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MIS 7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类ENSO式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京涛 李铁刚 +1 位作者 常凤鸣 李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4,共8页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测年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指标,分析了距今近250ka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测年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指标,分析了距今近250ka以来区域生产力和上层海水结构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其控制因素和所指示的古海洋学意义。计算结果显示WP7岩心所在的暖池核心区约在距今250ka以来初级生产力在冰期(MIS6期、4期和2期)高,在间冰期(MIS7期、5期、3期和1期)低,表明该区古生产力在长的轨道时间尺度上受北半球高纬度冰量变动的影响。钙质超微化石下透光带属种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指示的温跃层深度变化表明冰期温跃层浅、间冰期温跃层加深,这说明类ENSO式变化导致的冰期—间冰期温跃层深度波动可能是MIS7期以来暖池核心区古生产力在冰期高而在间冰期显著降低的直接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 底栖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古生产力 类ENSO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