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电子舌技术鉴别黄连及其炮制品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周霞
杨诗龙
胥敏
万军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3-1997,共5页
-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9B11)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2014-F-075)
-
文摘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鉴别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方法从四川、重庆、湖北和云南收集10批黄连,炮制并提取后得到40批水提液,然后采用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线性判别分析(LDA)及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ANN)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黄连饮片电子舌的响应味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IMCA模型能区分黄连炮制品与生品;PCA模型显示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有明显区别;DFA模型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区分识别的正确率达100%;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也均为100%;BP-ANN模型对测试集未知样品的判别率为91.7%;所有样本的综合判别率为99.4%。结论电子舌技术能实现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味觉特征客观化,从而对它们进行鉴别区分。
-
关键词
黄连
炮制品
电子舌
鉴别
-
Keywords
coptis(Coptis chinensis Franch)
processed products
electronic tongue
discrimination
-
分类号
R282.1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炒焦类中药历史沿革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玉霞
徐瑶
夏满琼
兰泽伦
周霞
万军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7-360,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295)
-
文摘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最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中药炮制研究是连接中医和中药的桥梁,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节点。炒焦是中药炮制特色之一,中药炒焦后原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含量降低或增加,同时生成新成分,增强原有功效或产生新的作用。对历代炒焦中药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炒焦前后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相关性及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炒焦类中药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炒焦
历史沿革
差异研究
焦香醒脾
-
Keywords
fried to brown
historical evolution
difference research
drugs fired to be brown can activate spleen function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建曲发酵过程的最佳“火候”
被引量:9
- 3
-
-
作者
胥敏
刘玉杰
解达帅
吴纯洁
黄永亮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2,共7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7004-12)
-
文摘
目的分析建曲(青蒿、薄荷、白芷等药材与麦麸、面粉发酵而成的产物)发酵过程的最佳"火候"(发酵时间和温度)。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分别对发酵过程中12批样品的颜色和气味进行检测。测定总糖、总蛋白含有量,以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活力,分析成分变化。结果总糖含有量明显下降,但总蛋白含有量略有增加,3种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在温度28~30℃、相对湿度70%~80%下,建曲的最佳发酵终点为30~36 h。结论该发酵方法所得建曲遍起白霉,有酒香气,符合传统炮制要求。
-
关键词
建曲
发酵
“火候”
白霉
酒香气
化学成分
酶活力
-
Keywords
Jianqu Leaven
fermentation
"Huohou"
white mould
wine flavor
chemical constituents
enzyme activities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3个药用部位中8种成分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肖芳
黄勤挽
范润勇
谭茂兰
孙佳彬
高鹏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元市立柱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2-1786,共5页
-
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分项目(2014FY111100-4)
-
文摘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板皮、枝皮及叶中8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 nm(桃叶珊瑚苷、槲皮素)、238 nm(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320 nm(绿原酸、咖啡酸)。结果桃叶珊瑚苷、槲皮素、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京尼平、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37 5~2.25、0.024 4~0.488、0.008 7~0.487 2、0.019 85~0.397、0.022 9~0.458、0.027 5~1.1、0.029 45~0.736、0.004 526~0.238 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叶中黄酮和苯丙素含有量高于板皮,枝皮中木脂素含有量与板皮相当,而且这两个药用部位中环烯醚萜含有量都较高。结论在降血压和抗炎应用中,杜仲枝皮与叶可作为板皮的替代物。
-
关键词
杜仲
药用部位
化学成分
HPLC
-
Keywords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medicinal par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HPLC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基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选择蒸制附片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谭茂兰
黄勤挽
肖芳
范润勇
王智磊
易佳佳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6-37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86)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2013SZ0140)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2010-12)
-
文摘
目的基于6种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蒸制附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鲜附片、生附片、浸附片中3种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3种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有量。结果蒸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减少,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有量迅速增加,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但随蒸制时间延长会逐渐降低。结论鲜附片更适合进行蒸制,蒸制时间以4~10 h为宜。
-
关键词
鲜附片
生附片
浸附片
蒸制
酯型生物碱
HPLC
-
Keywords
fresh-cut Fupian
dried-cut Fupian
soaked-cut Fupian
steaming
ester-type alkaloids
HPLC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关于花椒中麻味物质“花椒素”的考证
被引量:5
- 6
-
-
作者
祝磊
黎江华
刘玉杰
陈茜
吴纯洁
余凌英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重点研究室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
基金
中药饮片关键技术创新团队(16TD0014)
-
文摘
文章考证了药食两用之品花椒中的花椒素,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得出花椒素所指代的不同物质,辨析了花椒素名称的混用情况。并依据天然化合物的命名及其俗名的命名原则、天然调味品中麻辣味物质的命名规律及中药中相关"素"的命名规律,提出以花椒中代表性麻味物质羟基-α-山椒素为花椒素正名的建议,为花椒素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花椒品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
花椒
花椒素
麻味物质
命名
考证
-
Keywords
Zanthoxyli pericarpium
Huajiaosu
hemp-flavor components
naming textual research
-
分类号
TS20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