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山环境地质学——一个新的地学研究领域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友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矿山环境地质学 地质作用 矿产资源 地质环境 学科建设 理论体系 调查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夏林圻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溯造山带的构造 -岩浆演化历史。纵观我国以至全球的大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 ,一个造山带往往经历了古大陆裂解、洋陆转换、陆块拼合—碰撞、陆内伸展—盆山耦合和新构造隆升 (陆内造山 )等众多... 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溯造山带的构造 -岩浆演化历史。纵观我国以至全球的大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 ,一个造山带往往经历了古大陆裂解、洋陆转换、陆块拼合—碰撞、陆内伸展—盆山耦合和新构造隆升 (陆内造山 )等众多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 ,这些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和不同的构造环境均有特定火山岩浆作用与之相伴。因此 ,可以根据造山带形成、演化不同阶段火山岩浆作用的特点来重溯造山带的构造 -岩浆演化历史 ,进而从更大尺度上加以对比 ,探索全球动力学乃至比较行星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对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 ,这些问题包括 :板块内部火山岩浆活动、离散板块边界上的火山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火山岩 岩浆作用 板块构造 古大陆裂解 洋陆转换 新构造隆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铜矿田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兴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23,共6页
白银厂铜矿田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显示火山岩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容矿岩石,也是硫的主要提供者。铅来源于下地壳并受到上地壳铅的混染。
关键词 硫铜同位素 火山岩 铜矿床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岩中的熔体包裹体 被引量:29
4
作者 夏林圻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03-414,共12页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矿物生长过程中捕获的天然岩浆珠滴 ,它们有效地保存了大量有关其主矿物形成时周围岩浆介质的物理化学信息 ,所以它们是其主矿物结晶演化史的忠实记录员 ,它们能够提供岩浆系统成分和演化的重要信息。文中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行了讨论 ,它们涉及 :(1)熔体包裹体的一般特征 ;(2 )熔体包裹体封闭过程中和封闭后的演化 ;(3)熔体包裹体的均一化研究 ;(4 )熔体包裹体化学成分和挥发组分研究。熔体包裹体研究可以对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重建天然岩浆结晶演化的热历史 ;(2 )提供有关岩浆沿下降液相线的成分数据 ;(3)查明天然岩浆结晶演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迁规律 ;(4 )解决岩浆岩石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混染作用、岩浆中硫的性状、地幔部分熔融和地幔交代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将熔体包裹体数据和常规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实验岩石学信息综合一体 ,可以提高我们模拟岩浆作用过程的能力。熔体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岩浆岩石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其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石学 岩浆演化 结晶作用 岩浆作用过程 熔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系海相火山岩中的英安质枕状熔岩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智佩 任有祥 +1 位作者 杨建国 宋忠宝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枕状熔岩是海相火山岩的一种特有产出形式,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中普遍发育。基性枕状熔岩往往构成蛇绿岩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在中酸性火山岩中的枕状熔岩则极为罕见,目前仅在我国的白银厂产出有角斑质岩枕(... 枕状熔岩是海相火山岩的一种特有产出形式,在海相中基性火山岩中普遍发育。基性枕状熔岩往往构成蛇绿岩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但在中酸性火山岩中的枕状熔岩则极为罕见,目前仅在我国的白银厂产出有角斑质岩枕(彭礼贵等,1995;LiZhipeietal,1996).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北祁连山西段首次发现的英安质枕状熔岩的产出状态和岩石学特征,并在岩石化学方面与白银厂角斑岩进行对比。认为北祁连山西段英安质枕状熔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发展到岩浆房中的岩浆过剩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发生溢流作用(Woods,W.A.,1995)而喷出的岩浆流所形成.对于英安质岩枕中的富硅包裹体-硅质岩提出的三种可能成因即外来硅质岩团块、杏仁体和岩浆喷发后因物理化学条件的突变所造成的岩浆不混熔液珠,尚需更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枕状熔岩 岩浆不混溶 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矿田找矿的进展与启迪
6
作者 贺庆 蔡春麟 +2 位作者 李向民 彭礼贵 王兴安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成岩成矿新理论指导下,白银矿田地质找矿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小铁山矿床西段深部及折腰山矿床深部北侧找到了盲矿体。总结其找矿成果,研究不同时期找矿思路及其变化, 有利于今后取得找矿工作的更大突破。
关键词 白银矿田 找矿进展 找矿思路 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