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型稀土采矿对矿山及周边水土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斯文 黄园英 +1 位作者 朱晓华 刘晓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32,共8页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造成的水土环境问题具有潜在性、持续性的特点。文章选择中国南方典型离子型稀土矿山,对研究区内135 km2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矿山内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进行系统的采样、分析,以查明稀土采矿对矿山及周边地区水土环... 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造成的水土环境问题具有潜在性、持续性的特点。文章选择中国南方典型离子型稀土矿山,对研究区内135 km2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矿山内的表层土壤、深层土壤进行系统的采样、分析,以查明稀土采矿对矿山及周边地区水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对矿区及周边地区水土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矿区地表水酸化,p H值降低,分布范围为3.6~5.8,水中稀土总量为363~117 520μg/L、Pb含量为361~1 550μg/L、SO4^2-含量为214~1 121μg/L、NH4^+含量为33.7~268μg/L、NO3-含量为90~468μg/L,这些指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当地地表水的背景值。空间分布表现为,矿区内地表水化学环境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矿区外围的地表水次之,矿区及周边及矿区周围地下水基本未受影响。矿区土壤受采矿活动的影响,表现为矿区深层土壤严重酸化,表层土壤p H值分布范围为4.5~6,深层土壤为3~4。矿区深层土壤(地下150 cm之下)大量富集SO4^2-、NH4^+-N、NO3^--N、NO2^--N,含量分布范围为34~90、5~73、34~304、33~115 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2~3、20~24、18~20、3~6倍,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硫酸铵 地表水 地下水 土壤 江西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技术探析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植物降解过程 被引量:9
2
作者 焦杏春 王广 +4 位作者 叶传永 曹红英 王晓春 杨永亮 刘晓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3-870,共8页
长期以来,研究者在探讨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及修复过程中,缺乏简便有效的手段对化合物的降解动态进行定量研究。前人尝试用投加实验、对比采用降解措施前后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PAHs的降解过程,其结果常互相矛盾... 长期以来,研究者在探讨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及修复过程中,缺乏简便有效的手段对化合物的降解动态进行定量研究。前人尝试用投加实验、对比采用降解措施前后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PAHs的降解过程,其结果常互相矛盾,或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实际环境。本文应用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农田土壤中PAHs的植物降解过程进行定量表征,采集了某地农田表土作为供试土壤,选择玉米作为供试作物,开展了作物对土壤中PAHs降解及消除过程的研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培养所用的玉米原始土及分4批收集的空白土、根际土、非根际土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总和(∑PAHs)平均分别为380.8 ng/g、(281.5±34.7)ng/g、(272.2±11.6)ng/g和(299.8±37.9)ng/g;玉米生长期间,各土壤样品的∑PAHs均比原始土壤有所下降,但除3环以下化合物(萘、苊烯、苊、芴、菲、蒽)外,其他化合物并未随玉米的生长表现出显著趋势。与玉米根、叶倾向于富集低环PAHs化合物相对应,可以判断植物对土壤中的低环化合物去除作用最为显著。各采样时期玉米根际土、非根际土和空白土壤样品中PAHs单体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在-34.31‰^-23.95‰之间,且除芘外的其他化合物的δ13C值随时间呈现逐步变轻的趋势,波动值位于-9.0‰^-0.6‰之间;本文对于PAHs单体化合物,尤其是4、5环化合物,在玉米降解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与浓度变化之间未发现明显关系。考虑3环以下的PAHs化合物更倾向于被降解和清除,且其碳、氢同位素分馏情况更容易被观察到,因此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更有助于探明该类单体PAHs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碳同位素技术 农田土壤 多环芳烃 植物降解 同位素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全球污染现状 被引量:17
3
作者 耿存珍 段玉双 +3 位作者 王艺璇 胡飞 杨永亮 夏延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阻燃剂主要种类之一,有机磷系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有机磷系阻燃剂在水体、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生物... 作为目前普遍使用的阻燃剂主要种类之一,有机磷系阻燃剂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从而导致了其在环境中的持续释放和分布,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全球范围内有机磷系阻燃剂在水体、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生物体内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生态危害和生态风险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该领域仍有待探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系阻燃剂 全球范围 污染现状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高山冷凝结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朱晓华 杨永亮 +4 位作者 路国慧 何俊 吴学丽 潘静 黄启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8-784,共7页
