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国土地科学发展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祎
刘越岩
+2 位作者
胡守庚
张金亭
张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F0002,共12页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科学研究现状,梳理土地科学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影响力逐步攀升,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学者群体,新一代学者逐渐开始引领土地科学发展方向。(2)土地科学主要研究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活动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土地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力度持续增加,文章来源期刊多元化。(3)土地科学发展经历了土地制度探索阶段、耕地保护阶段、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时空锥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演进的内在逻辑。(4)"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和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及其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基础,即土地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在特定发展阶段,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生产力不匹配所衍生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土地政策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土地科学理论实践,土地科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导向型"和"实践推动型"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体系
发展特征
科学计量学
网络分析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马俊科
邹谢华
郭威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
当前宅基地管理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宅基地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现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宅基地管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农村房屋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普遍存在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村宅基地只...
当前宅基地管理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宅基地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现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宅基地管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农村房屋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普遍存在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管理
东部沿海地区
创新
集体经济组织
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
经济现实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杨剩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6,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3)小规模、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耕地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区域耕地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研究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质量重估提供参考借鉴,为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重估
综合评价
耕地质量
等别更新
占补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主治理:一种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
被引量:
23
4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7,共8页
研究目的: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对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制度优势。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自主治理是一种有效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模...
研究目的: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对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制度优势。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自主治理是一种有效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模式,侧重于解决小农户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有效推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农地细碎化治理也是公共事务治理,其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理论。(3)农地细碎化自主治理模式采取“农民主体、村社主导、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路径,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机制和违约机制,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研究结论:自主治理模式能有效阐释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也可以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独特效果,还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借鉴价值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细碎化
自主治理
农地制度
农民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
20
5
作者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预测到2020年末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要依据4类脱钩系数进行规模管控,根据"优"、"良"、"中"和"差"4种等级情况的区域进行强度管控;(3)基于预测结果,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供地模式调整等多视角提出了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应努力促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低脱钩"发展模式,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推进建设用地"双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弹性脱钩
管控
规模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23
6
作者
杨锁华
胡守庚
瞿诗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基于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Costanza的计算模型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
基于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Costanza的计算模型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13.84亿元,年均增长0.016%,总体呈"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上升区集中于江汉平原南部及洞庭湖平原西部,下降区主要沿"石首市—渝水区—九江县"分布;从不同功能价值来看,区域供给、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下降28.08亿元,35.55亿元,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分别上升156.90亿元,20.57亿元,供给、支持和文化服务价值均呈山区高、平原低的分布格局,调节服务价值高值、低值区均集中于平原区,4种生态功能价值主要沿"石首市—渝水区—九江县"下降,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在江汉平原南部及洞庭湖平原西部上升,支持服务价值在江汉平原西南部上升,供给服务价值无上升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时空变化
长江中游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县域尺度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7
作者
范昕
李江风
+3 位作者
陈万旭
朱丽君
韦启杰
林正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9-316,共8页
基于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改进了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模型,采用泰尔指数、ESDA,GWR等空间分析方法,在河南省108个县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城镇化各子系统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县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
基于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改进了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模型,采用泰尔指数、ESDA,GWR等空间分析方法,在河南省108个县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城镇化各子系统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县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关联性分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都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各县市间的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子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口分布密度、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海拔、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建筑业总产值、地方财政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建筑业总产值与地方财政人均农林水利支出整体上表现为负相关,其余指标表现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1
8
作者
余玉敏
陈万旭
+1 位作者
朱丽君
夏东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68,共7页
为了研究河南省近15年农业生产效率,探索如何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DEAP 2.1软件测度了河南省108个县域单元2001-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GeoDa095i软件分析了河南...
