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祖志 胡祥云 +1 位作者 吴文鹂 桑卓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由反演方程出发 ,从构造目标函数和方程求解方面 ,比较了国际上通用的OCCAM (奥可姆法 )、RRI(快速松弛法 )和REBOCC(简化基奥可姆法 ) ,并由两个合成模型分析比较了OCCAM、RRI和REBOCC的反演结果。试验表明 ,REBOCC是继RRI之后又一种... 由反演方程出发 ,从构造目标函数和方程求解方面 ,比较了国际上通用的OCCAM (奥可姆法 )、RRI(快速松弛法 )和REBOCC(简化基奥可姆法 ) ,并由两个合成模型分析比较了OCCAM、RRI和REBOCC的反演结果。试验表明 ,REBOCC是继RRI之后又一种较快的反演方法 ,可为电法勘探资料处理提供新的途径。而在RRI和REBOCC反演时 ,网格的划分对结果很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反演 大地电磁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编制中分析方法与分析质量研究(一) 不同实验室产生地球化学图的相似性——以Ag、Cs、Ga、Ge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学锦 成杭新 谢渊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77-284,共8页
编制中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将使我们首次了解元素周期表上除氢、氧及惰性气体之外所有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是这一研究项目的试点。本文以不同实验室取得的Ag、Cs、Ga、Ge分析数据为例,探索、衡... 编制中国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将使我们首次了解元素周期表上除氢、氧及惰性气体之外所有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制是这一研究项目的试点。本文以不同实验室取得的Ag、Cs、Ga、Ge分析数据为例,探索、衡量不同实验室地球化学图相似性的方法,以优选实验室进行川滇黔桂4省区约4000件组合样76种元素的大规模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填图 优选分析方法 实验室准则 实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莫霍基本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明才 高景华 刘建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反映的华北、秦岭和扬子莫霍地震波组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莫霍地震波组特征的研究,指出秦岭壳幔过渡带的不均匀程度和厚度大于华北和扬子壳幔过渡带。受地壳均衡作用的影响,已形成的秦岭壳幔过渡带起到了通常... 东秦岭深地震剖面上反映的华北、秦岭和扬子莫霍地震波组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莫霍地震波组特征的研究,指出秦岭壳幔过渡带的不均匀程度和厚度大于华北和扬子壳幔过渡带。受地壳均衡作用的影响,已形成的秦岭壳幔过渡带起到了通常所说的“山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剖面 地震波组 壳幔过渡带 莫霍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概念和方法学的发展 被引量:147
4
作者 谢学锦 刘大文 +1 位作者 向运川 严光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5-233,共9页
中国的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迄今已进行了24年,已经覆盖了全国600余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获得了高质量元素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综合研究,笔者发现了比传统意义的分散晕分散流更为宽广的地球化学模式:区域异常、... 中国的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RGNR)迄今已进行了24年,已经覆盖了全国600余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获得了高质量元素分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的综合研究,笔者发现了比传统意义的分散晕分散流更为宽广的地球化学模式:区域异常、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巨省和地球化学域。这种更为宽广的所谓套合着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实际上是地球上富含各种金属的巨大岩块的内部结构特征在地表的表现,这种“地球化学块体”是原始地球的不均一性以及地球从起始演化到现在的过程中元素的分布再分配的最终结果的体现,笔者从中得到了这种大的地球化学块体能够为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提供其所必需的足够的物质供应量的新认识。而追索某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则可揭示该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尽管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虽然尚在初期阶段,但已为勘查地球化学、矿床学与成矿学开拓了眼界,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块体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矿床学 成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0
5
作者 程顺有 张国伟 李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 ,现今处于岩石圈叠置加厚与拆沉作用的初始期 ;与之相反 ,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 -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 ,佛坪一带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 ;此外 ,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强烈的不同性质的走滑作用和物质侧向传输 .最后探讨了秦岭造山带构造拆沉与巨厚岩石圈并存以及走滑构造作用等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岩石圈 电性结构 水平流变边界层 低阻层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安建 侯增谦 +2 位作者 李晓波 施俊法 王学求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近20年来,许多地球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高新技术应用于矿产资源评价与勘查中,大大地提高了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的研究水平。成矿学的研究在经历了矿床模式。
关键词 矿床成矿 成矿理论 勘探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微渗漏的垂向结构与地面地电化学油气检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文百红 林蓓 刘吉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5,共3页
