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水动力学结合现代技术的当归润制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杰 吴孟华 +5 位作者 马志国 彭璐 沈华 黄天赐 曹晖 张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99,I0041-I0043,共7页
目的运用现代技术量化表征当归的润制过程,阐明当归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方法测定不同润制时间当归的吸水率,构建当归吸水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表征当归润制过程中水分相态及... 目的运用现代技术量化表征当归的润制过程,阐明当归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方法测定不同润制时间当归的吸水率,构建当归吸水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表征当归润制过程中水分相态及分布状态的变化;采用质构仪测定当归润制过程中质地的变化;采用HPLC法分析当归不同润制时间的阿魏酸含量变化。结果当归润制吸水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决定系数(COD)大于98.1%,非线性拟合结果良好。吸水率随润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个头的增大而减小。LF-NMR/MRI结果表明当归润制过程中水分由外而内渗入,不同相态水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前4 h内自由水由4.02%增加为95.75%,结合水由95.98%减少为4.25%。除弹性外,当归润制时硬度、压缩功循环等物性指标在8 h内均明显下降,8 h后趋于平稳,符合传统“药透水尽”的判断标准。当归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在润制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吸水动力学结合磁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当归的润制过程,为阐明当归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润制 吸水动力学 LF-NMR/MRI 质构仪 HPLC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品质与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晖 张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1期39-47,共9页
自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问世以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成熟,使得中药材以形、色、味、质地为依据的传统质量评价方法和以形态组织学、解剖学、化学等客观指标为依托的现代质量评价方法得到了... 自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问世以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成熟,使得中药材以形、色、味、质地为依据的传统质量评价方法和以形态组织学、解剖学、化学等客观指标为依托的现代质量评价方法得到了有益的补充,解决了上述方法所不能阐述和表达的问题。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材质量评价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生物技术 质量评价 中药 药物品质 基因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马贯众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凯欣 宋雄辉 +5 位作者 刘向前 徐依 索宗武 唐思琪 黄浩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 研究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AB-8大孔树脂、聚酰胺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的方法对绵马贯众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绵马酸ABA(1)、正十五烷酸(2)、正二十七烷醇(3)、绵马贯众素ABBA(4)、香茶菜酸A(5)、β-谷甾醇(6)、绵马贯众苷A(7)、1-O-phenyl-α-L-rhamnopyranoside(8)、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9)、(Z)-11 R,12 S,13 S-trihydroxy-9-octadecenoate(10)、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11)、山柰素-3-O-α-L-(3-O-乙酰基)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2)、山柰素-3-O-α-L-鼠李糖基-7-O-α-L-鼠李糖苷(13)、胡萝卜苷(14)、5-羟甲基糠醛(15)、5,7-dihydroxychromone-7-O-neohesperidoside(16)、isomaltol-α-D-glucopyranoside(17)、2,5-呋喃二甲醇(18)、邻苯二酚(19)、1,3,5-三甲氧基苯(20)。其中化合物5、8~10、15~18、20为首次从鳞毛蕨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测定部分单体化合物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8、10、12、13、15~18均可抑制PGE_(2)释放,其中化合物1、4、13表现出较好的潜在抗炎活性,其他被测试化合物均表现出适度的潜在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制备及其体外药效研究
4
作者 吴宇婷 田芳 +3 位作者 马志国 张英 曹晖 吴孟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 制备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并考察其体外药效。方法 筛选蛋白酶种类、用量和酶解时间。生物酶解法制备粗提物,测定肽分子量分布并分析其序列,预测其活性,检测粗提物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活性及IL-1β、IL-... 目的 制备蕲蛇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并考察其体外药效。方法 筛选蛋白酶种类、用量和酶解时间。生物酶解法制备粗提物,测定肽分子量分布并分析其序列,预测其活性,检测粗提物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活性及IL-1β、IL-6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菠萝蛋白酶用量为4%,酶解时间为4 h时,酶解效果最优。多肽分子量分布60%以上小于3 kD。肽段有154条,主要来自原肌球蛋白α-4链样蛋白、骨骼肌、原肌球蛋白β链等,约50%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并可能存在ACE抑制、DPP-IV抑制及抗氧化活性。粗提物在0.16、0.32 mg/mL质量浓度下可降低TNF-α诱导的MH7A细胞活性(P<0.01),0.08、0.16、0.32 mg/mL质量浓度下可降低IL-1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 菠萝蛋白酶制备的蕲蛇抗类风湿关节炎多肽粗提物可大幅提高小分子量肽段占比,抑制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促炎因子表达,可为该药材临床给药的“减量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多肽粗提物 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 生物酶解法 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 IL-1β IL-6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二氢香芹醇干预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靶点
5
