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晓辉 苏桂芬 +1 位作者 林玲玲 沈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9-131,共3页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是防灾科技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本论文针对防灾科技学院在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加强实验与实践两个体系的建设。在理论教学实验体系建设中,着力加强单一课程的针对性...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是防灾科技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本论文针对防灾科技学院在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加强实验与实践两个体系的建设。在理论教学实验体系建设中,着力加强单一课程的针对性实验教学;安排好课程实验之间的先后与联系;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加强生产实习的实践教学建设,针对具体矿山实物资料,构建了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分别为:地质制图模块、标本鉴定模块、岩芯探槽编录模块、成矿分析模块。并针对模块化实践教学提出了教学的考核与考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 考核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和管理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夏浩东 邓会娟 +2 位作者 杨富全 孔令湖 田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展现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实物地质资料。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家实物库永久收藏管理,因此实物地质资料需要筛选。筛选包含2层含义,一是矿床的筛选,即具有典型性、代...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展现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实物地质资料。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家实物库永久收藏管理,因此实物地质资料需要筛选。筛选包含2层含义,一是矿床的筛选,即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矿床;二是钻孔实物的筛选,即入选矿床最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岩矿心。笔者对2层含义的筛选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筛选依据和工作方法,使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有章可循,具可操作性。最后,对全国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实物地质资料 国家级 筛选 管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常宁仙人岩金矿找矿过程及实物地质资料再利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赵世煌 宋焕霞 +2 位作者 邓晃 李朝晖 宛克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72-1776,共5页
通过1988—1990年对前期保存的岩心进行重新取样分析测试,发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金的赋矿有利地段。实物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对该矿的找矿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开展的几次勘查成果,保守累计至少金属资源量达到中-大型规模,经济效益显... 通过1988—1990年对前期保存的岩心进行重新取样分析测试,发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金的赋矿有利地段。实物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对该矿的找矿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开展的几次勘查成果,保守累计至少金属资源量达到中-大型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对该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找矿方向。该实例表明,随着找矿理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周边已知矿床成矿模式及控矿条件,运用相似类比方法,科学开发已有的实物地质资料,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岩金矿 实物地质资料 二次开发作用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勘查实物资料价值及其在矿业权评估交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世煌 赵桂君 刘晓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
矿产勘查实物资料是地质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矿业权评估交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实物资料的核对检查、抽查复检,可以快速查明矿产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矿业权的诚信交易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矿业权市场的... 矿产勘查实物资料是地质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矿业权评估交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实物资料的核对检查、抽查复检,可以快速查明矿产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矿业权的诚信交易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矿业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矿产勘查实物资料对于矿产资源前景研究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实物资料 矿业权评估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区划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春山 张业成 +2 位作者 马寅生 胡景江 高庆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有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黄土湿陷、融冻等 ,除了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工程设施安全外 ,还严重破坏国土资源和生态...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有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黄土湿陷、融冻等 ,除了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工程设施安全外 ,还严重破坏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 ,是阻碍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地质、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控制 ,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异 ,可划分为 3个地质灾害类型区 :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地震为主的北部区 ;以地震、崩滑流和水土流失灾害为主的中部区和以融冻为主的西南部及西北部区 ,3个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要素权值计算方法及应用——以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春山 张业成 +3 位作者 马寅生 廖椿庭 吴满路 张立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8,共5页
本文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依据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求得各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在此基础上,按各因素的关联度占所有因素的关联度之和的比重作为权植。在以往的区域风险评价中... 本文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依据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求得各关联因子的关联度和关联序,在此基础上,按各因素的关联度占所有因素的关联度之和的比重作为权植。在以往的区域风险评价中,一般是按关联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给定权值,人为影响比较大。本文采用的这种权值确定方法可以避免人为夸大各因子之间的作用,更趋于合理,而且也为采用计算机制图提供了前提。并以黄河上游地区为例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要素选取 权值计算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富全 王义天 +2 位作者 李蒙文 邓会娟 王立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2-469,共8页
