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38
1
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5,共7页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中药标准化体系的关键环节。尽管中药饮片有了国家标准,但是中药饮片标准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作者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出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要更加注重和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机理研究与药效物质研究的结合,努力构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炮制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45
2
作者 蔡皓 秦昆明 +3 位作者 刘晓 李嬛 陆兔林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3期450-456,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 本文介绍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对当前中药饮片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等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文章对中药饮片质量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要推进中药材GAP工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质量;构建中药饮片规范化生产流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的应用等对策;并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对中药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光明 涂霞 潘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92,共8页
在当今中国,应用毒性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一难题通常可以通过中药炮制这项独特的技术来解决。发酵技术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发酵炮制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正影响着... 在当今中国,应用毒性中药治疗疑难病症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毒性中药的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一难题通常可以通过中药炮制这项独特的技术来解决。发酵技术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发酵炮制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正影响着中药的各个领域。作者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动物、植物、矿物药三方面分别综述了发酵炮制在中药减毒增效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发酵炮制有毒中药不仅可以保护中药成分活性中心免遭破坏,还可以对其中的毒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产生新成分,从而扩大毒性中药的适应症。发酵炮制为毒性中药减毒增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中药炮制 减毒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宝诒治疗伏温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
4
作者 朱慧 郑琳玉 +4 位作者 魏晨旭 陈国宝 黄玉宇 李伟东 花海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对伏温病学说进行了创新。柳氏提出肾精先虚、正气不足是寒邪伏藏的前提条件,外感寒邪为发病之诱因,主张基于六经辨治伏温病,总以祛邪、扶正两意为提纲,泄热、养阴、托邪为其治疗总则。遣方重视药食同调,善用... 柳宝诒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对伏温病学说进行了创新。柳氏提出肾精先虚、正气不足是寒邪伏藏的前提条件,外感寒邪为发病之诱因,主张基于六经辨治伏温病,总以祛邪、扶正两意为提纲,泄热、养阴、托邪为其治疗总则。遣方重视药食同调,善用鲜药,重视药物炮制,讲究以药制药,随证化裁,临证喜用“同打”特色炮制品。研究柳氏治疗伏温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对现今多种具有发热性质的传染性与流行性疾病的施治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宝诒 伏温病 治疗特色 用药特点 同打特色炮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的3个木脂素成分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惠连 季德 +3 位作者 毛春芹 陆兔林 胡俊扬 王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浓度的LC-MS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SD大鼠6只,按5mg·g^-1。剂量ig给予五味子醇提液,以睾丸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LC—MS...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浓度的LC-MS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SD大鼠6只,按5mg·g^-1。剂量ig给予五味子醇提液,以睾丸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LC—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昧子乙素的浓度,对其血药浓度-时间采用DAS1.0软件拟合,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样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4~3.66mg·L^-1(r=0.9994)、0.0299~0.995mg·L^-1(r=0.9992)和0.0251—0.803mg·L^-1(r=0.9991),提取回收率为83.12%~103.4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14.00%,Cmax分别为(0.54±0.07)、(0.23±0.07)和(0.40±0.04)mg·L^-1,Tmax分别为(4.67±0.26)、(4.33±0.26)和(4.08±0.20)h,q分别为(1.95±0.26)、(8.30±3.36)和(6.46±3.82)h。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可作为大鼠血浆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与五味子乙素的同时检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大鼠 血药浓 LC—MS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底物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光明 张玉玲 +2 位作者 李萌 潘扬 蔡宝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4-889,共6页
采用UPLC-MS/MS法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色谱柱以键合相C18硅胶为基质,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研究山茱萸炮制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的底物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 采用UPLC-MS/MS法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色谱柱以键合相C18硅胶为基质,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研究山茱萸炮制过程中参与美拉德反应的底物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山茱萸中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各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还原糖质量分数在炮制中趋势不同于氨基酸,在炮制0~24 h逐渐降低,24~36 h还原糖质量分数有所上升,36 h后其质量分数变化趋于稳定。山茱萸中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的变化与炮制中的美拉德反应密切相关,美拉德反应达到平衡时间与传统的炮制时间基本一致,这为炮制终点的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炮制 美拉德反应 游离氨基酸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的红外光谱与美拉德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陆艳 张雨霏 +2 位作者 杨光明 潘扬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炮制过程中山茱萸红外光谱的宏观和指纹特征与美拉德反应的关系。方法以酒蒸法炮制山茱萸药材,对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酒萸肉饮片进行红外光谱信息采集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推断山茱萸中...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炮制过程中山茱萸红外光谱的宏观和指纹特征与美拉德反应的关系。