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点评述与“十三五”研究展望 被引量:24
1
作者 魏洪斌 罗明 +2 位作者 鞠正山 王军 吴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77,共7页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进行文献检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展望"十三五"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趋势,为土地整治学科发展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综述与归纳对比...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进行文献检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展望"十三五"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趋势,为土地整治学科发展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综述与归纳对比分析法,对"十二五"期间公开发表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综述。结果表明:在土地整治战略基础理论、土地整治潜力与绩效评价、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土地整治工程措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应加强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效应、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以及土地整治监管运行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发挥土地整治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研究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治资金效益及其空间分异 被引量:26
2
作者 胡业翠 郑云梅 徐劲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43,共10页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资金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序列建立及宏观政策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中国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有所差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益相对较高...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不同尺度土地整治资金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序列建立及宏观政策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中国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有所差异,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益相对较高;各类型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呈现国家、省、市不同尺度的较大空间差异。研究结论:市域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评价分析能够反映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总体投资效益情况,适用于全国层面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的深入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实施效果 资金效益 空间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涛 钱铭杰 +2 位作者 余菡 袁春 周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建设实验教学中心能够整合实验资源,提升高校教学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但是采用简单的横向组合原有实验室形成的实验教学中心对专业学科发展支撑力度有限,并且与科研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建设实验教学中心能够整合实验资源,提升高校教学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但是采用简单的横向组合原有实验室形成的实验教学中心对专业学科发展支撑力度有限,并且与科研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提出了采用纵横结合,组建面向专业教学的实验教学中心的思路与模式,对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体系建设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4
作者 邱杰 刘琳 +1 位作者 郭义强 余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219,共4页
通过文献调研与比较分析法,整理了近年来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旨在为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建设、潜力评估、效益评价和3S高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土地整... 通过文献调研与比较分析法,整理了近年来土地整治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旨在为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建设、潜力评估、效益评价和3S高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土地整治的部分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管理决策等,对土地整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土地整治具有向综合化、智能化、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研究动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提升耕地质量可实现潜力测算 被引量:39
5
作者 高星 吴克宁 +3 位作者 陈学砧 周智 于潇 魏洪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3-240,共8页
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基础工作,其测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依据农用地分等方法和数据,利用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构建可实现潜力测算模型,测算出经土地整治后自然等、利用等别提升的可实现潜力。以中江县土地整... 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基础工作,其测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依据农用地分等方法和数据,利用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构建可实现潜力测算模型,测算出经土地整治后自然等、利用等别提升的可实现潜力。以中江县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利用预评价法对项目区分等因素可改变和消除的幅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项目区耕地质量可实现潜力。结果表明,整治后项目区自然及利用等指数均可有所提升,分等单元的省自然等、利用等指数提升区间为171.24~605.34、89.30~232.96,国家自然等、利用等指数提升区间为161.10~471.67、62.26~162.09。按照划分等别区间分值转换后,省自然等、省利用等、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分别平均提升0.66等、0.63等、0.84等、0.62等。该研究方法符合当地土地整治实际情况,提高了耕地质量潜力测算的应用性,可为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编制和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等别 耕地质量 农用地 中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整治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建议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世梁 侯笑云 +2 位作者 张月秋 尹艺洁 王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整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投资和力度规模持续加大,在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如... 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地整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投资和力度规模持续加大,在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如何管控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系统阐述了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整治不同生态效应所对应的生态风险因子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土地整治全过程分析的生态风险识别、评价与管控的思路,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克服了以往生态风险研究更多侧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本身变化的局限性,并指出了土地整治生态风险所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风险 生态系统服务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现状与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贺振伟 白中科 +4 位作者 张继栋 刘喜韬 王敬 周伟 王金满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9,F0003,共5页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 研究目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特点并分析发展趋势。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总结,在分析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矿业用地改革趋势以及复垦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土地复垦监管能力、政策环境及科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土地复垦监管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分析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以下观点:(1)实行信息化管理应作为目前土地复垦监管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2)对复垦资金施行严格管控是现阶段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3)土地复垦的监管将从"管方案"和"管数据"向"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转变;(4)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土地复垦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和项目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5)建议创新土地复垦监管体制、制度以及工程管理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管 复垦方案 复垦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退型资源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平 周伟 +1 位作者 袁涛 韩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1-198,共8页
