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岩溶地质调查及其发育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缪世贤 黄敬军 +2 位作者 武鑫 姜国庆 王艺霖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 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辅以物探及钻探等进行勘察验证,有力地提高了区内岩溶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同时,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岩溶层组、岩溶出露条件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区内岩溶发育主要为新生代以来的浅表性岩溶,岩溶发育程度总体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强-弱"相间展布,废黄河断裂带沿线,奥陶系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极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型岩溶 覆盖型岩溶 岩溶层组 岩溶发育程度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火山-侵入岩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丽娟 王汝成 +3 位作者 于津海 杨颍鹤 黄建平 张少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7-1272,共26页
本文系统选取了宁芜盆地四个火山旋回的典型火山岩以及与铁铜矿成矿有关的岩体进行了精确的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研究结果显示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134~127Ma,娘娘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稍... 本文系统选取了宁芜盆地四个火山旋回的典型火山岩以及与铁铜矿成矿有关的岩体进行了精确的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研究结果显示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134~127Ma,娘娘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稍晚,为118.8±1.6Ma,一个中基性闪长玢岩样品形成时代为130.6±1.3Ma。三个中酸性斑岩样品的形成时代为124~128Ma。龙王山、大王山、姑山旋回火山岩及同期潜火山岩-侵入岩的Hf同位素特征相似,εHf(t)值范围大多在-2^-5之间,暗示其源区性质相似,娘娘山旋回εHf(t)值稍高,反映源区可能有更多幔源物质。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浆的源区为一个富集地幔,而造成中生代火山岩源区地幔交代的流体/熔体可能与更早期的俯冲事件有关,而陆源物质是深海沉积物被俯冲的大洋板片带入地幔深部的。侵入岩与同期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是同源异相体。宁芜盆地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的减薄作用下的一个均一富集地幔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盆地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溧水盆地火山岩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少琴 王丽娟 杨颍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0,共16页
溧水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与庐枞、宁芜等火山岩盆地相似,发育中生代火山岩。为了探讨溧水盆地不同旋回火山岩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铁铜成矿关系等问题,本次研究选取溧水盆地广泛出露且与成矿关... 溧水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与庐枞、宁芜等火山岩盆地相似,发育中生代火山岩。为了探讨溧水盆地不同旋回火山岩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与铁铜成矿关系等问题,本次研究选取溧水盆地广泛出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生代龙王山旋回和大王山旋回火山岩进行了锆石精确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溧水盆地岩浆活动起始时间为~135 Ma,峰期时间为135~124 Ma。龙王山、大王山旋回火山岩Hf同位素特征相似,εHf(t)值范围大多在-6^-11之间,暗示其源区可能相似。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龙王山—大王山旋回岩浆由中基性向中酸性过渡,并向高钾富碱方向演化,空间上从北西-南东方向演变,与盆地内铁铜金锶矿的形成有关。龙王山旋回火山岩明显Sr正异常,推测龙王山旋回可能是Sr矿的矿源层。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认为岩浆源区为可能为富集地幔,在喷发早期受到了少量陆壳物质的混染。溧水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其它火山岩盆地形成时代相似,可能受同一构造背景控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在~135 Ma为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转折点,即俯冲作用减弱,俯冲板块发生后撤,形成区域性拉张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系列火山岩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溧水盆地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板块后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5
4
作者 黄敬军 姜素 +2 位作者 张丽 魏永耀 缪世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04-208,共5页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包含前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徐州城市规划区制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加固剂改良砂土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冯巧 刘瑾 +4 位作者 卢毅 汪勇 张达 亓孝辉 刘芮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3-911,共9页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纤维和聚氨酯型固化剂复合加固材料(简称复合加固剂)对砂土进行改良,对不同配比的复合加固剂改良砂土的强度,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和直剪试验研究,并对其改良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剂改良砂土的无...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纤维和聚氨酯型固化剂复合加固材料(简称复合加固剂)对砂土进行改良,对不同配比的复合加固剂改良砂土的强度,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和直剪试验研究,并对其改良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剂改良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复合加固剂中固化剂的浓度一定时,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分别在纤维含量0.3%和0.2%左右达到峰值;当复合加固剂中纤维含量一定时,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均随着固化剂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内摩擦角变化不大。综合试验结果和施工可行性,建议复合固化剂在改良砂土应用中的最佳配比为聚氨酯固化剂浓度30%,聚丙烯纤维含量0.2%。复合加固剂是结合物理和化学加固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砂土强度。本研究结果为复合加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聚氨酯型固化剂 聚丙烯纤维 复合加固 无侧限抗压强度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煤矿采空区地下水库建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素 黄敬军 +4 位作者 徐智敏 孙亚军 刘钦 张丽 崔龙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3,共7页
