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估:一项伞形综述
1
作者 李仪丙 贾鸿博 +9 位作者 樊小农 赵文君 刘巍 葛文逸 李宋姣 雷康辰 张梦龙 张薇薇 陈阳 李礼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631-3637,共7页
背景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死亡风险。目前研究提示多种因素与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相关,但相关证据的质量尚缺乏系统评估。目的系统评估影响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背景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死亡风险。目前研究提示多种因素与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相关,但相关证据的质量尚缺乏系统评估。目的系统评估影响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并明确各因素的证据质量。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8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11-03,纳入有关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采用AMSTAR 2量表评估文献质量,使用基于4级标准的分级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对现有系统综述中所有相关原始研究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并使用Stata 16和RevMan 5.4软件重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系统综述(39篇原始研究),涉及影响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45个因素,其中仅1个因素(意识障碍)为强有力证据,年龄、性别、认知障碍、吞咽障碍严重程度、营养不良、双侧卒中、日常生活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9个因素为高提示性证据,其余因素均为弱证据。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预后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可逆因素与不可逆因素,临床干预可优先改善可逆因素以促进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此外,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预后 影响因素 伞形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新冠危险因素和主要症状调查及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宋姣 雷康辰 +17 位作者 黄泓文 宋佳丽 常颖慧 樊小农 李礼 杜宇征 刘健 蔡欣儒 边丽娜 孟丽娜 宋倩 沈燕 葛文逸 刘巍 李仪丙 贾鸿博 高莹 麻聪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40-3248,共9页
背景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目的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 背景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常见问题,对其的防治成为新冠感染相关领域的重点。因此明确国内长新冠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后续研究思路以便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至关重要。目的探究国内长新冠特点,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8月,采用自拟长新冠调查问卷调查国内长新冠现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以及治疗期望、急性期及后遗症状等问题。结果共收集1001份问卷,901名受访者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585人存在长新冠(发病率为64.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00,95%CI=1.477~2.705,P<0.05)、肿瘤病史(OR=4.424,95%CI=1.316~14.868,P<0.05)、退休(OR=1.527,95%CI=1.048~2.224,P<0.05)是长新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19种长新冠症状中,患病人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疲劳(341人)、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降低(274人)、失眠(217人);腰背痛在疼痛类症状中发病人数排名第一(201人);脱发在自愈难度中排名第一(58.57%)。在治疗方式的选择意愿方面,人数占比从高到低排序是针灸(55.73%)、中药汤剂(53.68%)、中成药(47.01%)、西药(24.79%)、静脉滴注(12.14%)、住院治疗(11.97%)。结论我国长新冠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受患者青睐,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提升针灸疗法预防和治疗的临床证据。女性、肿瘤、退休(老年人)是长新冠的高风险人群,免疫功能低是其共同特征,建议以这类人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开展针灸预防长新冠的队列研究;疲劳、失眠、腰背痛是长新冠更具代表性的症状,建议首先以这3种症状为切入点开展针灸治疗长新冠的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长新冠 针灸 中医药疗法 问卷调查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