利用具有较好分类性能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焦作市1988年、1993年、2001年、2004年、2010年和2014年的多季节TM,ETM+,OLI数据分类后检测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信息,分析促使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 利用具有较好分类性能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焦作市1988年、1993年、2001年、2004年、2010年和2014年的多季节TM,ETM+,OLI数据分类后检测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信息,分析促使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在遥感影像分类中,DEM的重要性程度大于其他变量。(2)农用地面积在1993年达到最大;建设用地近26a增长1倍多,近几年增速放缓;林地面积近几年有所增加。(3)1993—2001年,裸地和农用地相互转变最为剧烈,8a间土地利用转移综合总量最大。2010—2014年综合年均变化量最大;2001—2004年农用地和林地年均减少量最大,3a间建设用地增长最为迅速。(4)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空间变化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裸地与人口密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通过显著性0.01水平检验。焦作市地均GDP总量每增加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0.12%。城市要寻求产业转型,在保证未来新区发展建设的同时,也要保障粮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衰退型资源城市 驱动力 随机森林 焦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及整治方向分析——以北京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巧芹 秦岭 +2 位作者 吴克宁 马建辉 郭爱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9-385,共7页
利用景观格局和空间分析方法,以SPOT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分析了北京大兴区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整治方向。结果表明:①该区后备耕地资源贫乏,土地破碎严重,不同地类镶嵌且分散分布,同类土地集聚度较低;②村庄用地总面积大,人均用地... 利用景观格局和空间分析方法,以SPOT卫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分析了北京大兴区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整治方向。结果表明:①该区后备耕地资源贫乏,土地破碎严重,不同地类镶嵌且分散分布,同类土地集聚度较低;②村庄用地总面积大,人均用地极高,斑块数量多,分布均匀,整理潜力和难度大;③设施农用地、园地和设施耕地等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农用地比例很大,但规模化程度较低;④畜禽养殖用地离村庄用地和道路太近,且用于消纳畜禽废弃物的农用地不足,防疫和污染风险较高;上述问题表明该区亟需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景观指数 土地利用格局 土地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我国土地复垦研究——时间、区域与领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勤飞 白中科 +2 位作者 孙琦 景明 曹银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3-1311,共9页
以"复垦"为主题词筛选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子数据库中2 078篇土地复垦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将这些复垦文献按时间发展、区域分布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研... 以"复垦"为主题词筛选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子数据库中2 078篇土地复垦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与统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的研究方法,将这些复垦文献按时间发展、区域分布以及研究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土地复垦发展与国家重大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将土地复垦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2)对国外土地复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国内土地复垦研究覆盖面广,但主要集中矿业省(市)域,尤其与煤炭基地分布密切相关;(3)按研究内容将文献划分为11种类型阐述了我国土地复垦的研究现状,指出需要加强复垦标准规范、监测监管、试验示范(如野外科研观测基地)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文献统计 土地损毁 研究区域 煤矿 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融合”的普兰县土地资源现状与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星 刘瀚 +3 位作者 吴克宁 柳中原 高晓晨 李晨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3-457,共5页
为协调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土地分类中加强对生态用地的考虑。本研究以西藏普兰县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性理论,建立了包含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在... 为协调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土地分类中加强对生态用地的考虑。本研究以西藏普兰县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性理论,建立了包含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在内的普兰县"三生用地"分类体系。为便于该体系的应用,将"三生分类"体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对接,形成了普兰县"三生分类"用地提取方法。得出规划基期年普兰县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的面积分别为675 653.44、642 039.18、677.00和1 034.93 hm2,各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1.21%、48.66%、0.05%和0.08%。在分析普兰县"三生用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上位规划、现状经济发展和各用地部门的需求,对普兰县土地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对于生态环境安全有较高价值的生态功能用地、河流与湖泊用地面积保持不变,牧草地、用材林地面积则都有增加,建设用地主要占用的是生态容纳用地中的裸地和荒草地等,最大程度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标控制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土地资源 优化 配置 普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应凌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3-812,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深刻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过程,也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阐明土地整治通过改变土地利用/覆被的类型、结构和格局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分析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服务功能的直接影响,指出其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论述了土地整治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影响,认为土地整治能影响其间的协同或者权衡关系。概括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指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内容:(1)加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影响的研究,构建土地整治对生态过程和功能影响的方法与模型;(2)围绕土地整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调节调控这一主线,强化土地整治中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3)加强土地整治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集成和优化研究,科学调控土地整治所影响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和时空布局;(4)重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深入研究土地整治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期望完善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纳入土地整治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系统服务 协同/权衡关系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快速测算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金满 白中科 宿梅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研究目的:提出山地丘陵地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的快速测算方法。研究方法:根据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基础图件的特点,结合GIS软件的坡度分区等统计功能,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根据推导的坡式梯田土地平整工程量公式,提出山... 研究目的:提出山地丘陵地区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的快速测算方法。研究方法:根据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基础图件的特点,结合GIS软件的坡度分区等统计功能,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根据推导的坡式梯田土地平整工程量公式,提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项目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的快速简捷测算方法和流程,并以湖北省阳新县三溪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为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运用GIS进行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的测算具有可行性,只需运用GIS统计获得整治区不同坡度分区的面积,就可依据坡式梯田断面设计要素(田坎高度、田坎坡度和降坡后地面坡度)快速测算不同坡度范围的土地平整量。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大大提高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山丘区 坡式梯田 土地平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复垦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景明 白中科 +3 位作者 余勤飞 张继栋 曹银贵 张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6-320,共5页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而土地复垦规划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损毁土地基数不清、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单一、复垦目标确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典型调查法、实...