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灾害防治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投资概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屈晓红 邹艳琴 +1 位作者 门玉明 彭建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通过对具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投资概算之间关系分析 ,指出施工组织对工程投资概算的影响不小于工程设计和地质勘查资料的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对概算可靠度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灾害防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投资概算 滑坡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滑坡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及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55
2
作者 毛彦龙 胡广韬 +1 位作者 毛新虎 石耀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74-80,共7页
论证并探讨了地震动诱发滑坡体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认为 ,地震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坡体波动振荡来产生 ;坡体波动振荡在斜坡岩土体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三种效应 :累进破坏效应、启动效应和启程加速效应 ;并以骆驼岭滑坡为例 ... 论证并探讨了地震动诱发滑坡体启程剧动的机理。研究认为 ,地震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坡体波动振荡来产生 ;坡体波动振荡在斜坡岩土体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三种效应 :累进破坏效应、启动效应和启程加速效应 ;并以骆驼岭滑坡为例 ,采用离散元对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出了一些既有理论研究意义 ,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累进破坏效应 启动效应 启程加速效应 地震动 数值模拟 变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未来位错量估算及工程分级 被引量:43
3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2 位作者 范文 门玉明 张家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69-474,共6页
地裂缝在地铁设计使用期内的最大垂直位错量是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地裂缝结构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以历史水准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各地裂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征与活动原因,对各地裂缝的未来活动趋势... 地裂缝在地铁设计使用期内的最大垂直位错量是西安地铁二号线穿越地裂缝结构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以历史水准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各地裂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征与活动原因,对各地裂缝的未来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然后通过基于不同时间段地裂缝活动速率的最大垂直位错量估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地铁设计使用期内各条地裂缝与地铁交汇点处地裂缝的最大垂直位错量,并以此为依据,将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裂缝分为Ⅰ、Ⅱ、Ⅲ和Ⅳ级等4个工程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地裂缝 活动趋势 最大垂直位错量 工程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裂缝活动对地铁区间隧道地层应力与位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强兵 彭建兵 +1 位作者 石玉玲 闫金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5-1532,共8页
以西安地铁明挖区间隧道穿过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通过几何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引起地铁隧道地层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地层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降低区,而... 以西安地铁明挖区间隧道穿过地裂缝带为研究背景,通过几何比1∶5的大比例尺地裂缝与地铁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引起地铁隧道地层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在上盘地层中产生负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降低区,而在下盘产生正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增强区,且距离地裂缝越远附加应力越小。随上盘沉降量的增大,上盘隧道顶部地层应力增加,两侧逐渐减小,而下盘隧道顶部地层应力逐渐减小接近于零,两侧地层应力则逐渐增大。地层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随地裂缝位错量增加而增大,横向呈现上、下盘相反的变化规律,同时上盘地表出现与地裂缝近似垂直的纵向拉张裂缝,影响范围约为2倍隧道宽度,下盘地表出现与地裂缝大致平行的横向拉张裂缝,影响宽度约为2.5倍隧道宽度。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环境下地铁隧道沿线城市规划与地裂缝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裂缝 地铁隧道 模型试验 地层应力 沉降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抽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新生 王朋朋 +4 位作者 李亚圣 李忠生 高铎文 万通 高虎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8-385,共8页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和抽水试验,并以1号抽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为典型,研究地裂缝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采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以及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计算公式等3个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地表浅层土体沿地裂缝走向和垂直于地裂缝走向的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利用MADIS有限元软件模拟场地内建筑物对地基土施加应力,探讨了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个公式计算,都得到沿地裂缝方向土体的渗透系数比垂直地裂缝方向的土体稍大;在同一落程中,利用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大,利用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次之,利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小,这主要是由井损造成的;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素填土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粉质黏土层以下影响则逐渐减弱,影响深度在18 m左右;由于建筑物长期对地裂缝上盘土体施加荷载,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土固结压密,导致地裂缝上盘土体的渗透系数较下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地裂缝 抽水试验 渗透系数 水文地质 稳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地裂缝带Q_3原状黄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邓亚虹 李丽 +2 位作者 慕焕东 王鹏 