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质谱分析拯阳煎的化学成分与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
1
作者 刘瑾 刘思婕 +3 位作者 庄俊嵘 刘伟 李荣胜 王永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2-905,共14页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 目的: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拯阳煎的化学成分及小鼠灌胃后的吸收成分。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12只分为空白组3只和给药组9只。空白组灌胃超纯水;给药组按30 mL/kg灌胃拯阳煎提取液,收集血清和组织,采用蛋白沉淀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质谱采用正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利用提供的离子碎片相对保留时间、二级碎片信息,经Xcalibur 4.2软件拟合元素组成,再通过对照品、文献以及数据库信息比对,实现对拯阳煎化学成分及入血、组织原型成分的鉴定。结果:共鉴定263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99种、皂苷类37种、木脂素类21种、生物碱类20种、有机酸类19种、萜类16种、苯酞类12种、香豆素类7种、苯乙醇苷类5种、苯丙素类4种以及其他类23种。小鼠灌胃拯阳煎后分别于0.5 h、1 h、3 h时取样检测,检测血清、肺脏、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脑组织中原型成分。血清中分别检测到167、167、91种;肺中140、123、95种;心脏中94、105、81种;肝脏中137、150、85种;脾脏中138、14、13种;肾脏中171、177、158种;脑组织中51、59、43种。结论: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完成了拯阳煎化学成分及主要入血、组织移行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进一步开展拯阳煎效应物质的筛选及入血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 院内制剂 拯阳煎 心力衰竭 化学成分 裂解规律 入血成分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辉 高家荣 +1 位作者 陈金锋 刘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50、100、200mg/kg)组和秋水仙碱(Col,0.1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连续18周的方法诱导肝纤...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50、100、200mg/kg)组和秋水仙碱(Col,0.1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连续18周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造模第9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周。实验结束后,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的水平;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胶原I(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Collagen 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100,200mg/kg)不仅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MDA含量,升高SOD、GSH水平,还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ollagen I的表达。结论:PNS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肝纤维化 脂质过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苦味抑制剂对3种苦味成分的掩味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学林 田亮玉 +5 位作者 张耀 桂新景 姚静 施钧瀚 王青晓 刘瑞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1-1747,共7页
目的探讨4种苦味抑制剂(大豆多糖、HP-β-CD、黄原胶、阿斯巴甜)对3种苦味成分(穿心莲内酯、芦荟苷、氧化苦参碱)的掩味效果。方法采用口尝法,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分析加入不同浓度苦味抑制剂后溶液的苦度变化规律;采用电子舌法,选择大... 目的探讨4种苦味抑制剂(大豆多糖、HP-β-CD、黄原胶、阿斯巴甜)对3种苦味成分(穿心莲内酯、芦荟苷、氧化苦参碱)的掩味效果。方法采用口尝法,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分析加入不同浓度苦味抑制剂后溶液的苦度变化规律;采用电子舌法,选择大豆多糖、HP-β-CD作为掩味物质,比较它们对各苦味成分的掩味效果。结果除黄原胶对芦荟苷的掩味效果不够理想外,其余苦味抑制剂均能将各苦味成分的口尝苦度降低至几乎无苦味(0.5~1.5);苦度降低值与各苦味抑制剂质量浓度之间满足威布尔分布规律,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P<0.01,n=6)。同时,TS-5000Z型电子舌对各苦味成分均无良好响应。结论口尝法显示,4种苦味抑制剂对3种苦味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掩味效果,但电子舌法不适用于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抑制剂 苦味成分 掩味效果 口尝法 电子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的思考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象青 方焱 +1 位作者 陈礼明 张善堂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0,F0003,共2页
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其安全性,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为中药注射剂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切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道路是目前中药研究者的... 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担心其安全性,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为中药注射剂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切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道路是目前中药研究者的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对创伤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5
作者 姜金珠 蔡延渠 +3 位作者 林卓诗 林粤圣 杨艾霖 陈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89-95,共7页
