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络病变证治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贾振华 魏聪 +1 位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 络脉具有运行气血、络属脏腑等功能,可以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和运行血液的血络。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主治节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肺之络脉和气道结构功能的正常。感冒、肺痿、肺痈、肺积等病证均可见肺络病变,肺络病变主要的病机有络虚不荣、肺络郁滞、肺络绌急、热毒滞络、肺络瘀阻、肺络损伤和络息成积。肺络病变常始于气络病变,逐渐发展至血络病变,往往伴有气道壅滞、气道瘀阻、气道绌急等气道病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对于肺络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对肺之气络、肺之血络和气道的功能、病机变化及常见肺络病变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气道 气络 血络 肺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从气血相关角度论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红蓉 高美兰 +1 位作者 张洁晗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4-1012,共9页
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络病理论构建了以“气血相关”为突出特色的学术体系,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防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络与脉络的关系本质上是气与血的辩证关系。气血在络脉中... 气和血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两大基石,络病理论构建了以“气血相关”为突出特色的学术体系,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防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络运行经气,脉络运行血液,气络与脉络的关系本质上是气与血的辩证关系。气血在络脉中发挥络属调节、温煦濡养、供血供气、津血互换等功能,络脉结构功能正常是维持各脏腑结构功能正常的关键因素。络脉入脏腑为脏腑之络,在心则分为心之脉络和心之气络。心之脉络渗灌濡养心脏组织,为维持心脏结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与现代医学冠脉系统和心脏微血管具有同一性;心之气络络属调控心脏功能,维持心脏的舒缩搏动,与心脏传导系统和调节机制具有同一性。心之脉络病变和心之气络病变相互影响,均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原发性心律失常。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为通畅络脉、调和气血,对于心律失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要祛除致病因素,改善心脏传导功能,还应注意保护心脏微循环,尤其是对于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络病理论 气血相关 气络 脉络 微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力达联合通心络对高糖诱导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庞洁 梁俊清 +2 位作者 王志鑫 魏聪 高怀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研究津力达联合通心络对高糖诱导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MS-1)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药物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津力达组(JLD)、通心络组(TXL)及津力达+通... 目的研究津力达联合通心络对高糖诱导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MS-1)损伤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药物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正常组(Normal)、模型组(Model)、津力达组(JLD)、通心络组(TXL)及津力达+通心络组(JLD+TXL),运用高糖(50 mmol·L-1)培养基建立损伤模型并给予药物干预,MTS法分别检测药物干预48 h、1周、2周后细胞存活率,测定给药48 h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首先确定JLD 200mg·L-1、TXL 100 mg·L-1作为给药浓度。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升高48 h、1周、2周细胞存活率及细胞上清中NO含量(P<0.05,P<0.01),JLD、JLD+TXL组细胞上清液ET-1含量降低(P<0.05,P<0.01),JLD组细胞上清液SOD含量升高(P<0.05),JLD+TXL组细胞上清液MDA含量降低(P<0.05);给药组细胞内ROS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津力达联合通心络能够改善高糖诱导MS-1细胞内皮功能损伤,并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 通心络 胰岛微血管细胞 高糖 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水蛭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依 尹玉洁 +1 位作者 韩宁馨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3-76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G-Rg1)配伍水蛭素(hirudin)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G-Rg1)配伍水蛭素(hirudin)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ETCM和ChEMBL数据库收集G-Rg1、Hirudin相应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AMI与心肌纤维化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的AMI小鼠模型与缺氧致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CMECs)损伤模型对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验证。结果G-Rg1配伍Hirudin共229个药物靶点,AMI与心肌纤维化疾病靶点816个,二者65个交集靶点。PPI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能是G-Rg1配伍Hirudin治疗AMI后心肌纤维化的核心靶点;KEGG共富集了141条通路,涉及内分泌与代谢、炎症、免疫等方面,主要有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TGF-β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证实,G-Rg1配伍Hirudin减轻小鼠AMI后心肌纤维化,下调心肌组织TNF-α、IL-1β、NF-κB、TGF-β1及smad2/3蛋白表达。体外实验证实,G-Rg1配伍Hirudin抑制细胞NF-κB/TGF-β通路,减少缺氧诱导的细胞TNF-α、IL-1β表达,叠加NF-κB抑制剂明显减少IL-1β表达,减轻细胞炎症反应。结论G-Rg1配伍Hirudin通过调控TNF-α、IL-1β等靶点及NF-κB/TGF-β通路治疗AMI后心肌纤维化,体现其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G-Rg1配伍Hirudin治疗AMI后心肌纤维化提供药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水蛭素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04
5
作者 李红蓉 吴以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5,共11页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络病证治 脉络学说 气络学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超微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常丽萍 张秋燕 +2 位作者 韩建科 魏聪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血管新生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给药14 d后,免疫...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血管新生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小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给药14 d后,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CAO大鼠微血管密度(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VEGF、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CD31蛋白阳性分布密集且着色明显,均强于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VEGF表达明显加强,优于模型组。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提高优于模型组(P<0.05,P<0.01),且通心络大剂量组优于通心络中剂量组(P<0.05);通心络大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明显提高优于模型组(P<0.01),通心络大剂量组优于通心络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能够明显增加缺血侧脑组织微血管密度,促进血管生长因子VEGF、NO表达,具有促进微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新生 脑血管病 血管生长因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尹玉洁 马柳一 +2 位作者 位庚 李红蓉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2,共7页
