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页岩气资源信息检索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洪斌 刘东 +3 位作者 谭德军 程礼军 刘俊峰 李祖兵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加快重庆市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探讨了页岩气资源数据库及信息检索平台的搭建;确立了建立页岩气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的技术方法,初步确定了页岩气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和检索平台的结构、功能需求及检索模型,为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页岩气 信息检索 资源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中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以重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1 位作者 吴艳婷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5-198,共4页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庆处于中度缺水区,水资源量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需要正确的评估页岩气开采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页岩气开采用水量虽占可用水资源量的比重不大,但是用水比较集中,仍可能对当地用水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用水方案:尽量从流经该地区的流量大的江河中取水;加强返排液的处理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资源 重庆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3 位作者 吴述林 陈雪娇 邓智 吴艳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7,72,共6页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丰富,我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6万亿m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在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上,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本文梳理... 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丰富,我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6万亿m3。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都集中在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上,对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本文梳理了美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国内固体矿产开发中引起的环境问题,认为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可能面临如下环境问题:土地占用、破坏与污染;水资源消耗与污染;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地质灾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环保建议,如探索页岩气开发新技术;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法规和应急方案。以期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资源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土地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地质灾害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黔湘秀山区块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东鑫 张跃磊 +2 位作者 张彦起 李宏欣 王明理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 目前对南方海相地区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成藏模式、有利区评价等基础地质理论。在应用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页岩气高产富集区识别预测和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有别于常规油气勘探技术思路与方法。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区块部署实施二维地震勘探剖面13条,523.5 km.区内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数据采集难度大;灰岩出露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速度分析困难等问题突出。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储层与流体识别等技术一体化攻关,获得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结合勘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综合录井、测井等勘查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盆缘山区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流程。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结合:优选最佳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叠加及偏移成像,改善成像质量。探索应用地震储层反演与气层检测技术,预测页岩气"甜点"分布区,为部署井位提供基础。二维勘探精细标定出了2套目的层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区内断层以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优选了2套目的层有利目标区,部署了2口参数井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黔湘秀山区块 页岩气 二维地震勘探 评价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2 位作者 吴艳婷 耿小烬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32,共4页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 页岩气开发战略对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减排压力、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地区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位列全国第三,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本文梳理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勘探区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重庆地区页岩气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资源家底不清、"面上开花"困难、扶持政策不完善、环境压力大、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技术服务市场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的建设;明确政策扶持方向;构建环境评价指标,加强环境监管;探索降成本新思路;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重庆 资源量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口地区页岩含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平 曾春林 程礼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22-226,共5页
