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述评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1 位作者 吴勉华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1-404,共4页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中药复方 现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癌毒病机理论研究 被引量:70
2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1 位作者 吴勉华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新策略已转变为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阻断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其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取决于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新策略已转变为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阻断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其长期临床实践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密切相关,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诠释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中医药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肿瘤 微环境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4 位作者 姚志华 沈政洁 孙东东 徐长亮 谭佳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5,共3页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抑制VEGF的生成、降低MMP-2活性、影响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消癌解毒方 抗肿瘤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中单体成分的体外炎性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东东 闫秋莹 +2 位作者 刘丽萍 沈卫星 程海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1-1395,1390,共6页
本文采用LC-MS技术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补肾活血方水提液中存在芍药苷、阿魏酸、白藜芦醇、蛇床子素及补骨脂素等单体化合物。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试药对模型细胞释放TNF-α、IL-6及NO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 本文采用LC-MS技术进行定性分析,确定补肾活血方水提液中存在芍药苷、阿魏酸、白藜芦醇、蛇床子素及补骨脂素等单体化合物。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试药对模型细胞释放TNF-α、IL-6及NO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NO含量明显升高(P<0.0);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白藜芦醇、补骨脂素及复方水提部位在100μg/m L,以及蛇床子素在20、100μg/m L均对TNF-α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抑制(P<0.01);阿魏酸及补骨脂素在100μg/m L,白藜芦醇及蛇床子素在20、100μg/m L均对IL-6水平具有显著的抑制(P<0.01);芍药苷及复方水提部位在100μg/m L,阿魏酸、白藜芦醇、蛇床子素及补骨脂素在20、100μg/m L均对NO的释放具有显著抑制(P<0.01)。结果表明单体对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作用总体上强于复方水提部位,提示补肾活血方的治疗骨关节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TNF-α、IL-6、NO等含量发挥作用,这对验证复方药效活性,探究效应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分析益气养阴法作用于肝癌大鼠的血清蛋白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饶希午 沈卫星 +6 位作者 陈婷婷 孙东东 苗筠杰 李柳 孙超 许宏钦 程海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12-1816,2014,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癌毒病机制论的临床验方——消癌解毒方的益气养阴组分药—太子参和麦冬对肝癌大鼠血清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益气养阴组(n=10)。给予模型组与益气养阴药组大鼠0.0... 目的:观察基于癌毒病机制论的临床验方——消癌解毒方的益气养阴组分药—太子参和麦冬对肝癌大鼠血清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益气养阴组(n=10)。给予模型组与益气养阴药组大鼠0.01%DEN(Sigma,纯度为99.9%,蒸馏水配制)溶液自由饮用8周后,停药2周,期间改为普通喂养,继续给药喂养6周。益气养阴组大鼠于第4周同时给予2.75 g·kg-1·d-1的太子参、麦冬水提液灌胃,每周6 d。模型组于第4周同时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1 mL/d,每周6 d。大鼠于第16周灌胃结束后全部处死,取血清样本。将3组血清样本进行TMT肽段标记,质谱鉴定,应用KOBAS软件分析三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结果:共鉴定到1151个蛋白点。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共234个,包含正调控蛋白151个,负调控蛋白83个。益气养阴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共116个,包括正调控蛋白47个,负调控蛋白69个;对差异表达蛋白对应基因于PUBMED数据库逐一进行检索,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与代谢、免疫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周期与凋亡、肿瘤转移、肝再生修复等均相关。信号通路分析涉及PPAR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等多条代谢相关通路。免疫相关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癌基因相关如Ras、PI3K、P53通路等的调控,分析结果亦提示有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自噬,细胞黏附分子,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等的变化。结论:本研究证实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法作用于肝癌大鼠有多靶点,多中心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 肝癌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钱洁 谭佳妮 +4 位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徐长亮 刘陶世 孙东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阐明小檗碱促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MTT检测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PI染色定量考察小檗碱对肿瘤细...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阐明小檗碱促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MTT检测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PI染色定量考察小檗碱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肿瘤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来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使细胞中自噬因子Beclin 1表达增加,诱导细胞自噬泡的形成,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综上说明小檗碱是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诱导MDA-MB-231细胞的自噬以及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乳腺癌 抗肿瘤 细胞自噬 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天葵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海彬 程海波 +6 位作者 沈卫星 闫秋莹 谭佳妮 徐长亮 范汇森 苗筠杰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中药天葵子是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干燥块根,为我国常用中药品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其主要成分有生物碱、氰基和硝基类、酚酸类等。该文对天葵子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 中药天葵子是毛茛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的干燥块根,为我国常用中药品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其主要成分有生物碱、氰基和硝基类、酚酸类等。该文对天葵子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葵子 植物化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胃癌的探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卢伟 沈政洁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病机理论,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胃癌进行探讨,癌毒蕴胃是胃癌的关键病机,癌毒与痰瘀湿热搏结,形成复杂...