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涡流分级机分级区流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富军 方莹 +1 位作者 秦健波 柴淑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28-4132,共5页
为获取新型涡流分级机分级区流场分布情况,在分析涡流分级机空气流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14.5对不同转速下环形区和转笼两区域各速度与转笼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可得:转笼转速大小影响环形区速度场... 为获取新型涡流分级机分级区流场分布情况,在分析涡流分级机空气流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14.5对不同转速下环形区和转笼两区域各速度与转笼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可得:转笼转速大小影响环形区速度场稳定,并将导致转笼叶片间产生惯性反旋涡现象,存在一定范围的转速可使分级区的气流场稳定,从而使分级机的分级效率提高,最后,通过物料实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数值模拟对选择分级机合理的操作参数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笼 环形区 流场特性 分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发酵生产中玉米原料预处理工艺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满云 陶惟一 +4 位作者 郭东升 李秀娟 彭钢 俞亚东 黄和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为了获得发酵生产柠檬酸中玉米粉原料预处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液化温度、液化p H、加酶量等因素对残渣淀粉含量、清液总糖含量、DE值、酶解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温度的上升,DE值、残渣淀... 为了获得发酵生产柠檬酸中玉米粉原料预处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液化温度、液化p H、加酶量等因素对残渣淀粉含量、清液总糖含量、DE值、酶解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温度的上升,DE值、残渣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过滤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95℃液化温度对改善DE值、过滤速度和残渣淀粉含量最有利,90℃时酶解效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发酵产柠檬酸玉米原料预处理最佳条件为液化温度95℃、调浆p H 5.4、淀粉酶加量0.5 kg/t,该预处理条件能有效提高粮食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发酵预处理 液化温度 淀粉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包式”反应精馏生产乙酸环己酯工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戈 汤吉海 +3 位作者 陈献 崔咪芬 费兆阳 乔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背包式"反应精馏集成(DCSR)工艺,对环己烯(CH)与乙酸(AA)加成酯化合成乙酸环己酯(CA)的反应进行研究,固定CH与AA的进料量均为10 kmol/h,规定塔釜产品中CA含量为99.5%(w),以年度总成本(TAC)为评价指标,通过Aspen Plus流... 采用"背包式"反应精馏集成(DCSR)工艺,对环己烯(CH)与乙酸(AA)加成酯化合成乙酸环己酯(CA)的反应进行研究,固定CH与AA的进料量均为10 kmol/h,规定塔釜产品中CA含量为99.5%(w),以年度总成本(TAC)为评价指标,通过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考察了主要操作条件及集成结构对DCSR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再沸器热负荷(Q_R)为0.51 MW、提馏段塔板数为3、侧反应器台数为2、总催化剂装填量为2 300 kg、催化剂在上下两台侧反应器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和0.56。在该条件下,集成过程具有最小TAC约2.82×10~6 Yuan/a,相较于传统工艺,DCSR工艺的Q_R减小近8.9%,催化剂用量减少了42.5%,TAC节省了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侧反应器 酯化 模拟 乙酸环己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蒸工艺参数对粉煤灰-石灰体系水热反应产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曹瑞林 徐玲玲 +1 位作者 黄蓓 杨南如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8,共8页
通过X线衍射(XRD)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分析粉煤灰-石灰体系在压蒸工艺条件下产物的形成,采用盐酸选择性溶解法对压蒸试样中粉煤灰反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压蒸试样中石灰的反应程度,对水热反应产物生成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在粉煤... 通过X线衍射(XRD)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分析粉煤灰-石灰体系在压蒸工艺条件下产物的形成,采用盐酸选择性溶解法对压蒸试样中粉煤灰反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压蒸试样中石灰的反应程度,对水热反应产物生成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在粉煤灰-石灰压蒸体系中,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水化硅酸二钙(C_2SH)、水化铝酸三钙(C_3AH_6)、水化石榴石(C_3ASH_4)等产物。粉煤灰配料为78%的压蒸试样,当压蒸工艺参数从4 h、120℃提高至6 h、160℃时,粉煤灰反应程度提高了50%,CaO反应程度提高了32.59%,其游离CaO(f-CaO)质量分数降低了46.49%,此时C_2SH形成量范围从6.94%~17.69%提高至13.87%~17.46%,C_3ASH_4的形成量范围从2.91%~5.99%提高至15.03%~16.08%。