重庆城口地区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区内早寒武世水井沱期沉积的一套浅海深水陆棚相页岩。本文通过对位于北大巴山的重庆城口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分析研究,结合区域钻井岩... 重庆城口地区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区内早寒武世水井沱期沉积的一套浅海深水陆棚相页岩。本文通过对位于北大巴山的重庆城口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分析研究,结合区域钻井岩心样品现场解吸及等温吸附含气特征,分析该区域页岩吸附气量与Toc、伊/蒙混层等指标相关性,综合总结复杂地区页岩含气特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为区域页岩气规模化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巴山 水井沱组 页岩气 含气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特征对重庆地区页岩气储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陈朝刚 雍海燕 +4 位作者 朱瑜 李少荣 徐园 马军鹏 袁崇杰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2期195-196,共2页
基于重庆地区构造特征,重点探讨构造类型、断裂特征、保存条件对页岩气储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远离露头区域和断裂密集发育带、盖层厚度大且覆盖面积广、有封堵性好的断层遮挡的背斜核部平缓区和向斜构造低部位区的页岩气藏保存条... 基于重庆地区构造特征,重点探讨构造类型、断裂特征、保存条件对页岩气储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远离露头区域和断裂密集发育带、盖层厚度大且覆盖面积广、有封堵性好的断层遮挡的背斜核部平缓区和向斜构造低部位区的页岩气藏保存条件有利,储量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类型 断裂特征 保存条件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余川 程礼军 +1 位作者 曾春林 汪生秀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页岩含气性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渝东北地区3口页岩气地质参数井实钻资料为依据,对下古生界水井沱组和五峰—龙马溪组2套目的层页岩气生成、聚集及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有机质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根本因... 页岩含气性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渝东北地区3口页岩气地质参数井实钻资料为依据,对下古生界水井沱组和五峰—龙马溪组2套目的层页岩气生成、聚集及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有机质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根本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页岩的生烃及吸附能力;较大的页岩层厚度有利于页岩气的大量生成与充分聚集;埋深决定了页岩层的温压条件,要使页岩气得到有效聚集与保存,就需要达到一个合适的温压匹配状态;大型断裂的发育对于页岩气的保存具有破坏性,构造保存条件可能是控制该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区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TOC大于2.00%)连续厚度达到30m以上、埋深在1 000~5 000m、断裂欠发育、保存较好的区域是页岩气的有利富集区,并圈定了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气性 吸附能力 断裂 保存条件 下古生界 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复杂裂缝扩展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潘林华 张烨 +2 位作者 陆朝晖 邓智 柳凯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页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岩石脆性大,天然裂缝发育。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储层易发生张性破坏和剪切破坏相结合的复合破坏,形成复杂网状裂缝,而网状裂缝的展布形态关系到页岩压裂方案的设计和压后产能的评估。针对页岩储层网状... 页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岩石脆性大,天然裂缝发育。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页岩储层易发生张性破坏和剪切破坏相结合的复合破坏,形成复杂网状裂缝,而网状裂缝的展布形态关系到页岩压裂方案的设计和压后产能的评估。针对页岩储层网状裂缝扩展问题,基于流-固耦合方程和损伤力学原理,建立了二维网状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综合研究认为:水平主应力差增大,压裂裂缝分布长度增加,分布宽度降低,长宽比增大;压裂施工排量降低,压裂裂缝复杂程度降低,压裂裂缝分支数减少,分布长度增加,分布宽度降低,长宽比增大;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可能出现多裂缝干扰问题,部分压裂裂缝在延伸过程中止裂或者沟通两端射孔簇的压裂裂缝;水平井"多段分簇"压裂过程中,各个射孔簇形成的压裂裂缝分支长度差别较大,部分裂缝分支长度明显大于其他裂缝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天然裂缝 裂缝扩展 网状裂缝 损伤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含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含气量测试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2 位作者 耿小烬 吴艳婷 曾春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5,共6页
北美页岩气的商业开发,掀起了全球勘探页岩气的热情,我国页岩广泛分布,资源潜力巨大。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于富有机质页岩中,含气量研究是页岩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参数。总结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成果,认为页岩气含气量的... 北美页岩气的商业开发,掀起了全球勘探页岩气的热情,我国页岩广泛分布,资源潜力巨大。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于富有机质页岩中,含气量研究是页岩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参数。总结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研究成果,认为页岩气含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孔隙结构和孔隙体积、矿物含量、裂缝发育程度、地层温度和压力,它们对含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丰度和含气量正相关,成熟度越高,含气性越好;微孔比例越大,吸附性能越好;黏土矿物控制吸附气含量;微裂缝发育有助于吸附气的解吸,裂缝规模发育过大将破坏泥页岩的封闭性,不利于气体的储存;吸附气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温度升高,吸附气量将成倍下降。并分析了目前页岩气含气量的测试方法,对比总结了各种测试方法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吸附气 游离气 含气量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页岩气等温吸附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跃磊 李大华 +1 位作者 王青华 郭东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针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及修正的双朗格缪尔模型(D-Langmuir)在研究非均质吸附介质页岩等温吸附时,对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展开了新的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研究中将吸附系统内不同吸附介质的吸附特征转化为系统内压力的... 