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 被引量:684
1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3 位作者 邹天人 曲晓明 石玉若 谢桂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95-260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Thermo Finngan 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和Newwave UP213激光剥蚀系统对两个国际锆石标准和一个实验室锆石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测得的TEMORA、GJ1和FM02锆石标准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700±64 (2SD,N... 本研究利用Thermo Finngan 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和Newwave UP213激光剥蚀系统对两个国际锆石标准和一个实验室锆石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测得的TEMORA、GJ1和FM02锆石标准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700±64 (2SD,N=22),0.282008±25(2SD,N=26)和0.282967±44(2SD,N=27),该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报道值完全一致。采用不同的剥蚀直径对FM02锆石标准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分析结果来看,GJ1和FM02的Hf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小,是Hf同位素LA-MC-ICP-MS测试的理想标准锆石。文中还对四个不同地区的锆石Hf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合前人研究,对其成因和物质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HF同位素 M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同位素的MC-ICP-MS测定方法与地质标准物质的铁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69
2
作者 朱祥坤 李志红 +3 位作者 赵新苗 唐索寒 何学贤 Nick S.Belshaw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272,共10页
详细报道了在低分辨和高分辨模式下运用MC-ICP-MS进行Fe同位素比值高精度测试的方法,对Fe同位素测定过程中谱峰干扰、基质效应、浓度效应、仪器测试的长期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并对两种运行模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95%的可信度... 详细报道了在低分辨和高分辨模式下运用MC-ICP-MS进行Fe同位素比值高精度测试的方法,对Fe同位素测定过程中谱峰干扰、基质效应、浓度效应、仪器测试的长期重现性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并对两种运行模式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在95%的可信度范围内,所建方法的外部精度优于0.5ε/amu,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并且低分辨和高分辨两种模式下获得的Fe同位素测试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地质标准物质GBW 07105(玄武岩)和GBW 07111(花岗闪长岩)进行了Fe同位素测定。相对于Fe同位素国际标样IRMM-014,GBW 07105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9±0.3(2σ),ε56Fe=1.3±0.2(2σ),ε57/56Fe=0.6±0.1(2σ);GBW 07111的Fe同位素成分为:ε57Fe=1.8±0.4(2σ),ε56Fe=1.2±0.2(2σ),ε57/56Fe=0.6±0.1(2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ICP-MS FE同位素 谱峰干扰 基质效应 浓度效应 地质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前寒武纪硫铁矿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山东石河庄和河北大川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朱祥坤 李志红 +1 位作者 唐索寒 李延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9-434,共6页
报道了山东石河庄和河北大川地区前寒武纪层状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单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大川黄铁矿的ε57Fe为-38.8^-13.1,石河庄黄铁矿的5ε7Fe为-39.4^-15.1,表明形成这两个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新元古代海水富... 报道了山东石河庄和河北大川地区前寒武纪层状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单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大川黄铁矿的ε57Fe为-38.8^-13.1,石河庄黄铁矿的5ε7Fe为-39.4^-15.1,表明形成这两个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新元古代海水富集Fe的轻同位素。世界不同地区新太古代黑色页岩中的黄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与华北两个硫铁矿矿床的Fe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暗示新太古代海洋富集Fe的轻同位素可能是全球现象。导致早前寒武纪海洋富集Fe轻同位素的原因是海水中大量的Fe被氧化形成了富集Fe重同位素的磁铁矿和赤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床 黄铁矿 FE同位素 前寒武纪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样品铜、铁、锌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唐索寒 朱祥坤 +1 位作者 李津 闫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9-284,共6页
