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规划国土数据融合的深圳市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廖琦 苏墨 +1 位作者 罗罡辉 魏小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4,共7页
研究目的:整合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促进规划和国土数据融合;根据管理需求细分用地类型,支撑精细化管理。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对照转换、征求意见、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整合原则、分类标准异同点、对应关系、地类细分及... 研究目的:整合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促进规划和国土数据融合;根据管理需求细分用地类型,支撑精细化管理。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对照转换、征求意见、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整合原则、分类标准异同点、对应关系、地类细分及编码等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制定了一套深圳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地类及其与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论:深圳市2011年调查实践表明,采用工作地类进行调查,不但可以通过一次调查获取两套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执法监察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而且在数据获取源头为规划和国土数据的无缝融合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类 整合 土地变更调查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制度改革的主线:土地制度现代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新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1,共7页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土地制度再次成为改革的重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研究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对近三十年中国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未来改革方向进行剖析,针对土地制度改革引发的规划制度环境的变革,提出城乡...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土地制度再次成为改革的重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研究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对近三十年中国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未来改革方向进行剖析,针对土地制度改革引发的规划制度环境的变革,提出城乡规划再应对,以期为建立科学、完善的土地制度总体框架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规划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深度学习的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华 罗平 张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65,共7页
研究目的:为全面表征影响因素与土地价格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提高城镇基准地价预测精度,研究一种更精准的地价评估方法。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方法,通过实例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为全面表征影响因素与土地价格之间的复杂函数关系,提高城镇基准地价预测精度,研究一种更精准的地价评估方法。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思想的城市基准地价评估方法,通过实例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这类浅层学习模型相比,DBN的深层网络结构明显能够更好地挖掘城市地价样本集的深层特征,获得更好的评估精度;(2)DBN的无监督训练框架能够利用少量的训练样本获得较高的评估精度,并且随着无标签样本的增加模型评估精度也逐渐提高。研究结论:DBN模型能够精准拟合地价影响因素和土地价格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城市基准地价 地价评估 深度学习 深度置信网络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取向城市更新的钉子户问题及其治理--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欧阳亦梵 杜茎深 靳相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5,共7页
以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通过逻辑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国外钉子户问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取向城市更新中钉子户问题的产生、特征以及治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取向城市更新必然产生钉子户问题,钉子户问题的恣意发展不仅违背... 以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通过逻辑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国外钉子户问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取向城市更新中钉子户问题的产生、特征以及治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取向城市更新必然产生钉子户问题,钉子户问题的恣意发展不仅违背社会公德以及公平正义的原则,还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甚至造成市场失灵。市场取向城市更新中钉子户问题的治理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引入承诺缔约义务,对业主的合同自由进行一定的自我约束,以维护全体业主利益;二是引入征收权,通过国家公权力矫正钉子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取向 城市更新 钉子户问题 强制缔约制度 征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命体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姜仁荣 刘成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7,共6页