徐州城市规划区内煤炭资源开采已经形成了约140 km2的采空区,采空区破断垮落岩体间的自由空间及巷道构成地下水储存场所。据初步估算,14个关闭煤矿采空区储水总量可达7 583×104m3,但矿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文章通过对... 徐州城市规划区内煤炭资源开采已经形成了约140 km2的采空区,采空区破断垮落岩体间的自由空间及巷道构成地下水储存场所。据初步估算,14个关闭煤矿采空区储水总量可达7 583×104m3,但矿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相对较低。文章通过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内各关闭煤矿采空区储水空间、矿井水水质保障和可调储能力等地下水库建库条件和运行安全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建设采空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遴选出7个煤矿采空区地下水库,评价其可利用等级,结果表明:新河、卧牛山、大黄山等为I级采空区地下水库,韩桥、庞庄、权台和青山泉矿等为II级采空区地下水库,可为徐州城市应急供水提供新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城市规划区 采空区 地下水库 建库条件 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桩布里渊光时域分布式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索文斌 程刚 +2 位作者 卢毅 孙义杰 施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4-732,共9页
支护桩是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支护效果直接影响到深基坑的稳定性,因此对支护桩应力应变状态的监测十分重要。该文选择了一种能够单端测量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简称BOTDR),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桩的... 支护桩是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支护效果直接影响到深基坑的稳定性,因此对支护桩应力应变状态的监测十分重要。该文选择了一种能够单端测量的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简称BOTDR),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监测,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实施技术路线,并结合南京某深基坑工程,验证了这一技术方法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监测方法可以对深基坑支护桩进行全分布式监测,方法可行,结果准确,为深基坑支护桩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护桩 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 深基坑 BOTDR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地面塌陷变形分布式监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毅 于军 +3 位作者 龚绪龙 施斌 王宝军 季峻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786,共9页
地面塌陷变形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使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对地面塌陷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模型实验研究。利用自制的地面塌陷物理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土体在塌陷过程... 地面塌陷变形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使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对地面塌陷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模型实验研究。利用自制的地面塌陷物理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土体在塌陷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布式光纤监测,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OF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有效捕捉到地面塌陷变形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地面的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地面塌陷变形监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FDA 分布式光纤监测 土体变形 地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采水型”地裂缝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艺伟 叶淑君 +1 位作者 于军 龚绪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1-752,共12页
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裂缝("采水型"地裂缝)灾害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系统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采水型"地裂缝... 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的地裂缝("采水型"地裂缝)灾害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失,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系统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采水型"地裂缝的差异沉降成因、拉张性水平应变成因和四种成因模式;然后针对中国三个典型的"采水型"地裂缝发育区,即汾渭盆地、华北平原、苏锡常地区,阐述了各地地裂缝分布、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并选择典型地段地裂缝进行成因分析,认为汾渭盆地和华北平原地区部分地裂缝属于"先期断层模式",而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总体属于"基岩起伏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下导致地裂缝发育的差异性变形、水平应变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下水开采 成因机制 汾渭盆地 华北平原 苏锡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砂—黏土互层垂向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毅 宋泽卓 +4 位作者 于军 龚绪龙 季峻峰 陆婧 周钢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并结合固结压缩试验对土体的垂向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土层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变形层;在排灌水循环中,土体也会经历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有效监测土层的垂向变形过程是地面沉降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采用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利用室内地面沉降模型,对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循环中的垂向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并结合固结压缩试验对土体的垂向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黏土层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变形层;在排灌水循环中,土体也会经历压缩—回弹的循环。