确定最佳石灰掺加比例是22%,最佳压蒸工艺参数为140℃、8 h或160℃、6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热合成 水化产物 反应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质岩石中酸不溶物对碱白云石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沁智 邓敏 +1 位作者 黄蓓 陈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背散射电子显微镜(BSEM)、滴定分析和X线衍射等分析了岩石中酸不溶物(AIR)与白云石的分布、浸泡于碱溶液中的岩石柱内部的OH-含量和去白云化反应(ADR)生成的水镁石的含量。结果表明:OH-优先由岩石的酸不溶...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背散射电子显微镜(BSEM)、滴定分析和X线衍射等分析了岩石中酸不溶物(AIR)与白云石的分布、浸泡于碱溶液中的岩石柱内部的OH-含量和去白云化反应(ADR)生成的水镁石的含量。结果表明:OH-优先由岩石的酸不溶物富集区域迁入岩石内部,酸不溶物富集区域的去白云化反应程度高于非酸不溶物富集区域。酸不溶物的含量越高,OH-的迁移越容易。连续分布的酸不溶物更有利于OH-在岩石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不溶物(AIR) 离子迁移 去白云化反应(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煅烧活化锅炉底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健波 方莹 +2 位作者 范仁东 何富军 曹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了确定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条件,以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对锅炉底渣煅烧活化工艺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观察了锅炉底渣的微观形貌和锅炉底渣中矿物组成,采用滴定法测定不同煅烧活化条件下所得的活化产物中... 为了确定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条件,以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对锅炉底渣煅烧活化工艺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观察了锅炉底渣的微观形貌和锅炉底渣中矿物组成,采用滴定法测定不同煅烧活化条件下所得的活化产物中氧化铝与二氧化硅的溶出率,确定了锅炉底渣的最佳煅烧活化工艺参数:锅炉底渣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煅烧温度为700℃、保温时间为2.5 h、升温速率为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锅炉底渣中莫来石和石英相基本消失,转化为可溶性的硅铝酸钠,锅炉底渣得到充分活化,锅炉底渣中硅铝溶出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底渣 煅烧活化 溶出率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铵法测定MgO膨胀剂中方镁石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剑 邓敏 莫立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文提出和研究了用硝酸铵-甘油乙醇作为提取剂测定MgO膨胀剂(MEA)中方镁石含量的分析方法。评价了试验参数对MgO膨胀剂中方镁石含量测定值的影响。讨论了水镁石、菱镁矿、菱镁矿尾矿、白云石和蛇纹石5种含镁矿物对测定MgO膨胀剂中方镁... 本文提出和研究了用硝酸铵-甘油乙醇作为提取剂测定MgO膨胀剂(MEA)中方镁石含量的分析方法。评价了试验参数对MgO膨胀剂中方镁石含量测定值的影响。讨论了水镁石、菱镁矿、菱镁矿尾矿、白云石和蛇纹石5种含镁矿物对测定MgO膨胀剂中方镁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铵-甘油乙醇作为提取剂能够准确测定MgO膨胀剂中方镁石的含量。回收率试验结果为98.14%~100.40%。菱镁矿、菱镁矿尾矿、白云石和蛇纹石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当样品中水镁石的质量分数≤20%时,水镁石对方镁石的测定值无明显影响;当水镁石的质量分数为20%~50%时,随着水镁石含量的增加,方镁石的测定值偏离实际值越多,且测定值呈偏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膨胀剂 方镁石含量的测定 硝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3-乙氧基丙酸乙酯的K_2O/Al_2O_3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途径研究
8
作者 康婧娟 汤吉海 +4 位作者 费兆阳 张竹修 陈献 崔咪芬 乔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855,共8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KNO_3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固体碱催化剂K_2O/Al_2O_3,并用于丙烯酸乙酯(EA)和乙醇加成制备3-乙氧基丙酸乙酯(EEP)反应研究。XRD、FT-IR、N_2吸附-脱附和CO_2-TPD表征结果表明,K_2O/Al_2O_3具有强弱两种碱性... 以γ-Al_2O_3为载体,KNO_3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固体碱催化剂K_2O/Al_2O_3,并用于丙烯酸乙酯(EA)和乙醇加成制备3-乙氧基丙酸乙酯(EEP)反应研究。XRD、FT-IR、N_2吸附-脱附和CO_2-TPD表征结果表明,K_2O/Al_2O_3具有强弱两种碱性位,分别是KNO_3高温焙烧下分解生成的强碱性位K_2O和KNO_3与载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弱碱性位K-O-Al;提高KNO_3负载量可增加催化剂碱量,但破坏载体结构,降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加成反应结果表明,30%(wt)K_2O/Al_2O_3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70℃,乙醇和EA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EA的10%(wt)时,EA的转化率为53.6%,EEP的选择性为98.8%。重复性实验表明,强碱性位中的K_2O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钾,进一步溶解于反应液,导致活性位流失,催化剂重复使用活性显著降低。将流失的钾再次浸渍负载到失活催化剂上,可以恢复失活的催化剂活性。因此,开发直接稳定乙醇钾的固体碱催化剂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碱 K2O/Al2O3 丙烯酸乙酯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在处理农药废水过程中的膜污染行为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凯亮 汪朝晖 +3 位作者 崔朝亮 汪效祖 刘飞 彭文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5,共8页