为研究没食子酸(GA)及其衍生物单用及与抗生素联用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Vv)的体外抗菌活性和作用机理,本试验以Vv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GA及其衍生物和氟苯尼考(FF)等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抗菌... 为研究没食子酸(GA)及其衍生物单用及与抗生素联用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Vv)的体外抗菌活性和作用机理,本试验以Vv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GA及其衍生物和氟苯尼考(FF)等常用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抗菌活性强弱;棋盘法测定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分析联合抗菌效果;生物化学法测定细菌胞外核酸、蛋白质含量,分析抗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GA及其衍生物对Vv的MIC为19.5~20000.0μg/mL,FF等抗生素的MIC为0.49~7.81μg/mL,不同药物联合的最佳FIC指数为0.19~0.5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在MIC单用的GA、FF及MIC联用的GA-FF组合作用6 h后,细菌胞外核酸、蛋白质含量均可显著提高(P<0.01),表现为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综上所述,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在单独及联用抗生素使用时,均可对创伤弧菌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效果,作用机理与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有关,提示可作为水产养殖动物肠道保健的新饲料添加剂使用,实现“减抗、替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衍生物 创伤弧菌 联合抗菌 抗菌活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刘文康 胡先润 +3 位作者 程雪梅 刘伟 魏海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优化
7
作者 于明明 牛晓静 +2 位作者 吴延娆 雷卉艳 段晓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8,共7页
目的优化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及挥发油得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设计空... 目的优化香薷挥发油提取、包合工艺。方法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以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含量及挥发油得率为关键质量属性(CQAs),加水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以包合物得率、包合率、含油率为CQAs,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CPPs,AHP-熵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再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最优提取工艺设计空间为加水量9.3~11.1倍,提取时间4~5 h,浸泡时间0.7~1 h;最优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包合温度35℃,包合时间1 h,包合物得率、包合率、含油率分别为74.95%、84.50%、11.51%,包合物以一种新物相(不规则黑色团状物)存在,包合前后挥发油未发生变化。结论该方法稳定可控,可为香薷挥发油相关制剂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工艺 质量源于设计(QbD) AHP-熵权法 Box-Behnken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饮片中含水硫酸钙的溶出度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柳 刘大鹏 +2 位作者 范彦博 张义生 张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目的建立中药饮片石膏中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纯化水800 mL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75 r·min-1,温度(37.0±0.5)℃,分别在5,10,20,30,60,90,120 min取样,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结果石膏... 目的建立中药饮片石膏中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纯化水800 mL为溶出介质,桨法,转速为75 r·min-1,温度(37.0±0.5)℃,分别在5,10,20,30,60,90,120 min取样,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法。结果石膏饮片在2.000,0.150 mm粒径下,其含水硫酸钙的溶出量与溶出时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在0.075 mm粒径下,其含水硫酸钙的溶出量与溶出时间存在对数回归关系。结论该方法能够用于测定石膏饮片中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溶出度,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溶出度 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炮制“炭药止血”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贺 徐园园 +3 位作者 王明慧 辛义周 马传江 魏永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2-1510,共9页
炭药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中药炮制“炭药止血”理论在炭药的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关“炭药止血”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尚不充分,对中药炒炭后的止血效果也存有争议。本文从止血物质基础、药效学、止血机制3个方... 炭药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中药炮制“炭药止血”理论在炭药的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关“炭药止血”理论的物质基础研究尚不充分,对中药炒炭后的止血效果也存有争议。本文从止血物质基础、药效学、止血机制3个方面对该理论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止血物质基础研究中的新思路“纳米类成分”进行探讨,以期为“炭药止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临床合理选用炭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药止血 物质基础 止血机制 中药炮制 纳米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小鹏 桂新景 +5 位作者 王艳丽 侯富国 郭晓帆 李海洋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8-1533,共6页
目的优化中药汤剂加水量公式,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探索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精准控制方法。方法以多功能养生壶为煎药容器,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蒸气蒸发系数;以当归四逆汤(DSD)、小青龙汤(XD)、补中益气汤(BYD)3个复方汤剂为... 目的优化中药汤剂加水量公式,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探索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精准控制方法。方法以多功能养生壶为煎药容器,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蒸气蒸发系数;以当归四逆汤(DSD)、小青龙汤(XD)、补中益气汤(BYD)3个复方汤剂为研究载体,根据加水量公式确定总加水量,每个复方分别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60:40,70:30,80:20加水煎煮,测定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及一煎、二煎汤液得液量、相对密度和出膏率;根据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与理论吸水量差异,分别对饮片吸水率、预期得液量和相对密度校正处理;以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为参数,优化加水量公式;以得液量偏离度、校正相对密度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结果不同条件下多功能养生壶水蒸气蒸发系数无明显差异,为3.9 mL·min^(-1);多功能养生壶煎煮时,复方汤剂煎煮吸水量为理论吸水量的0.67倍,以0.67为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加水量公式优化为:加水量=理论吸水量×饮片吸水率校正系数+预期得液量+水蒸气蒸发量+煎药机损耗量;相比70:30和80:20的一煎、二煎加水比例,以60:40分配时,得液量平均偏离度最小(3.78%),药液平均校正相对密度(1.0273)和平均出膏率(19.81%)最高。