作者 陈晓莉 赵子博 +4 位作者 庞家平 郭玉英 朱叶轩 任哲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37,共14页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二氢香芹醇是从艾叶精油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但其确切的分子靶点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氢香芹醇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抗炎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和关键分...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二氢香芹醇是从艾叶精油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但其确切的分子靶点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氢香芹醇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抗炎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和关键分子靶点。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二氢香芹醇对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及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Griess法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含量,利用RT-qPCR检测二氢香芹醇对LPS诱导的BEAS-2B细胞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式筛选二氢香芹醇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靶点;通过药物亲和反应实验评估二氢香芹醇对目标蛋白的结合稳定性,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探究不同浓度的二氢香芹醇对LPS诱导的BEAS-2B细胞中目标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多个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炎症调控的关键靶点,其中一氧化氮合酶2(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2)在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中表现出与二氢香芹醇较好的结合能力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二氢香芹醇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BEAS-2B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并通过靶向且呈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的BEAS-2B细胞内NOS2蛋白的表达。结论:NOS2可能为二氢香芹醇抗支气管哮喘的靶点,这为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炎症 艾叶精油 二氢香芹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天蓼虫瘿果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6
作者 徐依 陈寿明 +5 位作者 李春英 魏凯欣 徐榕樱 万文文 唐思琪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2-1069,共8页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 研究木天蓼虫瘿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重结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及质谱数据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木天蓼虫瘿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熊果烯-23-醛-28-酸(1)、科罗索酸(2)、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3)、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豆甾醇(6)、β-谷甾醇(7)、阿魏酸(8)、咖啡酸(9)、原儿茶酸(10)、(+)-(7S,8R)-苯并二氢呋喃新木脂素-4-O-β-D-葡萄糖苷(11)、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3)。除化合物7外,其余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木天蓼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得到。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1~5和11~13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和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产生N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无细胞毒性,在浓度为20、40、80μmol/L时均能显著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以上两种细胞NO的产生(P<0.05或P<0.01),抑制率分别为35.71%、53.57%、74.28%(RAW 264.7)和31.44%、44.11%、60.0%(BV2),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天蓼 三萜 抗炎活性 巨噬细胞RAW 264.7 小胶质细胞B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木浸膏糖浆对4日龄SD大鼠发育毒性的研究
7
作者 戴锦龙 郭健敏 +1 位作者 陈志森 杨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6,共13页
目的系统考察胆木浸膏糖浆对4日龄SD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性反应。方法根据整窝设计法将出生后第二天(postnatal day 2,PND2)128例幼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从PND4开始,各组对应经口给予纯水、31 g/kg、93 g/kg和2... 目的系统考察胆木浸膏糖浆对4日龄SD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毒性反应。方法根据整窝设计法将出生后第二天(postnatal day 2,PND2)128例幼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从PND4开始,各组对应经口给予纯水、31 g/kg、93 g/kg和280 g/kg(以生药量计)胆木浸膏糖浆,每天1次,重复给药18 d,停药后恢复观察15 d。随后,对各组动物一般状态、生长发育、神经反射功能、自发行为活动、血液学、凝血、血生化、免疫功能、生长激素及组织病理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连续给药18 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雌、雄鼠)GLU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雌、雄鼠)LDH、(雄鼠)AST,高剂量组(雌鼠)ALT、AST均降低(P<0.05或P<0.01);低、高剂量组(雌、雄鼠)RET、RET(%),中剂量组(雄鼠)RET均升高(P<0.05或P<0.01);低、高剂量组(雌、雄鼠)、中剂量组(雌鼠)脾质量以及脏体系数均升高(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雌、雄鼠)脾小结结构形成,体积大、数量多,且其变化程度呈剂量关系。停药恢复观察15 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雌鼠)GLU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雌鼠)ALT、AST、ALP、TG,中剂量组(雄鼠)GGT、TG、TCHO和高剂量组(雄鼠)AST、ALP、TG、LDH均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组(雌鼠)RET和(雄鼠)RET(%)均升高(P<0.05);与连续给药18 d后同组比较,各组动物脾结构发育更完整,脾小结结构明显,但各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其余各项检测结果未见明显药物相关变化。结论胆木浸膏糖浆可使4日龄SD大鼠脾结构提前发育完善,伴随其造血功能增强,同时引起动物血糖升高,糖代谢功能加强导致相关酶消耗增多,导致部分肝功能指标降低,呈剂量相关性,无性别差异,停药后可逆,变化机制需进一步探索证实。临床研究时需注意控制胆木浸膏糖浆的用药剂量,定期进行脾及相关血液、血生化指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浸膏糖浆 生长发育 毒性研究 幼龄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药用辅料对SD大鼠和Beagle犬毒理研究