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而土地复垦规划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损毁土地基数不清、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单一、复垦目标确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典型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和类比法,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将损毁土地划分为煤炭、金属、砖瓦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自然灾毁7个类型,具体采用单位产量损毁系数测算法、典型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测算损毁土地面积、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复垦目标。研究表明:山西省各类型损毁土地基数5.06×105 hm2,待复垦损毁土地3.51×105 hm2,损毁土地可复垦耕地潜力1.55×105 hm2,规划期内确定土地复垦总目标3.0×104 hm2。基于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中损毁土地测算、复垦潜力评价及复垦目标确定的方法体系的探索,可为土地整治规划中复垦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管和评价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编制 土地复垦 损毁土地 复垦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中国土地复垦研究——复垦对象、期刊与机构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勤飞 白中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96,共8页
研究目的:从复垦对象、刊载期刊及研究机构这三个方面揭示中国土地复垦的特点。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损毁土地是中国土地复垦研究的主体,其中受关注最多的是煤矿,其次是金属矿;(2)土地复垦文献在... 研究目的:从复垦对象、刊载期刊及研究机构这三个方面揭示中国土地复垦的特点。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类与统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损毁土地是中国土地复垦研究的主体,其中受关注最多的是煤矿,其次是金属矿;(2)土地复垦文献在各期刊的分布呈现广泛而分散的特点,矿业、农业、土地相关类型期刊分布较多;(3)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土地复垦研究的主力,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4)复垦研究机构涉及行业广,但平均文献量偏少,复垦研究缺乏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复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土地复垦发展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和多学科人才共同推进,为中国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文献统计 土地损毁 生产建设活动 煤矿 金属矿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的土地整治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15
16
作者 路晓 王金满 +1 位作者 李新凤 冯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143-149,共7页
[目的]构建土地整治生态网络体系,强化生态涵养功能,为减轻县域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利用ArcGIS软件的Cost Path模块生成最小路径,构建"节点—廊道—基质"为一体的生态网... [目的]构建土地整治生态网络体系,强化生态涵养功能,为减轻县域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利用ArcGIS软件的Cost Path模块生成最小路径,构建"节点—廊道—基质"为一体的生态网络结构;并运用Fragstats 4.2景观格局分析和ArcGIS缓冲区分析,对生态网络景观格局指数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1)通过选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大的节点作为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建设,充分发挥了园林的绿肺功能;(2)通过加强廊道和基质建设,增加了景观连接度,实现了景观功能优化;(3)通过生态连通度优化,改善了现存生态网络斑块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生物物种多样性。[结论]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将各种景观斑块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定且连续的生态网络,使区域生态景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可为县域土地整治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网络 最小费用距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化土地整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雪珍 赵中秋 +1 位作者 原野 王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8-1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内涵、发展方向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土地生态化整治的一些建议:(1)积极宣传生态化土地整治相关理念;(2)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3)修订和完善生态化土地整治... 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内涵、发展方向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土地生态化整治的一些建议:(1)积极宣传生态化土地整治相关理念;(2)加强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研究;(3)修订和完善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为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4)优化生态化土地整治技术实施监测评价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化 内涵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表土资源管理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伊敏露天矿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小翠 白中科 +1 位作者 包妮沙 马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以内蒙古伊敏露天矿为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基于研究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露天矿开采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地表破坏,以及表土资源在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可行的表土资源管理措施,即表土剥离、存放以及管护措施,从... 以内蒙古伊敏露天矿为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基于研究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露天矿开采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地表破坏,以及表土资源在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合理可行的表土资源管理措施,即表土剥离、存放以及管护措施,从而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露天煤矿 土地复垦 表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配置露天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薛玉芬 白中科 +1 位作者 张召 张弘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一般适宜性评价迥然不同,是一种资源配置下对未来空间的土地单元及质量的预测性评价。综合考虑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的预测性与动态性,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 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与一般适宜性评价迥然不同,是一种资源配置下对未来空间的土地单元及质量的预测性评价。综合考虑特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的预测性与动态性,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选取安家岭露天矿排土场作为实例,将排土场分为平台和边坡两个评价单元,选取5个方面的预选指标,并进一步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7个评价因子(非均匀沉降、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地表物质组成、土体容重、有机质含量、岩土侵蚀强度),将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原地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资源配置下的土地复垦,复垦土地质量均可达到原地貌的标准,甚至优于原地貌。由于部分评价因子性状的可变性,同一评价单元体现出不同时段的多宜性。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可以指导矿区采剥、运输、排弃及造地,使矿区土地复垦及复垦土地的利用有序、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排土场 土地复垦 资源配置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退型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平 周伟 曹银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利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FPPSI),对河南省焦作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0.56,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 利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FPPSI),对河南省焦作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0.56,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53,都处于分级标准中的较好等级;土地集约利用社会效益综合指数为0.84,处于分级标准中的优良等级;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综合指数为0.69,处于分级标准中的较好等级;2005—2013年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以2009年为折点呈折线上升趋势,2013年没有表现出"S"形曲线增长。焦作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正逐步改善,土地集约利用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退型资源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FPP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