结论该研究优化加水量公式及优选一煎、二煎加水比例,能够实现中药汤剂煎煮加水量与得液量科学、精准控制,且能保证汤液成分较高的煎出率,可为加水量公式应用于不同煎药设备和煎煮方法时的校正和优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加水量 得液量 水蒸气蒸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煎煮工艺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方法探索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海洋 桂新景 +6 位作者 岳佑凇 侯富国 王艳丽 王小鹏 郭晓帆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1-1567,共7页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历史最久、应用最广范的剂型,具有可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等特点。汤剂煎煮作为中药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前的最后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传统煎药可根据不同处方的个性化需求调整煎药工艺,但...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历史最久、应用最广范的剂型,具有可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等特点。汤剂煎煮作为中药进入人体发挥治疗作用前的最后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传统煎药可根据不同处方的个性化需求调整煎药工艺,但煎药质量因个人经验而异;现代化煎药因规模化生产对特殊煎煮的要求有所降低,多表现为煎药同质化。中药汤剂煎煮工艺的标准化对于规范汤剂煎煮过程,减少主观因素所致煎药质量差异有重要意义,而个性化是中医药辨证论治特点的重要体现,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探索中药汤剂煎煮工艺标准化和个性化结合,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煎煮工艺 标准化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火与武火煎煮中药时沸腾液体温度与蒸发率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富国 桂新景 +5 位作者 王小鹏 李海洋 郭晓帆 王艳丽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为文火和武火的数字化及煎药过程中火候的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自来水和药液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为热源,在不同测量位置、煎煮时间、液体体积、药液浓度和药液类型... 目的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为文火和武火的数字化及煎药过程中火候的精准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自来水和药液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气为热源,在不同测量位置、煎煮时间、液体体积、药液浓度和药液类型条件下测定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结果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均存在明显差异。温度计插入液体的深度(测量位置)与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呈正相关;固定测量位置时,煎煮时间、液体体积和药液浓度对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基本无影响,药液类型对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略有影响。结论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条件下文火和武火时沸腾液体的温度与蒸发率,对文火和武火进行初步量化,一定程度有利于文火和武火科学内涵的阐述,可为中药煎药设备中文火和武火的精准调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药液温度 文火 武火 蒸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富国 刘瑞新 +6 位作者 王小鹏 麻利杰 路露 张博 杨国营 桂新景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3D结构和自主识别技术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智能复核的新思路,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 新技术新方法 质量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回顾与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晓帆 桂新景 +6 位作者 王艳丽 张璞 侯富国 王小鹏 李海洋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56-1560,共5页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最常见的剂型,其成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该文回顾了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如建立“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团体标准、中药煎药数据库以及中药煎药规则库,研发中药煎药软件,探索人工智能感官...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最常见的剂型,其成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该文回顾了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如建立“中药汤剂煎煮规范”团体标准、中药煎药数据库以及中药煎药规则库,研发中药煎药软件,探索人工智能感官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等,认为利用中药煎药软件制定个性化质量标准是进行汤剂成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可同时保障中药汤剂成品质量控制客观、及时、科学、专业和有效,对提高中药汤剂成品质量、保障中医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质量控制 煎药软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象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68-2970,共3页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中药治疗乙肝的研究,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对乙肝的中药治疗状况,以期为中药治疗乙肝寻求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 中药 乙肝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RAP-MS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10个指标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溪 许杨 +3 位作者 吴德玲 赵想 汪孰敏 高家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 目的分析养心安神药对酸枣仁-五味子配伍煎煮前后主要指标成分差异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_(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柱温40℃,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分别对该药对单煎液、单煎合并液与合煎液中主要指标成分酸枣仁皂苷A、斯皮诺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云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药对配伍前后主要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以上10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RSD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102.1%,RSD为0.03%~3.7%。本次实验结果与前期试验认为酸枣仁与五味子在合煎后,主要指标成分降低保持一致性。结论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为该药对配伍质量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 UPLC-Q-TRAP-MS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草辛素合成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