采用梅花布点法采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对广东省两处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OCPs(有机氯农药)和PCBs(多氯联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浮山表层土壤中w(OCPs)和w(PCBs)分别为3.77~9.51和1.85~4.06 ng/g,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88... 采用梅花布点法采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对广东省两处高海拔地区表层土壤中OCPs(有机氯农药)和PCBs(多氯联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浮山表层土壤中w(OCPs)和w(PCBs)分别为3.77~9.51和1.85~4.06 ng/g,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888和824 m.南岭表层土壤中w(OCPs)和w(PCBs)分别为1.47~2.23和1.15~2.49 ng/g,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1 900 m.在表层土壤中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山冷凝结现象,累积规律基本上符合Mountain-POP模型.但由于研究区域与Mountain-POP模型假设区域有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差异,一些化合物的高山冷凝结规律与Mountain-POP模型存在一定差异,该现象应为所研究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所致.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因素可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累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高山冷凝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某工业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来源解析及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喆 谭科艳 +5 位作者 陈燕芳 刘斯文 朱晓华 刘久臣 汤奇峰 袁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9,共8页
解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重金属来源可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南方某工业城市冶炼厂周边冬季TSP和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收集TSP样品,原子荧光光谱... 解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重金属来源可为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南方某工业城市冶炼厂周边冬季TSP和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技术收集TSP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重金属的含量,结合富集因子法和Pearson系数法分析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TSP中Zn、Pb、Cd含量最高达到30809.06×10^-6、9902.91×10^-6、1011.21×10^-6,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201.43、222.53、5616.20倍,属于污染严重级别;Ni、Cr含量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1.83倍和2.96倍。冶炼厂、火力发电厂和化工厂等人为源是Zn、Pb、Cd、Hg、As等重金属富集的主导因素;土壤重金属含量与TSP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判定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来源主要为大气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区 总悬浮颗粒物 重金属 富集因子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拆解地水体多溴联苯醚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春 焦杏春 +5 位作者 朱晓华 刘庆龙 刘久臣 殷效彩 国先芬 杨永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7-1033,共7页
为了解和比较广东贵屿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和珠三角城市地区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于2011年9月在广东贵屿周边地区和广州采集了20个地下水、7个地表水和4个珠江水,用反相C18萃取小柱提取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为了解和比较广东贵屿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和珠三角城市地区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于2011年9月在广东贵屿周边地区和广州采集了20个地下水、7个地表水和4个珠江水,用反相C18萃取小柱提取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8种多溴联苯醚(PBDEs)。研究结果表明:贵屿地区地下水中PBDEs浓度总体上较高,总质量浓度范围为2.54~71.74 ng·L-1,平均为22.97 ng·L-1,各类PBDEs的检出率为25%~95%。