概要介绍了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分布和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发育,主要集中在古生代,其次为中生代,目前发现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种有金、钒、铀、磷、锑。中亚天山黑色岩系中发现了穆龙套和库姆托尔世界级金矿床,中国... 概要介绍了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分布和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中国天山黑色岩系发育,主要集中在古生代,其次为中生代,目前发现与黑色岩系有关的矿种有金、钒、铀、磷、锑。中亚天山黑色岩系中发现了穆龙套和库姆托尔世界级金矿床,中国天山是其东延部分,发现了萨瓦亚尔顿、大山口、萨恨托亥等金矿床,呈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穆龙套金矿和萨瓦亚尔顿金矿是黑色岩系型金矿的典型代表,中国黑色岩系型金矿与中亚黑色岩系型金矿有许多相似之处。分析认为,吉根—塔尔特库里、乌兰赛尔—大山口、乌什北山、阿克牙孜河等地是最具前景的找金矿靶区,今后应加大萨瓦亚尔顿金矿的勘查和研究力度,同时注意寻找黑色岩系中的铂、钯、铜等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矿床 找矿方向 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展望 被引量:108
8
作者 张春山 吴满路 张业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很多,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定性评价为主,70年代以后发展为半定量、定量评价。文章概述了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逐渐向着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 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很多,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定性评价为主,70年代以后发展为半定量、定量评价。文章概述了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逐渐向着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的基础,其成果可以为国土资源规划,重要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治理、监测、预报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方法 展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山晚石炭纪造山活动的变形地质记录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宗秀 李涛 +3 位作者 周高志 卢苗安 柳永清 李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 主要由钙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博格达古岛弧是天山缝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发育较成熟的山链 ,其演化经历了晚古生代的韧性剪切收缩 ;中生代伸展调整及新生代再造山过程。晚古生代的造山活动在博格达山有很好的地质记录 ,并以显著的韧性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和发育同造山的褶皱构造为特点。剪切变形带内同构造的石英脉中的锆石U PbSHRIMP测年结果与山链中花岗岩、辉长岩年龄颇为一致 (311~ 316Ma) ,这个年龄反映在结束洋盆散聚、碰撞焊接的晚华力西期造山过程中 ,博格达古岛弧内存在一次虽不甚强烈 ,但又较为明显的构造岩浆事件 ,其成因可能与引起石炭纪大规模裂陆式喷发的深部断裂构造重新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山 晚石炭纪 造山活动 韧性剪切变形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9
10
作者 张春山 张业成 马寅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危险性评价。评价区共包括116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共分为5级,高危险单元5个,较高危险单元7个,中等危险单元11个,...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危险性评价。评价区共包括116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共分为5级,高危险单元5个,较高危险单元7个,中等危险单元11个,较低危险单元47个,低危险单元4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地区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海田 李纯杰 +1 位作者 李锦平 吴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92,共11页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_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_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 ,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 ,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 ,可...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_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_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 ,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 ,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 ,可以明显地分成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主成矿元素均以铜为主 ,含少量的锌 ,几乎不含铅 ,矿床类型属于铜型。这些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矿床被统称为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根据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系、沉积建造以及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硫化物铜矿床 成矿地质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业成 张立海 赵晓青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5-809,共5页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及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生过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但不同地区发育程度不一,以中国大陆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最为严重,形成一个NNE向的高危险带...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及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发生过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但不同地区发育程度不一,以中国大陆中部的陕、甘、宁、川、渝、滇、藏地区最为严重,形成一个NNE向的高危险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与一般地质灾害基本相同,但其激发因素为地震。震级5级以上、烈度Ⅵ度以上的地区,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灾害,震级和烈度越高,次生地质灾害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分布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春山 李国俊 +1 位作者 张业成 马寅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11-218,共8页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评价单元共116个。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共分为5级,高风险单元3个,较高...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评价单元共116个。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共分为5级,高风险单元3个,较高风险单元8个,中等风险单元24个,较低风险单元54个,低风险单元27个。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不同地区崩滑流灾害风险程度相对差异较大,总体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从风险指数的结果来看,有些风评价单元的风险指数非常接近临界值,一旦危险性条件和易损性条件发生改变,将会引起地质灾害的风险级别发生变化。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开发资源还是进行各种工程活动,都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向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唐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环境灾害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立海 张业成 高庆华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京津唐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每年缺水50—80亿m^3,预计到2030年将缺水80—100亿m^3,如发生大旱,可能导致严重水荒。