为了研究河南省近15年农业生产效率,探索如何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DEAP 2.1软件测度了河南省108个县域单元2001-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GeoDa095i软件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用Stata 13.0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间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在0.84上下波动,县域之间农业生产效率变异系数有增加趋势;(2)河南省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黄淮平原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居于最低水平,其次是豫西山地丘陵区、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区、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居于前三位;(4)河南省空间相邻县域农业发展效率高(或低)的县域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从2001到2003年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空间聚集态势显著增加,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全局Moran′s I基本处于0.200 0~0.300 0,其后逐渐增加至2015年的0.427 1;(5)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中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生产影响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入与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因子是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针对性的对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时空格局
面板数据
县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城镇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
16
9
作者
杨州
陈万旭
朱丽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80,287,共8页
为了探索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构建了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基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了熵值法、综合得分法、离差系数法、超效率DEA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为了探索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构建了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基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了熵值法、综合得分法、离差系数法、超效率DEA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08个县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城镇化发展程度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关联性分析与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有效状态的县总数在减少,DEA效率值始终有效的县有10个,耕地利用效率处于下降趋势的县占51.85%;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负相关关系,经济、人口、社会城镇化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空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城镇化系统各解释变量对于河南省各个县级单元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均各不相同,有正有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城镇化
耕地利用效率
地理加权回归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国土地科学发展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祎
刘越岩
胡守庚
张金亭
张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资源
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F0002,共12页
基金
国土资源事业费项目"土地学科进展与土地科学前沿问题研究"(TD171602-01)
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2017)学术质量提升项目--<中国土地科学>(JPQK4-X-043)
文摘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科学研究现状,梳理土地科学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影响力逐步攀升,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学者群体,新一代学者逐渐开始引领土地科学发展方向。(2)土地科学主要研究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活动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土地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力度持续增加,文章来源期刊多元化。(3)土地科学发展经历了土地制度探索阶段、耕地保护阶段、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时空锥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演进的内在逻辑。(4)"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和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及其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基础,即土地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在特定发展阶段,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生产力不匹配所衍生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土地政策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土地科学理论实践,土地科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导向型"和"实践推动型"的科学。
关键词
土地科学体系
发展特征
科学计量学
网络分析
发展脉络
Keywords
land science system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cientometrics
network analysis
development path
分类号
F301.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
12
2
作者
马俊科
邹谢华
郭威
机构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当前宅基地管理面临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宅基地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现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宅基地管理面临着诸多困境。农村房屋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普遍存在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管理
东部沿海地区
创新
集体经济组织
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
经济现实
管理制度
分类号
F30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杨剩富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6,F000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535
41130748)
+3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4YJCZH192)
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709
2014T701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skj2014196)
文摘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3)小规模、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耕地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区域耕地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研究可为类似区域土地质量重估提供参考借鉴,为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管理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重估
综合评价
耕地质量
等别更新
占补平衡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re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rable land quality
grading update
requisi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治理:一种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
被引量:
23
4
作者
王海娟
胡守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7,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9T12069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53)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4YJCZH192)
文摘
研究目的:运用自主治理理论对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制度优势。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法。研究结果:(1)自主治理是一种有效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模式,侧重于解决小农户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有效推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2)农地细碎化治理也是公共事务治理,其理论基础是自主治理理论。(3)农地细碎化自主治理模式采取“农民主体、村社主导、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路径,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机制和违约机制,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研究结论:自主治理模式能有效阐释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也可以揭示中国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的独特效果,还为土地资源利用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借鉴价值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细碎化
自主治理
农地制度
农民组织化
Keywords
