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闫泽明 包安 +2 位作者 李华南 刘斯文 海兴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35-438,共4页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疗法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措施,但是西药的应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越来越不能有效地控制病症。临床上采取传统的中医药的治疗,可以产生相似、甚至优于西医治疗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地...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疗法抗菌、保护胃黏膜等措施,但是西药的应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越来越不能有效地控制病症。临床上采取传统的中医药的治疗,可以产生相似、甚至优于西医治疗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西药产生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据现代研究显示,多与神经保护机制、免疫保护机制、内分泌保护机制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胃炎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干预原发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童梓航 安成飞 +4 位作者 张嘉程 张海宁 陈巧玲 李华南 王金贵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98-2405,共8页
原发性失眠(PI)作为一种普遍的睡眠障碍,对个体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鉴于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中医疗法,因其简便、安全和有效性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索国家... 原发性失眠(PI)作为一种普遍的睡眠障碍,对个体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鉴于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中医疗法,因其简便、安全和有效性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等数据库,查阅并筛选了建库至2024年10月有关推拿治疗PI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推拿治疗PI的常用施术部位、经络、穴位及手法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以指导推拿治疗PI的临床诊治,为推拿治疗PI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干预 原发性失眠 睡眠障碍 中医 文献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肥大细胞、TRPV1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华南 王毓岩 +4 位作者 张小凡 张玮 马菲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5,I0008,共6页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内脏高敏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肠道肥大细胞(mastcell,MC)及TRPV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腹部推拿调控内脏高敏感IBS-D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离法+慢性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应用粪便性状(Bristol)评分、旷场试验评价干预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MC变化,定量PCR检测TRPV1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TRPV1)阳性细胞数。结果(1)Bristol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评分降低(P<0.01)。(2)旷场试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穿行方格次数、中央停留次数、中央停留时间和站立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MC阻断剂组各评分升高(P<0.05,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在站立次数方面低于MC阻断剂组(P<0.01)。(3)透射电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肠道MC微绒毛形态不规则,呈脱颗粒状态;腹部推拿组较模型组MC形态规整,脱颗粒程度不明显。MC阻断剂组形态规则与空白组近似。(4)TRPV1 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MC阻断剂组比较,腹部推拿组TRPV1 mRNA的表达略高(P<0.05)。(5)免疫荧光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且荧光强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腹部推拿组和MC阻断剂组模型组TRPV1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结论腹部推拿可能借助调控肠道MC脱颗粒,降低TRPV1表达,从而对内脏高敏感IBS-D大鼠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腹法对IBS-D模型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功能及ZO-1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华南 崔刘魁 +5 位作者 卢燚 张玮 包安 陈英英 刘书芹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验证摩腹法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模型大鼠效果,阐明腹部推拿对IBS-D模型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采用母婴分离法+慢性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将30只SD雄性... 目的验证摩腹法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模型大鼠效果,阐明腹部推拿对IBS-D模型大鼠肠黏膜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采用母婴分离法+慢性应激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摩腹组,每组10只。采用粪便含水量测试、粪便性状评分评价干预效果。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状态。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ZO-1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摩腹组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接近正常组(P>0.05)。(2)透射电镜下观察,模型组肠上皮细胞胞浆内有空泡,线粒体大量减少,分布不均,少见完整细胞核,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细胞间间隙变大,紧密连接结构遭到破坏,肠上皮微绒毛缺如;摩腹干预后,肠上皮细胞质空泡减少得到恢复,线粒体增多,结构清晰,细胞核结构可见,细胞间间隙变窄,紧密连接结构部分恢复,肠上皮微绒毛分布不均部分短缺。(3)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ZO-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当予以摩腹干预后,Z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摩腹法能够通过上调ZO-1蛋白表达对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产生影响,进而对肠上皮紧密连接和肠上皮通透性产生影响,进而改善IBS-D大鼠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D 摩腹法 肠上皮通透性 紧密连接 ZO-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华南 马菲 +3 位作者 张玮 赵娜 海兴华 王金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以25 d为观察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5天以及治疗第25天对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标尺评估(VAS)观察,并采集入组、出组患者的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30%,愈显率为72.9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NDI评分,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推拿疗法相比较,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CSR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根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时相性辨证分期疗法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华南 马永利 +4 位作者 张玮 刘斯文 骆雄飞 董桦 王金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21-2324,共4页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 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被认为是医学界的难题,中西医均在探索寻求最好的治疗方案。