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被引量:154
1
作者 郧宛琪 朱道林 汤怀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调整,迈向以生态理念为导向的第4阶段。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土综合整治实践程度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建设用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区域差别大,土地生态整治实践水平不高,土地整治资金稳定性不足。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一要创新理念,引导土地整治向绿色化为主导特征的方向转变;二要顺应发展要求,重构土地整治新战略,稳定布局、消除障碍、阻止退化、修复污染,分类型、分区域、分程度规划组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三要重点建设生态良田,使中国高标准生态良田达到6.67×107 hm^2以上;四要依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全面节地战略;五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六要加强示范建设、完善政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创新 土地整治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点评述与“十三五”研究展望 被引量:24
2
作者 魏洪斌 罗明 +2 位作者 鞠正山 王军 吴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1-377,共7页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进行文献检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展望"十三五"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趋势,为土地整治学科发展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综述与归纳对比...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进行文献检索,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展望"十三五"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趋势,为土地整治学科发展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综述与归纳对比分析法,对"十二五"期间公开发表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综述。结果表明:在土地整治战略基础理论、土地整治潜力与绩效评价、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土地整治工程措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应加强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效应、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以及土地整治监管运行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发挥土地整治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研究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治文献分析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3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30年来土地整治的文献特点,提出土地整治的研究热点和主要进展,为中国土地整治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30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文章数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 研究目的:分析30年来土地整治的文献特点,提出土地整治的研究热点和主要进展,为中国土地整治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30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文章数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整治的研究尺度多为行政区尺度,对自然区域尺度和多尺度的研究较为少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的效益评价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结论:中国土地整治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仍需加强:(1)重视土地整治本质内涵及核心理论与目标的研究;(2)提高土地整治数量与质量研究的同时注重对生态潜力以及粮食产能和粮食安全的研究;(3)深化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4)探索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新方法;(5)注重土地整治研究中的尺度界定和多尺度耦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文献分析 综述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中国土地整治工作思考 被引量:41
4
作者 吴海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系统解析推进思路,部署安排工作重点,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要紧紧围绕国... 研究目的:科学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国土地整治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系统解析推进思路,部署安排工作重点,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措施建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把土地整治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和部署,强化综合统筹、因地制宜,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研究结论:"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抓好抓实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加强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 “十二五”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新卫 杨华珂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5期660-666,共7页
分析国内外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国外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和国内法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加强法治建设是各国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较为通行的做法,目前中国土地整治法治建设尤其是法律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严重影响土... 分析国内外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国外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和国内法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加强法治建设是各国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较为通行的做法,目前中国土地整治法治建设尤其是法律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严重影响土地整治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和持续健康发展。为此,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围绕全面依法推进土地整治目标,明晰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路径,稳妥推进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靠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法律体系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被引量:61
6
作者 刘文平 宇振荣 +2 位作者 郧文聚 肖禾 张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33-240,共8页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效益是土地整治绿色基础建设中亟待探讨的命题。该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现有防护林带的疏透度、有效防护距离和占地面积,并基于农田防护林生态化建设标准,分析了现有林带乔灌木结构配置、林带间距以及林带宽度的合理性,且对不合理的林带结构进行了生态化设计。同时,定性分析了项目区现有防护林带的优势景观空间、景观节点、重要景观轴线和功能区的景观建设需求。最后,结合生态化和景观化两个过程进行了防护林带空间结构和植物景观配置的综合设计。结果表明,综合了生态化和景观化的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设计,提高了项目区林带生态和景观结构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实现快速化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规划 农田防护林 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被引量:59
7
作者 单薇 金晓斌 +4 位作者 孟宪素 杨晓艳 徐志刚 顾铮鸣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4-242,共9页
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项目区尺度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直接、长期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 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土地整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项目区尺度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直接、长期全面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模型,反演得到湿度、绿度、热度、干度指标以及RSEI指数,实现对项目区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度和绿度指标对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正向作用,而热度和干度指标起负向作用,且干度指标的影响最大;2)RSEI总均值在整治前、中、后分别为0.652、0.572和0.605;RSEI等级中的优良等级在整治前、中、后所占比例分别为78.73%、39.55%和63.29%;RSEI变差、不变和变好的比例分比为42.55%、46.25%和11.20%;3)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下降"的态势,表现为"整治期变差-恢复期变好-全过程变差"的总体特征,土地整治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扰动具有持续性,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改善存在滞后期,在项目竣工5年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仍低于整治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 遥感 环境质量 动态监测 RS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模式及实证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新卫 杨华珂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247,共6页
