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制药干燥工艺过程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平孃 刘志远 +1 位作者 黄凯中 肖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真空干燥过程的规律,为真空干燥工艺研究及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实验装置连续记录干燥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基于实验数据的过程分析,得出干燥过程的主要影响参数及其主要特征。结果:在干... 目的:研究真空干燥过程的规律,为真空干燥工艺研究及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实验装置连续记录干燥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通过基于实验数据的过程分析,得出干燥过程的主要影响参数及其主要特征。结果:在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结论:为提高干燥过程的总体效率,需要根据干燥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工艺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干燥 蒸发速率 平衡蒸汽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技术与辅料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肖琼 沈平 朱莲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研究制剂技术和辅料应用在改善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水平方面的作用与规律。方法:通过分析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过程及其机理,提出了一个“吸湿位”的概念,并建立描述吸湿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引入两个描述制剂吸湿过程的难易程度的参数:... 目的:研究制剂技术和辅料应用在改善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水平方面的作用与规律。方法:通过分析中药固体制剂吸湿的过程及其机理,提出了一个“吸湿位”的概念,并建立描述吸湿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引入两个描述制剂吸湿过程的难易程度的参数:初始吸湿位浓度C0和阻湿速率参数K。以刺五加浸膏和双黄连浸膏为例,通过改变制剂处方的初始吸湿位浓度、改变吸湿位的空间分布和包薄膜衣等增加水分传质阻力的方法,实验测定了它们在提高制剂防潮水平方面的作用。结果:减少处方中引湿性辅料的应用和包薄膜衣可以降低制剂的引湿性和减慢吸湿速度。结论: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开展改善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适用的工具;实验数据表明,降低处方中引湿性辅料的应用和通过一定的制剂技术如薄膜包衣技术增加水分传递阻力,可以提高制剂的防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湿性 防潮技术 阻湿速率常数 固体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平孃 王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1期16-23,共8页
重点研究微波辅助萃取工艺在中药制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选择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采用化学分析指标跟踪、药效学平行试验的评价方法,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工艺技术研究。微波萃取小型设备及中试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微波辐射后能较好地... 重点研究微波辅助萃取工艺在中药制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选择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采用化学分析指标跟踪、药效学平行试验的评价方法,开展了比较系统的工艺技术研究。微波萃取小型设备及中试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微波辐射后能较好地富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与传统回流提取工艺比较,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不仅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有效物质更易溶出,可显著地提高提取效率,更具有提取过程环境清洁、操作简便,更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其推广应用可望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新途径及新工艺。本文还同时介绍运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开发两种中药六类新药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中药 微波辐射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平孃 刘志远 +2 位作者 王玲玲 张继全 刘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58-666,共9页
应用HSCCC技术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研究,制备中药化学成分标准品,制备筛选活性成分样品及探索"中药饮片的标准化研究"等,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拟提供一种性能可靠、分析成本低、易于操作的实用色谱技术。
关键词 逆流色谱 HSCCC 分离纯化 分析 中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粉体工作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5
作者 沈平孃 何筑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9年第3期26-28,18,共4页
关键词 功能性粉体 超微粉碎设备 中药现代化 工作技术 工程技术 粒子设计 制药过程 振动磨 细胞级微粉碎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葛根中有效成份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娟 沈永嘉 +1 位作者 王娟 沈平孃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 以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革取葛根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参数的单一因素考察。结果 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溶剂用量、原料粉碎度、原料含水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对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 目的 以总黄酮和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微波辅助革取葛根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参数的单一因素考察。结果 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溶剂用量、原料粉碎度、原料含水量等工艺参数的选择对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均有影响。结论 微波辅助革取比传统加热回流提取葛根的效果好。从单一因素观察,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10W、辐射时问10 min;同时增加溶剂用量、提高原料粉碎度、延长原料浸泡时间将有利于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葛根素 微波辅助萃取 葛根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熊胆样品中结合型胆汁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洪筱坤 陈怡 +3 位作者 范广平 王智华 沈平娘 朱莲华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26-427,共2页