land management
farmland fragmentation
self-governance
farmland institution
farmer organizatio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
20
5
作者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自然
资源
部不动产登记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18)
文摘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为新时期各地政府进行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双控"提供策略参考。研究方法: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法。研究结果:(1)"十二五"期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2)预测到2020年末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要依据4类脱钩系数进行规模管控,根据"优"、"良"、"中"和"差"4种等级情况的区域进行强度管控;(3)基于预测结果,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供地模式调整等多视角提出了差别化的建设用地规模及强度管控策略。研究结论:应努力促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低脱钩"发展模式,各地区要因地制宜采取策略推进建设用地"双控"行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弹性脱钩
管控
规模
强度
Keywords
land use
construction land
elastic decoupling
control
scale
intensity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
23
6
作者
杨锁华
胡守庚
瞿诗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管控技术与政策创新"(201511004)
文摘
基于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Costanza的计算模型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13.84亿元,年均增长0.016%,总体呈"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上升区集中于江汉平原南部及洞庭湖平原西部,下降区主要沿"石首市—渝水区—九江县"分布;从不同功能价值来看,区域供给、支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下降28.08亿元,35.55亿元,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分别上升156.90亿元,20.57亿元,供给、支持和文化服务价值均呈山区高、平原低的分布格局,调节服务价值高值、低值区均集中于平原区,4种生态功能价值主要沿"石首市—渝水区—九江县"下降,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在江汉平原南部及洞庭湖平原西部上升,支持服务价值在江汉平原西南部上升,供给服务价值无上升集中区。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时空变化
长江中游经济带
Keywords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Middl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县域尺度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7
作者
范昕
李江风
陈万旭
朱丽君
韦启杰
林正松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9-316,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5051101)
秦岭资源型典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试点(DD2016042)
文摘
基于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改进了的城镇化协调发展理论模型,采用泰尔指数、ESDA,GWR等空间分析方法,在河南省108个县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城镇化各子系统及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县域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关联性分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度都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各县市间的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子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口分布密度、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海拔、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建筑业总产值、地方财政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建筑业总产值与地方财政人均农林水利支出整体上表现为负相关,其余指标表现为正相关。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
河南省
Keyword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nd urbanization
economy urbanization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1
8
作者
余玉敏
陈万旭
朱丽君
夏东方
机构
信阳水文水
资源
勘测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68,共7页
文摘
为了研究河南省近15年农业生产效率,探索如何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DEAP 2.1软件测度了河南省108个县域单元2001-2015年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GeoDa095i软件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用Stata 13.0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间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在0.84上下波动,县域之间农业生产效率变异系数有增加趋势;(2)河南省农业生产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黄淮平原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居于最低水平,其次是豫西山地丘陵区、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冀鲁豫低洼平原区、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居于前三位;(4)河南省空间相邻县域农业发展效率高(或低)的县域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从2001到2003年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空间聚集态势显著增加,2004—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全局Moran′s I基本处于0.200 0~0.300 0,其后逐渐增加至2015年的0.427 1;(5)农业生产影响因素中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生产影响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入与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因子是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针对性的对提高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时空格局
面板数据
县域
河南省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Iiciency
spatiotemporal pattren
penal data
county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F30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城镇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
16
9
作者
杨州
陈万旭
朱丽君
机构
信阳水文水
资源
勘测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80,287,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50511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孵化基金(Y20161007)
文摘
为了探索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构建了城镇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基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了熵值法、综合得分法、离差系数法、超效率DEA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08个县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城镇化发展程度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时空分异格局、空间关联性分析与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有效状态的县总数在减少,DEA效率值始终有效的县有10个,耕地利用效率处于下降趋势的县占51.85%;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负相关关系,经济、人口、社会城镇化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空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城镇化系统各解释变量对于河南省各个县级单元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均各不相同,有正有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关键词
农区城镇化
耕地利用效率
地理加权回归
河南省
Keywords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rea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F301.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国土地科学发展分析
张祎
刘越岩
胡守庚
张金亭
张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例
马俊科
邹谢华
郭威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研究
童陆亿
胡守庚
杨剩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主治理:一种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
王海娟
胡守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管控策略
王宏玉
胡守庚
卢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杨锁华
胡守庚
瞿诗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河南省县域尺度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范昕
李江风
陈万旭
朱丽君
韦启杰
林正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余玉敏
陈万旭
朱丽君
夏东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河南省城镇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杨州
陈万旭
朱丽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