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学兰 宋梦晗 +4 位作者 姜秋 李慧芬 徐保鑫 栾茹乔 刁家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02-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 LC-TOF/MS联用系统,Dual ESI离子源,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异构体,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红景天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与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成分比较,女贞苷G13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oleopolynuzhenide A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结论: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其次级苷和苷元。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作用增强与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发生水解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转化机制 L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和加权TOPSIS法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
2
作者 缪翼翔 常源 +3 位作者 董珂旭 张媛 史辑 刘蓬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0.844,指认出1种成分。2种药材相似度0.039~0.548,共有峰3个。9批木通和9批川木通聚为2类;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760%;差异标志物有13个,经对照品比对鉴定出3个,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为0.088~0.696。结论木通、川木通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川木通 UPL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影丽 郑良超 +2 位作者 汪婧雯 吴德玲 黄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2-947,共6页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核仁固缩,细胞破裂及凋亡,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尼氏体不清,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须根水提物各剂量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神经细胞形态部分恢复,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知母须根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升高(P<0.05,P<0.01)。结论知母须根水提取对Aβ25-35联合D-半乳糖诱导的A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须根水提物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防风适宜产区、种植方式及年限研究
4
作者 李千 张煜 +11 位作者 杨琳琳 黄菲 张海霞 郭文晶 付靖淇 谭淑瑶 高欣宇 潘美芳 郑文隽 徐新房 赵书武 李向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3-1660,1671,共9页
目的:研究栽培防风适宜产区、种植方式及年限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其品质不佳、质量不一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方式及年限的样品,通过色差仪量化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 目的:研究栽培防风适宜产区、种植方式及年限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其品质不佳、质量不一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方式及年限的样品,通过色差仪量化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4种成分含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防风粉末色度值b^(*)、E^(*)ab降低,表面黄色减弱,色原酮成分的积累增加;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内在质量(色原酮含量)呈增加趋势,色原酮含量整体表现出种植多年栽培防风含量大于种植1年防风。除去6批未知种植方式的多年生栽培防风,多年生栽培防风中,13批籽播多年品中有10批得分水平在7.5分,更接近于野生品,而7批秧播品得分水平在5分,质量评分相对较低。结论:应在年均温≤11℃的地区优选籽播方式种植多年,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选择优质种植产区、种植方式及年限提供依据,为更多药用植物栽培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防风 适宜产区 种植方式 种植年限 色度值 升麻素 3′-O-当归酰亥茅酚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比较远志3种炮制品中8种有机酸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梦晗 吴鹏 +5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刘江亭 孟艳 王均秀 赵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比较远志Polygalae Radix生品及炮制品(甘草制、蜜制、清水制)中芥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肉桂酸、3,4,5-三甲氧基肉桂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目的采用HPLC法比较远志Polygalae Radix生品及炮制品(甘草制、蜜制、清水制)中芥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肉桂酸、3,4,5-三甲氧基肉桂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结果8种有机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在97.64%-99.00%之间。蜜制品和生品中均只检出3,4,5-三甲氧基肉桂酸,其含有量无明显变化;甘草、清水制品中能检出所有成分。结论远志经甘草或清水炮制后,8种有机酸的含有量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炮制品 有机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不同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刁家葳 王幼鹏 +5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吴鹏 栾茹乔 徐保鑫 宋梦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46-349,共4页
目的:比较远志不同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tenuifoliose J、tenuifoliose H、tenuifoliose A)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远志不同炮制品中tenuifoliose J、tenuifoliose H、tenuifoliose A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A)-0.1%甲... 目的:比较远志不同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tenuifoliose J、tenuifoliose H、tenuifoliose A)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远志不同炮制品中tenuifoliose J、tenuifoliose H、tenuifoliose A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远志木心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含量明显低于远志根皮。在20 h内,甘草汁煮远志中3种成分含量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与生远志比较,甘草汁煮远志、清水煮远志、蜜远志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含量均降低,甘草汁煮制法及清水煮制法降低量相近,蜜炙法与其它炮制方法相比降低程度小。