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兀升 张明燕 汪汉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9-82,共4页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等文件后,国土资源部将原有的非行政审批事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调整为行政确认事项。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制度的研究,认为矿产资...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等文件后,国土资源部将原有的非行政审批事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调整为行政确认事项。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制度的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具行政许可的法律属性及行政许可的特征,将其调整为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合法、必要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储量 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 行政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工程控制程度划分的探索 被引量:26
2
作者 孙玉建 孟伟 万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章总结分析目前通行的资源储量工程控制程度划分的方法,提出了适应中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划分资源储量工程控制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引入“块”的概念,利用搜索椭球体范围内的已知信息为球体中心的“块”估值,并将搜索椭球体的半... 文章总结分析目前通行的资源储量工程控制程度划分的方法,提出了适应中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划分资源储量工程控制程度的方法。该方法引入“块”的概念,利用搜索椭球体范围内的已知信息为球体中心的“块”估值,并将搜索椭球体的半径和工程数作为划分估值结果工程控制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储量估算 工程控制程度 搜索椭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UNFC—2009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剑 孙玉建 +1 位作者 刘勇强 宋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以下简称我国分类)的现状、适用范围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简要介绍了联合国2009年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框架分类(以下简称UNFC—2009)的现状、制定的宗旨和分...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以下简称我国分类)的现状、适用范围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简要介绍了联合国2009年化石能源和矿产储量与资源框架分类(以下简称UNFC—2009)的现状、制定的宗旨和分类理念,分别从适用对象、侧重点、三轴的内涵等方面比较了中外分类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认为我国分类与UNFC—2009的E轴、F轴不能一一对应,但从大类上看,二者具有可比性;UNFC—2009强调商业性,不适应我国国情,修订我国分类时不能机械照搬;我国分类的优势在于矿产资源分类,修订时应侧重完善矿产储量分类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储量 分类 UNFC—20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实况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明燕 王志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19,45,共4页
本文概述了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机构及职责,总结了以往人们对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几种片面认识,并详细地还原其真实面貌,得出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非常严格的结论。
关键词 矿产资源储量 矿业项目评估报告 资格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工业指标问题浅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万贵龙 万会 张德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工业指标管理及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都不尽合理,导致资源利用率的评价数据不够及时、科学、可靠,给矿产资源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文章分析了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目前...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工业指标管理及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都不尽合理,导致资源利用率的评价数据不够及时、科学、可靠,给矿产资源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文章分析了现行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目前工业指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认为目前亟待制订确定科学合理、适时有效的工业指标,据此估算资源储量,摸清我国资源家底,并科学评价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实施有效的矿产资源监督。这必将对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矿政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储量 工业指标 矿政管理 勘查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税费制度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万会 万贵龙 张德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12,共4页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而我国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的许多规定,却忽略了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不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直接或间接地鼓励了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文章全面分析了我国与维护矿产资...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而我国现行的矿业税费制度的许多规定,却忽略了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不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直接或间接地鼓励了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文章全面分析了我国与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保护矿产资源相关的矿业税法,指出了现行矿业税费制度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必须及时修改完善相关的税费法律,以更好地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国家所有权益 矿业税费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经济价值形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兴国 杨强 高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7,共4页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从国家管理角度归纳为4个大的阶段,即矿产勘查开发规划阶段、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阶段、矿产勘查阶段和矿产开采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具有周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从国家管理角度归纳为4个大的阶段,即矿产勘查开发规划阶段、基础地质矿产调查研究阶段、矿产勘查阶段和矿产开采阶段。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具有周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总结出不同时点24种经济价值形态,对其进行涵义简述,对其关系进行了分析,丰富和完善了“矿租”级差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勘查开采周期 经济价值涵义 经济价值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修订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鹏飞 李敬功 +3 位作者 王庆如 李玉喜 李雪 修艳敏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分析了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状况,认为该分类在储量的经济性、商业性以及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等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油气资源未能完整纳入储量分类体系,同时也使国内部分石油公司采用... 分析了我国现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状况,认为该分类在储量的经济性、商业性以及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等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油气资源未能完整纳入储量分类体系,同时也使国内部分石油公司采用多个油气资源分类体系进行储量研究和管理工作。