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孟庆华 孙炜锋 张春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为了探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方法,文章在综合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及风险容许标准制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影像、社会调查等数据,以陕西省凤县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和经验方法,分灾种分别对人口及财产进行... 为了探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方法,文章在综合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及风险容许标准制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遥感影像、社会调查等数据,以陕西省凤县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和经验方法,分灾种分别对人口及财产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针对区域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减缓措施,为研究区防灾减灾提出了建议,并为秦岭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 被引量:161
2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1 位作者 张春山 王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95-1005,共11页
为了分析阐明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概要地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编写的目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层次、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初步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为了分析阐明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概要地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编写的目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层次、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初步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该遵循的6条基本原则、结构层次及核心内容;初步提出定性分析-定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提倡实用性技术方法和GIS技术的推广应用;初步提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区划的基本工作流程。最后,简要地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一些主要难点和易于混淆的问题,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的编制和修改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1 位作者 王涛 汪华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7-1137,共11页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GHI—geohazard index)8级划分标准;初步提出了快速统计估算地质灾害最大面密度的2种基本方法,即栅格法和自然斜坡(流域)统计法。结合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陕西省宁陕县城2003年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和宝鸡市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简要地讨论了在地质灾害强度评价指标、最大面密度统计测量方法及其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地质灾害强度(GHI)指标评价分级还处于探索研究的开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最大面密度 滑坡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宝鸡市地质灾害基本类型和空间分布 被引量:14
4
作者 石玲 王涛 辛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4-1992,共9页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其中滑坡数量最多达887处,约占总数的57%,主要沿渭河谷地、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山区中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山间盆地和主干道路切坡沿线密集分布;其次为崩塌328处,约占总数的21.23%,再次为不稳定斜坡234处,约占总数的15.15%,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渭河盆地周边的塬边和丘陵斜坡带、东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高陡斜坡带和基岩山区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的切坡地段;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少为96处,约占总数的6.21%,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陇山、秦岭山区沟谷和黄土丘陵区的沟壑中。目前,频繁发生的浅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特别是黄土地区房前屋后和山区公路边坡地段的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是宝鸡市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不稳定斜坡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库区段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工程危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宝夫 张加桂 +3 位作者 曹正郃 田涛 王献礼 熊探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8-1117,共10页
库区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显著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致使区内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经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江桥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在... 库区处于云贵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区,显著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致使区内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经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江桥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在实际调查库长为100km的河谷段,共发育着81处地质灾害点,总平均线密度(D)为0.81个/km,其中滑坡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共发育59处,占总灾害点的72.84%。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库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和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的关系,为工程的规划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鲁地拉电站库区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工程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宝鸡市新近系硬粘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斜坡失稳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石菊松 曲永新 +1 位作者 李滨 吴树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1-1917,共7页