近几十年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地表水不断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仅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京津唐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每年缺水50—80亿m^3,预计到2030年将缺水80—100亿m^3,如发生大旱,可能导致严重水荒。近几十年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地表水不断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仅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海水入侵,而且加剧了气候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大力节水的同时,开辟新的水源,切实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环境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环境灾害 防治 京津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地区地应力状态与地质灾害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山 南青民 +3 位作者 廖椿庭 谭成轩 吴满路 马寅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270-277,269,共9页
本文在广泛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实测地应力值为依据,对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进而对地应力状态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认识:地震活动是地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而释放的结果,强震活动一般发生在最大... 本文在广泛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实测地应力值为依据,对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进而对地应力状态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认识:地震活动是地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而释放的结果,强震活动一般发生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断裂走向呈锐角的部位,地震活动往往发生在局部高应力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在空间分布上与最大差应力的高值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但与最大主应力高值区则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地应力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两权分立的管理模式对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振民 傅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由于矿产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目标利益不一致,采矿权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非法开采,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作者受现代企业两权分立管理模式的启发,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两权分立 矿产资源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群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1年第3期37-43,共7页
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看 ,我国矿业重心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 ,西部地区必将成为 2 1世纪我国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为了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提出应注意五个方面问题 ,并提出五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部开发 矿产资源 利用 保护 开发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83
18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4 位作者 刘建民 胡健民 宋彪 刘健 吴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42,共19页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期次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北地块 大陆边缘 锆石U-PB定年 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学断面(泉水沟-独山子)深地震测深成果综合研究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李秋生 卢德源 +6 位作者 高锐 张之英 刘文 李英康 李敬卫 范景义 熊贤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4-540,共7页
新疆地学断面 (泉水沟 独山子 )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分段成果已经先期分别发表 ,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 ,本文着重全线震相的对比 ,并讨论地壳构造与地质演化的关系。该剖面全长约 12 0 0km ,南起西昆仑山 ,穿过塔里木盆地 ,跨越天山 ,止于准... 新疆地学断面 (泉水沟 独山子 )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分段成果已经先期分别发表 ,根据已经发表的资料 ,本文着重全线震相的对比 ,并讨论地壳构造与地质演化的关系。该剖面全长约 12 0 0km ,南起西昆仑山 ,穿过塔里木盆地 ,跨越天山 ,止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该剖面共设 12个炮点 ,共用炸药 2 0t,投入地震仪 12 0台 ,共获有效三分量记录 973个。在折合时间记录截面图上识别出 6个震相 (Pg,P2 ,P3,P4,Pm,Pn) ,经走时反演和射线追踪拟合获得速度结构模型。最终的模型显示塔里木盆地主体的地壳厚度为 3 8~ 4 6km ,而且塔里木南缘的Moho界面南倾 ,与结晶基底南倾的角度大体一致。从塔中隆起至西昆仑山前 ,Moho面深度从 4 0± 2km加深到 5 7km ,但继续向南深入到西昆仑北坡之下 ,Moho产状变平 ,深度减小到 5 4km。以西昆仑北坡基底抬升、下地壳增厚和山前凹陷内存在巨厚沉积的观测事实为依据 ,推断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 ,但俯冲的距离和深度可能有限。天山地区观测到了清楚的Pn 震相 ,速度为 8.15km/s。整个天山地区Moho平均深度为 5 2km ,地壳结构复杂 ,其中地壳为 3~ 7km厚 ,速度值 5 .6km/s的低速层。中天山之下的Moho略显隆起 ,中、北天山交界处Moho明显错断。地壳内部各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 ,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天山 爆炸地震剖面 深地震测深 莫霍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内的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1
20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1 位作者 宋彪 吴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1-626,共6页
本文报道了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中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SHRIMP U-Ph锆石年龄为311±2Ma(95%置信度)。锆石为典型的岩浆结晶锆石,少量继承锆石年龄平均为 1809±21 Ma(95%置信度),与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年龄接近,可能与本... 本文报道了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中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SHRIMP U-Ph锆石年龄为311±2Ma(95%置信度)。锆石为典型的岩浆结晶锆石,少量继承锆石年龄平均为 1809±21 Ma(95%置信度),与华北克拉通的形成年龄接近,可能与本区早元古代末华北克拉通的最后拼合有关。冀北隆化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中晚古生代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确定说明:内蒙古隆起(即“内蒙地轴”)实际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构造变形及剥露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认识燕山构造带的早期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测年 燕山构造带 晚古生代 构造变形 内蒙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