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脊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敏杰 鞠成国 +2 位作者 林桂梅 张凡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研究狗脊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体外模型,通过比较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炎性介质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 目的研究狗脊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体外模型,通过比较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炎性介质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E2)的水平和总评分,评价狗脊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生狗脊、烫狗脊、酒狗脊、盐狗脊、蒸狗脊对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均有一定影响,综合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狗脊>烫狗脊>酒狗脊>盐狗脊>蒸狗脊。结论生狗脊和烫狗脊的抗炎效果较好,而酒狗脊、盐狗脊、蒸狗脊的作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脊 炮制品 抗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对中药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光明 涂霞 潘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92,共8页
在当今中国,应用毒性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一难题通常可以通过中药炮制这项独特的技术来解决。发酵技术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发酵炮制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正影响着... 在当今中国,应用毒性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一难题通常可以通过中药炮制这项独特的技术来解决。发酵技术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发酵炮制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正影响着中药的各个领域。作者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动物、植物、矿物药三方面分别综述了发酵炮制在中药减毒增效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发酵炮制有毒中药不仅可以保护中药成分活性中心免遭破坏,还可以对其中的毒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产生新成分,从而扩大毒性中药的适应症。发酵炮制为毒性中药减毒增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中药炮制 减毒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8
3
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5,共7页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作者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要更加注重和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机理研究与药效物质研究的结合,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炮制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45
4
作者 蔡皓 秦昆明 +3 位作者 刘晓 李嬛 陆兔林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文章对中药饮片质量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要推进中药材GAP工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质量;构建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流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等对策;并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宝诒治疗伏温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
5
作者 朱慧 郑琳玉 +4 位作者 魏晨旭 陈国宝 黄玉宇 李伟东 花海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对伏温病学说进行了创新。柳氏提出肾精先虚、正气不足是寒邪伏藏的前提条件,外感寒邪为发病之诱因,主张基于六经辨治伏温病,总以祛邪、扶正两意为提纲,泄热、养阴、托邪为其治疗总则。遣方重视药食同调,善用...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对伏温病学说进行了创新。柳氏提出肾精先虚、正气不足是寒邪伏藏的前提条件,外感寒邪为发病之诱因,主张基于六经辨治伏温病,总以祛邪、扶正两意为提纲,泄热、养阴、托邪为其治疗总则。遣方重视药食同调,善用鲜药,重视药物炮制,讲究以药制药,随证化裁,临证喜用“同打”特色炮制品。研究柳氏治疗伏温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对现今多种具有发热性质的传染性与流行性疾病的施治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宝诒 伏温病 治疗特色 用药特点 同打特色炮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的3个木脂素成分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惠连 季德 +3 位作者 毛春芹 陆兔林 胡俊扬 王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浓度的LC-MS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SD大鼠6只,按5mg·g^-1。剂量ig给予五味子醇提液,以睾丸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LC—MS...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浓度的LC-MS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SD大鼠6只,按5mg·g^-1。剂量ig给予五味子醇提液,以睾丸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昧子乙素的浓度,对其血药浓度-时间采用DAS1.0软件拟合,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样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4~3.66mg·L^-1(r=0.9994)、0.0299~0.995mg·L^-1(r=0.9992)和0.0251—0.803mg·L^-1(r=0.9991),提取回收率为83.12%~103.4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14.00%,Cmax分别为(0.54±0.07)、(0.23±0.07)和(0.40±0.04)mg·L^-1,Tmax分别为(4.67±0.26)、(4.33±0.26)和(4.08±0.20)h,q分别为(1.95±0.26)、(8.30±3.36)和(6.46±3.82)h。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可作为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的同时检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大鼠 血药浓 LC—MS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茅不同炮制品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艾雪 鞠成国 +3 位作者 贾坤静 单国顺 吴琦 贾天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620,共5页