目的观察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外膜损伤组、桂芍通络高剂量(GH)组、桂芍通络中剂量(GM)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通心络(TXL)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给... 目的观察桂芍通络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外膜损伤组、桂芍通络高剂量(GH)组、桂芍通络中剂量(GM)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通心络(TXL)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高脂血症模型,外膜损伤组及各用药组实施高脂饮食复合右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GH组给予4.16 g(生药)·kg^(-1)·d^(-1)灌胃,GM组给予2.08 g(生药)·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6 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生化法检测各组血脂4项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内中外膜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检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gp91phoxmRNA的定位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VEGF、V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外膜损伤组外膜新生滋养血管及VEGF、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外膜损伤组比较,GH组、GM组、ATO组及TXL组术侧颈动脉损伤及滋养血管新生程度、颈动脉外膜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和gp91phoxmRNA均有不同程度减轻;SOD、T-AOC活力升高,MDA含量、颈动脉外膜VEGF、VEGF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桂芍通络具有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本身及外膜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外膜损伤 外膜滋养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氧化应激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磊 王宏涛 +3 位作者 魏聪 张军芳 唐思文 肖维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阿托伐他汀组(ATO)、阿司匹林组(ASP)、通心络组(TXL)、ATO联合ASP... 目的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阿托伐他汀组(ATO)、阿司匹林组(ASP)、通心络组(TXL)、ATO联合ASP组(A+A)以及3药联用ATS低剂量组(ATS-L)、高剂量组(ATS-H),饲以高脂饲料同时灌胃给药,每组20只;另选20只同系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饲以普通饲料;12周末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形态变化,酶比色法、ELISA法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AS组动脉内皮剥脱,内皮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斑块形成明显。血清TC、TG、LDL、hs-CRP水平较CON组均明显升高(P<0.01),HDL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ICAM-1、VCAM-1及MCP-1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TC、TG、LDL、hs-CRP水平(P<0.05或P<0.01),下调主动脉ICAM-1、VCAM-1及MCP-1蛋白表达(P<0.05或P<0.01),其中ATO、ASP、TXL 3组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A及ATS-L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3药单用组(P<0.05或P<0.01),但均高于ATS-H组(P<0.05);ATS-H组血清HD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用药组(P<0.05或P<0.01)。且三药联用ATS干预后动脉内皮完整,内皮下泡沫细胞明显减少,脂质斑块明显消退。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不仅具有确切的调脂作用,而且能够协同抗炎,延缓AS脂质斑块的形成,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三药单用及两西药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poE^- - 通心络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Aβ_(1-42)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VEGF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志慧 吴以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通心络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1-42)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分泌及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通心络预处理,并用20μmol·L-1的Aβ1-42干预24h诱导细胞损伤,经处... 目的通心络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1-42)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的分泌及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通心络预处理,并用20μmol·L-1的Aβ1-42干预24h诱导细胞损伤,经处理后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VEGF分泌及VEGF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Aβ1-42可诱导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VEGF分泌减少及VEGF蛋白表达降低,HIF-1α蛋白表达增强,通心络可升高Aβ1-42诱导的VEGF分泌、增强其蛋白的表达,增强HIF-1α蛋白表达,保护内皮细胞。结论通心络可通过HIF-1α途径增强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分泌,从而对Aβ1-42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AΒ1-42 VEGF HIF-1Α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对过度疲劳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主动脉CPT-I和AMPKα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聪 韩建科 +3 位作者 贾振华 袁国强 吴相春 吴以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对过度疲劳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主动脉CPT-I和AMPKα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基础饮食+负重游泳法"建立疲劳应激动物模型,给予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主动脉内皮细胞... 