合适的标准物质是进行同位素准确分析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介绍了基于地质样品的铜、铁、锌同位素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过程。所研制的标准物质为CAGSR-1,用于该标准物质研制的原始样品为玄武质组分的岩石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07105... 合适的标准物质是进行同位素准确分析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介绍了基于地质样品的铜、铁、锌同位素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过程。所研制的标准物质为CAGSR-1,用于该标准物质研制的原始样品为玄武质组分的岩石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07105。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的要求,对该标准物质进行了严格的均一性、稳定性检验和同位素定值分析。标准物质CAGSR-1的主要特性量值δ65Cu、δ56Fe、δ66Zn的推荐值及95%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为:δ65CuSRM976(‰)=0.10±0.02、δ56FeIRMM014(‰)=0.12±0.02、δ66ZnRomil(‰)=7.45±0.01。该标准物质可用于地质与环境样品铜、铁、锌同位素测定中化学流程评价和验证、质谱仪的校正及整个过程的分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同位素 标准物质 均匀性检验 定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床碳酸岩-英碱正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田世洪 侯增谦 +6 位作者 杨竹森 杨志明 袁忠信 王彦斌 谢玉玲 刘英超 李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4-554,共11页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成矿带之一,所有稀土矿床均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有关。前人研究表明,牦牛坪、木落寨和里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成岩年龄与其相应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而大陆槽正长岩年龄与REE 矿床的成矿...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成矿带之一,所有稀土矿床均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有关。前人研究表明,牦牛坪、木落寨和里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成岩年龄与其相应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而大陆槽正长岩年龄与REE 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差甚远。本文对大陆槽碳酸岩、英碱正长岩进行了 SHRIMP U-Pb 锆石年代学和 LA-MC-ICPMS 锆石Hf 同位索原位测量,它们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99±0.94Ma、14.53±0.31Ma,表明两者是同时形成的,且与其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碳酸岩和正长岩的ε_(Hf)(t)值、Hf 模式年龄与它们的ε_(Nd)(t)值、Nd 模式年龄所展现出来的特征一致,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锆石定年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 碳酸岩-英碱正长岩 四川 大陆槽稀土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地区相关地质单元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剑 朱祥坤 +1 位作者 陈岳龙 房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9-828,共10页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观点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岩浆成因上,而铁的物质来源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Fe同位素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白云鄂博铁矿的成因提供了新思路。对白...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观点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岩浆成因上,而铁的物质来源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Fe同位素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白云鄂博铁矿的成因提供了新思路。对白云鄂博地区发育的白云鄂博群尖山组铁质板岩、宽沟北沉积型铁矿、腮林忽洞微晶丘、灰绿岩墙这些相关地质单元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结果表明,尖山组铁质板岩的δ56Fe值为-0.49‰~0.48‰,平均值为-0.03‰±0.84‰,2SD,n=5;宽沟北沉积型铁矿的δ56Fe值为-0.68‰~0.23‰,平均值为-0.10‰±0.78‰,2SD,n=5;腮林忽洞微晶丘δ56Fe值为-0.64‰~0.12‰,平均值为-0.28‰±0.57‰,2SD,n=6;辉绿岩的Fe同位素组成δ56Fe值集中在0.11‰~0.16‰。腮林忽洞微晶丘总体上比白云鄂博赋矿白云岩富集Fe的轻同位素,Fe同位素组成变化也相对更大,表明两者可能有不同的成因。白云鄂博地区尖山组铁质板岩、宽沟北沉积型铁矿与世界其他地区含铁沉积建造的Fe同位素组成类似,其共同特征是,Fe同位素变化较大,总体上δ56Fe大于0‰。这一特征与白云鄂博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白云鄂博矿床的δ56Fe集中在0‰附近,与白云鄂博地区灰绿岩、世界不同地区火成岩和岩浆型铁矿的Fe同位素组成特征一致。表明白云鄂博铁矿可能不是沉积成因的,更有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 FE同位素 条带状铁建造 微晶丘 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元古代BIF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7
作者 闫斌 朱祥坤 +1 位作者 唐索寒 朱茂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0-1086,共7页
通过分析广西三江地区新元古代条带状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和主量元素组成,对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提供了制约,为富禄期的地球处于间冰期提供了证据。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新元古代含铁建造不同条带全岩样品的δ57Fe值变化范围1.60‰~2... 通过分析广西三江地区新元古代条带状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和主量元素组成,对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提供了制约,为富禄期的地球处于间冰期提供了证据。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新元古代含铁建造不同条带全岩样品的δ57Fe值变化范围1.60‰~2.20‰,平均值为1.85‰,表明BIF样品富集铁的重同位素。条带状含铁建造主要由Fe2O3和SiO2组成,但却具有较高的Al2O3含量。这表明条带状含铁建造样品不是纯净的化学沉积物,而是具有一定的碎屑物质输入。碎屑输入量的不同引起深色和浅色条带之间铁同位素组成存在着0.4‰的差别。剔除碎屑的影响,新元古代BIF从海水中沉淀的赤铁矿δ57Fe的平均值在2‰左右,略高于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的Fe同位素组成,这表明当时海水的氧逸度可能比太古代还低。这说明在富禄期绝大部分海洋仍旧被冰盖覆盖,只在局部出现融化。因此,富禄期的地球可能出于冰期的相对温暖阶段,而不是间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条带状含铁建造 富禄组 新元古代 三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的稳定同位素体系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建明 朱祥坤 黄方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360,共8页
