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猴痘病例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疗效,并进行用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43例猴痘患者临...目的研究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猴痘病例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疗效,并进行用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43例猴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猴痘患者56例,其中43例患者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37±5.47)岁(19岁~42岁),其中35例(81.40%)为男男性行为者,6例(13.95%)为双性性行为者,2例(4.65%)为正常男女性行为者;16例(37.21%)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27例(62.79%)未感染HIV;33例(76.74%)首发皮疹在会阴、肛周,其中27例疱疹数量大于10个;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平均为(30.43±25.23)mg·L^(-1)];经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8.98±2.72)天;疱液吸收时间平均为(4.44±1.86)天、痂皮完全脱落时间(8.95±2.73)天,19例(44.19%)遗留瘢痕。进一步比较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临床资料发现,HIV感染者中疱疹数目更多,C反应蛋白更高,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431.40±220.67)vs(719.58±274.04),P<0.01],使用抗生素比例更高(15/1 vs 18/9,P<0.05)。结论同性性行为或双性性行为者在目前猴痘患者中所占比例高,首发皮疹多在会阴、肛周,伴HIV感染的患者病情相对非HIV感染者较重、恢复较慢,对以生殖器、肛周皮疹或溃疡就诊的患者应重视猴痘筛查,根据患者皮疹伴皮肤感染、皮疹伴肛周脓肿、皮疹伴肛周溃疡或感染、皮疹伴痔疮伴感染、皮疹伴扁桃体炎、皮疹伴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情况制定适宜的用药计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猴痘可取得较好疗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猴痘病例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疗效,并进行用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43例猴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猴痘患者56例,其中43例患者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37±5.47)岁(19岁~42岁),其中35例(81.40%)为男男性行为者,6例(13.95%)为双性性行为者,2例(4.65%)为正常男女性行为者;16例(37.21%)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27例(62.79%)未感染HIV;33例(76.74%)首发皮疹在会阴、肛周,其中27例疱疹数量大于10个;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平均为(30.43±25.23)mg·L^(-1)];经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8.98±2.72)天;疱液吸收时间平均为(4.44±1.86)天、痂皮完全脱落时间(8.95±2.73)天,19例(44.19%)遗留瘢痕。进一步比较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临床资料发现,HIV感染者中疱疹数目更多,C反应蛋白更高,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431.40±220.67)vs(719.58±274.04),P<0.01],使用抗生素比例更高(15/1 vs 18/9,P<0.05)。结论同性性行为或双性性行为者在目前猴痘患者中所占比例高,首发皮疹多在会阴、肛周,伴HIV感染的患者病情相对非HIV感染者较重、恢复较慢,对以生殖器、肛周皮疹或溃疡就诊的患者应重视猴痘筛查,根据患者皮疹伴皮肤感染、皮疹伴肛周脓肿、皮疹伴肛周溃疡或感染、皮疹伴痔疮伴感染、皮疹伴扁桃体炎、皮疹伴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情况制定适宜的用药计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猴痘可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