该文引入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经典思想、理论和方法,借鉴城市有机体、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构建城市生命体的理论体系。首先,从生命和城市的定义出发,分析对比了生命与城市在系统特征、生命特征等方面的一致... 该文引入生命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经典思想、理论和方法,借鉴城市有机体、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构建城市生命体的理论体系。首先,从生命和城市的定义出发,分析对比了生命与城市在系统特征、生命特征等方面的一致性或相似性,给出城市生命体的定义。其次,对城市生命体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剖析。最后,界定了城市生命体的五大基本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自适应、应激性、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命体 生命特征 城市生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用途管制调整与权益主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罡辉 李贵才 仝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4,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财产权的视角,研究土地用途管制决策与土地权益主体行为的互动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法和博弈论。研究结果:土地用途管制的调整影响财产权结构的变化,政府和相关土地权益主体可通过协商互动达成权益平衡。研究结... 研究目的:基于财产权的视角,研究土地用途管制决策与土地权益主体行为的互动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法和博弈论。研究结果:土地用途管制的调整影响财产权结构的变化,政府和相关土地权益主体可通过协商互动达成权益平衡。研究结论:土地用途管制决策应开放更多权益主体参与论证,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 财产权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地的内涵解释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小青 李心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9,共9页
研究目的:明确城市空地的概念,总结城市空地的类型、分布及价值,结合中国转型期集约精明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出城市空地研究的迫切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归纳与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空地的概念尚存争论,主要是... 研究目的:明确城市空地的概念,总结城市空地的类型、分布及价值,结合中国转型期集约精明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提出城市空地研究的迫切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归纳与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空地的概念尚存争论,主要是对“空”认知存在争议;(2)当前普遍采用列举法从土地覆被、土地用途、土地属性及综合角度划分城市空地类型,但分类结果过于细碎,对此,基于失业理论构建统一的分类框架;(3)城市空地的格局与成因具有地块、城市内部区域、城市三个尺度的共性特征,但亟待细化研究;(4)城市空地价值认知经历了从“灰色”区域到潜在资源甚至改造利用的转变。研究结论:城市空地研究是中国转型期集约精明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围绕城市空地的初次形成及转化机理、城市空地演变规律以及城市空地转型机会成本等方向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化 城市空地 转型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土地利用计划精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利强 罗婷文 +1 位作者 明庭辉 李婉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4,共8页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设计了基于B/S的开放化、常态化的用地信息采集方案和图文一体化的用地核查方案,引入多部门参与的计划编制模式和...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计划的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例验证法。研究结果:设计了基于B/S的开放化、常态化的用地信息采集方案和图文一体化的用地核查方案,引入多部门参与的计划编制模式和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动态跟踪模型。研究结论:开放式土地利用计划精细化管理系统稳定,操作简便,在深圳市2012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开放式 精细化管理系统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唐一鸣 蔡凌雁 +3 位作者 洪武扬 王丽妍 李飞雪 陈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市道路网络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和功能分区契合,相应形成西高东低的区域可达性格局。街道尺度土地与交通技术效率具有空间分区特征,城市核心区和西部滨海区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外层城市中部、东部和东部滨海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空间不足和人口承载压力对土地—交通综合系统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交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交通可达性 超效率DEA 协调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高度城市化阶段违法用地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炜 贾明超 +1 位作者 魏广玉 姜仁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6,F0002,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对违法用地相关概念的认知,在定位、定量的框架下分析高度城市化状态下违法用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违法用地风险评估,为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开展精细化土地监察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方法:GIS空... 研究目的:基于对违法用地相关概念的认知,在定位、定量的框架下分析高度城市化状态下违法用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违法用地风险评估,为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开展精细化土地监察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统计学回归与模拟方法。研究结果:对违法用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因子中,相关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坡度、土地实际占有主体、工业用地分布、土地类型、生态控制区、现状主要道路分布、现状轨道交通分布;坡度因子与违法用地发生呈现负相关,坡度每增加10°,违法用地相对风险降低为原来的54%;原农村集体实际占有土地上发生违法用地行为的相对风险是其他地方的2.3倍;距离工业用地较近的地方具有较高的违法用地发生风险;各土地类型中,其他土地上发生违法用地的风险最高,相对风险为耕地的3倍;违法用地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光明新区全部、宝安区中部、龙岗区东部及坪山新区北部等原特区外区域。研究结论:在高度城市化阶段,违法用地的发生受土地资源制约十分显著,在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土地经济价值凸显的环境下,土地本身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开始主导违法用地行为;违法用地高风险区域与城市扩展主要方向表现为一致;基于GIS和统计学的空间定量分析技术是开展违法用地影响因素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违法用地 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 高度城市化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地区内陆河流域耕地压力动态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士波 朱前涛 杜茎深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4X期121-124,共4页