腹部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临床实践已证实,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验证、揭示腹部推拿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理论作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热点,为解释腹部推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现代理论假设。文章以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其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推拿 脑肠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家兔模型结肠动力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华南 王金贵 +2 位作者 张玮 陈英英 杨铁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验证腹部推拿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便秘模型家兔胃肠动力障碍的调节作用,观察腹部推拿对便秘型IBS家兔粪便性质、血浆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和平滑肌组织中L型Ca... 目的验证腹部推拿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便秘模型家兔胃肠动力障碍的调节作用,观察腹部推拿对便秘型IBS家兔粪便性质、血浆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和平滑肌组织中L型Ca^(2+)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每组10只。采取冰水灌胃应激法建立IBS模型。腹部推拿组给予揉关元穴、揉气海穴操作,每方法施术5 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家兔粪便性质、测定血浆中SP、VIP含量、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及组织中L型Ca^(2+)通道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家兔造模后其粪便性质评分,血浆中SP、VI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而结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L型Ca^(2+)通道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经过治疗干预后,腹部推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家兔的粪便性质评分,血浆中SP、VI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而结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L型Ca^(2+)通道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腹部推拿干预便秘型IBS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结肠组织中L型Ca^(2+)通道mRNA表达,改善结肠平滑肌细胞Ca^(2+)浓度有关,血中的神经递质SP、VIP可能是脑肠轴的中间介质反馈腹部推拿的良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 腹部推拿 肠动力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安成飞 宁静 +3 位作者 郭建宏 李华南 陈英英 谭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220,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十二指肠紊乱所导致的非器质性疾病,具有症状反复、病程迁延、经济负担沉重的特点。FD在中医上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艾灸作为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作...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十二指肠紊乱所导致的非器质性疾病,具有症状反复、病程迁延、经济负担沉重的特点。FD在中医上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艾灸作为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此病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优势。作者通过归纳和分析艾灸治疗FD的相关文献,发现艾灸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疗效显著,整体调节;辨证施灸,改善体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疗效特点,调节胃动力异常、调节脑肠轴紊乱、调节炎症免疫反应、降低内脏敏感性是艾灸治疗FD的重要作用机制。针对艾灸治疗FD的临床应用、疗效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以期为指导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有效的依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推拿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摄食及ghrelin、GAS、PY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华南 马菲 +1 位作者 宋俊杰 马永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00-203,I0008,共5页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摄食及ghrelin、GAS、PYY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单纯性肥胖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腹部推拿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摄食及ghrelin、GAS、PYY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腹部推拿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单纯性肥胖动物模型。腹部推拿组给予腹部按法(按中脘穴)、腹部摩法(摩中脘穴)、腹部推法(自上腹往返推至下腹),上述手法共治疗15 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干预28 d。模型对照组,只造模不干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不干预。但两组均每天束缚1次,每次10 min,连续28 d。干预结束后,检测三组大鼠摄食量、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等评价其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采用放免技术检查大鼠下丘脑及胃组织中胃饥饿素((Ghrelin)、胃泌素(GAS)、神经肽Y NPY)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观察下丘脑及胃组织Ghrelin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摄食量、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明显、脂肪系数、肝脏体比升高,胃、下丘脑组织中的ghrelin含量降低,GAS、NPY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腹部推拿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等,降低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胃、下丘脑组织中的脑肠肽激素Ghrelin、GAS、NPY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Ghrelin的免疫荧光表达,腹部推拿组肥胖大鼠Ghrelin含量有所增加。结论腹部推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肥胖模型大鼠的体质量、体脂量等,这可能与其影响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胃肠道相关神经肽含量有关。但其深层次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摄食行为 腹部推拿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润琛 李华南 +5 位作者 刘斯文 刘洋 张玮 海兴华 赵娜 孙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15-3018,共4页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在近些年来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化学药物治疗存在着耐药性、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等诸多缺点,因而限制了GAD的治疗。