结论:远志不同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类成分的性质不稳定,经甘草汁煮制、清水煮制、蜜炙后含量皆减少,存在向其他物质转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炮制品 寡糖酯类 HPLC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筛选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巫梦莹 陈慧芳 +5 位作者 程冉冉 丁杨飞 熊俊伟 夏成凯 吴德玲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 为探讨菊茎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SL)抗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采用HPLC建立不同批次TFCSL指纹图谱;以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将丙二醛含量、乳酸脱氢酶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作为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谱-效关系确定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从12批次TFCSL指纹图谱中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9个化学成分;各批次总黄酮样品均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及乳酸脱氢酶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2种数学模型确定峰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峰6(异绿原酸C)、峰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为抗氧化物质基础;筛选出的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抗氧化应激的33个靶点;关键靶点为TNF、CASP3、EDNRA、XDH、PTGS2、MMP2,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通路、MPKA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力。表明TFCSL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可能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C、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推测通过TNF、CASP3等靶点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现菊茎叶多成分、多靶点抗氧化的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茎叶 总黄酮 氧化应激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曲代替麸煨肉豆蔻组成方新二神丸的止泻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范蒙蒙 张雨 +2 位作者 李红伟 张振凌 李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目的基于脾肾阳虚泄泻小鼠模型探讨肉豆蔻曲配伍组成新二神丸的止泻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神丸Ⅰ组(盐补骨脂+麸煨肉豆蔻)、二神丸Ⅱ组(盐补骨脂+肉豆蔻曲)、二神丸Ⅲ组(盐补骨脂+肉豆蔻生品)、盐补骨脂组、肉... 目的基于脾肾阳虚泄泻小鼠模型探讨肉豆蔻曲配伍组成新二神丸的止泻作用。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神丸Ⅰ组(盐补骨脂+麸煨肉豆蔻)、二神丸Ⅱ组(盐补骨脂+肉豆蔻曲)、二神丸Ⅲ组(盐补骨脂+肉豆蔻生品)、盐补骨脂组、肉豆蔻曲组,采用“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脾肾阳虚泄泻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体征、各脏器病理变化,检测小鼠各脏器指数、小肠推进率、胃残留率、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肾上腺酮(CORT)、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对粪便微生物进行16S rDNA测序及信息分析。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减轻,活动量减少,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胃残留率、各脏器指数均显著降低,血清GAS、CORT、TSH、T水平均显著下降,MTL、TNF-α、IL-β水平均显著上升,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降低;给药后,各给药组小鼠上述指标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二神丸Ⅱ组整体上优于二神丸Ⅰ组、二神丸Ⅲ组、盐补骨脂组及肉豆蔻曲组。结论肉豆蔻曲与盐补骨脂配伍使用对脾肾阳虚泄泻的作用效果显著,肉豆蔻发酵后能减少其毒性风险,增强其温脾止泻作用,为肉豆蔻曲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曲 配伍 脾肾阳虚 泄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4
9
作者 历帅帅 李鹏飞 +4 位作者 任萃姣 李靖季 罗川 金传山 张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定位蟾皮质量标志物范围来源,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蟾皮中药效相关成分,结合指纹图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蟾皮批次间差异性成分,将药效成分与...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指纹图谱与多元统计分析预测蟾皮质量标志物。方法 基于文献分析定位蟾皮质量标志物范围来源,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蟾皮中药效相关成分,结合指纹图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蟾皮批次间差异性成分,将药效成分与特征差异性成分关联,预测质量标志物,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含量测定。结果 蟾皮质量标志物为沙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蟾蜍噻咛,能与主要抗肿瘤靶点稳定结合,其含量在多批次样品间具有一定差异,其中沙蟾毒精、蟾蜍噻咛整体较高,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整体较低。结论 沙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蟾蜍噻咛为蟾皮抗肿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皮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果药材中4种萜内酯类成分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群群 李慧芬 +4 位作者 张学兰 吴鹏 王均秀 宋梦晗 赵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白果药材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方法白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8∶62);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白果药材中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方法白果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38∶62);柱温30℃,体积流量0.8 m L/min。结果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C分别在1.01~40.40μg、1.03~41.20μg、2.37~94.80μg、1.51~6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7.3%~99.2%之间。5个不同产地(山东济南、临沂、泰安,广西桂林和江苏泰兴)白果药材中四者的含有量分别为75.55~219.73、54.79~135.88、200.37~853.39、119.31~498.06μg/g。结论白果中4种萜内酯类成分的总含有量以江苏省泰兴市产者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白果内酯 银杏内酯A 银杏内酯B 银杏内酯C 产地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赤石脂煅制前后21种可溶性无机元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慧慧 杨立梅 +2 位作者 张超 王英姿 孙秀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煅制前后21种可溶性无机元素(Be、Bi、Mg、Al、Ti、V、Cr、Mn、Fe、Co、Ni、Cu、Zn、Ga、As、Zr、Cd、Sn、Sb、Ba、Pb)的含有量。方法测定赤石脂煅制前后可溶物在...