油气微渗漏现象是现代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地质勘探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研究油气微渗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油气微泡迁移模型和流体力势概念,建立了油气微渗漏动力学参数与地层孔隙结构的函数关系。按作用在油气微泡上... 油气微渗漏现象是现代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地质勘探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研究油气微渗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油气微泡迁移模型和流体力势概念,建立了油气微渗漏动力学参数与地层孔隙结构的函数关系。按作用在油气微泡上势力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油气藏微渗漏的垂向分区结构,即划分为渗漏区、阻隔区、聚集区和迁移区。这种分区结构主要是由油气藏和围岩的孔隙结构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决定的。根据在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成油区和在中国内蒙陆西坳陷两地油藏上方的金属有机相态地电化学油气检测结果,揭示了油气微渗漏的地表晕环状结构,表明了油气微渗漏特征与油气藏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必然联系,证实了地电化学方法对确定油气藏边界的有效性。图3 参7 (文百红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微渗漏 垂向结构 地面地电化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视密度图与大地构造单元 被引量:9
8
作者 许德树 曾华霖 万天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07-413,共7页
提出根据区域重力异常计算地壳表层视密度分布的方法。依据原观测平面异常与延拓到某一高度平面异常的差值场所具有的突出浅源异常、压制深源异常的特点 ,按维纳滤波原理 ,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精确模拟该差值重力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 ... 提出根据区域重力异常计算地壳表层视密度分布的方法。依据原观测平面异常与延拓到某一高度平面异常的差值场所具有的突出浅源异常、压制深源异常的特点 ,按维纳滤波原理 ,应用多层格林等效层模型精确模拟该差值重力场的径向对数功率谱 ,设计重力场在频率域进行异常分离的具有自适应性的优选延拓算子 ,实现垂向异常分离。利用重力场可看成由许多等效直立棱柱体叠加的原理 ,在频率域内 ,通过换算重力场的一次导数 ,计算出视密度的分布。用上述方法处理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图 ,获得了中国地壳表层 0 10km剩余重力异常 ,并成功编制视密度图。比较表明 ,视密度的分布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及分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壳表层的岩石密度分布的获得 ,为中国的基础地质与构造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选延拓 延拓差值法 中国视密度图 大地构造单元 区域重力异常 重力场 地质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意义——以浙江省诸暨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施俊法 向运川 王春宁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2,共5页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既具有确定性的特征 ,又具有随机性的特征 ,从而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具有标度不变性的特征 ,即空间分形结构。本文运用元素含量 等值线面积模型、元素含量的周长与面积模型 ,查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 ,初步探...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既具有确定性的特征 ,又具有随机性的特征 ,从而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具有标度不变性的特征 ,即空间分形结构。本文运用元素含量 等值线面积模型、元素含量的周长与面积模型 ,查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 ,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 ,并讨论了元素含量与等值线面积的空间分形模型用于划分地球化学异常与背景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分形结构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异常标度不变性与超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 被引量:7
10
作者 施俊法 向运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0,74,共4页
依据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论证了地球化学异常标度不变性的特征。据此,提出了的一种新勘查战略,即采用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快速圈定巨型矿床密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的标度不变性,为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 依据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论证了地球化学异常标度不变性的特征。据此,提出了的一种新勘查战略,即采用超低密度地球化学测量方法,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快速圈定巨型矿床密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的标度不变性,为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标度不变 勘查战略 地球化学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地球不均一性的地表显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大文 谢学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68-1172,共5页
地球是一个元素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球体,地球的不均一性在地表的显示可以由地球化学块体表现出来。目前圈定地球化学块体所应用的基础数据是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的分析数据,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露岩石地壳的元素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 地球是一个元素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球体,地球的不均一性在地表的显示可以由地球化学块体表现出来。目前圈定地球化学块体所应用的基础数据是区域化探水系沉积物的分析数据,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露岩石地壳的元素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表现在地球太初形成时就存在物质成分的差异的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成矿物质空间分布的不均一也是决定空间上某些大型巨型矿(集区)不均一存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地球不均一性 大型巨型矿集区 出露岩石地壳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异常显示
12
作者 卢振权 吴必豪 +3 位作者 祝有海 强祖基 王载民 张富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6-1176,共1页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东北部 地球化学异常 显示 拟海底反射层 清洁能源 21世纪 指示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