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病机理论,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胃癌进行探讨,癌毒蕴胃是胃癌的关键病机,癌毒与痰瘀湿热搏结,形成复杂的复合病机;治疗时应以抗癌解毒为根本大法,根据兼夹病邪属性,配合其他治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毒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与肠道菌群探讨消癌解毒方中黄连-乌梅药对的配伍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史悦华 范汇森 +4 位作者 刘晓 肖平 沈卫星 程海波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Extend-C18(100mm×2.1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35℃,... 目的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Extend-C18(100mm×2.1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柱温35℃,进样量2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以正离子模式检测,开展方法学验证和含量测定研究。按照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全方高浓度组、全方低浓度组、药对高浓度组和药对低浓度组,连续灌胃给药7d,每组分别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木兰花碱与非洲防己碱在黄连、药对以及全方中的含量分别为:(4.433±0.133)(8.905±0.154)mg/g,(3.545±0.033)(9.170±0.051)mg/g,(5.287±0.038)(13.861±0.690)mg/g。全方组和药对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s的丰度均高于正常组,而全方组和药对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低于正常组。药对高浓度组中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高于其他组。结论液质联用方法和相关参数简便、可靠,可用于有关成分的含量检测。与单味药中含量相比,经过药对配伍后,非洲防己碱含量增加,而木兰花碱含量则略有降低;经过全方配伍后,2种成分的含量均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实验表明无论是药对还是全方在给药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其可能对调节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黄连-乌梅在消癌解毒方中配伍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乌梅 配伍 肠道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癌痛平中的化学成分
10
作者 程海波 闫秋莹 +2 位作者 朱华旭 沈卫星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同时测定癌痛平乙醇提取物中10种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化学成分定性分析采用UPLC-ESIQ-TOF-MS技术,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同时测定癌痛平乙醇提取物中10种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化学成分定性分析采用UPLC-ESIQ-TOF-MS技术,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梯度洗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鉴定出癌痛平乙醇提取物中10种成分,分别为重楼皂苷Ⅰ、-蜕皮激素、胡椒碱、胡萝卜苷、异夏佛托苷、重楼皂苷Ⅵ、棕榈酸、竹节参苷Ⅳa甲酯、3-乙酰基?α?乳香酸和重楼皂苷Ⅱ等。结论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癌痛平复方中化学成分,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有利于研究癌痛平复方中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平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紫草氰苷、格列风内酯浓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汇森 闫秋莹 +4 位作者 张海彬 程海波 沈卫星 王振中 孙东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建立使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紫草氰苷、格列风内酯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min,5%~20%B;1~2min,20%~... 目的建立使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紫草氰苷、格列风内酯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min,5%~20%B;1~2min,20%~60%B;2~6min,60%~70%B;6~6.5min,70%~5%B;6.5~7.5min,5%B),流速0.3mL/min,柱温35℃。大鼠灌胃给药量为4g/(kg·d),使用液质联用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紫草氰苷和格列风内酯的血药浓度,通过DAS 2.0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大鼠血浆中,紫草氰苷在0.701 9~140.4ng/mL,格列风内酯在1.120~240.4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RSD均小于15%,回收率在87.22%~107.75%之间。紫草氰苷和格列风内酯在体内吸收均较迅速,0.5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并且消除速率较快,24h基本消除。结论经方法学检验,此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紫草氰苷和格列风内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葵子 紫草氰苷 格列风内酯 UPLC-MS/MS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浩 沈卫星 +4 位作者 徐长亮 孙东东 谭佳妮 许惠琴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研究消癌解毒方抗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显微镜观察MDA-MB-231细胞形态,MTT法考察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3、P21、Cyclin B1、CDK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 目的研究消癌解毒方抗乳腺癌细胞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显微镜观察MDA-MB-231细胞形态,MTT法考察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3、P21、Cyclin B1、CDK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消癌解毒方给药组细胞减少,排列疏松,体积变小,形态变圆;消癌解毒方可以提高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0.05~0.01),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5~0.01),可以抑制与细胞周期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P53、P21,下调Cyclin B1、CDK1蛋白的表达(P<0.05~0.01)。结论消癌解毒方能阻滞MDA-MB-231细胞周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乳腺癌细胞 细胞增殖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对CT26荷瘤小鼠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石文静 谭佳妮 +3 位作者 沈卫星 徐长亮 孙东东 程海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289-1292,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荷瘤小鼠瘤组织内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T26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2 m L·d^-1),消癌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消癌解毒方中药灌胃5,10,20 g生药·kg^(-1)...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荷瘤小鼠瘤组织内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CT26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2 m L·d^-1),消癌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消癌解毒方中药灌胃5,10,20 g生药·kg^(-1)),奥沙利铂组(奥沙利铂腹腔注射5 mg·kg^-1),每组8只。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小鼠,剥取瘤组织。采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小鼠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瘤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瘤组织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STAT3,p-STAT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的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各组小鼠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消癌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消癌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pSTAT3,IL-6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结直肠癌 IL-6/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