目前一些传统医学疗法取得了接近或优于传统西药的疗效,且这些疗...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在近些年来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化学药物治疗存在着耐药性、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等诸多缺点,因而限制了GAD的治疗。目前一些传统医学疗法取得了接近或优于传统西药的疗效,且这些疗法避免了药物的耐药性、依赖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中医疗法治疗GAD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些年研究显示,中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GAD患者以5-羟色胺(5-HT)为主的神经递质情况、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情况、脑电及脑区情况、免疫功能和血清皮质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广泛性焦虑症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针灸推拿治疗研究近况 被引量:17
11
作者 柯智淳 王燕燕 +2 位作者 张玮 房纬 李华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98-201,共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长时间的不可缓解的疲劳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群,目前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定论,但多集中在免疫改变,神经-内分泌失调,代谢失衡,心理认知障碍四方面,特别是免疫相关机制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发现针灸推拿...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长时间的不可缓解的疲劳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群,目前国内外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定论,但多集中在免疫改变,神经-内分泌失调,代谢失衡,心理认知障碍四方面,特别是免疫相关机制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发现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在改善CF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自身免疫方面有关键功用。该文将着重介绍目前CF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针灸推拿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以助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免疫 针灸 推拿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嘉程 朱文静 +7 位作者 王晓宇 刘高新丽 范顺 白雪 安成飞 宁静 刘川 王金贵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39-304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肠道炎症疾病,其病变累及部位众多,临床难治且易复发,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不良反应大、药物依赖与抵抗、疗效个体差异大等弊端。根据UC不同中医证型,艾灸可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作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肠道炎症疾病,其病变累及部位众多,临床难治且易复发,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不良反应大、药物依赖与抵抗、疗效个体差异大等弊端。根据UC不同中医证型,艾灸可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替代疗法,对药物减毒增效和从整体改善肠道炎症具有重要意义。艾灸可通过多途径、多层次保护肠道黏膜、调节免疫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治疗UC。通过近20年文献研究发现艾灸应用于治疗UC的证型包括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高频选穴包括天枢、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气海、脾俞、肾俞、大肠俞、上巨虚,灸法以隔姜灸和温和灸占比较高,多采用21~30 min或3~5壮,1次/d。现有研究存在应用证型不全面、设计不严谨、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未来可针对UC不同分期、不同证型,进一步探究各灸法的量效关系或与其他疗法的配伍关系,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强化基础研究,深化艾灸治疗UC的生物效应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溃疡性结肠炎 证型 机制 研究现状 灸法 灸量 施灸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探析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宁静 安成飞 +1 位作者 张嘉程 谭涛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31-3136,共6页
功能性便秘是多因素、多机制参与的难治性胃肠疾病,脑肠轴失衡被认为是其核心病机。脑-肠轴作为脑与胃肠道的双向调节通道,参与其他发病机制的作用过程,贯穿疾病始终。通过梳理脑-肠轴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从针刺调节神经系统、脑-肠肽... 功能性便秘是多因素、多机制参与的难治性胃肠疾病,脑肠轴失衡被认为是其核心病机。脑-肠轴作为脑与胃肠道的双向调节通道,参与其他发病机制的作用过程,贯穿疾病始终。通过梳理脑-肠轴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从针刺调节神经系统、脑-肠肽、肠道菌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中医治疗的理论依据出发,多角度探析针刺通过脑-肠轴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针刺 功能性便秘 神经系统 脑-肠肽 肠道菌群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斯文 李华南 +7 位作者 海兴华 刘立丽 李海争 鲁育 张玮 赵娜 翟静波 王金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住院患者治疗前的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慢性腰痛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1例慢性腰痛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信息,比较了腰痛发病部位与相关肌肉肌电的关系,以...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住院患者治疗前的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慢性腰痛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1例慢性腰痛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信息,比较了腰痛发病部位与相关肌肉肌电的关系,以及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肌肉肌电变化情况。结果:401例慢性腰痛患者接受了表面肌电图检查,年龄16—85岁,平均(51.78±13.69)岁,主要集中在51—60岁阶段。男性160例(39.90%),女性241例(60.10%),男女性别比为0.66∶1。双侧发病162例(40.40%),单侧发病239例(59.60%),其中右侧发病120例(29.93%),左侧发病119例(29.68%)。单侧发病慢性腰痛患者疼痛侧臀中肌与臀大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均低于非疼痛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慢性腰痛患者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非疼痛侧和疼痛侧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与腓骨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51—60岁是慢性腰痛的高发年龄,此后随着年龄增加,腰痛发病有趋缓现象;在慢性腰痛的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觉只是指导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表面肌电水平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肌肉功能,慢性腰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表面肌电图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