此外,BOFDA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状态下的垂向变形情况,实现对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土体垂向变形的实时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压缩回弹的循环。此外,BOFDA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捕捉砂黏土互层土体在排灌水状态下的垂向变形情况,实现对地面沉降发育过程中土体垂向变形的实时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分布式监测 BOFDA 物理模型 垂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兵 卢毅 +2 位作者 刘春 顾凯 舒荣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8-974,共7页
对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提取,有利于认识其在压缩变形和破坏中的微观机制。为实现对砂土压缩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提取和量化,本文设计了一种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其主要由环氧树脂胶注入装置和改进的固结仪砂样... 对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提取,有利于认识其在压缩变形和破坏中的微观机制。为实现对砂土压缩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提取和量化,本文设计了一种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其主要由环氧树脂胶注入装置和改进的固结仪砂样采集盒两部分组成。在砂土压缩固结试验中,采用步进电机推动注射器中蓝色环氧树脂胶,通过预设的硅胶软管,从透水石底部进入压缩中的砂样。待环氧树脂胶固结后,制作薄片,并用光学显微镜拍摄得到其微观结构图像。应用该技术,能实现砂土在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和提取。本文对3种不同粒径和级配的石英砂进行压缩和固化试验,以介绍该提取技术。在获取其微观图像后,进一步采用PCAS软件对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微观结构 提取技术 图像处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价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敬军 王玉军 +2 位作者 蒋波 林勇 王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常州市首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评价和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特点的分析,提出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充分... 矿产资源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常州市首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评价和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特点的分析,提出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充分发挥矿产资源规划的宏观引导作用、实行矿产资源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制度、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等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规划 对策建议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潜山对土体失水收缩开裂动态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绪龙 孙强 +1 位作者 张卫强 薛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失水收缩性强的黏土,进行含有基底潜山和无潜山两种情况下土体失水开裂特征试验。研究表明:(1)土体失水开裂过程可划分为开裂前Ⅰ、快速开裂Ⅱ、开裂趋于停滞Ⅲ三个阶段;(2)含有潜山的试验中裂缝发育演化时受到了基底起伏的显著影响... 利用失水收缩性强的黏土,进行含有基底潜山和无潜山两种情况下土体失水开裂特征试验。研究表明:(1)土体失水开裂过程可划分为开裂前Ⅰ、快速开裂Ⅱ、开裂趋于停滞Ⅲ三个阶段;(2)含有潜山的试验中裂缝发育演化时受到了基底起伏的显著影响;(3)在Ⅲ阶段,尽管表面开裂仍在发生,裂缝发育的整体格局已经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从裂缝形态看,后期裂缝与前期裂缝主要呈现为垂直相交,特别是在起伏区范围内。饱和黏土表面开裂主要是由水分丧失引起的土体基质吸力和表面收缩率的变化产生的,边界条件和基底起伏对开裂有着显著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土体裂缝 地质灾害 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地裂缝模拟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梅芹芹 邓舒 +1 位作者 张卫强 唐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2-657,共6页
在应用网络并行电法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基底潜山的物理模型,对注水条件下模型土体开裂过程中的地电场响应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中电位、电流和电阻率的变化与土体含水量密切相关,随着土体中含水量的改变,自然电位、一次场电位... 在应用网络并行电法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基底潜山的物理模型,对注水条件下模型土体开裂过程中的地电场响应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中电位、电流和电阻率的变化与土体含水量密切相关,随着土体中含水量的改变,自然电位、一次场电位、激励电流和视电阻率发生急剧变化;网络分布式并行电法反演信息表明在视电阻率曲率值较大位置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裂缝,不均匀沉降的程度越大,地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网络并行电法 地电场响应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东海岛地下水入海排泄量估算及其影响研究
15
作者 苏耀明 余云军 +2 位作者 高立 刘蕴芳 蒋松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3-76,共4页
在分析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入海排泄量估算模型,以估算地下水入海排泄量和携带入海的营养盐量。结果表明,估算得到的2009年东海岛地下水入海排泄总量为133.8×104m3,其... 在分析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入海排泄量估算模型,以估算地下水入海排泄量和携带入海的营养盐量。结果表明,估算得到的2009年东海岛地下水入海排泄总量为133.8×104m3,其中携带入海的营养盐总量为5 157.98kg,地下水的携带入海成为近岸海域陆域营养盐入海排泄的主要途径;研究区位于沿海地带的砂堤砂地潜水分布区以及位于海岸地带的湛江组浅部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分布区等局部地段,存在地下水入海排泄量的低值区,可能存在海水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岛 地下水 入海排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叠加计算权重法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莎 张云 +2 位作者 于军 龚绪龙 卢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8-988,共11页
