据本国一定历史阶段的国情,寻找适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最佳方式。但是,从来就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 计划管理 生产经营 企业 管理体系 决策系统 运行系统 经济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法则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维迎 《经济问题》 1985年第4期2-7,共6页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经济合理性法则和利益动力法则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力法则,后者是生产关系法则,后者是前者的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合理性法则的实现提供了最强大的利益动力机制...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经济合理性法则和利益动力法则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力法则,后者是生产关系法则,后者是前者的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合理性法则的实现提供了最强大的利益动力机制,但只有合理的经济体制才能保证这种动力机制发挥作用。 一、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环节的循环运动。其中,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社会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动力机制 生产关系 发挥作用 合理化 生产力 商品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济发展看国有制的历史变革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海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3-17,共5页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意味着它有可能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在避免劳动人民遭受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的痛苦和灾难的情况下,运用国家的力量,迅速地启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导入现代经济发展的轨...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意味着它有可能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在避免劳动人民遭受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的痛苦和灾难的情况下,运用国家的力量,迅速地启动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导入现代经济发展的轨道。与这种发展道路和特殊的工业化启动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显然不同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公有制,它不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历史结果,而是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手段。社会主义及公有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较之于其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关系来说更直接、更具有实质性意义。因此,脱离了经济发展,我们难以说明社会主义及公有制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及公有制,它们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及公有制问题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公有制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尚全 《太平洋学报》 1994年第1期63-68,共6页
经过15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 经过15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新的革命。要处理好市场基础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渐进式改革又要取得阶段性突破,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新格局 计划经济 走向市场 价格改革 渐进式改革 国有企业 运行机制 经济特区 市场基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列主义系统观构建劳动价值论 被引量:1
7
作者 乌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2,共5页
用经典理论规范研究、解释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然而用当代先进的思维方式———马列主义的系统思维去考察、研究 ,似乎又是一个简单问题。它是随着“原始未开发状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不断... 用经典理论规范研究、解释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然而用当代先进的思维方式———马列主义的系统思维去考察、研究 ,似乎又是一个简单问题。它是随着“原始未开发状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是用实践去推动理论的发展 ,进而创新理论去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传统劳动价值学说 劳动价值系统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