陕西宝鸡市新近系硬粘土包括风成三趾马红土和"古三门湖河湖相堆积"的硬粘土,是西北地区典型的硬粘土地层之一,也是控制宝鸡市北坡黄土塬边大型滑坡分布的关键地层。为了深入认识该类特殊岩土,尤其是膨胀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 陕西宝鸡市新近系硬粘土包括风成三趾马红土和"古三门湖河湖相堆积"的硬粘土,是西北地区典型的硬粘土地层之一,也是控制宝鸡市北坡黄土塬边大型滑坡分布的关键地层。为了深入认识该类特殊岩土,尤其是膨胀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其混层矿物),根据该类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采集了30多个岩土样品,在宏观与细观结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移液管法、精细X-射线衍射(XRD)技术、乙二醇与乙醚极性有机分子吸附法,完成了样品粒度成分的定量分析和粘土矿物的精细测定,分析其膨胀势,并结合区域滑坡分布与工程边坡病害,揭示其边坡灾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硬粘土 粘土矿物 膨胀性 边坡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7
作者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6-1019,共14页
总结了国际主流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指南的进展和现状,综述了滑坡风险管理范畴中包含的理论和技术框架,研究精度和层次,滑坡编录、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分区研究的技术方法;指出了滑坡风险分区成果的误差来源和可靠性验证方法;基于... 总结了国际主流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指南的进展和现状,综述了滑坡风险管理范畴中包含的理论和技术框架,研究精度和层次,滑坡编录、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分区研究的技术方法;指出了滑坡风险分区成果的误差来源和可靠性验证方法;基于滑坡风险分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中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总结了主流国家和地区滑坡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结合中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现状,强调了出版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的紧迫性,并展望了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坡风险管理 指南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县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17
8
作者 孟庆华 孙炜锋 +2 位作者 张春山 王涛 辛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为了探索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选取地形因素、松散物质、降雨因素、植被因素等7个评价因子,... 为了探索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选取地形因素、松散物质、降雨因素、植被因素等7个评价因子,完成了对研究区内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探讨了区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技术流程。根据评价结果:泥石流灾害发育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松散物储量及降水3个要素,其中地形地貌要素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内高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主要为矿渣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中危险的8条;低危险的泥石流沟20条;弱危险的泥石流7条。因此,应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加强监测、适当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方法进行危险性控制,以便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县 泥石流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雷达的玉树地震断裂运动模式与地震迁移趋势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姚鑫 张永双 +1 位作者 熊探宇 孙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0-448,共9页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Ms7.1级地震。利用地震前后2期ALOS雷达数据进行了地表同震形变场InSAR解译研究,获取了高质量的干涉图像,并解算出定量变形场。进而根据干涉计算的变形方向、变形范围、变形量和变形梯度,参考该区的构造...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Ms7.1级地震。利用地震前后2期ALOS雷达数据进行了地表同震形变场InSAR解译研究,获取了高质量的干涉图像,并解算出定量变形场。进而根据干涉计算的变形方向、变形范围、变形量和变形梯度,参考该区的构造背景和走滑断裂的力学机理对本次地震构造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玉树地震引发了地表NWW走向、由5段构成的'S'形走滑断裂,总体为左阶排列,走滑量从10.2cm到133.2cm不等,走滑极值可达195cm,其中在结古镇和隆宝镇附近的两段出现较明显的地表破裂;2)断裂两侧的雷达视线向运动方向和运动量的差异预示发震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SW盘为主动盘;3)宏观震中可以定位于玉树县城西北约16km的地表陡变带附近;4)发震断裂地表行迹、变形量和地表破裂幅度预示余震将主要沿发震断裂向NW迁移;5)根据青藏高原东部地块的分区,本次地震属于羌塘地块活动的结果,与巴颜喀拉地块活动引发的汶川地震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玉树地震 活动断裂 INSAR 余震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南段青衣江河流阶地形成时代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继龙 吴中海 +2 位作者 张克旗 孙玉军 周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地表调查发现,横穿龙门山南段的青衣江具有上游以发育深切峡谷为主,而中下游段阶地发育较完整的特点。采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现今青衣江低阶地进行年代学测试分析,获得了低阶地的形成年代,并结合对前人资料的对比和对青衣江河流阶地已有... 地表调查发现,横穿龙门山南段的青衣江具有上游以发育深切峡谷为主,而中下游段阶地发育较完整的特点。采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现今青衣江低阶地进行年代学测试分析,获得了低阶地的形成年代,并结合对前人资料的对比和对青衣江河流阶地已有年代学数据的分析,基本确定青衣江中下游地区的T1~T7阶地主要形成于距今7.7~9.0ka,40~50ka,75~85ka,129ka,149ka,270~300ka,740ka。结合地表调查结果进一步推断,现今青衣江主河道在中更新世及之前已经存在。因此,现今的青衣江究竟是因断块整体倾斜式改道还是后期河流袭夺而形成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据青衣江低阶地地貌面的年龄数据估算,龙门山南段青衣江流域不同段落的晚第四纪河流下切速率不同,中更新世以来,芦山至大岗顶段的河流下切速率明显较大,很可能是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盲逆断层)在晚第四纪期间存在持续活动的地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青衣江 光释光测年 河流阶地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滑坡防治关键问题初论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吴树仁 王涛 +2 位作者 石菊松 石玲 辛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71-1880,共10页