三溴联苯醚(BDE28)、四溴联苯醚(BDE47)、五溴联苯醚(BDE99和BDE100之和)、六溴联苯醚(BDE153和BDE154之和)、七溴联苯醚(BDE183)和十溴联苯醚(BDE209)的质量浓度分布分别为nd^0.64、nd^18.43、nd^25.26、nd^13.92、nd^9.06和nd^15.60 ng·L-1。从物种上来看,分别源于四溴、五溴和十溴联苯醚产品的BDE47、BDE99和BDE209是贵屿地区地下水样中的优势同系物。通过比率P=(BDE47+BDE99)/BDE209研究发现:低溴代联苯醚比高溴代联苯醚更易被地表径流迁移转换进入到地下水中。贵屿地区地表水中PBDE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3.41~63.83 ng·L-1,平均总质量浓度为19.38 ng·L-1,稍低于当地地下水中PBDEs的平均总质量浓度,PBDEs的组成以高溴代的BDE209为特征,与世界其他水体研究结果相比,可以发现贵屿地区的地表水中PBDEs的平均总质量浓度明显偏高,说明该地区的地表水受到较严重的PBDEs污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珠江水中PBDEs的总质量浓度范围为3.48~20.84 ng·L-1,平均为10.39 ng·L-1,表明近年来珠江水体中PBDEs污染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拆解地 多溴联苯醚 地下水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天然剖面土壤硒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晓华 刘晓端 +2 位作者 刘久臣 汤奇峰 孟拓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中国低硒带分布范围广,低硒程度高,造成了广泛的相关地方病的发生。对未经人为破坏的天然土壤中硒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城镇布局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避免低硒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选取中国著名低硒带上的川西阿坝... 中国低硒带分布范围广,低硒程度高,造成了广泛的相关地方病的发生。对未经人为破坏的天然土壤中硒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城镇布局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避免低硒现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选取中国著名低硒带上的川西阿坝地区的马尔康、壤塘、阿坝和若尔盖为研究区域,在人为活动较少的区域进行布点。采集6个天然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其硒含量,并对土壤样品中与硒含量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硒分布和富集的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土壤剖面样品中硒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06~0.16μg·g^-1,明显低于世界和中国土壤硒含量平均水平。此结果明显对应于该区域岩石中较低的硒含量,表明地质背景和土壤母质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以及S、P、Ca、Si、Al、Mn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都是影响和控制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硒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流失均与这些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土壤剖面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36种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丹丹 饶竹 梁汉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按DD 2008-01规定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并于4℃保温箱中保存。取水样1.000 0L置于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氯化钠20.0g,1.0mg·L^(-1)替代物混合标准溶液100μL和正己烷-二氯甲烷(1+1)混合萃取液60mL,萃取10min,分层后,取有机相并保留,再... 按DD 2008-01规定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并于4℃保温箱中保存。取水样1.000 0L置于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氯化钠20.0g,1.0mg·L^(-1)替代物混合标准溶液100μL和正己烷-二氯甲烷(1+1)混合萃取液60mL,萃取10min,分层后,取有机相并保留,再用正己烷萃取2次,每次用30mL。合并3次萃取液,旋转蒸发至体积约为2~3mL,随即改用吹氮蒸发至约剩0.8mL,加入2.0mg·L^(-1)内标混合标准溶液100μL,用正己烷定容至1.0mL。用Rxi-5Sil MS毛细管色谱柱选择初始温度为65℃,按程序升温条件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模式定性和选择离子模式定量。结果表明:36种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1.3~8.8ng·L^(-1)之间。以空白水样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1.1%~12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1.2%~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风时节北京近地面大气颗粒物中7Be和POPs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晓华 杨永亮 +7 位作者 盖楠 陈舒 李勇 焦杏春 史双昕 于寒青 谭科艳 潘静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在东亚季风区中纬度城市北京连续一年以每周3天的时间尺度同步采集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样品并测定了宇宙射线成因核素7Be和8种有机氯农药(OCPs)、7种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7Be浓度全年平均值为(8.39±0.49)mBq/...