8
作者 戴锦龙 雷夏凌 +3 位作者 黄远铿 郭健敏 陈志森 杨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4,共15页
目的观察高分子药用辅料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mPEG-PLA)对SD大鼠和Beagle犬连续给药后的毒理学变化,为该高分子药用辅料临床安全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和Beagle犬(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PEG-PLA低、中、高(70、210和700 mg... 目的观察高分子药用辅料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mPEG-PLA)对SD大鼠和Beagle犬连续给药后的毒理学变化,为该高分子药用辅料临床安全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和Beagle犬(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PEG-PLA低、中、高(70、210和700 mg/kg)剂量组,静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90 d,停药后恢复28 d。观察动物一般状况、摄食量、体质量、血液学、血生化、免疫功能和病理学变化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连续给药90 d后,中、高剂量组SD大鼠和Beagle犬后产生了类似的变化,总体而言,包括摄食量减少(P<0.01),体质量增加(P<0.05或P<0.01);血液学MONO/MONO%、RBC、MCH、MCHC、HCT、HGB、PLT,血生化TP、ALB、GLB和凝血功能Fbg等指标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凝血时间相关指标APTT延长(P<0.05或P<0.01);肝、脾重量、脏体/脑系数升高(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可见肝窦内、脾红髓、淋巴结髓质大量泡沫状巨噬细胞。另外,高剂量组SD大鼠血生化DBIL和TBIL升高(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Beagle犬全身多处皮肤肿胀或结痂、腹部肿胀、呕吐、活动减少、高蛋白尿、腹水和肾小球内细胞呈空泡状等。(2)停药后恢复28 d,中、高剂量组SD大鼠和Beagle犬组织病理学可见肝窦内、脾红髓、淋巴结髓质少量泡沫状吞噬细胞,其他变化包括Beagle犬饮食减少,高剂量组MCHC、PLT、TP降低(P<0.05),SD大鼠肝和脾重量或系数个别升高(P<0.05或P<0.01),中剂量组(雄)MONO%降低(P<0.05)。结论连续90 d给予210、700 mg/kg的mPEG-PLA均可引起SD大鼠和Beagle犬外周血单核细胞进入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内聚集,导致动物组织结构继发性损伤,肝蛋白质和纤维蛋白原合成、胆红素代谢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Beagle犬水肿、出血等。动物毒性靶器官为肝、脾、肾和淋巴结,呈剂量关系,可逆,可见动物种属差异,未见明显性别差异,临床需监测相关器官功能,避免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药用辅料 毒理研究 SD大鼠 BEAGLE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宝茶的品质鉴别技术及审评方法
9
作者 蔡佳梓 陈妙兰 +3 位作者 褚朝 李映虹 林雅慧 吴嘉燕 《广东茶业》 2025年第5期18-21,共4页
广东三宝茶以其独特的原料组合和丰富的保健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本研究从广东三宝茶的感官品质出发,对其品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鉴别技术方面,采用感官审评方法,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对三宝茶进行综合评价[1]。结果... 广东三宝茶以其独特的原料组合和丰富的保健功效深受市场青睐。本研究从广东三宝茶的感官品质出发,对其品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鉴别技术方面,采用感官审评方法,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对三宝茶进行综合评价[1]。结果表明,外形、香气和滋味是评价三宝茶品质的关键因素,其中香气和滋味的权重最高。本研究为广东三宝茶的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规范市场和指导消费者选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三宝茶 品质特征 鉴别技术 审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瓜馥木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海波 李耀利 +4 位作者 程庚金生 邓婧怡 李加林 程齐来 黄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4-1730,共7页
目的分析瓜馥木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根、茎、叶和虫瘿中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分析瓜馥木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XCMS-ONLINE的组学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包括偏最小二乘... 目的分析瓜馥木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根、茎、叶和虫瘿中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分析瓜馥木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XCMS-ONLINE的组学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包括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辅以保留指数(RI)完成各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定性出4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根含24种成分,茎含38种成分,叶含35种成分,虫瘿含25种成分,各部位的共有成分19种。结论瓜馥木挥发性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和脂肪烃衍生物类,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将为该药材的质量标准科学制定和民间使用提供依据和借鉴,并为进一步的药效评价、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馥木 香藤 保留指数 气相色谱-质谱 XCMS ONLINE PLS-DA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病原及其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念 赵斌 +2 位作者 王乾蕾 潘柯伊 高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99-104,共6页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疾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组"学(包括蛋白质组、肽组、代谢组和食品组学)技术检测和寻找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其产毒机理、毒力和致病机理,及对胁迫的适应能力。这对于追踪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内、外毒素的来源,保证食品安全并控制食源性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 细菌 真菌 毒素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静 叶梦倩 +5 位作者 彭杰 吴孟华 马志国 张睿蕊 曹晖 张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13-3717,共5页