由于高级氧化后的农药废水中含有大量小分子有机物,纳滤膜被应用于农药废水处理,但是,纳滤膜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采用混凝-超滤法对高级氧化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本文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和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3种孔径的... 由于高级氧化后的农药废水中含有大量小分子有机物,纳滤膜被应用于农药废水处理,但是,纳滤膜对进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采用混凝-超滤法对高级氧化后的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本文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和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3种孔径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在不同压力下的抗污染性能和临界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PAC)投放量为800mg/L,三氯化铁(FeCl_3·6H_2O)投放量为500mg/L,聚丙烯酰胺(PAM)投放量为10mg/L时,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_(Cr))、总磷(TP)、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8.0%~59.1%、88.8%~89.7%、99.8%~99.9%、84%.平均孔径为20nm的PVDF超滤膜比平均孔径为11nm和40nm的PVDF超滤膜具有更高的临界通量和渗透性能.对膜污染、通量衰减模型的考察结果显示,孔内堵塞是导致孔径减小和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超滤膜孔径,能够显著降低膜孔堵塞现象,获得较高的运行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废水 超滤 临界通量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溶液浓度对硅质集料和白云质集料岩石柱膨胀的影响
10
作者 杨文文 邓敏 +2 位作者 黄蓓 陈维佳 王志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3,共6页
改进岩石柱法研究硅质碱活性组分分散分布在岩石中的硅质集料和白云质集料岩石柱在80℃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的膨胀性。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浓度分别为1.00和0.50 mol/L时,硅质集料和白云质集料岩石柱均可产生显著膨胀,当NaOH浓度低至0.... 改进岩石柱法研究硅质碱活性组分分散分布在岩石中的硅质集料和白云质集料岩石柱在80℃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的膨胀性。结果表明:当NaOH溶液浓度分别为1.00和0.50 mol/L时,硅质集料和白云质集料岩石柱均可产生显著膨胀,当NaOH浓度低至0.25 mol/L时,硅质集料岩石柱不膨胀或轻微膨胀,白云质集料岩石柱膨胀显著。当NaOH浓度为0.10 mol/L时,硅质集料岩石柱不膨胀,白云质集料岩石柱膨胀。岩石柱法可以用于评定硅质碱活性组分分散分布集料的碱硅酸反应活性,当养护溶液为80℃、0.25 mol/L的NaOH溶液时,采用岩石柱法可判定白云质集料是否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集料 白云质集料 岩石柱 NaOH溶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砖粉改性MgO膨胀剂及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唐族娟 邓敏 +2 位作者 莫立武 吕利明 刘光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58-3963,共6页
采用白云岩和废砖粉为原料,研究了煅烧制度对废砖粉改性MgO膨胀剂的影响(方镁石和贝利特为主要煅烧产物,故简称PB),并测定了PB对砂浆变形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050℃内,煅烧制度对PB中MgO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煅烧温度或延长保... 采用白云岩和废砖粉为原料,研究了煅烧制度对废砖粉改性MgO膨胀剂的影响(方镁石和贝利特为主要煅烧产物,故简称PB),并测定了PB对砂浆变形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050℃内,煅烧制度对PB中MgO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煅烧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助于降低PB的f-CaO和石英含量,增加β-C2S含量。掺PB砂浆试件的膨胀率随PB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大。延长PB的保温时间或提高煅烧温度均使掺PB砂浆60 d之前的膨胀减缓。掺PB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随PB掺量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抗压强度降低百分数趋于减小。掺20%PB砂浆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降低百分数均小于10%;掺950℃煅烧1h制备的PB砂浆试件在60 d之前具有最大的膨胀率并且抗压强度降低百分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MGO膨胀剂 砂浆 膨胀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