方法以酒蒸法炮制山茱萸药材,对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酒萸肉饮片进行红外光谱信息采集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推断山茱萸中存在醇类、有机酸类、酯类等化合物,炮制过程中各类成分有规律地变化并趋于稳定,在3 309、1 713、1 028cm^-1有特征吸收。过程分析发现氨基化合物在0~24h内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而在24~48h之间含量呈下降趋势,结合前期对山茱萸炮制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判断24h为最佳炮制时间。结论红外光谱分析快速、方便,特征性强,可以识别山茱萸炮制品中的主体成分,与美拉德反应相结合,为炮制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红外光谱 炮制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生、醋莪术对CYP450酶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菊 陆兔林 +2 位作者 毛春芹 肖永庆 顾娟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生、醋莪术对大鼠CYP1A2、CYP3A4和CYP2E1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探讨其通过炮制增强或改变作用的趋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生、醋莪术组分别给予生、醋莪术提取液(9 g.kg-1),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生、醋莪术对大鼠CYP1A2、CYP3A4和CYP2E1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探讨其通过炮制增强或改变作用的趋向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组,生、醋莪术组分别给予生、醋莪术提取液(9 g.kg-1),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在一定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检测探针药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以评价生、醋莪术对CYP450酶的影响。结果生莪术的茶碱、氨苯酚和氯唑沙宗的代谢情况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醋莪术与空白组相比,茶碱和氯唑沙宗的T12、Tmax和AUC明显增加,CL/F明显降低;氨苯酚的T12变化不明显,AUC明显降低,CL/F明显增加;氯唑沙宗的T12、Tmax、AUC明显增加,CL/F明显降低。结论单次给予大鼠生、醋莪术后,生莪术对CYP450酶的作用不明显,醋莪术对CYP1A2和CYP2E1具有抑制作用,对CYP3A4具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TAIL 莪术 CYP450 CYP1A2 CYP3A4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检测硫磺熏蒸前后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晓 马晓青 +3 位作者 蔡皓 刘静静 李俊松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 目的测定硫磺熏蒸前后中药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结果中药金银花中Al、Fe、Mn、Zn、Cu等元素含有量丰富,硫磺熏蒸后金银花中S、Al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升高(P<0.05),并伴有铬残留量的增加。结论硫磺熏蒸工艺能导致金银花中S元素量升高和铬残留的增加,测定金银花中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对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其质量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金银花 微量元素 金属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对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晓青 蔡皓 +4 位作者 刘晓 刘静静 李松林 宗杜强 蔡宝昌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74-379,共6页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 分析杭白菊通风晾干品和硫磺熏蒸品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7个杭白菊样品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初步分离鉴定出64种成分,其挥发油组成皆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但所含化合物的具体种类有很大差异。经硫磺熏蒸后,样品中蒎烯、合成右旋龙脑、香芹酚、石竹烯氧化物等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而香树烯、γ-芹子烯等成分含量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应严格控制硫磺熏蒸在杭白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挥发油 硫磺熏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_1、Re和Rb_1的含量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杨 陈林伟 +4 位作者 陈丹妮 王彬 金俊杰 秦昆明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Merck 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1.290~6.450μg之间、人参皂苷Re在0.492 0~2.952 0μg之间、人参皂苷Rb1在1.485 0~7.425 0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中RSD均小于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5%、97.84%和99.35%,且RSD均小于2%(n=6)。结论:采用HPLC同时测定气血双补酒中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酒的生产中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酒 HPLC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对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晓红 程海清 +2 位作者 邓易 杨光明 潘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0.05、0.075、0.1g/L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24h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镰形棘豆总黄...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镰形棘豆总黄酮0.05、0.075、0.1g/L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24h后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镰形棘豆总黄酮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总体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对凋亡相关蛋白Cyt C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镰形棘豆总黄酮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呈浓度依赖关系;镰形棘豆作用后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比例升高;可导致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中、高剂量组的细胞中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并且与影响Cyt C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为镰形棘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SMMC-7721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色素C Caspase-3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小莉 姚仲青 +3 位作者 秦昆明 蔡宝昌 蒋金来 张永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499,共5页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 目的优选散瘀镇痛颗粒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苦杏仁苷和丹酚酸B含有量、干浸膏得率以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法为散瘀镇痛颗粒水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镇痛颗粒 水提工艺 HPLC指纹图谱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超滤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光明 李萌 +3 位作者 张玉玲 李伟东 潘扬 蔡宝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153,157,共5页