中药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本文对桃仁历代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梳理。桃仁最初为带皮阴干入药,至汉... 中药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本文对桃仁历代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梳理。桃仁最初为带皮阴干入药,至汉朝才出现净制的要求,桃仁炮制的工艺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辅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酒、米浆、蜂蜜等。这些炮制方法历代传承,成为桃仁炮制品的主流加工方法,是现代收录的桃仁炮制方法的历史根源所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明确桃仁连皮尖、去皮尖、生用、炒用的功效区别。现代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炮制工艺对桃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桃仁主流药用规格的探讨表明,临床以净桃仁捣碎生用为佳。桃仁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对其临床疗效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考证结果可为桃仁的临床应用及桃仁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炮制方法 历史沿革 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的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丽霞 叶丽芳 +3 位作者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0,共8页
目的: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的水分、物性变化,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曲线,研究其干燥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 目的: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的水分、物性变化,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曲线,研究其干燥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牡丹皮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相态、分布迁移变化和物性特性变化;采用HPLC法考察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中指标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55℃干燥时,牡丹皮饮片具有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需干燥5 h。LF-NMR/MRI结果显示,干燥过程中,水分由外向内散失;水分相态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水比例先大幅度增长后小幅度下降;干燥2 h后,检测不到牡丹皮水分成像信息。各物性指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变大,前2 h内随干燥时间变化不明显,2 h后变化显著。干燥5 h内,牡丹皮饮片芍药苷、丹皮酚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干燥动力学、低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干燥 动力学 低场核磁共振 质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结合现代技术的肉苁蓉润制过程表征
14
作者 陈丽霞 叶丽芳 +3 位作者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878-2883,共6页
目的:利用现代技术直观、量化表征肉苁蓉的润制过程,为肉苁蓉润制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构建肉苁蓉吸水和膨胀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肉苁蓉润制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 目的:利用现代技术直观、量化表征肉苁蓉的润制过程,为肉苁蓉润制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构建肉苁蓉吸水和膨胀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肉苁蓉润制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肉苁蓉润制过程的水分相态及其分布状态变化、物性特性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肉苁蓉不同润制时间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肉苁蓉润制的吸水和膨胀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F-NMR/MRI结果显示随着润制时间的延长,水分逐渐由外周向内部渗入,结合水比例逐渐减少,自由水比例逐渐增多。随着润制时间的增加,各物性指标逐渐下降。润制36 h内,肉苁蓉浸出物有下降趋势,指标成分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动力学结合LF-NMR/MRI和质构仪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肉苁蓉的润制过程,为阐明肉苁蓉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润制 吸水率 膨胀率 低场核磁共振 成像技术 质构仪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毒性替代试验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威 郭健敏 +3 位作者 陈文培 雷夏凌 柳璐 韩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9-896,共8页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而多数中药,即使是毒性中药,在应用于人体之前并未进行严格的生殖毒性评价。随着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全力推进,中药生殖毒性应得到充分重视。体外替代试验是生殖毒性常规评价试验的一种补充,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能有...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而多数中药,即使是毒性中药,在应用于人体之前并未进行严格的生殖毒性评价。随着中药新药研发工作的全力推进,中药生殖毒性应得到充分重视。体外替代试验是生殖毒性常规评价试验的一种补充,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能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减少研发费用,缩短研发时间,并预警早期毒性。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大鼠胚胎细胞微团培养和全胚胎培养试验为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验证并推荐的方法,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模型是近年来研究并验证的替代试验。近年来,上述试验陆续有在中药生殖毒性研究中应用的报道。根据中药的特点,采用系列替代模型组合策略能更准确预测受试中药的毒性。替代试验优势明显,而中药生殖毒性的评价又需要快捷有效的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替代试验将在中药生殖毒性评价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毒性 替代试验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晓凤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对其药效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艾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本文对近年来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对其药效作用至关重要。