采用反相HPLC技术对熊胆样品中结合型胆汁酸的种类和含量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熊胆和人工熊胆均有相当量的TUDCA、TCDCA和TCA;半数样品中能检出少量的TDCA。
关键词 熊胆 结合型胆汁酸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选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娟 沈平孃 沈永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以总皂甙和异秦皮啶的含量为指标 ,研究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 ,在小试设备上采用连续微波辅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 ;同时在中试设备上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 目的 :以总皂甙和异秦皮啶的含量为指标 ,研究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 ,在小试设备上采用连续微波辅射方式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 ;同时在中试设备上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溶剂浓度、溶剂用量、原料粉碎度、原料浸泡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刺五加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交互作用。结论 :小试设备上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 :微波功率 51 0W、微波辐射时间 30min、溶剂浓度 85 %、固液比例 1∶5、原料粉碎度 40目、浸泡时间 0 .5h ;且通过验证实验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皂苷 异秦皮啶 微波辅助萃取 刺五加 均匀设计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延胡索中分离制备延胡索乙素 被引量:9
9
作者 俞雁 金艳 +2 位作者 徐超 沈平孃 张继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2期17-19,5,共4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过程即可从延胡索粗提物中分离到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两相溶剂系统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四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 850r/min,流速为1.2ml/min。通过EI-MS和1H-NMR鉴定,基本确...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过程即可从延胡索粗提物中分离到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两相溶剂系统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四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 850r/min,流速为1.2ml/min。通过EI-MS和1H-NMR鉴定,基本确认了其化学结构。经HPLC分析,纯度达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春花中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娟 郭国宁 +2 位作者 陈义坤 唐英 沈平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36-2043,共8页
目的:建立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法建立指纹图谱,同时采用GC-MS法进行成分鉴定;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 目的:建立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法建立指纹图谱,同时采用GC-MS法进行成分鉴定;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产地成分差异。结果:首次建立了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建立了α-蒎烯、1,8-桉叶素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所得得到结果较为一致。同时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桧烯、β-蒎烯、1,8-桉叶素。结论:通过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能够全面控制望春花药材的质量,从而提高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春花 挥发油 GC Α-蒎烯 1 8-桉叶素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选微波萃取五味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天辉 沈平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寻找微波萃取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微波萃取五味子的工艺。结果:实验发现微波萃取五味子的优化工艺:微波功率为850 W,乙醇浓度为90%,固液比1∶12,加热时间为5 m in,... 目的:寻找微波萃取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和总木脂素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微波萃取五味子的工艺。结果:实验发现微波萃取五味子的优化工艺:微波功率为850 W,乙醇浓度为90%,固液比1∶12,加热时间为5 m in,粉碎度80目;微波萃取法明显优于加热回流提取法。结论:微波萃取法是一种合适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五味子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附子中分离制备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平丽 刘雯 +2 位作者 卓超 张继全 沈平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即可实现从附子粗提物中分离得到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两相溶剂系统用氯仿-甲醇-0.3mol/L盐酸三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ml/min。通过ESI-MS、13C-NMR、1H-NMR鉴定,确认了...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即可实现从附子粗提物中分离得到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两相溶剂系统用氯仿-甲醇-0.3mol/L盐酸三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ml/min。通过ESI-MS、13C-NMR、1H-NMR鉴定,确认了其化学结构。经HPLC分析,纯度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附子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连翘中连翘苷的工业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静 王娟 沈平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寻找微波萃取连翘中连翘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工艺参数运用于中试设备上。结果:最佳工艺参数:溶剂浓度为60%乙醇、微波功率为680 W、微波辐射时间为40 m in、液固化为5∶1(w/w)、浸泡时间... 目的:寻找微波萃取连翘中连翘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均匀设计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工艺参数运用于中试设备上。结果:最佳工艺参数:溶剂浓度为60%乙醇、微波功率为680 W、微波辐射时间为40 m in、液固化为5∶1(w/w)、浸泡时间为30 m in。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连翘具有目标组分得率高、提取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连翘 连翘苷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与色谱指纹谱 被引量:47
