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中心腹膜透析胃肠功能紊乱中医一体化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邢海涛 杨波 +1 位作者 姜晨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0,共4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胃肠功能紊乱是PD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健康状况恶化独立相关^([1])。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宗《黄帝内经》分析认识PD胃...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胃肠功能紊乱是PD常见并发症,与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健康状况恶化独立相关^([1])。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宗《黄帝内经》分析认识PD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形成以经方方剂为主并针灸、结肠透析术、护理及并发症处理的中医一体化临床治疗经验,为建立规范同质、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的PD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药一体化治疗体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胃肠功能障碍 中医经典 经方 一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化学对经络腧穴与钙离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义 张艳军 +16 位作者 王秀云 徐汤苹 陈进生 张春煦 元英进 胡利明 宋思敏 姚凯 胡夙慧 罗汀 裴莹 潘萍 康婧青 赵雪 陈静子 陈波 刘亚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70-975,共6页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以及钙离子与神经、肥大细胞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期推动经穴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经络腧穴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针刺 针型传感器 经穴钙离子分布特异性 络合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腰椎图像
3
作者 韩玮辰 刘继华 +3 位作者 王落桐 吕喆 谭军彦 万业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重建腹部CT检查的腰椎图像,以降低腰椎CT检查辐射剂量及避免重复检查。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3—5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腹部CT检查及腰椎CT检查的32例患者,腹部CT检查(DLIR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00 mA,使用高强度DLIR重建腰椎;常规腰椎CT检查(腰椎组)条件为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60 mA,使用60%权重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进行重建。应用客观评价法,在第3腰椎椎弓根层面和第2/3腰椎间盘层面测量肌肉、脂肪、椎体松质骨、腰椎间盘、硬膜囊、椎弓根骨皮质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不包含脂肪组织)。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评价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锐利度。结果腰椎组、DLIR组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15.25 mGy、11.74 mGy。DLIR组和腰椎组各结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椎组相比,DLIR组SD值显著降低,各测量组织分别降低31.09%、35.66%、13.48%、27.82%、24.93%、1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7.21,P<0.05);各测量组织信噪比分别提高36.40%、52.31%、16.56%、34.13%、38.39%、18.81%,对比噪声比分别提高51.70%、51.32%、36.24%、34.47%、5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8~-4.23,P<0.001)。DLIR组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和细微结构空间分辨力评分显著优于腰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4.00,5.00)分比4.45(4.00,5.00)分,4.39(4.00,5.00)分比4.06(4.00,4.00)分,4.27(4.00,5.00)分比4.00(4.00,4.00)分;Z=-3.80、-4.38、-3.55,P<0.001]。结论应用高强度DLIR腹部检查的腰椎图像,可获得降低25%辐射剂量的高质量腰椎CT图像,实现腹部、腰椎一次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增强AMPK/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正飞 张任 +1 位作者 赵国瑞 匡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8-496,共9页
目的:电针可通过增强自噬流、促进神经元再生、重塑轴突和髓鞘等实现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其在神经源性尿潴留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电针通过增强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 目的:电针可通过增强自噬流、促进神经元再生、重塑轴突和髓鞘等实现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其在神经源性尿潴留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电针通过增强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电子刺激针对次髎、中极、三阴交行电针,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7 d)、电针+AMPK抑制剂组(在电针组处理的基础上,在第1和4天,于L_(2~3)椎间隙周围肌内注射100μg的AMPK抑制剂compound C)。另设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采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力、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Beclin1蛋白质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mTOR、磷酸化的mTOR(p-mTOR)、LC3II、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膀胱最大容量、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AMPK、LC3II、Beclin1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p-mTOR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mTOR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p-AMPK蛋白、LC3II、Beclin1蛋白质水平升高(均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AMPK抑制剂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组织中p-mTOR蛋白水平升高,p-AMPK、LC3II、Beclin1蛋白质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膀胱体积变大,各层次不清,出现不同程度变性,组织损伤严重,出现自噬小体;电针组膀胱较模型组小,各层次清晰可见,出现自噬小体;电针+AMPK抑制剂组各层次稍凌乱,出现损伤。结论:电针通过AMPK/mTOR通路激活自噬,从而减轻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神经源性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伯礼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临证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耀远 黄明 +2 位作者 熊可 吕玲 王昭琦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250-3253,共4页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越发重要,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诊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张伯礼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恢复期患者以疫邪未尽、正气虚损为核心病... 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越发重要,促使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诊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张伯礼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恢复期患者以疫邪未尽、正气虚损为核心病机,以湿邪留滞、气阴两虚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治疗中强调全面评估健康状态,明辨邪正关系,分清祛邪扶正之主次;精准辨证,灵活用药,祛邪以治湿为主,扶正以益气养阴、调治肺脾为主;重视疏利气机,恢复脏腑升降出入之常;病证结合,灵活运用现代药理和组分中药研究成果。此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形神同治,瘥后防复,使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恢复期 康复 后遗症 疫病 湿毒 中医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一种潜在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天然药物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爱华 刘维 +3 位作者 金玥 樊一桦 张淑敏 张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59,I0024,共5页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人参皂苷Rg3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甾体皂苷,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NSCLC。目前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可以通过几种...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人参皂苷Rg3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甾体皂苷,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NSCLC。目前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可以通过几种不同机制对NSCLC起到治疗作用。首先,人参皂苷Rg3通过激活VRK1/P53BP1通路保护DNA的完整性,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肿瘤细胞的存活。其次,Rg3能降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L1)的表达,恢复T细胞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同时,Rg3还可以抑制PD-1与PD-L1的结合。第三,Rg3通过PI3K/Akt、NF-κB、EGFR、FUT4/LeY等多种信号通路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这些发现揭示了Rg3在NSCLC中的作用,为开发防治肺癌的新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非小细胞肺癌 DNA完整性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