在概述工程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从工程边坡扰动过程与机理、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3个方面,集成探索工程滑坡灾害有效预防的主要途径,强调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是有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关键;从快... 在概述工程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从工程边坡扰动过程与机理、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3个方面,集成探索工程滑坡灾害有效预防的主要途径,强调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是有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关键;从快速钻探勘察技术、快速评估和快速锚固技术,特别是深层滑坡自适应锚固技术研究方面,概述工程滑坡快速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从主动减灾防灾理念和意识、工程滑坡风险评估与控制、综合减灾3个方面,集成研究主动减轻工程滑坡灾害的有效途径,强调构建"防、治、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是综合减灾防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滑坡 预防 治理 风险评估 综合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39
12
作者 石菊松 石玲 +1 位作者 吴树仁 王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0-1030,共11页
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当前,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制定了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指导原则或规范,并通过案例研究为执行这些规范或指南提供了范例。在国内现阶段滑坡风险评估的实践中风险评估还难以实... 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当前,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制定了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指导原则或规范,并通过案例研究为执行这些规范或指南提供了范例。在国内现阶段滑坡风险评估的实践中风险评估还难以实施,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地获取适宜的数据、模型方法与实践脱节、缺乏标准与规范,以及结果的验证与检验等。从数据获取与更新、风险评估与制图模型方法、标准与技术方法体系和结果的验证4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和促进国内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指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风险评估 数据获取 模型方法 检验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宝鸡市渭河北岸蔡家坡工程滑坡活动强度评估 被引量:9
13
作者 辛鹏 吴树仁 +4 位作者 石菊松 王涛 石玲 韩金良 何晓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52-1961,共10页
为研究大型工程扰动区滑坡的活动强度,以引渭渠水利工程穿越的蔡家坡斜坡带为例,概括了滑坡活动强度的评价方法,在地质调查与勘察、收集滑坡变形历史资料、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及易滑地层力学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地貌过程分析、动态数值模拟... 为研究大型工程扰动区滑坡的活动强度,以引渭渠水利工程穿越的蔡家坡斜坡带为例,概括了滑坡活动强度的评价方法,在地质调查与勘察、收集滑坡变形历史资料、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及易滑地层力学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地貌过程分析、动态数值模拟2种计算方法,探讨研究蔡家坡段各斜坡单元可能的变形形式与强度,评估了新滑坡单体的滑动速度与距离。结果表明,北坡斜坡带受工程扰动后,古滑坡体受工程扰动最为敏感,老、新滑坡体次之。南社头古滑坡复活是工程竣工后的极端滑坡事件,陕棉九厂、蔡家坡滑坡的蠕变变形加速受到引渭渠渗漏地下水交换增快的影响;蔡家坡段高活动区集中于陕棉九厂老滑坡、蔡家坡新滑坡、农副公司老滑坡前缘,而大型滑坡体周缘的地貌陡坎为中活动区,受降雨诱发的浅层崩塌、泥流的影响;蔡家坡新滑坡坡面变形活动由后缘向坡脚传递,后缘下降,前缘隆起。蠕变过程中,X方向速度达到的最大值约1.0m/s,Y方向速度达到的最大值约1.5 m/s。块体滑动过程中,滑动最大距离约130m。其中,X方向速度最大约4.5m/s,Y方向速度最大约4.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滑坡 活动强度 地貌过程 动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云南盈江地震震害特点及抗震防灾启示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加桂 黄体庄 +1 位作者 雷伟志 何宝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7-1084,共8页
2008年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其中较严重的地震事件有3月21日在南部发生的5.0级地震和8月21日在北部发生的5.9级地震。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地震震害特点作了分析,从中得出了农村抗震救灾的启示。几次地震震中均位... 2008年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其中较严重的地震事件有3月21日在南部发生的5.0级地震和8月21日在北部发生的5.9级地震。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地震震害特点作了分析,从中得出了农村抗震救灾的启示。几次地震震中均位于岩浆岩区,未见地震断层。地震造成了大量民房破坏,其中3月21日地震对铜壁关乡有轻微的破坏,5.9级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是勐弄乡部分村庄,微观震中所在的苏典乡房屋有较轻程度的破坏,油松岭乡江心坡村位于冲积平原,是烈度异常区。有2种原因致使盈江地震震害严重,一是地基地质结构差和力学强度低,如滑坡堆积层地基和易液化沙土地基;二是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差,主要是建筑结构松散和建筑材料质量低劣。盈江地震灾害告诉我们,在农村加强地基勘查和地基处理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房屋的抗震设防,加强对地震的应急能力建设,提倡地震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地基地质 房屋结构 农村抗震 盈江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姚鑫 李凌婧 +2 位作者 张永双 郭长宝 周能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运动复杂而强烈,地震与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基于地质力学和大陆动力学相互补充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选择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构造变形、地震活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为内动力因素,地形地貌、降雨量、河流冲蚀组合计算所产生的地质灾害条件作为外动力因素,地层岩性和活动断裂影响带作为介质因素,进行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地质要素梯度来反映内动力作用和通过地质环境要素综合分析表现外动力作用是提高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手段;青藏高原东缘可分为8个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的一级分区,75个综合因素差别较大的二级分区,653个外动力条件有一定差别的三级分区;总体而言,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带构成的Y字型构造格架断裂带附近的地壳稳定性最差,西部次之,东部最好,北部区块较完整,南部复杂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壳稳定性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断裂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吴家沟滑坡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金良 燕军军 +4 位作者 孙炜锋 王涛 姜茂 侯凯 李志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8-1126,共9页
