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磨矿性能角度解决大鳞片石墨的保护问题 被引量:9
1
作者 康健 黄鹏 +4 位作者 刘爽 白丁 李健 林璠 林楠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针对国外某大鳞片石墨矿,结合磨矿细度与浮选精矿筛析数据,在保护矿石中大鳞片石墨的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最终采取阶段磨矿、一粗两精一扫-筛分分级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产率4.37%、品位92.81%、回收率79.59%的大鳞片石墨精矿,以及产... 针对国外某大鳞片石墨矿,结合磨矿细度与浮选精矿筛析数据,在保护矿石中大鳞片石墨的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最终采取阶段磨矿、一粗两精一扫-筛分分级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产率4.37%、品位92.81%、回收率79.59%的大鳞片石墨精矿,以及产率0.80%、品位91.23%、回收率14.29%的细鳞片石墨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大鳞片石墨 阶磨阶选 磨矿 浮选 筛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低品位细鳞片石墨选矿试验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健 黄鹏 +3 位作者 白丁 康健 刘爽 林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93,共5页
湖北某低品位细鳞片石墨矿石固定碳含量为4.30%,主要为晶质石墨,极少量为隐晶质石墨;既有单一鳞片,也有鳞片集合体,石墨鳞片在显微镜下呈弯曲鳞片状、显微鳞片状,片径一般在0.001~0.03 mm。为确定合适的石墨富集工艺,采用阶段磨矿、阶... 湖北某低品位细鳞片石墨矿石固定碳含量为4.30%,主要为晶质石墨,极少量为隐晶质石墨;既有单一鳞片,也有鳞片集合体,石墨鳞片在显微镜下呈弯曲鳞片状、显微鳞片状,片径一般在0.001~0.03 mm。为确定合适的石墨富集工艺,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经粗磨(-0.074 mm占70%)—1粗1扫浮选—再磨1(-0.045 mm占85%)—第1,2次精选—再磨2(-0.045 mm占98%)—第3,4次精选—再磨3(-0.045 mm占99.73%)—第5、6次精选,中矿1~中矿4合并再选后返回粗选,中矿5、中矿6返回精选1,中矿7返回精选5的闭路流程处理,可得到固定碳含量90.17%、回收率90.38%的石墨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细鳞片石墨 阶段磨矿 阶段浮选 中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某石煤钒矿的提钒工艺 被引量:5
3
作者 康健 林璠 +3 位作者 刘爽 黄鹏 李健 白丁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43,共5页
针对湖北省某石煤钒矿,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空白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钒工艺"的较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1 h,硫酸用量为30%,助浸剂A用量为3%,矿物粒度-74μm 95%,浸出温度为85℃、浸出时间... 针对湖北省某石煤钒矿,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空白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钒工艺"的较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1 h,硫酸用量为30%,助浸剂A用量为3%,矿物粒度-74μm 95%,浸出温度为85℃、浸出时间为2.5 h、液固比为1.5∶1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 氧化焙烧 助浸剂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某矿区含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爽 林璠 +3 位作者 鲁力 黄鹏 康健 李建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6期35-38,共4页
湖北省某含铌矿石物质组成复杂,铌矿石以铌铁矿、铌金红石为主,主要脉石矿物为黑云母、方解石、磷灰石。矿石中有用矿物粒度十分细微,且矿物的嵌布形式复杂多样。试验人员将一常用选矿药剂通过处理后,作为捕收剂(DB-11)进行该矿石的浮选... 湖北省某含铌矿石物质组成复杂,铌矿石以铌铁矿、铌金红石为主,主要脉石矿物为黑云母、方解石、磷灰石。矿石中有用矿物粒度十分细微,且矿物的嵌布形式复杂多样。试验人员将一常用选矿药剂通过处理后,作为捕收剂(DB-11)进行该矿石的浮选,选择性好,精矿富集比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终通过浮选-酸洗工艺,得到Nb2O5品位为30.19%的铌精矿产品,对矿回收率保持在65.04%,工艺简单易行,且技术指标较好。此外,通过浮选得到含硫33.74%的硫精矿产品,硫回收率为92.04%,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铁矿 铌金红石 浮选 DB-11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金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鹏 林璠 +2 位作者 魏均启 刘爽 康健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湖北某金矿石,在分析矿石性质和探索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选金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80%的条件下,采用碳酸钠作为p H调整剂,P2作为组合抑制剂,MB和丁胺黑药作为混合捕收剂,通过1粗1精2扫试验流程选金,最...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湖北某金矿石,在分析矿石性质和探索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选金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80%的条件下,采用碳酸钠作为p H调整剂,P2作为组合抑制剂,MB和丁胺黑药作为混合捕收剂,通过1粗1精2扫试验流程选金,最终获得产率为4.41%、品位为93.82 g/t、回收率为88.54%的金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浮选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