17
作者 袁旭江 梁智科 +1 位作者 余楚钦 蔡延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7-222,共6页
以对香豆酸和L-酪氨酸甲酯为前体开展鸡骨草辛素合成研究,通过时间和溶剂考察确定最佳工艺为:先光合成4,4′-二羟基-α-吐昔酸,再将其与L-酪氨酸甲酯、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苯并三唑按摩尔比1∶2.2∶2∶2投入二氯甲烷和二甲... 以对香豆酸和L-酪氨酸甲酯为前体开展鸡骨草辛素合成研究,通过时间和溶剂考察确定最佳工艺为:先光合成4,4′-二羟基-α-吐昔酸,再将其与L-酪氨酸甲酯、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苯并三唑按摩尔比1∶2.2∶2∶2投入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反应溶剂中(体积比1∶1),室温反应15 h,分离中间体,再加入含0.01 mol·L^(-1)氢氧化钠的50%甲醇水溶液,脱甲基反应15 h,柱层析分离出目标产物。经g级放大试验,鸡骨草辛素总产率稳定在95%,粗品纯度大于90%,重结晶后纯度可达98%。UPLC法可用于鸡骨草辛素含量测定,其回归方程为y=8 684.1x+24.352(r=0.999 9),在0.020 08~0.401 6μg之间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鸡骨草辛素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辛素 合成 超高效液相色谱 工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优化
18
作者 许玲 牛晓静 +5 位作者 吴延娆 岳亚楠 徐立然 段晓颖 沙薇 余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2-2898,共7页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 目的优化金蒲橘泡腾片喷雾干燥、成型工艺。方法以浓缩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泵药速度为影响因素,出粉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以浸膏粉用量、酸(无水柠檬酸)碱(碳酸氢钠)比例、酸碱总量为影响因素,感官评分、崩解时间、吸湿性、发泡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AHP)-熵权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进风温度135℃,泵药速度15%,出粉率为84.63%。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用量20%,酸碱比例1∶0.9,酸碱总量75%,综合评分为93分。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金蒲橘泡腾片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蒲橘泡腾片 喷雾干燥工艺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层次分析(AHP)-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生、干、炮姜的U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韩燕全 洪燕 +3 位作者 桂洁 高家荣 汪永忠 夏伦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生、干、炮姜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比较生、干、炮姜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UPLC法,对17个产地的生、干、炮姜药材进行UPLC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为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乙腈-...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生、干、炮姜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比较生、干、炮姜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UPLC法,对17个产地的生、干、炮姜药材进行UPLC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为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5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得到了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生、干、炮姜药材UPLC指纹图谱,生、干和炮姜分别有16、22和20个共有色谱峰;17批不同产地的生、干、炮姜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生姜、干姜和炮姜之间指纹图谱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为生、干、炮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干姜 炮姜 U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促进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细胞自噬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姜辉 刘晓闯 +2 位作者 秦秀娟 宋俊梅 刘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590,596,共6页
目的观察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白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白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0.80、1.60、3.20)g/kg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治疗组、40mg/kg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Freund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2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d。实验结束后,取非致炎侧踝关节,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实时定量荧光PCR测定滑膜组织中PI3K、AKT、mTOR、p70s6、beclin1mRNA的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PI3K、AKT、磷酸化的AKT(p-AKT)、mTOR、p-mTOR、p70s6、p-p70s6、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60、3.20)g/kg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治疗组不仅可减轻AA大鼠踝关节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还可降低PI3K、AKT、p-AKT、mTOR、p-mTOR、p70s6、p-p70s6的水平,提高beclin1的水平。结论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AA大鼠滑膜细胞自噬活性,减轻关节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白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