近年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Mo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使Mo同位素地球化学成为当前地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Mo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地质应用。自然界中... 近年来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Mo同位素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使Mo同位素地球化学成为当前地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Mo稳定同位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地质应用。自然界中的Mo同位素(δ^98/^95 Mo)的一般变化范围是-1.35‰~2.60‰。Mo同位素分馏在充氧环境下取决于Mn氧化物的吸附或共沉淀,贫氧-缺氧环境下受控于水溶液中的[H2S]。沉积物中的Mo同位素既能指示古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也能够指示与之相关的古海洋地理环境,因此,Mo同位素是了解局域至区域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硫和碳地球化学循环及古海洋化学演化等的强有力工具。随着其分馏机理的进一步阐明和应用范围的拓展,Mo同位素将在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同位素 分馏机理 分析方法 地质应用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量AG1-X4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地质标样中的铁及铁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唐索寒 闫斌 李津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6-52,共7页
报道了利用少量AG1-X4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地质样品中Fe及测定Fe同位素的方法。对少量AG1-X4和AG MP-1树脂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测定了经过AG1-X4分离后的地质标样BCR-2、BHVO-2、BIR-1a、AGV-2、W-2、GSP-2、COQ-1、DTS-2b、JB-2、Jsd-... 报道了利用少量AG1-X4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地质样品中Fe及测定Fe同位素的方法。对少量AG1-X4和AG MP-1树脂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测定了经过AG1-X4分离后的地质标样BCR-2、BHVO-2、BIR-1a、AGV-2、W-2、GSP-2、COQ-1、DTS-2b、JB-2、Jsd-1、GBW07105和GBW07267的Fe同位素组成,其结果与文献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些数据的发表对于地质样品Fe的化学分离和同位素测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此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化学试剂用量,是一种快速有效分离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分离 FE同位素 地质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宣龙式铁矿的Fe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13-613,共1页
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诞生,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Cu、Zn等)研究成为重要的国际地学前沿之一,其中,Fe同位素研究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宣龙式铁矿是我国大型浅海生物成因的沉积型铁矿床,尤以独特的肾状、鲕状矿石类型... 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诞生,非传统稳定同位素(Fe、Cu、Zn等)研究成为重要的国际地学前沿之一,其中,Fe同位素研究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宣龙式铁矿是我国大型浅海生物成因的沉积型铁矿床,尤以独特的肾状、鲕状矿石类型和组构为地质学家所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菱铁矿 铁矿床 赤铁矿 稳定同位素 等离子体 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富集 非传统 同位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长岭型富铁矿的Fe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1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27-,共1页
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的弓长岭型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之一,赋存于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弓长岭型富铁矿产于中、上鞍山群中,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周世泰1994)。前人对富铁矿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其成因至今仍未... 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的弓长岭型富铁矿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之一,赋存于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弓长岭型富铁矿产于中、上鞍山群中,其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及绿片岩相(周世泰1994)。前人对富铁矿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但其成因至今仍未有定论。关于富矿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观点:1富矿是由贫矿经热液改造形成(程裕淇1957);2富矿为原始沉积,后期热液作用对富矿的形成意义不大(陈光远等1984);3富矿由菱铁矿经变质分解作用形成(李绍炳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铁矿 FE 热液改造 周世泰 同位素特征 热液作用 鞍山群 条带状 前寒武纪 陈光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铜铁锌同位素测定的离子交换分离方法 被引量:79
12