为此,结合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实际与发展趋势,在继承我国储量分类传统优势的前提下,立足于国家、企业和市场的整体角度,从4个方面提出了《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修订建议:①明确储量分类在储量体系中的地位;②储量分类中应该增加油气资源商业性的定义和内容;③完善储量分类结构;④将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而增加的储量纳入储量分类体系。修订后的储量分类方案增加了"可行性"的商业性概念;完善了"控制"和"预测"2个系列的油气储量划分方案;在技术可采储量下划分出产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剩余次经济可采储量、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和次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同时,将勘探开发研究目标划分为8个对象,归属于勘探阶段和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中的6个商业性进展。修订方案真实反映了油气资源的聚集规模、可采程度,以及开发利用和商业状况;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施效益增产措施,规范油气资源资本市场的储量中介评估、资产并购、投资和融资活动;可以整合政府和企业2条线的储量评估与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分类 地质储量 技术可采储量 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商业性经济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剑 任立奎 王立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共4页
通过查阅中外资料,作者分析总结了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及其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气储层纵向多重非均质性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玉喜 何建华 +3 位作者 尹帅 王濡岳 代鹏 赵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页岩油气作为烃源岩层系内自生自储的油气资源,其可开发性受页岩储层特征的控制明显。由于不同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的差异性,页岩油气储层在纵向上具有多重非均质性,包括岩性的纵向非均质性、储层物性的纵向非均质性、岩石力学参... 页岩油气作为烃源岩层系内自生自储的油气资源,其可开发性受页岩储层特征的控制明显。由于不同类型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环境的差异性,页岩油气储层在纵向上具有多重非均质性,包括岩性的纵向非均质性、储层物性的纵向非均质性、岩石力学参数的纵向非均质性、地应力的纵向非均质性以及含气性特征的纵向非均质性等,这造成了页岩油气储层的纵向非均质性明显强于横向非均质性,有机质丰度、孔隙度、渗透率、储层的可压裂性、地应力、含气性及吸游比等参数在纵向上的变化均较大,且直接影响了后期页岩油气开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优质开发目的层段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单段页岩油气储层的连续厚度在30~50m左右、有机碳含量均值达到2.0%以上、有效孔隙度大于2.0%、岩石泊松比小于0.25、脆性较大、最小主应力相对上下邻层较小、含气性较高的层段。页岩油气开发井型的选择,水平井段的部署,压裂分段的长短、射孔簇的设计等均要充分考虑这种非均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页岩储层 非均质性 可开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模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鹏 毕志伟 +2 位作者 朱鹏飞 孙玉建 陈建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682,共6页
地学模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地学过程分析密切结合,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前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方法模拟地学随机现象,并对这些不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地学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后者运用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功... 地学模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地学过程分析密切结合,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前者试图通过使用各种数学方法模拟地学随机现象,并对这些不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地学问题进行定量化描述;后者运用计算机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学解译、空间分析、地学统计与预测、三维图形可视化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计算可视化、分析可视化、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视化和决策可视化,并用于地学分析。回顾了地学中计算机三维地学建模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地学非线性现象模拟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加强地学模拟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实践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模拟 三维地学建模 地质统计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成矿规律对华南大地构造属性的联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受奚 徐金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45-1053,共9页
关于华南大地构造属性,长期存在古陆或克拉通与地槽褶皱带或造山带两种观点。根据华南很少出露早前寒武纪地质体,广泛发育1.0Ga以后的巨厚地槽相沉积物,经历了1.0Ga以后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发育多期次花岗岩类等事实,笔者认为华南是造山带... 关于华南大地构造属性,长期存在古陆或克拉通与地槽褶皱带或造山带两种观点。根据华南很少出露早前寒武纪地质体,广泛发育1.0Ga以后的巨厚地槽相沉积物,经历了1.0Ga以后的多旋回构造运动,发育多期次花岗岩类等事实,笔者认为华南是造山带,而非古陆。考虑到世界著名地台或古陆均不产钨矿,而华南是世界最重要的钨矿省,本文通过分析钨等元素成矿地球化学原理,结合介绍华南含钨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点及其形成构造背景,从区域成矿规律角度论证了华南是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古陆 加里东造山带 RODINIA 大陆 钨成矿规律 花岗岩类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城市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万会 孙玉建 +1 位作者 王珏 成彦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共4页
由于我国建国时间短,矿业城市的研究起步也较晚。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近年来,矿业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专家从概念、理论等方面,对矿业城市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矿业城市的... 由于我国建国时间短,矿业城市的研究起步也较晚。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近年来,矿业城市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专家从概念、理论等方面,对矿业城市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矿业城市的各种研究成果,如矿业城市的概念、矿业城市的界定标准、矿业城市的分类情况和矿业城市的统计情况等,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矿业城市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新的矿业城市界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研究 矿业城市概念 矿业城市界定标准 矿业城市分类 矿业城市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中锗元素的分布及利用规划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明燕 徐胜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56,60,共4页
锗在地壳中非常分散,但在用途上具有特殊的很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国内典型的锗煤共生矿实例,分析了锗在煤系中的富集规律,针对我国将面临锗供应过剩风险的问题,提出锗资源可持续供给的规划方向。
关键词 煤系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的编制和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再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为规范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浅层地热能资源,编制了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其中,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的勘查评价方法没有国外的先例,经过3年探索,并与正在实施的项目紧密结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浅层... 为规范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浅层地热能资源,编制了行业标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其中,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的勘查评价方法没有国外的先例,经过3年探索,并与正在实施的项目紧密结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方法。应用该项方法已经取得了第一批调查评价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调查评价 编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