李飞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47-1855,共9页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考虑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黄土的流变特性对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的影响,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载方式,对西安地区长安地裂缝(fc1)带Q3原状黄土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考虑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黄土的流变特性对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的影响,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载方式,对西安地区长安地裂缝(fc1)带Q3原状黄土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流变特性试验,得到了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蠕变加、卸载曲线和应变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围压下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表现为低应力下为减速蠕变,高应力下为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的特征。并基于统一流变力学模型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西安地区地裂缝带Q3原状黄土的三维蠕变本构模型,获得了相应的本构模型参数。该成果为研究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模式及其力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带 Q3原状黄土 流变试验 蠕变本构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定量方法--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邓亚虹 彭建兵 +1 位作者 卢全中 林鸿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1-294,298,共5页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 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主要讨论了评估因子的选取、各因子权重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文量化评分方法基础上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较好地反映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评估结果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地质灾害 危险性综合评估 量化评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鹏 苏生瑞 +2 位作者 黄宇 苏卫卫 高雄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76-3582,共7页
以四川省S303线卧龙至巴郎山段K70+340~K70+388处崩塌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力学分析和UDEC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型崩塌主要发生在有陡倾结构面的顺层岩质斜坡;地震... 以四川省S303线卧龙至巴郎山段K70+340~K70+388处崩塌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力学分析和UDEC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震裂-滑移式崩塌形成机制及其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该类型崩塌主要发生在有陡倾结构面的顺层岩质斜坡;地震波对斜坡岩体主要为拉剪破坏,并呈现出坡顶和坡面处拉应力大于坡体内部的规律;地震力对斜坡的影响表现出顶部较下部、坡面较坡内变形快、变形量大的特点;随地震波加速度的幅值的增大,斜坡动力响应也越强烈,崩塌体的位移也越大;震裂破坏过程可以归纳为6个阶段,即(1)地震作用下岩体的损伤和拉张裂缝的形成;(2)拉张裂缝的拓展和软弱滑移面的贯通;(3)崩塌体整体震散和局部岩块的滑移;(4)局部岩块失稳,产生岩体的坠落、弹射、抛射和滚落现象;(5)岩体整体产生坠落、弹射、抛射和滚落;(6)崩塌体趋于稳定。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分析提供新方法,而且对震区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裂-滑移式 崩塌 UDEC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文 熊炜 +2 位作者 彭建兵 马杰 黄强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以西安某段地裂缝为原型,通过几何比1∶25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分段式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效应。由试验结果得出:由于分段式衬砌每一段均可以满足一定量的独立变形,且对附近的衬砌段影响较小,所以较能适应地裂缝环境。当地... 以西安某段地裂缝为原型,通过几何比1∶25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地裂缝活动对分段式衬砌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效应。由试验结果得出:由于分段式衬砌每一段均可以满足一定量的独立变形,且对附近的衬砌段影响较小,所以较能适应地裂缝环境。当地裂缝活动时,衬砌顶部10cm处土压力在上盘靠近裂缝两段及下盘靠近裂缝一段均减小;衬砌底部5cm处土压力在上盘靠近裂缝段减小,在下盘靠近裂缝段增大;其余段影响较小。上盘靠近裂缝两段衬砌顶部和底部均受纵向压力;下盘靠近裂缝段衬砌顶部受拉,底部受压;其余段影响较小。上盘靠近裂缝段衬砌两侧面受压,下盘影响较小。衬砌的破坏模式主要为侧壁受环向挤压破坏,多发生在上盘尤其是靠近裂缝的结构段;土体内次生裂缝不发育,仅出现在上盘顶部预设裂缝附近以及下盘土体内部,土体受张拉剪切作用,形成张剪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分段式衬砌 模型试验 地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汾盆地地裂缝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乔建伟 彭建兵 +2 位作者 邓亚虹 文海光 臧明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6-865,共10页
临汾盆地属于成长型盆地,是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地区。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清了地裂缝的分布概况,总结了地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通过探槽揭示了地裂缝的剖面结构特征,并概括了地裂缝的灾害特征。临汾盆地86条地裂缝主要分布在新构造... 临汾盆地属于成长型盆地,是地裂缝发育较多的地区。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查清了地裂缝的分布概况,总结了地裂缝的平面展布特征,通过探槽揭示了地裂缝的剖面结构特征,并概括了地裂缝的灾害特征。临汾盆地86条地裂缝主要分布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临汾凹陷、侯马凹陷以及襄汾凸起等新构造单元区,与下伏断裂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地裂缝发育的基本特征有平面展布特征、剖面结构特征、运动特征和活动特征。地裂缝平面展布特征多样,具有定向性、多样性、成带性和分段发育特征;剖面结构有阶梯型、"Y"字型和梳状型;运动特征是横向水平拉张、竖直位错;活动特征具有活动间断、受降雨控制、活动差异和持续扩展。地裂缝引起的地面变形特征可分为剪切型和拉张型。地裂缝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类型有墙体开裂、屋顶开裂、楼梯断裂和门窗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临汾盆地 发育特征 灾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区黄土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萍 薛振年 +2 位作者 王治军 曹家泉 杜东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59-62,共4页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黄土地层发育区,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长庆油田建设项目,根据该区地形地貌及其黄土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将该地区分为董志塬区(Ⅰ)、蒲茹马莲区(Ⅱ)、泾川环柔区(Ⅲ)和合道川北区(Ⅳ)4个工程...