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苏州、无锡和常州(苏锡常)的局部地区地裂缝发育,在深层地下水禁采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些地裂缝还在发展。地裂缝的发育及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具体力学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查明影响地裂缝发育的因素、确定各... 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苏州、无锡和常州(苏锡常)的局部地区地裂缝发育,在深层地下水禁采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些地裂缝还在发展。地裂缝的发育及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具体力学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查明影响地裂缝发育的因素、确定各因素对地裂缝的影响程度,本文在苏锡常地裂缝发育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确定性系数计算权重法对苏锡常地裂缝发育危险性进行预测分区。模型考虑了基岩埋深、基岩坡度、累计地面沉降量、沉降坡度、第二含水层厚度、第二含水层厚度变化梯度、第二含水层水位降深、第四纪沉积相等8个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苏锡常地区北部地裂缝易发,东南部发生地裂缝的危险性较小。计算结果与苏锡常地裂缝的分布及发育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地裂缝预测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对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开采及城市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 地裂缝 影响因素 危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的苏锡常地裂缝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冬 张云 +2 位作者 于军 龚绪龙 卢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条件,选取基岩埋深、基岩面起伏度、第Ⅱ承压含水层厚度、黏性...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灾区之一,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条件,选取基岩埋深、基岩面起伏度、第Ⅱ承压含水层厚度、黏性土层厚度、主采层水位埋深、地面沉降梯度作为影响因子指标,计算了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程度和影响权重,对整个苏锡常地区地裂缝进行危险性分区。根据区划结果,划分出地裂缝的安全区、过渡区、较危险区以及危险区。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对苏锡常地裂缝分析,达到了对该区地裂缝发育影响因素量化的目的,为地裂缝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 地裂缝 灰色关联度 危险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压实黏土Ⅰ型断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泽华 张云 +2 位作者 马维俊 于军 龚绪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探究重塑黏土Ⅰ型断裂韧度,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进行改造,消除了传统三点弯曲试验对土体断裂韧度测试所带来的影响,研制了土体Ⅰ型断裂韧度测试仪,并对重塑黏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出的土... 为探究重塑黏土Ⅰ型断裂韧度,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变控制式直剪仪进行改造,消除了传统三点弯曲试验对土体断裂韧度测试所带来的影响,研制了土体Ⅰ型断裂韧度测试仪,并对重塑黏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出的土体Ⅰ型断裂韧度测试仪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对具有相同物理状态的试样,U形裂纹试样的断裂韧度最大,三角形裂纹试样的断裂韧度最小;试样的含水率和干密度其断裂韧度KIC具有显著影响,随含水率增加,断裂韧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而随干密度增加,断裂韧度几乎线性增加;在试验采用的加载速率范围内,加载速率对断裂韧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断裂韧度KIC 裂纹形状 含水率 干密度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废黄河断裂带对岩溶塌陷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敬军 崔龙玉 +3 位作者 武鑫 姜素 姜国庆 徐士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9-397,共9页
徐州城区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区域,已发生的塌陷均展布在废黄河断裂带内,有明显的规律性,为断裂带地下水富集区过量抽水所造成。研究表明,废黄河断裂带内岩溶发育,发育有向上开口的溶洞和裂隙,断裂带沟通了不同时代的含水层,... 徐州城区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区域,已发生的塌陷均展布在废黄河断裂带内,有明显的规律性,为断裂带地下水富集区过量抽水所造成。研究表明,废黄河断裂带内岩溶发育,发育有向上开口的溶洞和裂隙,断裂带沟通了不同时代的含水层,形成了地下水强径流带或富集带;地堑式断裂带构成的负地形形成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古河道,古河道区域形成"单一透水型盖层"和"透-阻型盖层",使黄河泛滥沉积的砂性土直接覆盖在岩溶含水层上,为过量抽水发生岩溶塌陷提供了重要水动力条件。因此,废黄河断裂带及其伴生断裂控制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特别是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和地下水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废黄河断裂带 控制作用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坑锚杆(索)分布式检测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刚 施斌 +2 位作者 卢毅 索文斌 魏广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5,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监测技术(BOTDR)的基坑锚杆(索)分布式检测方法,包括:适用于锚杆(索)检测的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和紧包护套感测光缆,感测光缆铺设方法,数据采集,锚杆(索)轴力与侧摩阻力计算,锚固性能评价。最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监测技术(BOTDR)的基坑锚杆(索)分布式检测方法,包括:适用于锚杆(索)检测的金属基索状应变感测光缆和紧包护套感测光缆,感测光缆铺设方法,数据采集,锚杆(索)轴力与侧摩阻力计算,锚固性能评价。最后以南京某基坑为例,利用该方法对3种不同锚杆(索)进行了现场拉拔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沿锚杆(索)各点的应变值,实现全分布式测量,方法可行,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索) 分布式检测 应变分布 拉拔试验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