作者 唐索寒 朱祥坤 +3 位作者 蔡俊军 李世珍 何学贤 王进辉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AG 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以7 mol/L HC l、2 mol/L HC l、0.5 mol/L HNO3作为淋洗剂,可有效分离Cu、Fe、Zn。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化学分离过程及混合标准溶液与地质标样的分离结果。结果表明,Cu、Fe、Zn回收率均接近100%,标... 采用AG MP-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以7 mol/L HC l、2 mol/L HC l、0.5 mol/L HNO3作为淋洗剂,可有效分离Cu、Fe、Zn。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化学分离过程及混合标准溶液与地质标样的分离结果。结果表明,Cu、Fe、Zn回收率均接近100%,标准溶液在离子交换分离前后同位素组成一致,可以满足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对Cu、Fe、Zn同位素高精度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分离 同位素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创建与发展 被引量:82
13
作者 朱祥坤 王跃 +4 位作者 闫斌 李津 董爱国 李志红 孙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1-688,共38页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该领域在过去十年的开创性工作可归纳为测试方法研发、分布范围调查、分馏过程与机理研究和应用潜力探索等方面。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以镁、铁、铜、锌、钼等...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该领域在过去十年的开创性工作可归纳为测试方法研发、分布范围调查、分馏过程与机理研究和应用潜力探索等方面。本文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以镁、铁、铜、锌、钼等同位素为例,从后三个方面对这一分支学科进行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镁同位素 铁同位素 铜同位素 锌同位素 钼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Pb同位素高精度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何学贤 朱祥坤 +1 位作者 杨淳 唐索寒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9-22,共4页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手段之一,通过用等离子体质谱测量Pb国际标准物质NBS981和NBS982,显示出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Pb同位素的优势。利用^205T1/^203T1进行作为内标,可以实现Pb同位素的质量分...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手段之一,通过用等离子体质谱测量Pb国际标准物质NBS981和NBS982,显示出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Pb同位素的优势。利用^205T1/^203T1进行作为内标,可以实现Pb同位素的质量分馏校正,极大地提高了Pb同位素分析的重现性。相比较热电离质谱,该方法精度更高,样品的用量更少,测试时间更短,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Pb同位素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PB同位素 NBS981 NBS982 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接收器 高精度 同位素分析 热电离质谱 同位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Mg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2
15
作者 孙剑 房楠 +2 位作者 李世珍 陈岳龙 朱祥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90-2902,共13页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近年来Mg同位素研究快速发展,在示踪幔源火成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问题的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白云鄂博矿... 白云鄂博Fe-REE-Nb矿床是世界著名的巨型多金属矿床,它的成因一直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近年来Mg同位素研究快速发展,在示踪幔源火成碳酸岩和沉积碳酸盐岩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为白云鄂博矿床成因问题的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白云鄂博矿床H8白云岩、碳酸岩墙白云岩,以及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Mg同位素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岩墙样品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0.34‰~-0.14‰,平均值-0.24‰,落在地幔岩端元;中元古代沉积白云岩的δ26MgDSM3为-1.81‰~-1.53‰;H8白云岩的δ26MgDSM3变化范围为-1.13‰~-0.10‰,平均值-0.53‰,部分落在地幔岩范围,部分落在地幔岩和沉积白云岩之间;而腮林忽洞微晶丘白云岩的δ26MgDSM3最轻,为-1.99‰~-1.93‰。白云鄂博矿床赋矿白云岩的Mg同位素组成特征不支持正常白云岩沉积成因和微晶丘成因观点,更倾向于火成碳酸浆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同位素 白云岩 火成碳酸岩 矿床成因 白云鄂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古城锰矿Fe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飞飞 彭乾云 +4 位作者 朱祥坤 闫斌 李津 程龙 斯小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1-1418,共8页
本文报导了湖北古城锰矿含锰层位中黄铁矿Fe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并利用黄铁矿Fe同位素对黄铁矿成因和大塘坡早期阶段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黄铁矿δ~56Fe值变化范围为-0.13‰^+0.54‰,平均值为+0.22‰,显示相对于当时海水(0^... 本文报导了湖北古城锰矿含锰层位中黄铁矿Fe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并利用黄铁矿Fe同位素对黄铁矿成因和大塘坡早期阶段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黄铁矿δ~56Fe值变化范围为-0.13‰^+0.54‰,平均值为+0.22‰,显示相对于当时海水(0^-0.5‰)明显富集Fe的重同位素。本文认为黄铁矿的Fe来自海水中Fe^(2+)部分氧化形成的Fe^(3+),这些Fe^(3+)在成岩过程中被全部还原,与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形成的H_2S结合最终以黄铁矿形式保存在沉积物中。大塘坡式锰矿含锰层位中黄铁矿Fe同位素特征表明,古城冰期(Sturtian冰期)结束之后,大塘坡早期阶段海洋深部已经开始氧化,但是并没有完全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锰矿 黄铁矿 FE同位素 古环境 成冰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Nd同位素方法 被引量:46
17