14
作者 洪筱坤 王智华 沈平孃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0年第6期20-23,58,共4页
本文概述了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的目标是以中医临床传统用药的习惯为指导思想,以药品质量可控为实施原则,介绍了色谱相对保留值指纹谱基本原理及其在麝香、檀香、柴胡、大黄等中药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质量标准研究在这方面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色变指纹谱 中药现代化 中药 质量标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技术与色谱指纹谱 被引量:38
15
作者 沈平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15,共3页
介绍了高速逆流色谱 (HSCCC)技术与色谱指纹谱的研究近况 ,HSCCC的工作原理 ,技术特点。HSCCC技术在中草药分离分析方面尚属起步阶段 ,随着中药产业的迅猛发展 ,HSCCC技术在中草药分离、分析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HSCCC 指纹图谱 提取 分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醇沉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16
作者 肖琼 沈平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醇沉工艺过程的规律,为该工艺的科学、准确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阐述了乙醇醇沉工艺过程的实 质,提出了影响乙醇醇沉工艺的两个关键工艺参数:醇沉达到的乙醇浓度和乙醇总量。通过“消银方”水提取物的醇沉 实验和文献报道... 目的:研究中药醇沉工艺过程的规律,为该工艺的科学、准确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阐述了乙醇醇沉工艺过程的实 质,提出了影响乙醇醇沉工艺的两个关键工艺参数:醇沉达到的乙醇浓度和乙醇总量。通过“消银方”水提取物的醇沉 实验和文献报道的醇沉实验数据分析揭示了醇沉工艺的客观规律。结果:醇沉精制过程中当乙醇总量低于某一临界乙 醇总量时,醇溶物的量随乙醇用量增加而增加:高于临界乙醇总量时,增加趋势减缓直至不再增加。结论:该规律对醇沉 工艺的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分离 醇沉工艺 临界乙醇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在中成药工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平孃 邵忠法 +2 位作者 唐青华 朱莲华 朱颖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成药工业 新技术 提取 分离 纯化 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干燥过程中水蒸发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琼 沈平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研究真空干燥过程的规律,为真空干燥工艺研究及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方法:在可以连续记录干燥过程中干燥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的实验装置上,通过基于实验数据的过程分析,得出干燥过程的主要影响参数及其主要特征。结果... 目的:研究真空干燥过程的规律,为真空干燥工艺研究及设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方法:在可以连续记录干燥过程中干燥样品质量和温度变化数据的实验装置上,通过基于实验数据的过程分析,得出干燥过程的主要影响参数及其主要特征。结果:在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结论:为提高干燥过程的总体效率,需要根据干燥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工艺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干燥 蒸发速率 平衡蒸汽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二次开发的示范研究
19
作者 阮克锋 刘志远 +1 位作者 林志宏 沈平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7-22,16,共7页
中成药双黄连是我国基本药物品种,有着3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确切。伴随现代科技发展,应用中药制药高新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全面提高质量标准,加强临床疗效,二次开发双黄连传统片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 中成药双黄连是我国基本药物品种,有着3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确切。伴随现代科技发展,应用中药制药高新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全面提高质量标准,加强临床疗效,二次开发双黄连传统片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分散片制剂技术与指纹图谱质控技术在双黄连传统片剂二次开发中的创新应用,对我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与国际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超临界萃取 分散片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红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对促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虞伟 汤秀珍 +1 位作者 路钧镧 沈平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确定复方芪红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验证其对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以黄芪甲苷、红景天苷的含量作为提取工艺的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通过CAM研究,考察复方芪红颗粒对血管新生治疗的作用。结果:最佳提取... 目的:确定复方芪红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验证其对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以黄芪甲苷、红景天苷的含量作为提取工艺的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通过CAM研究,考察复方芪红颗粒对血管新生治疗的作用。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加12倍量的水,提取2次;BXW组CAM上血管数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BXW能促进CAM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黄芪甲苷 红景天苷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