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在东亚季风区中纬度城市北京连续一年以每周3天的时间尺度同步采集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样品并测定了宇宙射线成因核素7Be和8种有机氯农药(OCPs)、7种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7Be浓度全年平均值为(8.39±0.49)mBq/m3,显著高于欧洲地区具有相同纬度的城市。最高值出现在9月(15.64 mBq/m3),最低值出现在5月(1.35 mBq/m3)。夏季7Be浓度值较低,春、秋季浓度值较高。对大气气溶胶中7Be进行不同季风时节的比较要比季节性的比较可更好地揭示7Be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夏季的低值与东南季风导致的多降雨气象条件有关。秋季的高值为大气环流异常所致。OCPs和PCBs总浓度(∑OCPs和∑PCBs)呈现夏季低,秋、冬季高的现象。西风和西北风为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POPs浓度最高的季风时节。较高氯代PCBs(PCB153和PCB180)在冬季占主导优势。较高的PCB101和PCB118可能来自北京周边的污染源。在部分时期7Be与DDTs和δ-HCH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在春季和夏季PCB-101与7Be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东亚季风 北京 beryllium-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400年来大气沉降Hg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斯文 黄园英 +2 位作者 张玲金 谭科艳 田明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9-1327,共9页
Hg污染具有全球性,人类活动较少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对长距离输入的大气沉降Hg变化敏感。巴丹吉林沙漠中发育了约142个沙漠丘间湖泊,是研究大气沉降Hg记录的理想材料。选择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的宝日陶勒盖湖泊进行湖泊钻探,结合210Pbuns和1... Hg污染具有全球性,人类活动较少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对长距离输入的大气沉降Hg变化敏感。巴丹吉林沙漠中发育了约142个沙漠丘间湖泊,是研究大气沉降Hg记录的理想材料。选择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的宝日陶勒盖湖泊进行湖泊钻探,结合210Pbuns和137Cs核素测年及THg沉积通量计算,重建了400年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THg沉积记录,并探讨了影响沙漠湖泊THg沉积的影响因素,评估了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THg含量分布范围为1.5~17.5 ng/g,富集系数和沉积通量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3~4.5和2.9~38.9μg/(cm^2·a)。THg含量、富集系数和沉积通量均表现为在岩心上部近几十年富集。(2)近400年来,湖泊沉积物中背景THg(THg_(岩石风化))通量变化相对稳定,主要受控于附近物源供给和区域风沙活动。大气沉降THg(THg_(大气))通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十年来人为源大气沉降THg的增加。但20世纪30年代以来岩心局部的大气沉降THg通量的峰值可能还受全球变暖和湖泊生产力增加的影响,而20世纪30年代之前出现的峰值可能与"小冰期"冷期强烈的区域风沙活动有关。巴丹吉林沙漠湖泊400年来的THg大气沉积通量变化与全球Hg产量和冰心中的大气Hg含量变化记录一致,是沙漠地区大气沉降THg的可信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 大气沉降 烧失量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全氟碘烷类化合物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帅 贾静 饶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中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对捕集管的型号、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时间及盐效应等样品吹扫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在0. 1~100μg&#... 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中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对捕集管的型号、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时间及盐效应等样品吹扫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在0. 1~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 996,方法检出限为5. 6~15 ng·L-1,定量下限为17~36 ng·L-1。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5. 7%~118%,相对标准偏差为2. 2%~8. 3%。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某典型污染区域环境水样的分析,检出9种全氟碘烷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21. 3~469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碘烷类化合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季风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中OCPs和PCBs纬度分布:以7Be为参照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永亮 耿存珍 +6 位作者 李勇 张干 史双昕 朱晓华 焦杏春 谭科艳 于寒青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0-31,共12页