目的观察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对过度疲劳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鼠主动脉CPT-I和AMPKα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基础饮食+负重游泳法"建立疲劳应激动物模型,给予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和结构,血中ET-1和NO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CPT-I、AMPK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CPT-I、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过度疲劳应激可导致血管内皮结构和分泌功能损伤,同时CPT-I、AMPKα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可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升高CPT-I、AMPKαmRNA和CPT-I、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结论通心络和人参总皂苷可通过增强血管AMPK mRNA基因和蛋白表达及p-AMPKα蛋白表达,进而调控血管局部与脂质β氧化相关的CPT-I 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对过度疲劳大鼠血管内皮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人参总皂苷 过度疲劳 内皮功能障碍 CPT-I AMPK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脉络学说论治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永辉 李彦霞 常丽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176-2179,共4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学说 病毒性心肌炎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李红蓉 常丽萍 +1 位作者 魏聪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32-33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及炎性反应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性病理表现,还可见较重的肺瘀血表现,属中医肺络病变范畴。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代表性治疗药物,对SARS-CoV、MERS-C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及炎性反应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性病理表现,还可见较重的肺瘀血表现,属中医肺络病变范畴。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代表性治疗药物,对SARS-CoV、MERS-CoV等多种病毒和炎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其理论组方特色和基础临床研究得到了广泛认可,被纳入国家和多个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可以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并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为应用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连花清瘟 络病理论 肺络病变 炎症风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干预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郎艳松 秘红英 +1 位作者 刘美之 袁国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通心络(tongxinluo)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组、阿司匹林(aspirin)组和三药联用(three-drug combination)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三药联用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和阿司匹林(12.5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IL-8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增高。除阿司匹林组外,各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三药联用组较其它用药组TC、TG和LDL-C的水平明显降低。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的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和IL-1β的表达减弱,IL-10的表达增强。三药联用组较其它各用药组MCP-1和IL-1β的表达明显减弱,IL-10的表达明显增强。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IL-8表达减少。结论:通心络、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郎艳松 秘红英 +1 位作者 刘红利 袁国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ATS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加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加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情况;微球检测颈动脉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ASP组比较,TXL组、ATO组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ATO组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明显(P<0.05)。TXL组与ATO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VEGFR-2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减少。结论 "ATS"方案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VEGF、VEGFR-2表达,抑制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减少促炎物质进入血管中膜、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滋养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彩色微球 通心络超微粉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康 尹玉洁 +3 位作者 李雅文 秘红英 李红蓉 贾振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659-1664,共6页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 中医医案作为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的载体,历来是中医传承研究的重中之重。传统的“个人领悟式”方法在分析医案时难以避免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寻找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案中隐藏信息的医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医案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入。现通过对目前医案研究领域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软件及平台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每种方法在医案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以期为医案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为传承医案中蕴含的诊疗经验及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案 中医诊疗经验 数据挖掘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培培 尹玉洁 +2 位作者 魏聪 郭静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7-116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可能作用的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rot Knowledgebas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连花清咳片的活性成分及相...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可能作用的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UniProt Knowledgebas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连花清咳片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连花清咳片-COVID-19”靶点调控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1.5.6软件将关键作用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drug-like properties,DL)作为筛选条件,获得连花清咳片中药物活性成分287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86个,核心靶点58个。