目的:通过超滤分离中药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比较各截留产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山茱萸为美拉德反应底物,经高温反应后获得反应产物。采用中空纤维膜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级过滤,过膜级数为0.45、0.22μ... 目的:通过超滤分离中药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比较各截留产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山茱萸为美拉德反应底物,经高温反应后获得反应产物。采用中空纤维膜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级过滤,过膜级数为0.45、0.22μm、100、50、10、4 ku,对各分级截留产物分别进行冷冻干燥并测定它们的理化特性(紫外吸收和褐变程度);同时观察它们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结果:不同截留产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基本类同,且在284 nm处均有最大吸收。相比之下,0.45~0.22μm截留产物的褐变程度最大,同时其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也最高。结论:提示山茱萸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抗氧化的最佳活性部位为0.45~0.22μm的超大分子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美拉德反应产物 超滤 类黑精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玉夏稳压胶囊中防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俊 刘亮镜 +4 位作者 方佳 朱和平 周娟娟 刘昕 潘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以粉防己碱为含量指标,研究玉夏稳压胶囊中防己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以药材防己的粒度、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进行优选试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己乙醇提取物中粉防己碱的含量。... 目的以粉防己碱为含量指标,研究玉夏稳压胶囊中防己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以药材防己的粒度、提取次数、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进行优选试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己乙醇提取物中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4种因素中乙醇浓度对提取物粉防己碱含量影响最大,提取时间次之。各因素不同水平对防己醇提物中Tet的含量虽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打成粉末(过20目筛),用95%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夏稳压胶囊 正交试验 乙醇提取 粉防己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彬 蔡皓 +4 位作者 秦昆明 张淼 王玉 金俊杰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解郁顺心汤中不同元素的方法,研究不同的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元素煎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制样,再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解郁顺心汤在煎煮时间为30、60、90min...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解郁顺心汤中不同元素的方法,研究不同的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元素煎出的影响。方法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制样,再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解郁顺心汤在煎煮时间为30、60、90min的水煎液中K、Ca、Na、Mg、Al、Zn、Fe、Sn、B、Li、Sr、Cd和As 13种元素的含量组成并进行分析。结果煎煮时间为30min时,解郁顺心汤中的各元素不能够完全析出,煎煮60min各元素基本煎出。解郁顺心汤中含有丰富的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中K元素的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Zn元素含量最高。煎煮90min,未检测到Cd和As这2种元素。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标回收率为95.07%~100.83%,RSD〈3%。结论为了减少煎煮时间且将解郁顺心汤中的各元素尽可能的煎出,煎煮时间应控制在60min。实验结果为解郁顺心汤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微量元素 解郁顺心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子心新碱对肠系膜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利 肖敏 +3 位作者 王鹏 张弦 潘扬 杨光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 研究莲子心新碱(Neo)对小鼠肠系膜血管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收缩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观察其对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和RhoA相关蛋白激酶(ROCK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引起该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仪观察... 目的 研究莲子心新碱(Neo)对小鼠肠系膜血管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收缩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观察其对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和RhoA相关蛋白激酶(ROCK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引起该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微血管张力测定仪观察高钾溶液(KCl)对经Neo预处理后肠系膜血管收缩的影响,并通过Urea/glycerolPAGE法检测其MLC20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同时,利用成像分析技术考察高钾溶液对经Neo预处理后VSMCs收缩的影响,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法测定VSMCs中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Neo预处理后的肠系膜血管能明显抑制高钾溶液引起的收缩,其IC50值为6.019μmol/L;且可阻断高钾溶液产生MLC20磷酸化。另外,与模型组(KCl)VSMCs的长度(40.94±1.94)μm相比,药物组(Neo+KCl)VSMCs的长度(44.95±5.15)μm显著延长(P<0.01),其ROCK1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下降。结论 Neo对肠系膜血管平滑肌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平滑肌MLC20磷酸化和下调其ROCK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新碱 平滑肌收缩 抑制作用 MLC20磷酸化 RO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色谱法联合中压液相制备色谱法提取分离镰形棘豆中活性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俐燃 李冠聪 +2 位作者 杨光明 潘扬 蔡宝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得到的黄酮化合物进行抗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活性筛选。方法:镰形棘豆药材浸提液经乙酸乙酯萃取,该萃取部位通过聚酰胺柱色谱梯度洗脱,结合中压液相制备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分离,获得单一...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将得到的黄酮化合物进行抗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活性筛选。方法:镰形棘豆药材浸提液经乙酸乙酯萃取,该萃取部位通过聚酰胺柱色谱梯度洗脱,结合中压液相制备色谱法进一步纯化分离,获得单一黄酮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及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黄酮化合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从镰形棘豆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单体,鉴定为7-羟基二氢黄酮及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HPLC分析两者纯度均大于98%; CCK-8法结果显示,7-羟基二氢黄酮及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均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力,并呈量效关系,48 h的IC50值分别为137. 6μg/m L和63. 83μg/m L。结论:分离得到的2个黄酮成分对A549细胞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后期抗肺癌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聚酰胺柱色谱法具有富集黄酮的作用,适用于分离黄酮类成分,聚酰胺色谱法联合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提取分离镰形棘豆中黄酮类成分,简便易行,为分离黄酮类成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黄酮化合物 聚酰胺色谱法 中压制备色谱法 A549细胞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