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煅制前后21种可溶性无机元素(Be、Bi、Mg、Al、Ti、V、Cr、Mn、Fe、Co、Ni、Cu、Zn、Ga、As、Zr、Cd、Sn、Sb、Ba、Pb)的含有量。方法测定赤石脂煅制前后可溶物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含有量,ICP-MS法对人工胃液溶出物中的无机元素进行分析,SIMCA-P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煅赤石脂可溶物的含有量高于生赤石脂,而且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含有量明显高于水中。赤石脂煅制前后可溶出无机元素含有量差异明显,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8种元素(Al、Zn、Cu、Mn、Pb、Sb、Ba、Ga),其溶出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赤石脂常以煅制品的原粉形式内服而不入煎剂有着一定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石脂 煅制 可溶物 可溶性无机元素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制炭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鑫 徐保鑫 +5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崔伟亮 刁家葳 宋梦晗 栾茹乔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6-340,共5页
目的优化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制炭工艺。方法以制炭温度、制炭时间、转速为影响因素,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含有量、外观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炭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制炭温度250℃,制炭时间4 min,转速30 r/... 目的优化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制炭工艺。方法以制炭温度、制炭时间、转速为影响因素,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含有量、外观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炭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制炭温度250℃,制炭时间4 min,转速30 r/min,炮制品表面温度218℃,表面焦褐色,具焦香气,味苦涩,4种成分含有量分别为8.59 mg/g、914.27μg/g、192.04μg/g、299.53μ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金银花制炭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制炭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酒蒸前后3种质变与量变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比较
13
作者 赵鑫 姜秋 +5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康怀兴 吴鹏 王均秀 宋梦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639,共3页
目的:比较女贞子酒蒸前后3种质变与量变特征化合物(女贞次苷、oleopolynuzhenide A、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胃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和小肠灌注流出液中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比较三者... 目的:比较女贞子酒蒸前后3种质变与量变特征化合物(女贞次苷、oleopolynuzhenide A、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胃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和小肠灌注流出液中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比较三者在大鼠胃和小肠的吸收差异。结果:大鼠胃和小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和4 h累计吸收率顺序为:红景天苷>女贞次苷>oleopolynuzhenide A。结论:红景天苷较女贞次苷与oleopolynuzhenide A更利于机体吸收。研究结果为阐明女贞子酒蒸增效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次苷 oleopolynuzhenide A 红景天苷 在体胃肠吸收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子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雨 范蒙蒙 +4 位作者 朱建光 周宁 李红伟 张振凌 李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226,共9页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经、小肠经和膀胱经,具有疏肝泻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木脂素、有机酸、黄酮、柠檬苦素等类成分。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川楝子现代研究,详细综述川楝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就其在中枢神经... 川楝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经、小肠经和膀胱经,具有疏肝泻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主要含有挥发油、木脂素、有机酸、黄酮、柠檬苦素等类成分。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川楝子现代研究,详细综述川楝子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并就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和化学治疗方面的药理作用,毒性以及减毒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川楝子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为其质量控制、药理毒理作用机制、炮制减毒机理等现代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附和醋香附HPLC特征图谱及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袁芮 张超 +3 位作者 苏彤 杨立梅 张学兰 孙秀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建立香附和醋香附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饮片粉末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Intersil ODS-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运用SIMCA-P ... 目的建立香附和醋香附的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饮片粉末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Intersil ODS-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运用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香附的特征图谱标示出11个特征峰,在此基础上醋香附还标示出1个新的特征峰。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醋炙对香附特征图谱中化学成分的总体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峰1为醋香附的特有峰,对区分生、醋香附饮片的贡献最大,可作为醋香附的专属性特征标识;醋炙后峰11和峰6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峰3的变化呈增加趋势,可作为生醋香附的差异性特征标识。归属确认出峰1为5-羟甲基糠醛,峰11为α-香附酮,还初步确定了醋香附中的5-羟甲基糠醛来源于米醋。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香附和醋香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醋香附 特征图谱 HPLC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和制远志大孔树脂不同分离部位提取物总量及HPLC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均秀 李慧芬 +6 位作者 张学兰 崔伟亮 刘江亭 孟艳 吴鹏 赵鑫 宋梦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明确远志甘草汁煮制前后变化明显的组分,探讨远志炮制后药性与药效变化的物质基础。