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安成飞 陈英英 +5 位作者 宁静 李华南 张玮 包安 刘书芹 谭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易治愈、病情反复等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常见肝郁脾虚证。本文归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针对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消化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质量,具有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改善体质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胃动力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多途径、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郁脾虚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进阳 李华南 +3 位作者 唐景潇 吴秋君 张海宁 王金贵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95-1700,共6页
腹部推拿是祖国推拿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运用于各科临床治疗,其治疗机理从中、西医角度皆有据可循。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对腹部推拿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本文总结了近二十年腹部推... 腹部推拿是祖国推拿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运用于各科临床治疗,其治疗机理从中、西医角度皆有据可循。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对腹部推拿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突破。本文总结了近二十年腹部推拿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机制,归纳发现腹部推拿治疗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包括单胺类神经递质、肽类神经递质)、神经炎性反应、应激反应(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系统营养因子及基因蛋白表达(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神经系统基因蛋白表达)、神经元活性及代谢产物发挥治疗作用,体现了腹部推拿多靶点、双向性的作用特点。同时,本文还就腹部推拿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实验研究为主,存在部分局限性,仍有待借鉴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神经生物学 神经递质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沽脏腑推拿接力奋进谱华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华南 张玮 +5 位作者 刘斯文 骆雄飞 包安 董桦 房纬 王金贵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139-1142,共4页
津沽脏腑推拿流派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初津沽脏腑推拿得以应运而生。第一代传承人安纯如老先生操作古法腹部按摩,手法注重按法、摩法,操作虽简,却衍化至繁。安老手法传袁正道、王庆传、刘希曾、吴熙鹏、胡秀章等,使脏腑推拿得以... 津沽脏腑推拿流派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初津沽脏腑推拿得以应运而生。第一代传承人安纯如老先生操作古法腹部按摩,手法注重按法、摩法,操作虽简,却衍化至繁。安老手法传袁正道、王庆传、刘希曾、吴熙鹏、胡秀章等,使脏腑推拿得以开枝散叶。第二代传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第一任主任胡秀章先生将古法腹部按摩引入医院,清晰地梳理出以按腹、运腹、揉腹、推腹等独特手法为主,结合“五层气体、四种导疗”补泻理论的理论体系框架。陈志华教授是津沽脏腑推拿流派的第三代传承人,先后主持出版有《中医学解难》《中华腹部推拿术》《中华推拿奇术》等津沽脏腑推拿专著,他主持科研项目、开展津沽脏腑推拿技法的抢救与传承工作,在津沽脏腑推拿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王金贵教授为代表的第四代传承人团队进行了津沽脏腑推拿流派全面系统整理与溯源,发展、凝练了古法腹部按摩揉运推的核心手法,融入了津沽地区特色捺穴疗法,确立了津沽脏腑推拿“医源于道,调气通脉”等理论方法体系,牵头起草并制定了脏腑推拿技术操作标准等,津沽脏腑推拿相关内容于2016年首次正式写入国家中医药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沽推拿流派 传承研究 学术特色 发展概况 脏腑推拿 操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气春升”理论从胆探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4
作者 张嘉程 苏志超 +6 位作者 李华南 白雪 毛泽芳 安成飞 刘高新丽 宁静 王金贵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3期526-530,共5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典型症状,并伴有一系列躯体、精神症候群,甚者严重妨碍日常工作、生活。“胆气春升”是对胆腑功能的高度概括。胆腑应春升之气,在脏腑气化过程中处于始动地位,是...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典型症状,并伴有一系列躯体、精神症候群,甚者严重妨碍日常工作、生活。“胆气春升”是对胆腑功能的高度概括。胆腑应春升之气,在脏腑气化过程中处于始动地位,是人体气机升降、阴阳交通的枢纽,与CFS发病、进展具有密切联系。笔者认为胆气春升能推动人体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流互动,使人体气机小循环与春季环境大循环顺应协调,并作为人体生命循环的开端,决定整个循环的动力,从而影响人体下一阶段的生理病理。基于此,本文提出“胆失春升”可引起人体阳气化育乏源、清浊代谢失常及少阳枢机不利,是导致CFS相关脏腑亏虚的始动因素,并从胆病累及心、肝、脾胃、肾等脏腑详细论述CFS病机。据此,本文提出临证以温胆汤为主方温化胆寒、培补胆气,运用风药升发清阳、健脾益气及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和解少阳、疏利气机的治疗思路,并根据临床实践介绍在此基础上的加减运用经验,以期能够充实CFS的中医病机理论内涵,对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气春升 慢性疲劳综合征 阳气 阳气升发 脏腑功能 少阳枢机 气机 相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复手法治疗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6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光 王金贵 刘立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整复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符合恢复期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期为特色的"整复手法"组,一疗程10天,共治疗30天,采用Oswestry功能... 目的探讨"整复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符合恢复期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期为特色的"整复手法"组,一疗程10天,共治疗30天,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Roland-Morris量表分值来评估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症状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各疗程疗效比较。结果 131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3例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整复手法"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分期 整复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永利 李华南 马菲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CNKI检索平台,分别以“中医外治法、针刺、拔罐、推拿”等和“肥胖”为检索词。检索近5年有关中医外治法治... 目的: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CNKI检索平台,分别以“中医外治法、针刺、拔罐、推拿”等和“肥胖”为检索词。检索近5年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肥胖病效果良好,反弹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中医外治法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白细胞介素-6在辨证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玮 王金贵 +2 位作者 孙庆 董桦 李华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6(IL-6)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把入选的300例患者分为整复手法恢复期应用组、整复手法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NO)、白细胞介素-6(IL-6)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阶段与腰椎功能活动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单盲法研究,把入选的300例患者分为整复手法恢复期应用组、整复手法缓解期应用组、传统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75例,疗程为30 d,6个月后进行随访,以外周血中NO、IL-6检测、改良中文版0swestry腰痛评估表(简称ODI)和改良中文版Roland-Morris腰痛失能问卷评估(以下简称RMDQ)为观察指标,观察每组各阶段治疗前后和组间客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外周血中NO、IL-6检测、ODI和RMDQ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外周血NO、IL-6含量检测分别与ODI和RMDQ分值比较呈正相关性。结论:NO、IL-6指标对急性期变化的敏感程度高,急性期是NO、IL-6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活动症状最相关的时机,NO、IL-6是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椎功能活动的最佳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NO IL-6 急性期 功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永利 李华南 马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93-96,共4页
肥胖病作为全球性的社会健康问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电针治疗肥胖病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下丘脑神经细胞电活动及神经递质表达,改善内分泌功能,使机体激素分泌、能量代谢、脂代谢恢复正常,改善机体免疫状态等有关。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电针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外治法概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宁静 安成飞 谭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2250-2256,共7页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尿路感染,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主要目标。目前中西医外治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规避了...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尿路感染,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主要目标。目前中西医外治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规避了口服药物及手术干预的诸多缺点,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其中电刺激和磁刺激等西医非侵入性外治法各有其适应证,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以及中药外用疗法各有其独特的疗效。文章就近年来外治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综述,为探寻治疗该病的最佳手段提供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