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黄土地层发育区,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长庆油田建设项目,根据该区地形地貌及其黄土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将该地区分为董志塬区(Ⅰ)、蒲茹马莲区(Ⅱ)、泾川环柔区(Ⅲ)和合道川北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董志塬区(Ⅰ)主要包括合道川、悦乐以南的广大黄土塬地区,由13个小的黄土塬组成,发育有厚250m左右的完整黄土地层,塬顶地势平坦开阔,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工程建设区,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Ⅱ~Ⅲ级;蒲茹马莲区(Ⅱ)主要为蒲河、茹河和马莲河的Ⅱ级阶地及阶地与塬间的斜坡地带,该区Ⅰ级阶地不发育,Ⅱ级阶地主要发育晚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地层,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泾川环柔区(Ⅲ)为泾河、环江和柔远河I级阶地,该区Ⅱ级阶地不发育,沉积有全新世的新近堆积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Ⅰ~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合道川北区(Ⅳ)为合道川、悦乐以北的广大黄土梁峁区及白于山前缘地带,工程建设条件较差,难以从事大面积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黄土 工程地质特征 湿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全中 赵富坤 +1 位作者 彭建兵 薄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8-907,共10页
日益增多的地裂缝灾害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隐伏地裂缝数量更加巨大,其破裂扩展的随机性及潜在的灾害效应是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裂缝的位错量、倾角和活动速率,上覆土层的性质、... 日益增多的地裂缝灾害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隐伏地裂缝数量更加巨大,其破裂扩展的随机性及潜在的灾害效应是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裂缝的位错量、倾角和活动速率,上覆土层的性质、厚度和地层结构,以及表水下渗、开采地下水、地震动和时间效应等,这些因素的组合和叠加,导致隐伏地裂缝的破裂力学机制复杂,破裂扩展过程难以再现。目前隐伏地裂缝的破裂扩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调查与勘探、模型试验、力学综合分析与解析和数值模拟等综合手段,研究内容包括地裂缝破裂扩展各种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的影响效应。通过分析隐伏地裂缝破裂扩展在其形成的复杂环境地质条件、多期活动性、长期蠕动性和多种诱发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效应与力学机制,研究其破裂扩展过程,追踪不同深度的破裂位置及影响带宽度,确定一定条件下隐伏地裂缝扩展引起的地表最大位错量和最小安全覆盖层厚度,制定统一的地裂缝影响带宽度确定方法和标准,可为解释实际地裂缝破裂现象和地裂缝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地裂缝 破裂扩展 灾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马兰黄土渗透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洪勃 李喜安 +2 位作者 陈广东 骆建文 李林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3,共8页
为了研究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对重塑黄土渗透性的影响,对延安新区I期工程所取的重塑马兰黄土进行了饱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非饱和状态,干密度对饱和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饱和时间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初始含水率对饱和时间的影响不... 为了研究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对重塑黄土渗透性的影响,对延安新区I期工程所取的重塑马兰黄土进行了饱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非饱和状态,干密度对饱和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饱和时间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初始含水率对饱和时间的影响不明显。重塑马兰黄土的渗透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关系可以拟合为幂函数关系。在一定干密度范围内,渗透系数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其关系可以用直线关系拟合。渗透系数与孔隙比之间可以用幂函数关系拟合,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小。初始含水率、干密度以及孔隙比都是影响重塑黄土渗透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是通过对试样微结构的影响而影响渗透系数。该研究对延安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黄土 渗透系数 干密度 含水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剪切质点系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亚虹 夏唐代 +2 位作者 彭建兵 李喜安 黄强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89-2494,2500,共7页
场地土层的自振频率是场地土的重要动力特性之一。为避免结构物与场地地基的共振效应,工程设施的固有频率应尽量避开地基的固有频率。在传统的基于集中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集中质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一致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 场地土层的自振频率是场地土的重要动力特性之一。为避免结构物与场地地基的共振效应,工程设施的固有频率应尽量避开地基的固有频率。在传统的基于集中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集中质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一致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剪切质点系法求解水平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的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考虑了土层分层特性、质量矩阵形式以及材料阻尼3个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分层数越多,计算结果越接近真实解,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分层数超过三层时可不再细分;在层数相等的情况下,层厚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甚微;一致质量法的计算结果要优于集中质量法,且表现出上限解性质;在通常小阻尼情况下,阻尼对自振频率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状场地 自振频率 剪切质点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黏粒含量对黄土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力 李喜安 +2 位作者 何军 洪勃 李林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黄土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黏粒含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为黄土及其渗透性相关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负压湿筛装置筛取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土样... [目的]开展不同黏粒含量对黄土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黏粒含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及其微观机理,为黄土及其渗透性相关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负压湿筛装置筛取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土样的黏粒含量进行跟踪测定,采用静压法将不同黏粒含量的黄土试样制成天然干密度水平下的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饱和渗透试验。[结果]黏粒含量对黄土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同一含水率条件下,随黏粒含量的增多,黄土的渗透性逐渐降低,渗透系数与黏粒含量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在黏粒含量一定时,渗透系数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黄土试样微观结构由分散结构变为致密结构,部分颗粒的接触方式由支架接触变为镶嵌接触,颗粒连接由葱皮连接或桥接变为嵌埋连接,相应地孔隙则由支架大孔变为黏粒间微小孔隙,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黄土的渗透性。[结论]黄土渗透系数受黏粒含量、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相似,可通过微观结构对其影响机理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负压湿筛 黏粒含量 渗透系数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焱勋 彭建兵 +2 位作者 王治军 李喜安 赵兴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4-899,共6页