目的比较仙茅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仙茅不同炮制品水提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以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测定其细胞增殖率,中性红试验法测定其中性红吞噬率,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比较仙茅不同炮制品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仙茅不同炮制品水提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以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测定其细胞增殖率,中性红试验法测定其中性红吞噬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培养上清中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仙茅不同炮制品均能提高RAW264.7细胞的增殖及吞噬活性,促进其分泌NO、TNF-α并且拮抗ROS的释放,以苔黑酚葡萄糖苷、盐仙茅效果较为显著。结论盐仙茅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免疫活性,苔黑酚葡萄糖苷可能是仙茅中增强RAW264.7细胞免疫活性的有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炮制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技术鉴别黄连及其炮制品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霞 杨诗龙 +1 位作者 胥敏 万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3-1997,共5页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鉴别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方法从四川、重庆、湖北和云南收集10批黄连,炮制并提取后得到40批水提液,然后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线性判别分析(LDA)及反向传播...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鉴别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方法从四川、重庆、湖北和云南收集10批黄连,炮制并提取后得到40批水提液,然后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线性判别分析(LDA)及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黄连饮片电子舌的响应味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IMCA模型能区分黄连炮制品与生品;PCA模型显示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有明显区别;DFA模型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区分识别的正确率达100%;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也均为100%;BP-ANN模型对测试集未知样品的判别率为91.7%;所有样本的综合判别率为99.4%。结论电子舌技术能实现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味觉特征客观化,从而对它们进行鉴别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炮制品 电子舌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底物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光明 张玉玲 +2 位作者 李萌 潘扬 蔡宝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4-889,共6页
采用UPLC-MS/MS法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色谱柱以键合相C18硅胶为基质,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研究山茱萸炮制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的底物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 采用UPLC-MS/MS法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色谱柱以键合相C18硅胶为基质,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研究山茱萸炮制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的底物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山茱萸中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各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还原糖质量分数在炮制中趋势不同于氨基酸,在炮制0~24 h逐渐降低,24~36 h还原糖质量分数有所上升,36 h后其质量分数变化趋于稳定。山茱萸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变化与炮制中的美拉德反应密切相关,美拉德反应达到平衡时间与传统的炮制时间基本一致,这为炮制终点的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炮制 美拉德反应 游离氨基酸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焦类中药历史沿革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玉霞 徐瑶 +3 位作者 夏满琼 兰泽伦 周霞 万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7-360,共4页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原有功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对历代炒焦中药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炒焦前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相关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炒焦类中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焦 历史沿革 差异研究 焦香醒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的红外光谱与美拉德反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艳 张雨霏 +2 位作者 杨光明 潘扬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炮制过程中山茱萸红外光谱的宏观和指纹特征与美拉德反应的关系。方法以酒蒸法炮制山茱萸药材,对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酒萸肉饮片进行红外光谱信息采集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推断山茱萸中...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炮制过程中山茱萸红外光谱的宏观和指纹特征与美拉德反应的关系。方法以酒蒸法炮制山茱萸药材,对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酒萸肉饮片进行红外光谱信息采集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推断山茱萸中存在醇类、有机酸类、酯类等化合物,炮制过程中各类成分有规律地变化并趋于稳定,在3 309、1 713、1 028cm^-1有特征吸收。过程分析发现氨基化合物在0~24h内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而在24~48h之间含量呈下降趋势,结合前期对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判断24h为最佳炮制时间。结论红外光谱分析快速、方便,特征性强,可以识别山茱萸炮制品中的主体成分,与美拉德反应相结合,为炮制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红外光谱 炮制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生、醋莪术对CYP450酶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菊 陆兔林 +2 位作者 毛春芹 肖永庆 顾娟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生、醋莪术对大鼠CYP1A2、CYP3A4和CYP2E1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探讨其通过炮制增强或改变作用的趋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生、醋莪术组分别给予生、醋莪术提取液(9 g.kg-1),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生、醋莪术对大鼠CYP1A2、CYP3A4和CYP2E1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探讨其通过炮制增强或改变作用的趋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生、醋莪术组分别给予生、醋莪术提取液(9 g.kg-1),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在一定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检测探针药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以评价生、醋莪术对CYP450酶的影响。结果生莪术的茶碱、氨苯酚和氯唑沙宗的代谢情况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醋莪术与空白组相比,茶碱和氯唑沙宗的T12、Tmax和AUC明显增加,CL/F明显降低;氨苯酚的T12变化不明显,AUC明显降低,CL/F明显增加;氯唑沙宗的T12、Tmax、AUC明显增加,CL/F明显降低。结论单次给予大鼠生、醋莪术后,生莪术对CYP450酶的作用不明显,醋莪术对CYP1A2和CYP2E1具有抑制作用,对CYP3A4具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TAIL 莪术 CYP450 CYP1A2 CYP3A4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检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晓 马晓青 +3 位作者 蔡皓 刘静静 李俊松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S、Al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并伴有铬残留量的增加。结论硫磺熏蒸工艺能导致金银花中S元素量升高和铬残留的增加,测定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对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其质量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金银花 微量元素 金属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晓青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刘静静 李松林 宗杜强 蔡宝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74-379,共6页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挥发油组成皆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但所含化合物的具体种类有很大差异。经硫磺熏蒸后,样品中蒎烯、合成右旋龙脑、香芹酚、石竹烯氧化物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树烯、γ-芹子烯等成分含量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应严格控制硫磺熏蒸在杭白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挥发油 硫磺熏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曲发酵过程的最佳“火候” 被引量:9
