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2015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硕 张倩 +6 位作者 顾小雪 徐琦 宋晓晖 王传彬 吴佳俊 刘金华 周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对2008年-2015年分离的56个PRRSV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并对主要易变区Nsp2、GP5和非编码区进行分析。全基因分析结果显示,56个PRRSV均为美洲型PRRSV,其中54个毒株为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另外2个为类NADC30 PRRSV。54个高致病性... 对2008年-2015年分离的56个PRRSV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序列比对,并对主要易变区Nsp2、GP5和非编码区进行分析。全基因分析结果显示,56个PRRSV均为美洲型PRRSV,其中54个毒株为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另外2个为类NADC30 PRRSV。54个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5.2%~99.9%,与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代表毒株JXA1的同源性为97.2%~99.3%。2个类NADC30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9.9%,与NADC30 PRRSV代表毒株NADC30的同源性为95.4%。主要易变基因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Nsp2和结构蛋白GP5仍在不断变异中。54个PRRSV变异毒株中有48个PRRSV变异株在非结构蛋白Nsp2发生30aa的不连续缺失,此外有6个高致病性PRRSV变异株在Nsp2区域还发生了其他缺失(其中1株多缺失12个核苷酸,1株多缺失19个核苷酸,2株多缺失29个核苷酸,1株多缺失48个核苷酸,1株多缺失120个核苷酸)。2个类NADC30 PRRSV非结构蛋白Nsp2存在131个核苷酸的不连续缺失。大部分分离株在重要结构蛋白GP5发生aa突变,尤其是糖基化位点的位置和数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株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1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其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谭菲菲 周智 田克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5-1130,共6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以母猪厌食和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1])。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以母猪厌食和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1])。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猪场出现了一种“猪神秘病”,90年代初德国也报道了症状相似的疫病,随后很快蔓延至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2])。1992年5月份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猪病学术会上,统一将该病正式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3]),目前该病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PRRS的病原为PRRS病毒(PRRSV)。1991年,荷兰首次分离到PRRSV,命名为Lelystad株^([4]),1992年美国分离到另一株病毒,命名为VR2332株^([5])。1996年郭宝清首次从我国猪场的流产胎儿中分离到了PRRSV CH-1a株,证实了该病毒在我国的存在^([6])。2006年我国暴发的高致病性PRRS(HP-PRRS)病,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7])。2013年之后,类NADC30株开始在我国流行,并逐渐成为猪群的流行株^([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繁殖障碍 养猪业 流产胎儿 猪蓝耳病 PRRS病毒 PRRSV 流行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 GP5和M抗原中和表位的融合表达与纯化以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雷斌 李晓霞 +9 位作者 王睿男 周智 刘玉良 赵柏林 孙航 冯冰 陈玲 王传彬 李义平 孙雨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3期71-79,共9页
为建立检测猪血清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分析了PRRSV结构蛋白GP5和M的二级结构抗原指数、抗原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以及潜在中和表位等参数,选取GP5的47~61、143~156和186~199位氨基酸,M蛋白的63~7... 为建立检测猪血清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分析了PRRSV结构蛋白GP5和M的二级结构抗原指数、抗原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以及潜在中和表位等参数,选取GP5的47~61、143~156和186~199位氨基酸,M蛋白的63~70、133~146和156~169位氨基酸作为免疫原,构建带接头序列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表达质粒;通过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条件,免疫印迹鉴定GP5/M特异抗原,获得了可溶性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蛋白。基于纯化的GP5/M中和表位融合抗原,建立了检测猪血清中PRRSV中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6种其他猪源病原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将血清中和试验鉴定的PRRSV阳性对照血清稀释到1:12800时仍呈阳性;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重复变异系数为2%~10%,批间重复变异系数小于15%;符合性试验显示,同时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血清中和试验对42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4%。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符合性均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中和表位抗原 融合GP5/M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