作者 何学贤 唐索寒 +1 位作者 朱祥坤 王进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手段之一,通过用等离子体质谱测量Nd国际标准材料LaJolla和JMCNd2O3以及实际样品GBW04419,研究MC-ICPMS测量Nd的质量分馏特点,解决MC-ICPMS测量的关键所在质量分馏校正。通过修正...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手段之一,通过用等离子体质谱测量Nd国际标准材料LaJolla和JMCNd2O3以及实际样品GBW04419,研究MC-ICPMS测量Nd的质量分馏特点,解决MC-ICPMS测量的关键所在质量分馏校正。通过修正分馏系数,可以实现理想的分馏校正。结果显示出所得到的分析精度达到热电离质谱的测量水平。具有实际地质样品代表性的实验室内部标准CAGS-Nd-1重现性长期分析结果为:143Nd/144Nd=0·512072±0·000008(2σ,n=140)。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测定Nd同位素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ND 同位素比值 分馏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110
18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90,共6页
通过Fe同位素、稀土元素与主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有效制约。BIF的化学成分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并且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表明该地区BIF型贫铁矿是由极少... 通过Fe同位素、稀土元素与主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有效制约。BIF的化学成分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并且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表明该地区BIF型贫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低,经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Y、La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该地区BIF是古海洋的化学沉积岩,同时具有明显的火山热液贡献特征。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测定Fe同位素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IRMM-014,所测样品均显示Fe的重同位素富集,且Fe同位素组成与Eu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该地区BIF中铁的来源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首次从成矿元素Fe本身为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山-本溪地区 条带状铁建造 稀土元素 FE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u同位素测定中的干扰评估 被引量:26
19
作者 蔡俊军 朱祥坤 +2 位作者 唐索寒 李世珍 何学贤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是高精度测定铜同位素的新方法,然而在测定中也可能存在干扰。为此对MC—ICPMS Cu同位素测定中的可能干扰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对所用标准物质和试剂进行了纯化,所用...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是高精度测定铜同位素的新方法,然而在测定中也可能存在干扰。为此对MC—ICPMS Cu同位素测定中的可能干扰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对所用标准物质和试剂进行了纯化,所用标准物质和试剂对Cu同位素的同质异位素干扰可以忽略;(2)运用K和/参数进行了讨论,其中K为样品中的Cu浓度与标准溶液中Cu浓度的比值,f为在一定Cu浓度的标准溶液中干扰信号相对于^63Cu真实信号的比值。理论模拟表明,当K值小于1时,即使在质量为63处的干扰很小,对ε^65 Cu的影响也可能很大;(3)通过对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的对比,发现对所用的试剂而言质量数为65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4)实际测定结果表明,当样品中Cu的浓度是标样中Cu的浓度的0.5~4倍时,测试获得的样品的ε^65值与其真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5)对潜在的基质效应重点研究了Fe和Co对Cu同位素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Fe/Cu〈100,Co/Cu〈7时,Fe,Co不影响Cu同位素比值的测定;(6)10个月的重现性研究结果为ε^65=3.5±1.0(2SD)。该测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报道的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同位素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同位素分馏 基质效应 同质异位素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Zn同位素比值的高精度测定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世珍 朱祥坤 +2 位作者 唐索寒 何学贤 蔡俊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278,共6页
详细报道了Zn同位素比值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包括:MC-ICP-MSZn同位素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评估、基质效应调查和同位素测量的长期重现性检验。研究表明,在测定条件下,运用标样-样品... 详细报道了Zn同位素比值的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包括:MC-ICP-MSZn同位素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评估、基质效应调查和同位素测量的长期重现性检验。研究表明,在测定条件下,运用标样-样品交叉法能有效地进行仪器质量歧视校正。同质异位素干扰的评估通过3种方式进行,即:在高分辨状态下同质异位数干扰信号的直接测定,低分辨状态下Zn同位素原始数据间相关关系的检验和低分辨下浓度梯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分辨模式下,尽管66Zn、67Zn、68Zn的同质异位素干扰信号很小,但的确存在,要获得准确同位素比值,必须使标样和样品的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匹配。在基质效应方面,主要考察Fe对Zn同位素比值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Fe/Zn(质量比)不大于0.2时,Fe对Zn同位素比值测定无影响。重复性测定中,δ66ZnGSB-Romil=6.96‰±0.11‰(2sd),δ67ZnGSB-Romil=10.4‰±0.20‰(2sd),δ68ZnGSB-Romil=13.8‰±0.22‰(2sd),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准。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地质岩石成分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07270(闪锌矿)进行了Zn同位素平均成分测定为:δ66Zn=6.71‰±0.03‰(2σ),δ67Zn=10.08‰±0.05‰(2σ),δ68Zn=13.37‰±0.07‰(2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Zn同位素 基质效应 闪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