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对内陆河流域耕地压力进行动态分析与预测。在对该流域2003-2012年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等因子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运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对该区域未来10 a的耕地压力指数进... 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对内陆河流域耕地压力进行动态分析与预测。在对该流域2003-2012年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等因子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运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对该区域未来10 a的耕地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该区域耕地压力指数不断降低,未来10 a进一步降低,但始终保持在1之上,粮食消费水平高于耕地生产力的供给水平,粮食安全形势严峻,需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耕地压力 动态分析 预测 黑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的住宅地价相对修正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炜 刘永学 林勇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2-69,F0002,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产市场活跃地区的住宅地价相对修正方法,解决传统市场比较法过分依赖估价师经验的问题。研究方法:运用GWR模型,量化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作用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影响因素单位变化对应的地价修正百分比;运用空...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产市场活跃地区的住宅地价相对修正方法,解决传统市场比较法过分依赖估价师经验的问题。研究方法:运用GWR模型,量化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作用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影响因素单位变化对应的地价修正百分比;运用空间单元相似度评价方法,自下而上生成住宅地价修正分区。研究结果:从GWR模型原理出发,建立了基于客观数据的修正公式;构建了从回归模型构建到修正分区建立,再到地价修正的完整技术路线;研究提出的修正方法经真实数据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住宅地价相对修正方法在估价工作中具有实操可行性;地价修正精度与GWR模型构建精度正相关;该方法更加适用于具备高密度地价样本点的地产市场活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住宅地价 地价修正 GWR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之不可行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茎深 罗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7,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之不可行性,以期为发展权本土化研究路径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立法技术层面,根植于产权范式的发展权,不具备物权客体之要件,并与物权法定和...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之不可行性,以期为发展权本土化研究路径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立法技术层面,根植于产权范式的发展权,不具备物权客体之要件,并与物权法定和所有权单一性原则相冲突。在法律逻辑层面,TDR实施的个案性与物权的对世性相矛盾,所引证的双重所有权理论和英国发展权国有化的规定失之于偏颇,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行使规划权而非发展权的结果,试图藉由地方性法规创设发展权的思路也不符合《立法法》之规定。研究结论:基于物权路径引入发展权是不可行的,未来应抛弃"机械式"移植观,沿着准物权和提高管制效率的方向,探索引入发展权的可能路径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发展权 评论 物权 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网模型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庆 尚琪森 +3 位作者 胡翰 于昊加 钟若飞 丁雨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得到的三维模型在地物拐角棱线处结构粗糙、噪声较大、规则性缺失,难以快速准确提取出理想特征线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预处理,使模型具有完整、连续的拓扑结... 针对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得到的三维模型在地物拐角棱线处结构粗糙、噪声较大、规则性缺失,难以快速准确提取出理想特征线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加权最短路径的特征线提取方法.首先对模型进行预处理,使模型具有完整、连续的拓扑结构,并将模型以有向图结构进行组织;其次顾及距离、方向和三角网变化趋势计算权重,约束迪杰斯特拉算法获取最短路径得到特征线;最后,为了修复模型特征不明显的棱线区域,设计了一种棱线修复算法.研究结果表明:与交互式方法对比,本文方法效率高,只需选取两个特征点指定目标,同时提取结果不依赖人工经验,客观性强;与基于边和面的自动提取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受噪声影响小,能在简单交互下提取到指定特征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 摄影测量 特征提取 有向图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刷卡数据的深圳市地铁客流特征与职住空间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维 张艳 辜智慧 《住区》 2019年第4期23-31,共9页
基于全天的深圳通刷卡记录,总结深圳市地铁客流的特征,并从职住空间的视角分析客流与站点周边土地使用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站点在职住开发上存在结构性差异,形成潮汐交通;2、能够有效连接职住空间的轨道交通线路... 基于全天的深圳通刷卡记录,总结深圳市地铁客流的特征,并从职住空间的视角分析客流与站点周边土地使用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站点在职住开发上存在结构性差异,形成潮汐交通;2、能够有效连接职住空间的轨道交通线路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3、优势区位上城中村的规模化集聚对于站点客流生成具有显著影响;4、居民能忍受的出行时长存在一定的阈值区间,中心城区各组团有各自的通勤腹地范围。研究提出优化职住空间分布、改善地铁出行效率的方向包括:1、跳出站点个体,从线网视角探讨轨道交通与土地使用的空间适配;2、充分考虑地铁站点周边职住空间的可支付性,审慎对待城市更新中的城中村大规模拆除重建;3、在外围区域培育专业化的就业中心,促进近域职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卡数据 地铁客流 职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