KEGG富集分析预测连花清咳片治疗COVID-19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p53 signaling pathway)、补体途径(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等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实连花清咳片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连花清咳片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参与COVID-19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咳片 COVID-19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 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尹玉洁 常丽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74-1180,共7页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创新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能。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现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传染性...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创新中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能。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通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现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代表性中成药。连花清瘟药效学研究显示出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退热、止咳、化痰,调节免疫等作用,临床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上呼吸感染、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多种呼吸系统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 呼吸系统疾病 新冠肺炎 流感 肺部感染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论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雅文 李红蓉 +5 位作者 陆璇 申晓刚 张洁晗 张润涛 牛坤旭 张世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9,共6页
衰老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随老龄化加剧,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精为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提出衰老所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及相应治法,肾精虚衰,脑髓失充为根本,元气亏虚,脑络失... 衰老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随老龄化加剧,已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精为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提出衰老所致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及相应治法,肾精虚衰,脑髓失充为根本,元气亏虚,脑络失通为关键,脑神失养、神机失用为表现,治以补肾填精充脑髓,温扶元气通脑络,充养脑神运神机,以期对延缓和防治衰老所致认知障碍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络学说 精气神理论 衰老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红蓉 常丽萍 +3 位作者 刘玉金 魏聪 梁俊清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7-580,共4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巨噬细胞向M2、M1型极化的影响及其对Notch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PMA分别联合IL-4、LPS诱导THP-1细胞分别向M2、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给予通心络进行干预,检测其标志分子IL-10、TNF-α、IL-6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N...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巨噬细胞向M2、M1型极化的影响及其对Notch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PMA分别联合IL-4、LPS诱导THP-1细胞分别向M2、M1型巨噬细胞极化并给予通心络进行干预,检测其标志分子IL-10、TNF-α、IL-6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Notch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M2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IL-6、TNF-α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1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通心络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IL-6、TNF-α水平下降。M2组细胞active Notch-1、DLL4、Hes-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1组细胞active Notch-1、DLL4、He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通心络组细胞active Notch-1、DLL4、Hes-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各组Notch-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 巨噬细胞 极化 NOTCH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红利 李红蓉 +3 位作者 尹玉洁 位庚 常成成 王宏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新西兰家兔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通心络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0.15、0.3和0.6 g·kg^(-1)·d^(-1)),阿托伐他汀组(2.5 mg·kg^(-...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新西兰家兔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通心络超微粉低、中、高剂量组(0.15、0.3和0.6 g·kg^(-1)·d^(-1)),阿托伐他汀组(2.5 mg·kg^(-1)·d^(-1)),阿司匹林组(12.5 mg·kg^(-1)·d^(-1))。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12周,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余各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按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2周,饮水不限。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取材。取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取血清、血浆分别进行血脂水平、血小板因子4(PF4)和可溶性CD62P(s CD62P)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钙离子,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光镜下进行动脉粥样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新西兰兔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加,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PF4、sCD62P及血小板钙离子浓度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表达PF4、sCD62P水平及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血清TC、TG和LDL-C水平(P<0.05);电镜观察见正常组血小板形态规则,细胞器分布均匀,模型组血小板形态畸形,伪足明显,α颗粒及致密颗粒减少,胞浆内空泡增多,提示血小板活化状态,用药组均不同程度改善血小板形态,增加α颗粒及致密颗粒数量,胞质损伤减轻。组织病理学观察正常组内膜光滑完整,模型组内膜显著增厚,泡沫细胞大量聚集,斑块形成,用药组通心络高剂量组内膜增厚显著降低,泡沫细胞明显减少,斑块形成不明显,其它用药组均不同程度改善内膜增厚,降低泡沫细胞含量。结论:通心络可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