15
作者 胥敏 刘玉杰 +2 位作者 解达帅 吴纯洁 黄永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分析建曲(青蒿、薄荷、白芷等药材与麦麸、面粉发酵而成的产物)发酵过程的最佳"火候"(发酵时间和温度)。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分别对发酵过程中12批样品的颜色和气味进行检测。测定总糖、总蛋白含有量,以及... 目的分析建曲(青蒿、薄荷、白芷等药材与麦麸、面粉发酵而成的产物)发酵过程的最佳"火候"(发酵时间和温度)。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分别对发酵过程中12批样品的颜色和气味进行检测。测定总糖、总蛋白含有量,以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力,分析成分变化。结果总糖含有量明显下降,但总蛋白含有量略有增加,3种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在温度28~30℃、相对湿度70%~80%下,建曲的最佳发酵终点为30~36 h。结论该发酵方法所得建曲遍起白霉,有酒香气,符合传统炮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曲 发酵 “火候” 白霉 酒香气 化学成分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含量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杨 陈林伟 +4 位作者 陈丹妮 王彬 金俊杰 秦昆明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92 0~2.952 0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485 0~7.425 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5%、97.84%和99.35%,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酒的生产中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酒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3个药用部位中8种成分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肖芳 黄勤挽 +3 位作者 范润勇 谭茂兰 孙佳彬 高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板皮、枝皮及叶中8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板皮、枝皮及叶中8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 nm(桃叶珊瑚苷、槲皮素)、238 nm(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320 nm(绿原酸、咖啡酸)。结果桃叶珊瑚苷、槲皮素、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37 5~2.25、0.024 4~0.488、0.008 7~0.487 2、0.019 85~0.397、0.022 9~0.458、0.027 5~1.1、0.029 45~0.736、0.004 526~0.238 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叶中黄酮和苯丙素含有量高于板皮,枝皮中木脂素含有量与板皮相当,而且这两个药用部位中环烯醚萜含有量都较高。结论在降血压和抗炎应用中,杜仲枝皮与叶可作为板皮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药用部位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小莉 姚仲青 +3 位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蒋金来 张永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499,共5页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法为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镇痛颗粒 水提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对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晓红 程海清 +2 位作者 邓易 杨光明 潘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0.05、0.075、0.1g/L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24h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镰形棘豆总黄...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0.05、0.075、0.1g/L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24h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镰形棘豆总黄酮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总体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对凋亡相关蛋白Cyt C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镰形棘豆总黄酮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呈浓度依赖关系;镰形棘豆作用后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比例升高;可导致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中、高剂量组的细胞中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并且与影响Cyt C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为镰形棘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SMMC-7721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 Caspase-3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超滤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光明 李萌 +3 位作者 张玉玲 李伟东 潘扬 蔡宝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153,157,共5页
目的:通过超滤分离中药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比较各截留产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山茱萸为美拉德反应底物,经高温反应后获得反应产物。采用中空纤维膜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级过滤,过膜级数为0.45、0.22μ... 目的:通过超滤分离中药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比较各截留产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山茱萸为美拉德反应底物,经高温反应后获得反应产物。采用中空纤维膜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级过滤,过膜级数为0.45、0.22μm、100、50、10、4 ku,对各分级截留产物分别进行冷冻干燥并测定它们的理化特性(紫外吸收和褐变程度);同时观察它们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结果:不同截留产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基本类同,且在284 nm处均有最大吸收。相比之下,0.45~0.22μm截留产物的褐变程度最大,同时其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也最高。结论:提示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抗氧化的最佳活性部位为0.45~0.22μm的超大分子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美拉德反应产物 超滤 类黑精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