吴家沟滑坡是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触发的黄土塬边的一个中型滑坡。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和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分2种情况对该滑坡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表明,在只考... 吴家沟滑坡是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触发的黄土塬边的一个中型滑坡。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和滑坡稳定性计算的基础上,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分2种情况对该滑坡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评估结果表明,在只考虑强降雨对滑坡影响的情况下,吴家沟滑坡个人风险介于7×10-4~4.375×10-5之间,位于严格详细审查区;在考虑强降雨+地震对滑坡影响的情况下,吴家沟滑坡个人风险介于1.32×10-3~8.325×10-5之间,位于不可接受区和严格详细审查区,人员社会风险位于不可接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吴家沟滑坡 滑坡危险性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Ms8级地震触发的典型滑坡的风险指标反演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金良 燕军军 +3 位作者 吴树仁 孙炜锋 何淑军 张春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6-1155,共10页
2008年汶川大地震触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和滑坡,特别是沿发震断裂分布一系列大型的高速远程滑坡。为了探索地震诱发大型高速远程滑坡运动速度的反演方法,以汶川大地震典型高速远程滑坡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 2008年汶川大地震触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和滑坡,特别是沿发震断裂分布一系列大型的高速远程滑坡。为了探索地震诱发大型高速远程滑坡运动速度的反演方法,以汶川大地震典型高速远程滑坡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沿映秀-北川断裂展布的5个典型滑坡的速度进行了反演和计算。结果表明,5个滑坡的最大速度均大于50m/s,其中大光包滑坡速度最大,其下部滑体的最大速度约为300m/s,上部滑体凌空飞行的初速度高达165.6m/s。同时,对上述滑坡的视摩擦系数进行了计算,4个滑坡的视摩擦系数介于0.16~0.4之间。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类似地区地震滑坡的速度、最大位移量的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对于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典型地震滑坡 滑坡的速度 视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萍 殷跃平 +1 位作者 吴树仁 陈立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致使780余人遇难。该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和寒武系炭质板岩、千枚岩构成。震后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块作为试验样品,利用60t液压式万...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致使780余人遇难。该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和寒武系炭质板岩、千枚岩构成。震后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块作为试验样品,利用60t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该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对该滑坡岩体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干燥状态与饱水状态下岩石的抗剪断强度有很大的差异,岩石中存在的结构面也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控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东河口滑坡 力学性质 干燥 饱水 结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宝鸡地区胡家山滑坡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庆华 孙炜锋 +3 位作者 张春山 王涛 辛鹏 李志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5-1165,共11页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灾害的调查、对胡家山滑坡的勘查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利用Geo-slope软件和经验方法对滑坡多级潜在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影响范围预测和失稳概率分析,开展了对滑坡在...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地质灾害的调查、对胡家山滑坡的勘查和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利用Geo-slope软件和经验方法对滑坡多级潜在滑面进行稳定性分析、影响范围预测和失稳概率分析,开展了对滑坡在天然状态、10年一遇降雨和50年一遇降雨3种工况条件下的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分析等,完成了胡家山滑坡风险性评价,探讨了单体滑坡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流程。根据评价结果,胡家山滑坡财产最大风险为113.71万元/年,人口最大风险为0.0648人/年,其人口风险超过了社会可容许的风险标准。因此,应采取加强监测、搬迁避让、适当工程治理等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 易损性 风险评价 陕西宝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DEM和RS技术的滑坡环境指标参数快速提取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长乐塬特大型滑坡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刚 郑达兴 +1 位作者 乔子江 于新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7-1052,共6页
DEM和RS技术是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资料和手段。近年来,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和高精度雷达卫星的上天,可以获取现时性高精度的DEM,使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由二维向三维提升。利用IRS-P5数据生成的5m精度的DEM,借鉴GOOGLE的三维可... DEM和RS技术是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资料和手段。近年来,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和高精度雷达卫星的上天,可以获取现时性高精度的DEM,使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由二维向三维提升。利用IRS-P5数据生成的5m精度的DEM,借鉴GOOGLE的三维可视性原理,将其和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0.61m)数据叠置到数字地球之上,制作成三维可视性图像,进行滑坡环境指标参数提取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读取滑坡环境指标的三维参数,具有客观、准确、快速的特点,可为滑坡灾害评估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化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RS技术 滑坡环境指标 三维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