针对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及修正的双朗格缪尔模型(D-Langmuir)在研究非均质吸附介质页岩等温吸附时,对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展开了新的等温吸附方程研究,研究中将吸附系统内不同吸附介质的吸附特征转化为系统内压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对D-Langmuir模型进行压力修正,得到新的、适用于多吸附介质的P-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将以上模型应用于渝东南渝页1井共21个样品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平均误差在-0.012 0~80.021 2 m^3/t;D-Langmuir模型平均误差在-0.003 64~0.021 20 m^3/t;P-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的平方0.992 5≤R^2≤0.999 8,平均误差在-0.003 25~0.003 21 m^3/t,相比于Langmuir方程及D-Langmuir方程,P-Langmuir模型拟合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对更准确地评价页岩吸附气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系统 压力修正 吸附模型 P-Langmuir模型 渝页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严飞 吴财芳 +1 位作者 杨庆龙 薛佳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3,17,共6页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思想构建了适合于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潘庄CM1井为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煤层气井未来30天的产能变化,其产气量和产水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5%和3.88%,从而可为煤层气...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思想构建了适合于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潘庄CM1井为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煤层气井未来30天的产能变化,其产气量和产水量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5%和3.88%,从而可为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的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煤层气井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综述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跃磊 李大华 郭东鑫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页岩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开发难度非常大,90%的页岩气井需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气效果,压裂技术是进行储层改造、提高产能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各种压裂技术,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及整理研究,简单介绍了页岩气压... 页岩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其开发难度非常大,90%的页岩气井需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气效果,压裂技术是进行储层改造、提高产能的最主要手段。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各种压裂技术,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及整理研究,简单介绍了页岩气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详细论述了目前应用于页岩储层改造的主要压裂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特点、适用性及各种压裂工艺间的差异性。同时,介绍了几种近些年发展产生的新型压裂技术,包括混合压裂技术、纤维压裂技术、通道压裂技术,以及在页岩储层压裂中的应用情况及展望。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刚刚起步,施工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了解各种压裂技术特点,寻找适合我国页岩储层的压裂技术,对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技术 技术特点 适用性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差异关键控制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焦伟伟 方光建 +2 位作者 汪生秀 张志平 余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86-1794,共9页
渝东南地区紧邻涪陵页岩气田,区内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2套重点层位,相比于涪陵焦石坝地区,改造强度更强,演化程度更高,勘探效果也差别较大,已有研究证明构造运动是盆内与盆外页... 渝东南地区紧邻涪陵页岩气田,区内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2套重点层位,相比于涪陵焦石坝地区,改造强度更强,演化程度更高,勘探效果也差别较大,已有研究证明构造运动是盆内与盆外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关键控制作用。而对于同样经历了强改造和高演化的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的2套页岩层位来说,2者均具有优质的物质基础,但含气性却差异十分显著。从现场含气量解吸和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出发,通过动静态指标对比和相关性研究,分析含气性的关键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吸附能力较强,但现场解吸气却表现为“高氮、低烃、微含气”的特征;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能力略逊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但含气性却明显好于牛蹄塘组,多口井的解吸气量达到工业下限,气体成分以烃类气体为主。有机质的孔隙结构和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底板的封闭性是导致这2套层位含气性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孔欠发育,致使储集物性较差,而其底板发育不整合面并伴随流体活动,导致气藏遭到破坏,是其含气性差的关键。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呈蜂窝状密集发育的有机质孔大大增加了页岩气赋存的空间,加之顶底板的封闭性较好,为页岩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单井解剖总结建立了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两种典型的页岩气保存散失模型:敛聚保存型聚集模式和底板冲刷破坏散失模式。针对2套目的层的含气性关键控制因素的差异,建议对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应进一步加强选区指标的研究;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应进一步加强选带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富有机质页岩 含气性 有机质孔 封闭性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矿物的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中数据校正方法探讨
15
作者 杨柳 栾进华 +3 位作者 胡科 李梦来 何廷鹏 李甜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8期280-281,共2页
基于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在实验中都常会遇到等温吸附曲线在高压阶段下拐即“倒吸”现象,。通过4种不同方法相互比较,最终采用以吸附相密度为变量的三元Langmuir模型来作为地质矿物重量法等温吸附的校正方法。
关键词 地质矿物 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 数据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孔隙结构对烃类气体吸附能力控制
16