在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击试验、压缩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击实特性与粉、黏性土有较大的差异,在干燥和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易... 在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击试验、压缩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对毛乌素沙漠风积砂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击实特性与粉、黏性土有较大的差异,在干燥和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易于击实,击实曲线呈双峰形态;压缩试验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一般属于低压缩性土,其压缩特性与试样初始密度、含水率、荷载级别及加载条件有关;三轴剪切试验表明毛乌素沙漠风积砂抗剪强度指标受试样密度的影响较大,虽然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有一定影响且具有一定规律性,但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本文相关成果为解决该区风积砂相关岩土工程问题和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风积砂 力学特性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堑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强兵 刘悦 彭建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06-811,共6页
通过原状黄土的减压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黄土边坡不同深度不同含水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与原状黄土的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减压三轴试验能合理地模拟和解释开挖卸荷作用下黄土边坡土体的变形与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原状黄土的减压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黄土边坡不同深度不同含水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与原状黄土的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减压三轴试验能合理地模拟和解释开挖卸荷作用下黄土边坡土体的变形与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坡脚开挖卸荷时,黄土边坡中浅层非饱和黄土易出现应变软化或塑性流动,强度较低,易产生较大变形,而深层饱和黄土仅在高围压下发生应变硬化,强度增加,在中低围压时均发生应变软化现象。分析认为黄土边坡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得黄土边坡的特定部位在开挖卸荷作用下常形成了不利于土体稳定的含水量和围压组合,导致坡体特定部位的土体变形破坏,进而诱发边坡的变形破坏;开挖卸荷作用下黄土边坡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应为蠕滑-压致拉裂或"牵引式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三轴试验 常规三轴试验 开挖卸荷 黄土边坡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文 杜文和 +2 位作者 王晓军 邵辉成 文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54,共8页
通过分析陕西省丰富的地震活动资料,包括鲜明的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地震地质环境特点,将陕西省分为三个分区,来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择美国西部作为参考... 通过分析陕西省丰富的地震活动资料,包括鲜明的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地震地质环境特点,将陕西省分为三个分区,来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择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区,三个分区分别作为研究区,采用可逆法进行映射转换计算,得到了三个分区的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在转换过程中,还考虑了中国与美国面波震级标度的系统偏差,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地区 地震动衰减关系 可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上水平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亚虹 夏唐代 +1 位作者 彭建兵 范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传统的基于集中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集中质量法)基础上,发展了基于一致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一致质量法),利用剪切质点系法对半空间上水平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考虑了土层剪切模量分布、土层层厚分布以及覆盖... 在传统的基于集中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集中质量法)基础上,发展了基于一致质量矩阵的剪切质点系法(一致质量法),利用剪切质点系法对半空间上水平层状场地自振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考虑了土层剪切模量分布、土层层厚分布以及覆盖层总厚度3个因素对场地自振频率的影响,并总结了影响规律,同时考虑了计算厚度选取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论对于建筑场地地震分析、结构抗震以及剪切质点系法的工程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空间 水平层状场地 自振频率 剪切质点系法 结构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地裂缝带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慕焕东 邓亚虹 彭建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1-957,共7页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考虑到地裂缝灾害对场地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对场地土体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在等压固结条件下,对西安地区地裂缝带黄土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CU)动三轴试... 汾渭盆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裂缝最为发育,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考虑到地裂缝灾害对场地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对场地土体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在等压固结条件下,对西安地区地裂缝带黄土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CU)动三轴试验,获取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裂缝带黄土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变化特征曲线以及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变化特征曲线,并对所获得实验曲线进行回归拟合,进而建立了地裂缝带黄土的等效黏弹性动力本构模型,为进一步分析场地土体的动力响应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带黄土 动三轴试验 动应力-应变关系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