方法:远志和制远志分别以70%乙醇提取,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经SP825大孔树脂分离的25%、41%和95%乙醇洗脱部位进行比较。结果:制远志总提取物质... 目的:明确远志甘草汁煮制前后变化明显的组分,探讨远志炮制后药性与药效变化的物质基础。方法:远志和制远志分别以70%乙醇提取,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经SP825大孔树脂分离的25%、41%和95%乙醇洗脱部位进行比较。结果:制远志总提取物质量明显高于生远志。远志炮制后41%乙醇洗脱物质量明显降低,而25%和95%乙醇洗脱物质量显著升高。远志生、制饮片25%、41%和95%乙醇洗脱部位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数目及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远志生、制饮片25%、41%和95%乙醇洗脱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可能是远志生、制饮片药性和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制远志 大孔树脂 HPLC指纹图谱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化学成分转化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栾茹乔 李慧芬 +2 位作者 张学兰 徐保鑫 刁家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437-439,共3页
丹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对丹参的化学成分、成分转化及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中药含多种成分,各成分间存在着拮抗、协同或转化等作用,有关丹参有效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和药代动... 丹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对丹参的化学成分、成分转化及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中药含多种成分,各成分间存在着拮抗、协同或转化等作用,有关丹参有效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缺乏相关总结综述。文章就近年来丹参有效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为丹参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化学成分转化 药代动力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根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树蓉 赵宏苏 +4 位作者 欧迎雪 翟宏焱 吴德玲 张村 张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本研究比较了连丹皮、刮丹皮、栓皮、木心、须根这五个牡丹根加工过程中分成的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探究牡丹药用部位的科学性,评价牡丹根部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的价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牡丹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进... 本研究比较了连丹皮、刮丹皮、栓皮、木心、须根这五个牡丹根加工过程中分成的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探究牡丹药用部位的科学性,评价牡丹根部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的价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牡丹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牡丹根不同部位中酚及酚苷组分、单萜及其苷组分、鞣酸组分等类别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筛选的10个差异性成分中可指认的7个及含量大于0.1 mg/g的化学成分作为定量分析指标,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连丹皮、刮丹皮和须根三者化学成分相似;木心和栓皮与前三者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木心中化学成分较少,且含量均较低;栓皮化学成分最为丰富,且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占比较大。本研究表明连丹皮、刮丹皮与栓皮等部位在主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为牡丹皮在产地加工中留栓皮去木心提供依据;牡丹须根与木心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可考虑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根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涂膜对刮皮生姜的护色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沫儒 李培培 +2 位作者 张伟 俞浩 吴德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5-182,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对刮皮生姜护色效果的影响,筛选刮皮生姜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组合抑制刮皮生姜在加工过程发生褐变。方法:以刮皮生姜为原料,褐变度、失重率、总酚含量在15 d内的变化值为指标,在单因素... 目的:通过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对刮皮生姜护色效果的影响,筛选刮皮生姜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组合抑制刮皮生姜在加工过程发生褐变。方法:以刮皮生姜为原料,褐变度、失重率、总酚含量在15 d内的变化值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护色剂为自变量,褐变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刮皮生姜褐变的影响,确定抑制刮皮生姜褐变的最佳复合护色涂膜工艺。结果:复合涂膜剂的最佳配方为:壳聚糖为1.399%、海藻酸钠为1.783%、卡拉胶为1.311%,在该护色条件下刮皮生姜储藏15 d的褐变度为0.232,与响应面预测值(0.230)接近;测得姜辣素含量为1.62%,总黄酮含量1.83%,总酚含量53.88μg/g,失重率0.8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42.21μg Trolox/g,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卡拉胶三种涂膜剂组合制备的复合涂膜护色效果较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生姜发生褐变及失水,同时也保留了刮皮生姜在储藏期间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皮生姜 褐变 涂膜护色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卡拉胶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与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比较
20
作者 栾茹乔 赵鑫 +5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姜秋 宋梦晗 徐保鑫 刁家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08-2610,共3页
目的:比较女贞子酒蒸前后质变与量变特征化合物(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和小肠灌注流出液中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通过计算吸... 目的:比较女贞子酒蒸前后质变与量变特征化合物(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和小肠灌注流出液中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通过计算吸收速率常数和4 h累计吸收率比较三者在大鼠胃和小肠的吸收差异。结果: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与红景天苷在胃和小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及4 h累计吸收率的顺序为:红景天苷>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结论:红景天苷较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更利于胃肠吸收。研究结果为阐明女贞子酒蒸增效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苷G13 oleonuezhenide 红景天苷 在体胃肠吸收 女贞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