目前艾叶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本文对近年来艾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艾叶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挥发油 质量控制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检测种植中药材中的无机溴化物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晓剑 姜悦 +3 位作者 马艳宁 辛振强 殷红 钱勇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人工种植中药中无机溴化物的分析方法,根据溴的特性确认ICP-MS测量质量数并考察了中药样品的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对无机溴化物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样品中无机溴化物适宜的... 为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人工种植中药中无机溴化物的分析方法,根据溴的特性确认ICP-MS测量质量数并考察了中药样品的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对无机溴化物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样品中无机溴化物适宜的测试条件为:样品经粉碎后采用蒸馏水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溴化物,并用ICP-MS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此条件下无机溴化物质量浓度在0~0.2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9),加标回收率为109.9%~121.3%,相对标准偏差为1.8%(n=6),中间精密度为2.7%(n=12),方法检出限为1μg/g,定量限为2μg/g。该方法可用于中药无机溴化物的检测,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无机溴化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道地药材牛大力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汝彬 褚朝 +1 位作者 冯英苗 赵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6-21,共6页
牛大力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干燥根,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之效,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综述了牛大力质量标准收载情况、品种鉴别、检查、有效成分测定方法研究及指纹图谱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已有牛大力质量研... 牛大力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干燥根,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之效,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综述了牛大力质量标准收载情况、品种鉴别、检查、有效成分测定方法研究及指纹图谱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已有牛大力质量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建立牛大力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方法,为牛大力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艾叶精油中8种成分含量的研究
19
作者 郭玉英 陈昱霖 王一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50,共10页
目的:建立对艾叶精油中8种成分桉油精、α-侧柏酮、左旋樟脑、天然冰片、4-萜品醇、α-松油醇、香芹醇、β-石竹烯的含量进行测定的一测多评法,同时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对比并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天然... 目的:建立对艾叶精油中8种成分桉油精、α-侧柏酮、左旋樟脑、天然冰片、4-萜品醇、α-松油醇、香芹醇、β-石竹烯的含量进行测定的一测多评法,同时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对比并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天然冰片为参照物,确定其他7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9个批次样品的含量进行计算,实现一测多评。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各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120%,外标标准曲线法与一测多评法对9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艾叶精油中8种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桉油精和α-侧柏酮在不同批次艾叶精油中的含量波动较为明显。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以同时对艾叶精油中多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可作为对艾叶精油进行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精油 一测多评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鉴别
20
作者 袁小月 许光皓 +4 位作者 宋嘉盈 张英 马志国 曹晖 吴孟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8-452,共15页
目的: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为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鉴别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木通13批,混淆品川木通、粗齿川木通9批;其... 目的: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为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鉴别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木通13批,混淆品川木通、粗齿川木通9批;其中19批为原产地野外自采并按相关标准加工为药材,3批购自药材市场,后制作茎横切面切片。观察记录其微观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山木通的HPLC指纹图谱,与混淆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比较差异,对山木通与其混淆品进行综合比较鉴别。结果:首次提出将木质部束的夹角作为藤茎类药材横切面微性状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药材表面纵棱的深浅程度、初生射线的数量及导管孔的排列具有相对的特异性,相邻2个大小木质部束的夹角比值具有规律性,可用于品种的鉴别区分。首次在山木通药材中发现咖啡酸和菊苣酸,并以菊苣酸作为指标性成分和参照峰,建立了具有13个共有峰的山木通HPLC指纹图谱;与混淆品指纹图谱比较,确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明确了山木通与其混淆品指纹图谱的差异,可以准确鉴别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结论: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山木通与其混淆品的微性状特征差异,并获得山木通与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可为山木通的准确鉴别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木通 微性状 H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木质部束 川木通 粗齿川木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