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中国政府提出了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并要求采取措施确保这一目标实现。该研究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机制,认为土地整治通过... 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中国政府提出了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并要求采取措施确保这一目标实现。该研究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机制,认为土地整治通过引导外部要素输入和内部潜力发掘,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贫困地区存在的致贫因素。基于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机制分析,该研究将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模式划分为3种类型,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带动模式和村民自治模式,每种模式有其适用性。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土地整治在促进该省贫困地区脱贫中发挥的平台作用,并以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赫章县平山乡农业园区和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为案例,实证了前述3种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强调,各地在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目标中,要注意发挥好土地整治的平台作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模式促进贫困地区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土地复垦 土地整治 贫困地区 脱贫 模式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妍 白中科 +3 位作者 罗明 周旭 王金满 景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4,82,共8页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 研究目的:类比提出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概念,总结分析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阶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对策。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典型调研,专家咨询和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已形成,但仍然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矿业用地政策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薄弱和监管技术标准不完备等。研究结论:建立专业化和层级化管理机构、加强部门协同、单列矿业用地指标、加强信息化监管、研制土地复垦实施与监管系列标准是构建完善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管体系 矿业用地指标 信息化监管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新卫 梁梦茵 +2 位作者 郧文聚 汤怀志 杨华珂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掌握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总结各地的经验做法,为加快推进本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函调法、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各地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土... 研究目的:掌握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总结各地的经验做法,为加快推进本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函调法、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各地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各类土地整治活动,土地整治工作的综合成效逐步显现,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增强了制度供给能力。研究结论:土地整治规划是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活动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当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规划 实施 探索 实践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对平原区及丘陵区田块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谷晓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 土地整治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治区域中田块的利用产生影响,量化评估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不仅可以完善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能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该文将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归纳为对田块规模、田块形状、田块空间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4个方面,选择湖北省监利县毛市镇联盟土地整治项目与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咀办事处兰家岗村低丘岗地土地整治项目作为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的典型代表,量化评估了2个项目区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利用的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综合表现为:1)田块的规模被扩大,小规模的田块并合并,田块的规模变得相对均匀;2)田块的外形被分割的更加规整,田块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增强,人类对土地的干扰程度增加;3)整治区域中的田块由整治前的许多离散小田块的组合方式转变成整治后由少数大田块高度连接的组合方式,田块在分布上趋于集中;4)田块耕作的效率提高,二者平均耕作时间分别由整治前的57、62min/hm2减少到整治后的45和48min/hm2。同时,在平原区项目和丘陵区项目中,土地整治对田块规模、田块外形、田块空间分布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影响的幅度上存差异,丘陵区项目在田块规模、田块破碎度、田块密度以及耕作时间的变化幅度上要大于平原区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地貌类型和区域本底条件的不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理 规模 形状 空间分布 耕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土地整治信息组织模式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静 金晓斌 +2 位作者 李红举 姚燕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5,共8页
为揭示土地整治信息体系的特征,指导土地整治信息处理和交换,促进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该文在对土地整治信息分类现状、要素构成和分类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土地整治信息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分别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项目管理... 为揭示土地整治信息体系的特征,指导土地整治信息处理和交换,促进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该文在对土地整治信息分类现状、要素构成和分类对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土地整治信息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分别从霍尔三维结构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信息生态原理等角度探讨了土地整治信息的组织模式。按照稳定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实用性原则,对3种组织模式下涵盖的信息进行了梳理,确定了用于分类的信息要素,结合信息要素的性质,建立了从属性维、信息维和时空维3个维度构建土地整治信息分类体系,并以土地整治规划为例进行了方法论证。研究表明该分类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土地整治的信息全貌,揭示土地整治信息的层次与特征,对促进土地整治信息技术进步和管理方式转型,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度和利用深度等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类 多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2
13
作者 钟莉娜 王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0-255,共6页