作者 方光建 余川 +3 位作者 汪威 黄振华 张跃磊 汪生秀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318-319,共2页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愈发迅速,人们就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非常规性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渝东北、鄂西北和陕西南部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沿...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愈发迅速,人们就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非常规性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渝东北、鄂西北和陕西南部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沿着镇巴断裂带出现了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通过样品采集,利用实验手段对页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孔隙结构分析和对烃类气体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随着变质程度加深、岩石孔隙结构变小,有机质颗粒变小,对烃类气体吸附能力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北 孔隙结构 保存条件 含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来自FIB-SEM的新启示 被引量:71
17
作者 马勇 钟宁宁 +4 位作者 程礼军 潘哲君 李红英 谢庆明 李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使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对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页岩纳米级有机质孔隙进行了三维重构和孔隙结构参数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五峰组—龙... 使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对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页岩纳米级有机质孔隙进行了三维重构和孔隙结构参数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内层间微裂隙、矿物粒内孔、矿物粒间孔和有机质孔隙均较为发育。其中,有机质孔隙呈蜂窝状均匀发育,孔隙半径集中在3-100 nm,孔隙连通性较好,FIB-SEM三维重构计算有机质孔隙度在9.13%-18.42%之间,岩石总孔隙度中有机质孔隙度的贡献受控于TOC含量;牛蹄塘组页岩内溶蚀孔和粒间孔较为发育,有机质孔隙发育不均匀,孔隙呈扁平状或针孔状,孔隙半径集中在3-25 nm,孔隙连通性较差,有机质孔隙度在1.59%以下,有机质孔隙度对岩石总孔隙度的贡献与TOC含量关系较小,页岩的总孔隙度主要来自于矿物基质孔。FIB-SEM揭示了2套页岩有机质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有机质孔隙 三维重构 牛蹄塘组 五峰组—龙马溪组 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游声刚 郭茜 +3 位作者 吴述林 吴艳婷 曾春林 程礼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3-196,共4页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储层,通过野外泥页岩剖面考察、岩心观察及扫描电镜、全岩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孔隙和...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储层,通过野外泥页岩剖面考察、岩心观察及扫描电镜、全岩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页岩的矿物组成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孔隙和微裂缝两大类,进一步可分为原生晶间孔、原生粒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页岩储层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认为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因素复杂,储集空间的发育主要受矿物组分、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页岩埋深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页岩气 五峰组-龙马溪组 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力学特性试验及强度准则建立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怀文 程远方 +1 位作者 李梦来 韩修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1,共7页
我国南海北部海域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但目前针对水合物储层的力学特性研究较少,也缺乏相应的储层强度判定准则。通过模拟我国南海北部水合物储层的地质条件,根据浅部地层特点制作黏土质粉砂岩水合物储层岩样... 我国南海北部海域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但目前针对水合物储层的力学特性研究较少,也缺乏相应的储层强度判定准则。通过模拟我国南海北部水合物储层的地质条件,根据浅部地层特点制作黏土质粉砂岩水合物储层岩样,进行了不同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有效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水合物储层的抗压峰值强度随水合物饱和度增加而增加,但水合物饱和度对岩样的刚度和泊松比影响不明显;水合物储层的抗压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有效围压增大而线性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而泊松比受有效围压影响没有明确的函数关系;黏土质粉砂岩水合物储层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的压密阶段和抗压峰值强度,弹性阶段较短,屈服阶段较长,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南海北部的黏土质粉砂岩水合物储层强度准则,可计算不同有效围压、水合物饱和度情况下的储层内聚力,进而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储层抗压强度,从而为我国南海北部水合物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地层力学稳定对策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 黏土质粉砂岩 三轴力学试验 力学特性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敏 张庆华 王麒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1,44,共4页
为了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超前预警,增强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能力,以赵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断层落差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S的影响,从而推断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影响范围:断层落差小... 为了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超前预警,增强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能力,以赵庄煤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断层落差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和钻屑量S的影响,从而推断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影响范围:断层落差小于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30m;断层落差为5~1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45m;断层落差大于15m时,其影响范围为距断层或尖灭端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预警 瓦斯地质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