连续一年在北京、青岛、广州以每周3 d的时间尺度同步采集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中7Be的测定数据以及在春、秋季节变换时期我国5个不同纬度城市大气气溶胶中7Be和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同步观测数据,并对文献上发... 连续一年在北京、青岛、广州以每周3 d的时间尺度同步采集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中7Be的测定数据以及在春、秋季节变换时期我国5个不同纬度城市大气气溶胶中7Be和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同步观测数据,并对文献上发表的我国其他城市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中7Be年平均值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资料的总结和分析,观察到在东亚季风区近地表大气气溶胶中7Be浓度的年平均值呈现正态分布模式,并且在中纬度北纬40°N附近达到极大值。大气气溶胶中7Be在春、秋季节变换时期我国不同纬度城市的瞬时纬度分布仍呈现正态分布模式,但以30°N为最大值。在秋季大气颗粒相中HCHs和PCBs浓度最大值出现在30°N。气相中PCB-28所占百分比随纬度增高而增大,而颗粒相中PCB-28的纬度变化不大。,蒸汽压较低的PCB-180在气相中的浓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而颗粒相中PCB-180则基本上集中在纬度36°N左右,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大气中挥发性较低的POPs化合物具有某种纬度聚焦作用。以宇宙射线成因核素7Be作为大气环流的参照系,可以得出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可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纬度分布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e 大气气溶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东亚季风 纬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钪的有关问题暨滇中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含钪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远生 曾普胜 +5 位作者 郭欣 崔银亮 杨学善 鲁文举 郭强 杨宗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5-754,共10页
钪是飞机、宇航器、原子能电站、高效多功能激光器、固体电解质、特种陶瓷、汽车、船舶、大功率金属卤素灯、太阳能蓄电池、体育器材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矿产资源。滇中地区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位于西昌-元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南端。... 钪是飞机、宇航器、原子能电站、高效多功能激光器、固体电解质、特种陶瓷、汽车、船舶、大功率金属卤素灯、太阳能蓄电池、体育器材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矿产资源。滇中地区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位于西昌-元谋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南端。这些岩体均属于热侵位的"阿拉斯加型"基性超基性岩,其成因与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在成矿特征和构造背景上均不同于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内的冷侵位的"阿尔卑斯型"基性超基性岩(如双沟超基性岩)。滇中地区的基性超基性-碱性杂岩体的成矿作用,除了以往关注的铁(钒钛)矿化以外,普遍富含钪。尤以西昌—牟定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含钪性好。二台坡杂岩体分异作用明显,由暗色端元和浅色端元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浅色端元,是一个由深灰色-浅灰色-灰白色的含磁铁矿正长辉石岩-角闪正长岩-二长岩组成的杂岩体,底部含磁铁矿正长辉长岩,磁铁矿含量20%左右,全铁(TFe)含量达9%,含Sc2O360~110g/t。目前,二台坡岩体已初步控制钪(Sc2O3)资源量720余吨。此外,在二台坡、凹溪河、碗厂等矿区也初步控制Sc2O3资源量6500吨。牟定-绿汁江基性-超基性岩带南北全长130余km,共发现同类基性-超基性岩体(群)60余个,含钪情况相当。由此推算滇中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带中Sc2O3的资源远景有数万吨之巨,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四川攀枝花地区Sc2O3的资源量(3.87万吨),潜在经济价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岩 含钪性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旋喷工艺钝化尾矿库中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博 袁欣 +2 位作者 李杰 杨宁 朱晓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0,共6页
为了固化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重金属,研究了沸石、凹凸棒土和膨润土三种钝化剂对土壤中Cr、Zn、Cd、Pb的固化效果,并采用高压旋喷技术将钝化剂注入到尾矿库中,对重金属进行钝化处理。测定了尾矿砂中各重金属(Cr、Zn、Cd、Pb)的含量,以及钝... 为了固化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重金属,研究了沸石、凹凸棒土和膨润土三种钝化剂对土壤中Cr、Zn、Cd、Pb的固化效果,并采用高压旋喷技术将钝化剂注入到尾矿库中,对重金属进行钝化处理。测定了尾矿砂中各重金属(Cr、Zn、Cd、Pb)的含量,以及钝化前后尾矿砂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评价了钝化剂对尾矿砂的钝化效果;通过改变旋喷的注入压力、提升速率、以及孔径间隔等参数,得出一套最优高压旋喷参数。结果表明,以粒径小于74μm的凹凸棒土为钝化材料,材料与土壤的添加比为1∶10时,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显著,其中Cr的平均浸出浓度降低了30.5%,Zn、Cd、Pb分别降低了87.8%、82.9%、42.4%;旋喷参数模拟试验表明,当样点处于旋喷柱的旋喷辐射范围内(辐射直径60cm),浆液比为1.12,泵压为23 MPa,浆液流量为90L/min,提速为14cm/min,转速为14r/min,耗材为75kg/m时,修复材料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高压旋喷 重金属钝化 浸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