土地整治通过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再组织和再优化影响生境斑块之间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过程,从而改变区域生境质量和分布格局。该文以大安市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为例,采用InVEST模型分析了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地... 土地整治通过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再组织和再优化影响生境斑块之间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过程,从而改变区域生境质量和分布格局。该文以大安市土地整治重大项目为例,采用InVEST模型分析了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地整治前(2008年)、整治中(2011年)、整治后(2014年),耕地、草地和盐碱地均为项目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土地整治后,大量的盐碱地和草地转变为耕地,耕地面积由整治前的14.43%上升到71.19%;3)土地整治中,项目区的生境质量得分由整治前的0.194下降到0.189,整治后又上升到0.214;4)土地整治工程改善了项目区的生境质量,但整治完成后生境质量改善效果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整治完成3~4 a时,生境质量仅比整治前提高了0.06左右,整治完成4 a之后,生境质量开始逐渐好转。研究结果可为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土地整治 生境质量 影响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项目进展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少帅 陈原 +1 位作者 张超 陈艳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8,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手段,本文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在土地整治工程地物信息提取基础上,构建形象进度评价模型以综合掌握项目实施进展。研究方法:挣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遥感影...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土地整治遥感监测手段,本文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在土地整治工程地物信息提取基础上,构建形象进度评价模型以综合掌握项目实施进展。研究方法:挣值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遥感影像提取的工程矢量信息分析评价结果符合项目实际进展。研究结论:在遥感监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工程形象进度评价模型可用于计算项目整体工程进展,评价项目进度情况,并找出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工程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工程形象进度 遥感监测 挣值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15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3 位作者 魏东岳 陈原 杨晓艳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个监测目标类、16个监测类型类、86个监测指标类。研究结论:研究构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对规范中国土地整治制度体系和完善土地整治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全生命周期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5
16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8-314,共7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生态文明建设初期,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土地整治发展的趋势。当前土地整治仍存在生态系统思维不足、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不完善、生态化新材料和新工艺欠缺与实践应用不足以...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生态文明建设初期,土地整治生态转型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土地整治发展的趋势。当前土地整治仍存在生态系统思维不足、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不完善、生态化新材料和新工艺欠缺与实践应用不足以及对乡村文化关注不够等问题。为促进土地整治维护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功能的实现,该文针对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实现土地整治生态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1)强化土地整治的生态系统认知,推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设;2)完善土地生态整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3)加快生态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4)强化公众参与,注重乡村景观保护和乡土技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生态 战略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AHP-FCE评价模型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涛 吕婧 +3 位作者 史佳良 韩晓亮 赵森 孙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4-1243,共10页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提取出准则层9项、方案层34项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效益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确定不同的指标权重,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Multi-FCE)对3大效益分别进行评分,提出指标贡献度的概念,并应用该成果对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建立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的AHP-FCE量化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AHP-FCE模型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各个效益点,客观反映重大工程项目效益实际情况,评价更具科学合理、系统与可靠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牵制的特点。研究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生产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效益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82-3990,共9页
在土地整治中融入景观生态学理念是推动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相关文献变化和研究重点,总结了中国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1)重视土地... 在土地整治中融入景观生态学理念是推动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相关文献变化和研究重点,总结了中国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提出了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1)重视土地整治中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技术体系;(2)加强土地整治的景观动态与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建立适用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影响的方法和模型;(3)强化土地整治的多尺度和长序列景观生态研究,揭示土地整治过程中的尺度效应和多尺度耦合机制;(4)加强土地整治中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集成与优化,强化用于指导土地整治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以期为深化土地整治中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景观生态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应凌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3-812,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构建了人类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将科学与管理决策紧密相连。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深刻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过程,也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阐明土地整治通过改变土地利用/覆被的类型、结构和格局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通过分析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服务功能的直接影响,指出其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论述了土地整治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影响,认为土地整治能影响其间的协同或者权衡关系。概括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指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内容:(1)加强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影响的研究,构建土地整治对生态过程和功能影响的方法与模型;(2)围绕土地整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调节调控这一主线,强化土地整治中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3)加强土地整治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集成和优化研究,科学调控土地整治所影响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和时空布局;(4)重视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深入研究土地整治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期望完善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为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纳入土地整治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系统服务 协同/权衡关系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合探索与农村土地整治反思——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新卫 赵崔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对一些地方农民自发交换合并土地探索的总结和提升,广东省清远市近年在全市以村民自治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土地整合,不仅便利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治理了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 基于对一些地方农民自发交换合并土地探索的总结和提升,广东省清远市近年在全市以村民自治方式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土地整合,不仅便利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治理了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而且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虽然在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主体地位缺失、权属调整不力等重大缺憾,影响了农村土地整治功效的正常发挥。当前,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需要借鉴清远市推进土地整合采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如赋予农民真正的主体地位,扎实开展土地权属调整,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和相关社会资本,以及专业部门做好业务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合 清远市 农村土地整治 主体地位 土地权属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